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荃《喝汤》 这碗汤,你敢干了吗?

不懂音乐,只是单纯谈谈听后的感想。
去年的《中国好歌曲》听到了《悟空》这首歌,看到了戴荃,便不可抗拒的入了他的坑,慢慢听下去仍然觉得,他的歌,首首歌都可以拿来单曲循环。最近,爱上了,这首《喝汤》,其实自己没有故事可以说,只是爱上了歌里留白,勾勒,想象出的故事。
第一次听到戴荃的《悟空》时,从“叫一声佛祖”那句,就惊得张大了嘴巴,然后从戴荃口里营造出来的音律和歌词的意境,配合他的完美表演,我的眼泪简直就要流下来。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戴荃就是悟空,这是一首唱给自己的歌。
然后听到了《喝汤》,不可避免的再次被惊艳到。一开口,就被深深的吸引,前六个字扔出来,在耳旁炸出涟漪,婉转空灵,完全不同于其他歌的风格,不过细想想,他的《老神仙》,《渡人》,《湖光水色调》其实都是风格各异的,也许有人说都是由中国风元素在,但是从感情,到意境都相差迥异,我不禁非常期待戴荃下面的创作,他到底有多少种情愫,要用多少种概念,讲给大家听。
《喝汤》的唱腔让我想起了昆曲,细腻,婉转,整首歌没有什么具象的描述,但是每个听歌的人都会被戴荃勾勒出的意境感染,静静的沉浸在淡淡的惆怅中,静静回忆自己心中的故事,想起那个她或他。
歌词:
悲,喜,爱,恨,愁,痛;
齐了,煎汤。
奈何,黄泉,三生,遗憾,放手,忘断;
罢了,喝汤。
遗情,宿命,五味尝过独差这一番;
浮生,恨晚,放一页柳枝,看一眼忘川;
举杯,喝完。
(念白:江头明月琵琶亭,一曲悲个万古情。欲识当时断肠处,只应江水是遗声。)
奈何,黄泉,三生,遗憾,放手,忘断;
罢了,喝汤。
尘缘,长路,一身冷暖只留独梦残;
此生,恨我,回首望情薄,离时人已淡;
来世,再谈。
啊……
浮生,恨晚,放一页柳枝,看一眼忘川;
举杯,喝完。
放一页柳枝,看一眼忘川;
举杯,喝完。
听完了这首歌,甚至想起了红楼梦里面的《好了歌》,只不过《好了歌》是用最通俗的话语,穿越闹市时高歌,想给人们醍醐灌顶。
而这碗一世情缘,三生悲喜煎成的汤,也许更多的是无奈,哀愁,却难能可贵的哀而不伤,没有歇斯底里,只有听后心底驱不散的惆怅。
“江头明月琵琶亭,一曲悲个万古情。欲识当时断肠处,只应江水是遗声”,共同经历过无数个“悲,喜,爱,恨,愁,痛”,即便“回首望情薄,离时人已淡”又怎么能放的下,忘得掉。君不见,这传下来的首首古曲,都诉说着道不尽的悲情,君不见,这奔腾不息的滚滚江水低声诉说着的是一段段流传千万年的故事。
罢了,喝汤吧,当情不在,人已去,我又能做些什么。
干脆,就喝汤吧,只是不知道眼角留下的是泪水,还是这碗汤,那壶酒,这么快就化成了水。
都说,喝了那碗孟婆汤就能忘记所有恩怨悲喜。
都说,干了这杯忘川水就能放下一切过往情缘。
那就,干了吧。
一杯,再一杯。
可是这份情早与我纠缠为一体,,那个人已经生长在我的心里。又怎么能忘?
所以,喝汤吧。
其实再怎么喝,喝什么,有些人,有的事,也是忘不掉的。
它们,也许不会时时浮现,但是就在我们以为我们已经忘了的时候,不经意的出现。或者是在听到某一首歌,看到某一个情景的时候,迸发出来,我们就那样泪流满面了,其实心中也并不很悲伤,只是有淡淡的惆怅。两手空空的站着,放下了过往,但是不要忘了那些情感是早已经流淌在血液里的。
所以,这碗汤,你敢干了吗?
