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孙悟空,我们的齐天大圣


我的微信周记号原文地址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五百年来,中国人眼里却只有一个孙悟空。《西游记》里的那只石猴,孕育天地精华,一出生就注定有一场不平凡的造化。大闹天宫时,他是齐天大圣;但从牵起唐僧白马的那一刻起,他就只是孙悟空了。时也、命也、运也,从天上的大圣堕为地上的悟空并不可叹。可叹的是,那个大圣再也不从归来,直至《大话西游》、《悟空传》,还有今天听得我无地自容的这支《悟空》。 贵圈近年来风行的旗号,有一面叫“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如此,许多传统文化被嫁接引用、阐述挖掘,其中以西游为最。但功力不一、境界悬殊,总体看来不过九浅一深。放眼当下,《西游记》这本书就如同西牛贺洲的大雷音寺,引来取经者无数。但西游的故事,更多是被各种影视作品生搬硬套或肆意改编。也对,哪怕唐僧纳了九房姨太太,吴承恩也不会来打版权官司。而取材西游的音乐作品,戴荃这曲《悟空》,耳力所及无人能过其右。 前奏部分虽有新意,但并无创意。以86版《西游记》起调,转入电子琴铺垫情绪,引出主歌。“月溅星河 长路漫漫 风烟残尽 独影阑珊 谁叫我身手不凡 谁让我爱恨两难 到后来 刚肠寸断;幻世当空 恩怨休怀 舍悟离迷 六尘不改 且怒且悲且狂哉 是人是鬼是妖怪 不过是心有魔障”。 主歌第一段单以琴音为背景,娓娓道来,配合歌词,勾勒出歌曲的底色——慷慨悲凉。进入主歌的第二段时,在重复第一段旋律的基础上,加入了竹笛伴奏。竹笛是民族乐器,顿时在音乐上引入了东方古意,同样配合歌词,交代了歌曲的主题——桀骜不驯。 过渡句无疑是这首歌的一大亮点。“叫一声佛祖 回头无岸 跪一人为师 生死无关 善恶浮世真假界 尘缘散去不分明 难断”。乍听此曲,多少人被“佛祖”二字震颤心肝。实际上,这一部分最大的特色,就是引入戏曲中的尖音唱腔以及笛音的游走翻飞。民族乐器和戏曲唱腔,配合歌词上的进一步渲染,将歌曲的高潮拉到了嗓子眼。但最打动我的,却是那一句“回头无岸”。 从唐僧到观音再到如来,谁都告诫猴子“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可回过头来,真的是岸吗?从大闹天空的齐天大圣,到取经路上被妖魔鬼怪仗势欺人的孙悟空,再到修成正果的斗战胜佛,世上再也没有那一腔热血,倒是多了尊老练世故的佛爷。这又何尝不是你我一路走来的映射? 过渡句渲染之后,情绪上的高潮自然随音乐而来。“我要 这铁棒有何用 我有 这变化又如何 还是不安 还是氏惆 金箍当头 欲说还休;我要 这铁棒醉舞魔 我有 这变化乱迷浊 踏碎凌霄 放肆桀骜 世恶道险 终究难逃”。副歌部分在配乐上,更加立体。琴音、笛音、吉他、鼓点甚至铙钹,一齐上阵,古风禅意和摇滚躁动杂揉一处,却又不违和,直戳人心。 难能可贵的是,音乐上的高潮与歌词立意上的高潮同时抵达。大圣又何尝甘愿摧眉折腰,不过金箍当头、世恶道险,终究难逃。谁不曾年少轻狂,可谁又不曾遍体鳞伤?如同对《悟空传》的一句评价,“让每一个平凡而温和的人燃起撕裂命运的勇气”,却最终向现实妥协的宿命。妥协并不可耻,因为“背叛人生,无比高贵”。 结尾句,“这一棒 叫你灰飞烟灭”。尾音绕梁,一曲听罢,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仿佛看到“一只猴子在孤独尽头载歌载舞,比这世间的百万众生都更喧嚣几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