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歌词

01落水水
又听打雷声,阿婆坐门槛:孩子快过来,唱歌阿婆听。
我坐阿婆边,唱歌阿婆听。看到落大水,心里乐翻天:
落水水,啵啵嗯,唱条歌仔阿婆听。
阿婆说我罗罗仔,我说阿婆老绷根。
落水水,啵啵嗯,唱条歌仔阿婆听。
阿婆说我罗罗仔,我说阿婆老绷根。
又听打雷声,阿婆坐门槛:孩子快过来,唱歌阿婆听。
我坐阿婆边,唱歌阿婆听。阿婆出力笑,一下变后生。
落水水,啵啵嗯,唱条歌仔阿婆听。
阿婆话我罗罗仔,我说阿婆老绷根。
落水水,啵啵嗯,唱条歌仔阿婆听。
阿婆话我罗罗仔,我话阿婆老绷根。
创作背景:
这首歌曲更多的是一个回忆,歌曲表达对家乡与阿婆的思念之情,每到落水天的季节总会想起阿婆抱着小孩坐在屋檐下唱起的《落水水》的歌谣。
注析:
罗罗仔:形容词,在客家地区这词是老人家称自己的爱孙小淘气的意思。
老蹦根:形容词,形容一个人很老的意思。
02收烂铜烂铁
有个功生伯 骑辆[大东风]
每日做好麦芽糖 骑车从巷上
带顶烂草帽 [热头]当空照
噹噹嗑噹 噹噹嗑噹 收烂胶鞋嘞
踩啊踩啊踩啊踩啊 踩啊 又去下一村啊
唱啊唱啊唱啊唱啊 唱啊 [嗷]到喉咙干啊
噹噹嗑噹噹噹嗑噹 嗑噹 [交]麦芽糖嘞
踩啊踩啊踩啊踩啊 踩啊 树荫下透一下啊
交麦芽糖嘞 收烂铜烂铁嘞 梨生锅生 烂胶鞋嘞
释:
[大东风]解放前后出现较早的自行车,由于单车比较高大,所以用“大东风”来形容它。
[热头]太阳。
[嗷]叫。
[交]交换的意思。
创作背景:
收烂铜烂铁在旧社会被看作一个很不起色的行业,通常收废品的家庭都是比较拮据,没人愿意以收破烂为生;这首歌曲是以一个功生伯人物为背景写的,他有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在我记事的时候他就开始收破烂,最重要的是他做的麦芽糖一流,每当听到他的铃铛响的时候我就会问妈妈我们有没有烂鞋了,通常妈妈都会找出一双烂旧鞋,拿去换两个麦芽糖,开心的不得了。
03 老五叔公
唱啊唱 唱山歌 坐在庙前唱山歌
(唱啊唱 唱山歌 坐在庙前唱山歌)
唱啊唱 唱山歌 龙眼树下老五叔公下
(唱啊唱 唱山歌 龙眼树下老五叔公下)
阿姆天蒙光去老五叔公下 今日系老五叔公的生日
(阿妈天蒙光去老五叔公下 今天是老五叔公的生日)
带好香烛纸炮同酒菜 求求顺利 身体健康啊
(带好香烛纸炮同酒菜 求求顺利 身体健康啊)
阿姆头晡夜就系开心 明张日系难得的好日子
(阿妈头一夜就很开心 明天是难得的好日子)
争到头一介来添香火 一年好彩好运来唔断
(争到头一个来添香火 一年好彩好运来不断)
唱啊唱 唱山歌 一边赶路一边唱山歌
(唱啊唱 唱山歌 一边赶路一边唱山歌)
开心唱 唱山歌 山歌一唱嘴就合唔上
(开心唱 唱山歌 山歌一唱嘴就合不上)
唱啊唱 唱山歌 坐在庙前唱山歌
(唱啊唱 唱山歌 坐在庙前唱山歌)
唱啊唱 唱山歌 龙眼树下老五叔公下
(唱啊唱 唱山歌 龙眼树下老五叔公下)
创作背景:
老五叔公是一位逝去的先人,姓陈,排行老五,故称老五叔公。相传他是有名的文理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慢慢名声越来越大,他的法坛很小,在十多年前的时候,他的法坛庙约五六十厘米高,旁边种着一颗百年龙眼树,为后世人遮荫。后来由各方神婆神棍捐赠才得以扩大成一个小屋子。一年一度的老五叔公生日(庙诞)都有来自各方神客来拜,在庙前唱山歌,打八音,闹上一整天,很喜庆。
这首歌是以叙事的形式来描述老五叔公的庙诞的喜庆,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精神寄托,以“阿妈”作为第一人称来描述整个区拜祭的过程,起早翻山越岭为了挣头一炷香,一边赶路一边唱山歌。
04 风吹田间
凉风轻轻吹过来,吹醒嫩草随风摇;
行过看看摇摇头,矮矮树苗随风跳。
田间鹌鹑咕咕叫,嫩绿豆苗点点头;
燕子燕子飞过来,穿过田间随风飘。
凉风阵阵吹田边,吹开乌云蓝蓝天;
吹醒大地好耕田,吹降田间尘飞天。
凉风阵阵吹过来,坐在田边看明月;
吹醒大地好种田,顺风顺水丰收年。
