关于《天使与魔鬼的对话》的流水账
本来想给《失语者》再写一篇“像那么回事”点的评论,但想了想,还是应该先从天使与魔鬼这张写起。
如果没有《失语者》,《天使与魔鬼的对话》是蔡健雅最迷人、最成熟的一张专辑。
一、从“我的爱情”到“我”
如蔡健雅所说,这张是她最坦露自我的一张,所谓把OK绷撕下来。其实我想说,从《goodbye&hello》开始您就很袒露了好吗?还要怎么“露”呢?哦,也许是我们的标准不同吧——
Tanya Chua 是个洋妞,不是生理上,是思想上。这要从她07年爆出的那场惊世骇俗的网恋开始说起,当时还不太知道蔡健雅是何方神圣还是个孩纸的我,看了电视上的娱乐新闻,感觉就是,这女的绝对有病。作为华语一线(也许二线)女歌手,自爆恋情,还是网恋,真是没sei了~~~
不知道这个事件和唱片公司的宣传策略有多大关系,但这绝对离不开蔡健雅的个人意愿主导——这事你不说谁知道。不负责任的猜想,洋妞Tanya的想法也许很单纯:跟我的歌迷和听众分享写歌和做专辑时的心情;我就是谈了场为期八个月、不知道对方长啥样、被对方甩了的恋爱,咋了?然而不幸的是,歌迷之外的群众们在看完这则娱乐新闻后会构建出这样的形象:一个现实中可悲绝望的、只能寄托于虚拟世界恋情、最后还被无情抛弃的神经质大龄剩女。
我把这理解成:一个洋妞简单的爱情观和价值观在华语娱乐圈的水土不服。当然,这根本不算啥事,特别是对于蔡健雅这样一个半红不红的艺人来说(好吧,她不是泰勒斯威夫)。然而,当这一切的无关紧要和细枝末节与她的音乐作品连接在一起时,就很值得玩味。
也许是简单的潜移默化,从《goodbye&hello》开始,蔡健雅的音乐便绕不开她的恋情。值得关心的并不是宣传和包装层面,而是音乐本身给人的感受。从《无底洞》《陌生人》到《双栖动物》,她似乎唱的都是别人的故事,而听着《空白格》《越来越不懂》《若你碰到他》《谁》,才感觉蔡健雅在唱自己,在诉说自己的爱情和生活,至于《说到爱》整张专辑,都像是专属于蔡健雅的爱情“独身宣言”。
天使与魔鬼这张与前不同的是,蔡健雅不再只说自己的感情了,她开始表达爱情之外的自我。包括对矛盾自我的剖析与自嘲(天使与魔鬼的对话),抒发自我否定/自我封闭的消极情绪(坠落/单恋曲),甚至有对她最爱也最爱她的宇宙的质问(十万毫升泪水)。当然,蔡健雅这张专辑的7首歌还是借由别人的歌词来表达曲子的基调,但却不耽误她对歌曲的掌握和诠释,而且在与新的合作者的碰撞中,擦出了有新意的火花,这是在之前的专辑中看不到的东西。
染了黄毛,包装时尚的蔡健雅开始谈论起自己,谈论起世界,她变得有趣,变得复杂,变得更精彩。
二、从破坏到重建
在这张专辑中,一个很大的改变是蔡健雅的人声。她没那么追求声音刻意的完美,而是情感情绪先导,人声配合,因为有几首歌的情绪表达很歇斯底里,所以人声也显得有些“越线”,还加入了很多稍显夸张的鼻音、哭腔、语气声、拉长的气泡尾音等。有人说蔡健雅嗓音状态不好,我觉得她是刻意为之,这种对声音的改变甚至破坏是她重建自我的一部分。
蔡健雅的live表现不太稳定,导致有一部分人更愿意听她的cd而不是现场。我发现她每次唱kala常出状况,而带band演唱就比较稳定,而且常有惊喜的改编,驾驭的也得心应手。这也侧面证明了蔡健雅专辑录音和实际嗓音的一种违和感。而这种违和感在《天魔》这张里消失了,不是说她现场提高到了cd音质水平,而是现场演唱与专辑录制的声音质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和谐一致性。