喜欢戴荃的音乐,在歌曲中,似乎看到了一个,有七情六欲,有脆弱,有执着,有挣扎,有叛逆,但是主旋律又是淡然的,从容的,乐观的,可以放下的,充满禅意的戴荃,也许这又是一种对孙悟空精神的诠释。
(微博名就是最爱花满楼happy,请原谅我的啰嗦,由于太喜欢了,听了一天,不吐不快,写了感想,于是到处安利哈哈)
去年的《中国好歌曲》听到了《悟空》这首歌,看到了戴荃,便不可抗拒的入了他的坑,慢慢听下去仍然觉得,他的歌,首首歌都可以拿来单曲循环。最近,爱上了,这首《喝汤》,其实自己没有故事可以说,只是爱上了歌里留白,勾勒,想象出的故事。
第一次听到戴荃的《悟空》时,从“叫一声佛祖”那句,就惊得张大了嘴巴,然后从戴荃口里营造出来的音律和歌词的意境,配合他的完美表演,我的眼泪简直就要流下来。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戴荃就是悟空,这是一首唱给自己的歌。
然后听到了《喝汤》,不可避免的再次被惊艳到。一开口,就被深深的吸引,前六个字扔出来,在耳旁炸出涟漪,婉转空灵,完全不同于其他歌的风格,不过细想想,他的《老神仙》,《渡人》,《湖光水色调》其实都是风格各异的,也许有人说都是由中国风元素在,但是从感情,到意境都相差迥异,我不禁非常期待戴荃下面的创作,他到底有多少种情愫,要用多少种概念,讲给大家听。
《喝汤》的唱腔让我想起了昆曲,细腻,婉转,整首歌没有什么具象的描述,但是每个听歌的人都会被戴荃勾勒出的意境感染,静静的沉浸在淡淡的惆怅中,静静回忆自己心中的故事,想起那个她或他。
歌词:
悲,喜,爱,恨,愁,痛;
齐了,煎汤。
奈何,黄泉,三生,遗憾,放手,忘断;
罢了,喝汤。
遗情,宿命,五味尝过独差这一番;
浮生,恨晚,放一页柳枝,看一眼忘川;
举杯,喝完。
(念白:江头明月琵琶亭,一曲悲个万古情。欲识当时断肠处,只应江水是遗声。)
奈何,黄泉,三生,遗憾,放手,忘断;
罢了,喝汤。
尘缘,长路,一身冷暖只留独梦残;
此生,恨我,回首望情薄,离时人已淡;
来世,再谈。
啊……
浮生,恨晚,放一页柳枝,看一眼忘川;
举杯,喝完。
放一页柳枝,看一眼忘川;
举杯,喝完。
听完了这首歌,甚至想起了红楼梦里面的《好了歌》,只不过《好了歌》是用最通俗的话语,穿越闹市时高歌,想给人们醍醐灌顶。
而这碗一世情缘,三生悲喜煎成的汤,也许更多的是无奈,哀愁,却难能可贵的哀而不伤,没有歇斯底里,只有听后心底驱不散的惆怅。
“江头明月琵琶亭,一曲悲个万古情。欲识当时断肠处,只应江水是遗声”,共同经历过无数个“悲,喜,爱,恨,愁,痛”,即便“回首望情薄,离时人已淡”又怎么能放的下,忘得掉。君不见,这传下来的首首古曲,都诉说着道不尽的悲情,君不见,这奔腾不息的滚滚江水低声诉说着的是一段段流传千万年的故事。
罢了,喝汤吧,当情不在,人已去,我又能做些什么。
干脆,就喝汤吧,只是不知道眼角留下的是泪水,还是这碗汤,那壶酒,这么快就化成了水。
都说,喝了那碗孟婆汤就能忘记所有恩怨悲喜。
都说,干了这杯忘川水就能放下一切过往情缘。
那就,干了吧。
一杯,再一杯。
可是这份情早与我纠缠为一体,,那个人已经生长在我的心里。又怎么能忘?
所以,喝汤吧。
其实再怎么喝,喝什么,有些人,有的事,也是忘不掉的。
它们,也许不会时时浮现,但是就在我们以为我们已经忘了的时候,不经意的出现。或者是在听到某一首歌,看到某一个情景的时候,迸发出来,我们就那样泪流满面了,其实心中也并不很悲伤,只是有淡淡的惆怅。两手空空的站着,放下了过往,但是不要忘了那些情感是早已经流淌在血液里的。
所以,这碗汤,你敢干了吗?
喜欢戴荃的音乐,在歌曲中,似乎看到了一个,有七情六欲,有脆弱,有执着,有挣扎,有叛逆,但是主旋律又是淡然的,从容的,乐观的,可以放下的,充满禅意的戴荃,也许这又是一种对孙悟空精神的诠释。
(微博名就是最爱花满楼happy,请原谅我的啰嗦,由于太喜欢了,听了一天,不吐不快,写了感想,于是到处安利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