田间鹌鹑咕咕叫,嫩绿豆苗点点头;
燕子燕子飞过来,穿过田间随风飘。
凉风阵阵吹田边,吹开乌云蓝蓝天;
吹醒大地好耕田,吹降田间尘飞天。
凉风阵阵吹过来,坐在田边看明月;
吹醒大地好种田,顺风顺水丰收年。
顺风顺水丰收年。
创作背景:
我从小就在农村长大,每每快到收割的季节都想躲着不想去,因为很累,很辛苦;长大后才知道,丰收其实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情,它绝对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虽然也很辛苦,但是如果我老了也会回归这种生活,自供自给。特写下此歌描写我在这个年龄看待这样的一件事情。
05 三叔婆的孙子
五月子 游水子,偷偷摸摸下河子,
阿惊古 眯水子,一阵眯过河坝子;
三叔婆 来洗菜,看到孙子在河子,
细濑啊 好上来,捷捷快点上抵资;
细濑子 唔听话,越行越出河坝子,
一划脚 就哫死,三婆看到哀在死。
啊…… 啊…… 啊…… 啊……
啊…… 啊…… 啊…… 啊……
看到 孙子 救不起
悲啊 悲啊 哀在死
划手, 划脚,旱鸭子
协眼, 闭气,就促死。
河头在 桥墩下,桥墩下有马稔树,
马稔树 六月打,七八月子有稔子,
细濑子 钟意吃,吃饱就爱转屋卡,
吾爱怪 吾爱怨,阿婆唔晓游水子。
创作背景:
这首歌曲是一个悲惨的故事,三婆是我起的一个名字,在我们乡下全村人都同一个姓,都是同一族人,不多不少都带点亲,不是这个叔就是那个婶那个婆。我们乡下住在山脚下,离河边较远,很多人都不会游泳,有时小孩子自己偷偷跑到河边去游泳,常常都能听到有小孩被淹死的事情,往往有时自己的亲人就在旁边也都救不起来。
注:
阿惊古:是个人名。
06 年三十脯夜
一年四季忙耕田啊,闲下来就大年前啊,
缝缝补补又一年,捏起裤脚等过年啊,
一年春夏无钱赚,还要买身衣裳来过年啊,
上身大袄下身裤,不舍得得买对靓鞋穿啊,
转眼来到大年前,扫净瓦檐抹净台哦,
还爱办好年货,做好[糖丸][扭縢糍]哦;
年前愁,愁更愁,半辈子过莫怨人啊,
求天年后,风雨顺,来年好有东西供奉你啊。
释:
[年坑子] 客家话里面指的是春节前的意思。
[糖丸]用糯米磨成粉后用水和好,做成8字形或者圆花形的条状,然后放油锅里炸出来的,作过年的零食,香脆可口。
[扭縢糍]小麻花。
创作背景:
每个小孩都喜欢过年,有新衣服和新鞋子穿,可每年春节前,作为普通阶层和农民家庭来说,无论在什么年代,都有年关难过的时候,大人们都在发愁。本歌曲更为体现出客家农民任劳任怨的吃苦耐劳作风,一年四季都在忙耕种,到了年底,收成好的春节也能过个肥年,若是天公不作美来些天灾,那到头来农民就受苦了,连买对好的鞋子都不舍得,其实这也不能怪他们,他们会想就只是过年的时候穿一下,开春耕田后就不能穿了,所以穿什么都一样。
07去远方
听讲 你要去远方 去一只无人的地方
带上 背包同行囊 坐上列车去远方
时间 匆匆就过去 你在远方还好吗
虽然 看不到你 看看照片想起你计样
还好吗 你在远 方 梦到你在他乡的样
还好吗 你在远 方 天冷记得加件衣裳
还好吗 你在远 方 想想离开时的模样
还好吗 你在远 方 家乡还系原来的样
听讲 你要去远方 去一只无人的地方
你话 要听阿妈话 不用担心我在他乡
听讲 你就在远方 习惯了遥远计它乡
不用 担心我 看看月光想起汝的样 (反复至副歌结束)
创作背景:
歌曲本身所表达的是一种思念之情,《去远方》作者所写的思念对象是已故的亲人,虽然离去,但用一种思念在远方的亲人表达方式来阐述,既不苍白亦有真实存在感。
08 背夫头
还记得,童年计小伙伴,
(还记得,童年的小伙伴)
介时候,天真快乐介童年,
(那时候,天真快乐的童年)
一齐跳 地面上的飞机,
(一起跳,地面上的飞机)
一齐唱 介时晓唱介歌,
(一起唱,那时会唱的歌)
背夫头,有崖登介影子,
(山背,有我们的影子)
介时候,山背系崖登介乐园,
(那时候,山背是我们的乐园)
背夫头,唔系原来介样子,
(山背,不是原来的样子)
添忘的,原来山背介样子,
(忘掉的,原来山背的样子)
还记得,原来介童年,
(还记得,原来的童年)
依介时候见到还认得吗?