蔡健雅的live不稳跟她的嗓音特质有关,她声音沙哑,但高音不厚重,时常徘徊在破音边缘。之前专辑的录制会在精雕细琢中掩饰她声音的缺陷,而《天魔》却似“破罐破摔”,些许地暴露了瑕疵和缺点,实际是追求声音的粗糙感和自然感,当你真正跳进歌曲的意境,会发现,她声音的所谓瑕疵太精彩太动人。
当然,这种声音的所谓破坏和重建还不到化腐朽为神奇的程度,但她用更接近自然的声音表达更接近真实的自我,起码让创作歌手的形象变得更真实更立体。
三、从感动到精彩
《天魔》和《失语者》相比之前的专辑,豆瓣评分锐减。很多人说这两张找不到以前歌曲的感动,也有人说变得有趣的蔡健雅反而不有趣了。
以前的蔡健雅是纯粹的,她的纯粹要为听众情感的共性服务,要为很多人代言。现在的蔡健雅是复杂的,她的复杂是用来表达自我的。以前的纯粹和现在复杂都是真实自然的她,说不上是不是进化,但她就是变了,这种改变在她的专辑中艺术性地扩大。
很多人听《记念》《陌生人》《空白格》会听到落泪,这种泪点在《天魔》中难找。有意思的是,这次蔡健雅自己却高调的“哭了”,从专辑封面、内页的影像到直白的歌名《十万毫升泪水》,是一种不加掩饰的情感表达,虽然多数人不能感同身受。
真实带给人的感动是宝贵的,虚伪的眼药水式感动却是廉价的,就像蔡健雅所说,现在的她再多写出一首《空白格》式的情歌也许就是一种欺骗。她不想欺骗,所以有了《天使和魔鬼的对话》。
于我而言,天使也罢魔鬼也好,蔡健雅的泪水和歇斯底里,逗趣和冷幽默,执拗和妥协是如此的精彩,精彩到听完会在心里鼓掌,大喊“bravo”。
那是属于蔡健雅自己的精彩,而不是属于大多数人的感动,又如何?
在我心目中,《天魔》和《失语者》是蔡健雅的大跃进,足以甩之前作品几条街,我不知道蔡健雅是如何做到的,对于她,我还有太多期待……
如果没有《失语者》,《天使与魔鬼的对话》是蔡健雅最迷人、最成熟的一张专辑。
一、从“我的爱情”到“我”
如蔡健雅所说,这张是她最坦露自我的一张,所谓把OK绷撕下来。其实我想说,从《goodbye&hello》开始您就很袒露了好吗?还要怎么“露”呢?哦,也许是我们的标准不同吧——
Tanya Chua 是个洋妞,不是生理上,是思想上。这要从她07年爆出的那场惊世骇俗的网恋开始说起,当时还不太知道蔡健雅是何方神圣还是个孩纸的我,看了电视上的娱乐新闻,感觉就是,这女的绝对有病。作为华语一线(也许二线)女歌手,自爆恋情,还是网恋,真是没sei了~~~
不知道这个事件和唱片公司的宣传策略有多大关系,但这绝对离不开蔡健雅的个人意愿主导——这事你不说谁知道。不负责任的猜想,洋妞Tanya的想法也许很单纯:跟我的歌迷和听众分享写歌和做专辑时的心情;我就是谈了场为期八个月、不知道对方长啥样、被对方甩了的恋爱,咋了?然而不幸的是,歌迷之外的群众们在看完这则娱乐新闻后会构建出这样的形象:一个现实中可悲绝望的、只能寄托于虚拟世界恋情、最后还被无情抛弃的神经质大龄剩女。
我把这理解成:一个洋妞简单的爱情观和价值观在华语娱乐圈的水土不服。当然,这根本不算啥事,特别是对于蔡健雅这样一个半红不红的艺人来说(好吧,她不是泰勒斯威夫)。然而,当这一切的无关紧要和细枝末节与她的音乐作品连接在一起时,就很值得玩味。
也许是简单的潜移默化,从《goodbye&hello》开始,蔡健雅的音乐便绕不开她的恋情。值得关心的并不是宣传和包装层面,而是音乐本身给人的感受。从《无底洞》《陌生人》到《双栖动物》,她似乎唱的都是别人的故事,而听着《空白格》《越来越不懂》《若你碰到他》《谁》,才感觉蔡健雅在唱自己,在诉说自己的爱情和生活,至于《说到爱》整张专辑,都像是专属于蔡健雅的爱情“独身宣言”。