(这个时候见到还认得吗)
细妹,阿哥,还有介童年,
(阿妹,阿哥,还有一个童年)
还记得,一齐行过山路?
(还记得,一起走过的山路)
读白:还记得吗?艾介山背,计阿妹!
(还记得吗?那个山背的阿妹)
创作背景:
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我们小时候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玩的最快乐最开心的地方就是山背,在背夫头轻松自在不会有人管。背夫头的意思就是房屋后面的岭冈(小山坡),我们称为“背夫头”或者“山背”, 背夫头有很多的树,爬上爬下就可以玩大半天,天热的时候一大帮小伙子在树荫底下乘凉玩闹,很开心,可是现在开发的开发,种木材树的种树,现在时候的童年已经没有这样地方了,所以写下此歌,以作怀念!
09月光新娘
男:月很光 夜凄凉 天作被 地当床 想阿妹 思绪扬 盼归期 娶娇娘
女:天刚光 夜很长 想阿哥 睡下床 起床来 月寒凉 念情深 思意长
合:啊… 啊… 啊… 啊 啊… 啊… 啊… 啊
男:漂洋过海到南洋 魂牵梦萦回家乡 莲塘背下笑声朗 接我阿妹拜高堂
女:广寒宫内连纱裳 望穿秋水不见郎 阿哥几时回家堂 何时带我拜爷娘
合:啊… 啊… 啊… 啊 啊… 啊… 啊… 啊
女:天刚光 夜很长 想阿哥 睡下床 起床来 月寒凉 念情深 思意长
合:啊… 啊… 啊… 啊 啊… 啊… 啊… 啊
男:漂洋过海到南洋 魂牵梦萦回家乡 莲塘背下笑声朗 接我阿妹拜高堂
女:广寒宫内连纱裳 望穿秋水不见郎 阿哥几时回家堂 何时带我拜爷娘
合:啊… 啊… 啊… 啊 啊… 啊… 啊… 啊
10 月光新娘(特别版)
歌词同第九首
又听打雷声,阿婆坐门槛:孩子快过来,唱歌阿婆听。
我坐阿婆边,唱歌阿婆听。看到落大水,心里乐翻天:
落水水,啵啵嗯,唱条歌仔阿婆听。
阿婆说我罗罗仔,我说阿婆老绷根。
落水水,啵啵嗯,唱条歌仔阿婆听。
阿婆说我罗罗仔,我说阿婆老绷根。
又听打雷声,阿婆坐门槛:孩子快过来,唱歌阿婆听。
我坐阿婆边,唱歌阿婆听。阿婆出力笑,一下变后生。
落水水,啵啵嗯,唱条歌仔阿婆听。
阿婆话我罗罗仔,我说阿婆老绷根。
落水水,啵啵嗯,唱条歌仔阿婆听。
阿婆话我罗罗仔,我话阿婆老绷根。
创作背景:
这首歌曲更多的是一个回忆,歌曲表达对家乡与阿婆的思念之情,每到落水天的季节总会想起阿婆抱着小孩坐在屋檐下唱起的《落水水》的歌谣。
注析:
罗罗仔:形容词,在客家地区这词是老人家称自己的爱孙小淘气的意思。
老蹦根:形容词,形容一个人很老的意思。
02收烂铜烂铁
有个功生伯 骑辆[大东风]
每日做好麦芽糖 骑车从巷上
带顶烂草帽 [热头]当空照
噹噹嗑噹 噹噹嗑噹 收烂胶鞋嘞
踩啊踩啊踩啊踩啊 踩啊 又去下一村啊
唱啊唱啊唱啊唱啊 唱啊 [嗷]到喉咙干啊
噹噹嗑噹噹噹嗑噹 嗑噹 [交]麦芽糖嘞
踩啊踩啊踩啊踩啊 踩啊 树荫下透一下啊
交麦芽糖嘞 收烂铜烂铁嘞 梨生锅生 烂胶鞋嘞
释:
[大东风]解放前后出现较早的自行车,由于单车比较高大,所以用“大东风”来形容它。
[热头]太阳。
[嗷]叫。
[交]交换的意思。
创作背景:
收烂铜烂铁在旧社会被看作一个很不起色的行业,通常收废品的家庭都是比较拮据,没人愿意以收破烂为生;这首歌曲是以一个功生伯人物为背景写的,他有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在我记事的时候他就开始收破烂,最重要的是他做的麦芽糖一流,每当听到他的铃铛响的时候我就会问妈妈我们有没有烂鞋了,通常妈妈都会找出一双烂旧鞋,拿去换两个麦芽糖,开心的不得了。