天使与魔鬼这张与前不同的是,蔡健雅不再只说自己的感情了,她开始表达爱情之外的自我。包括对矛盾自我的剖析与自嘲(天使与魔鬼的对话),抒发自我否定/自我封闭的消极情绪(坠落/单恋曲),甚至有对她最爱也最爱她的宇宙的质问(十万毫升泪水)。当然,蔡健雅这张专辑的7首歌还是借由别人的歌词来表达曲子的基调,但却不耽误她对歌曲的掌握和诠释,而且在与新的合作者的碰撞中,擦出了有新意的火花,这是在之前的专辑中看不到的东西。
染了黄毛,包装时尚的蔡健雅开始谈论起自己,谈论起世界,她变得有趣,变得复杂,变得更精彩。
二、从破坏到重建
在这张专辑中,一个很大的改变是蔡健雅的人声。她没那么追求声音刻意的完美,而是情感情绪先导,人声配合,因为有几首歌的情绪表达很歇斯底里,所以人声也显得有些“越线”,还加入了很多稍显夸张的鼻音、哭腔、语气声、拉长的气泡尾音等。有人说蔡健雅嗓音状态不好,我觉得她是刻意为之,这种对声音的改变甚至破坏是她重建自我的一部分。
蔡健雅的live表现不太稳定,导致有一部分人更愿意听她的cd而不是现场。我发现她每次唱kala常出状况,而带band演唱就比较稳定,而且常有惊喜的改编,驾驭的也得心应手。这也侧面证明了蔡健雅专辑录音和实际嗓音的一种违和感。而这种违和感在《天魔》这张里消失了,不是说她现场提高到了cd音质水平,而是现场演唱与专辑录制的声音质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和谐一致性。
蔡健雅的live不稳跟她的嗓音特质有关,她声音沙哑,但高音不厚重,时常徘徊在破音边缘。之前专辑的录制会在精雕细琢中掩饰她声音的缺陷,而《天魔》却似“破罐破摔”,些许地暴露了瑕疵和缺点,实际是追求声音的粗糙感和自然感,当你真正跳进歌曲的意境,会发现,她声音的所谓瑕疵太精彩太动人。
当然,这种声音的所谓破坏和重建还不到化腐朽为神奇的程度,但她用更接近自然的声音表达更接近真实的自我,起码让创作歌手的形象变得更真实更立体。
三、从感动到精彩
《天魔》和《失语者》相比之前的专辑,豆瓣评分锐减。很多人说这两张找不到以前歌曲的感动,也有人说变得有趣的蔡健雅反而不有趣了。
以前的蔡健雅是纯粹的,她的纯粹要为听众情感的共性服务,要为很多人代言。现在的蔡健雅是复杂的,她的复杂是用来表达自我的。以前的纯粹和现在复杂都是真实自然的她,说不上是不是进化,但她就是变了,这种改变在她的专辑中艺术性地扩大。
很多人听《记念》《陌生人》《空白格》会听到落泪,这种泪点在《天魔》中难找。有意思的是,这次蔡健雅自己却高调的“哭了”,从专辑封面、内页的影像到直白的歌名《十万毫升泪水》,是一种不加掩饰的情感表达,虽然多数人不能感同身受。
真实带给人的感动是宝贵的,虚伪的眼药水式感动却是廉价的,就像蔡健雅所说,现在的她再多写出一首《空白格》式的情歌也许就是一种欺骗。她不想欺骗,所以有了《天使和魔鬼的对话》。
于我而言,天使也罢魔鬼也好,蔡健雅的泪水和歇斯底里,逗趣和冷幽默,执拗和妥协是如此的精彩,精彩到听完会在心里鼓掌,大喊“bravo”。
那是属于蔡健雅自己的精彩,而不是属于大多数人的感动,又如何?
在我心目中,《天魔》和《失语者》是蔡健雅的大跃进,足以甩之前作品几条街,我不知道蔡健雅是如何做到的,对于她,我还有太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