03 老五叔公
唱啊唱 唱山歌 坐在庙前唱山歌
(唱啊唱 唱山歌 坐在庙前唱山歌)
唱啊唱 唱山歌 龙眼树下老五叔公下
(唱啊唱 唱山歌 龙眼树下老五叔公下)
阿姆天蒙光去老五叔公下 今日系老五叔公的生日
(阿妈天蒙光去老五叔公下 今天是老五叔公的生日)
带好香烛纸炮同酒菜 求求顺利 身体健康啊
(带好香烛纸炮同酒菜 求求顺利 身体健康啊)
阿姆头晡夜就系开心 明张日系难得的好日子
(阿妈头一夜就很开心 明天是难得的好日子)
争到头一介来添香火 一年好彩好运来唔断
(争到头一个来添香火 一年好彩好运来不断)
唱啊唱 唱山歌 一边赶路一边唱山歌
(唱啊唱 唱山歌 一边赶路一边唱山歌)
开心唱 唱山歌 山歌一唱嘴就合唔上
(开心唱 唱山歌 山歌一唱嘴就合不上)
唱啊唱 唱山歌 坐在庙前唱山歌
(唱啊唱 唱山歌 坐在庙前唱山歌)
唱啊唱 唱山歌 龙眼树下老五叔公下
(唱啊唱 唱山歌 龙眼树下老五叔公下)
创作背景:
老五叔公是一位逝去的先人,姓陈,排行老五,故称老五叔公。相传他是有名的文理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慢慢名声越来越大,他的法坛很小,在十多年前的时候,他的法坛庙约五六十厘米高,旁边种着一颗百年龙眼树,为后世人遮荫。后来由各方神婆神棍捐赠才得以扩大成一个小屋子。一年一度的老五叔公生日(庙诞)都有来自各方神客来拜,在庙前唱山歌,打八音,闹上一整天,很喜庆。
这首歌是以叙事的形式来描述老五叔公的庙诞的喜庆,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精神寄托,以“阿妈”作为第一人称来描述整个区拜祭的过程,起早翻山越岭为了挣头一炷香,一边赶路一边唱山歌。
04 风吹田间
凉风轻轻吹过来,吹醒嫩草随风摇;
行过看看摇摇头,矮矮树苗随风跳。
田间鹌鹑咕咕叫,嫩绿豆苗点点头;
燕子燕子飞过来,穿过田间随风飘。
凉风阵阵吹田边,吹开乌云蓝蓝天;
吹醒大地好耕田,吹降田间尘飞天。
凉风阵阵吹过来,坐在田边看明月;
吹醒大地好种田,顺风顺水丰收年。
田间鹌鹑咕咕叫,嫩绿豆苗点点头;
燕子燕子飞过来,穿过田间随风飘。
凉风阵阵吹田边,吹开乌云蓝蓝天;
吹醒大地好耕田,吹降田间尘飞天。
凉风阵阵吹过来,坐在田边看明月;
吹醒大地好种田,顺风顺水丰收年。
顺风顺水丰收年。
创作背景:
我从小就在农村长大,每每快到收割的季节都想躲着不想去,因为很累,很辛苦;长大后才知道,丰收其实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情,它绝对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虽然也很辛苦,但是如果我老了也会回归这种生活,自供自给。特写下此歌描写我在这个年龄看待这样的一件事情。
05 三叔婆的孙子
五月子 游水子,偷偷摸摸下河子,
阿惊古 眯水子,一阵眯过河坝子;
三叔婆 来洗菜,看到孙子在河子,
细濑啊 好上来,捷捷快点上抵资;
细濑子 唔听话,越行越出河坝子,
一划脚 就哫死,三婆看到哀在死。
啊…… 啊…… 啊…… 啊……
啊…… 啊…… 啊…… 啊……
看到 孙子 救不起
悲啊 悲啊 哀在死
划手, 划脚,旱鸭子
协眼, 闭气,就促死。
河头在 桥墩下,桥墩下有马稔树,
马稔树 六月打,七八月子有稔子,
细濑子 钟意吃,吃饱就爱转屋卡,
吾爱怪 吾爱怨,阿婆唔晓游水子。
创作背景:
这首歌曲是一个悲惨的故事,三婆是我起的一个名字,在我们乡下全村人都同一个姓,都是同一族人,不多不少都带点亲,不是这个叔就是那个婶那个婆。我们乡下住在山脚下,离河边较远,很多人都不会游泳,有时小孩子自己偷偷跑到河边去游泳,常常都能听到有小孩被淹死的事情,往往有时自己的亲人就在旁边也都救不起来。
注:
阿惊古:是个人名。
06 年三十脯夜
一年四季忙耕田啊,闲下来就大年前啊,
缝缝补补又一年,捏起裤脚等过年啊,
一年春夏无钱赚,还要买身衣裳来过年啊,
上身大袄下身裤,不舍得得买对靓鞋穿啊,
转眼来到大年前,扫净瓦檐抹净台哦,
还爱办好年货,做好[糖丸][扭縢糍]哦;
年前愁,愁更愁,半辈子过莫怨人啊,
求天年后,风雨顺,来年好有东西供奉你啊。
释:
[年坑子] 客家话里面指的是春节前的意思。
[糖丸]用糯米磨成粉后用水和好,做成8字形或者圆花形的条状,然后放油锅里炸出来的,作过年的零食,香脆可口。
[扭縢糍]小麻花。
创作背景:
每个小孩都喜欢过年,有新衣服和新鞋子穿,可每年春节前,作为普通阶层和农民家庭来说,无论在什么年代,都有年关难过的时候,大人们都在发愁。本歌曲更为体现出客家农民任劳任怨的吃苦耐劳作风,一年四季都在忙耕种,到了年底,收成好的春节也能过个肥年,若是天公不作美来些天灾,那到头来农民就受苦了,连买对好的鞋子都不舍得,其实这也不能怪他们,他们会想就只是过年的时候穿一下,开春耕田后就不能穿了,所以穿什么都一样。
07去远方
听讲 你要去远方 去一只无人的地方
带上 背包同行囊 坐上列车去远方
时间 匆匆就过去 你在远方还好吗
虽然 看不到你 看看照片想起你计样
还好吗 你在远 方 梦到你在他乡的样
还好吗 你在远 方 天冷记得加件衣裳
还好吗 你在远 方 想想离开时的模样
还好吗 你在远 方 家乡还系原来的样
听讲 你要去远方 去一只无人的地方
你话 要听阿妈话 不用担心我在他乡
听讲 你就在远方 习惯了遥远计它乡
不用 担心我 看看月光想起汝的样 (反复至副歌结束)
创作背景:
歌曲本身所表达的是一种思念之情,《去远方》作者所写的思念对象是已故的亲人,虽然离去,但用一种思念在远方的亲人表达方式来阐述,既不苍白亦有真实存在感。
08 背夫头
还记得,童年计小伙伴,
(还记得,童年的小伙伴)
介时候,天真快乐介童年,
(那时候,天真快乐的童年)
一齐跳 地面上的飞机,
(一起跳,地面上的飞机)
一齐唱 介时晓唱介歌,
(一起唱,那时会唱的歌)
背夫头,有崖登介影子,
(山背,有我们的影子)
介时候,山背系崖登介乐园,
(那时候,山背是我们的乐园)
背夫头,唔系原来介样子,
(山背,不是原来的样子)
添忘的,原来山背介样子,
(忘掉的,原来山背的样子)
还记得,原来介童年,
(还记得,原来的童年)
依介时候见到还认得吗?
(这个时候见到还认得吗)
细妹,阿哥,还有介童年,
(阿妹,阿哥,还有一个童年)
还记得,一齐行过山路?
(还记得,一起走过的山路)
读白:还记得吗?艾介山背,计阿妹!
(还记得吗?那个山背的阿妹)
创作背景:
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我们小时候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玩的最快乐最开心的地方就是山背,在背夫头轻松自在不会有人管。背夫头的意思就是房屋后面的岭冈(小山坡),我们称为“背夫头”或者“山背”, 背夫头有很多的树,爬上爬下就可以玩大半天,天热的时候一大帮小伙子在树荫底下乘凉玩闹,很开心,可是现在开发的开发,种木材树的种树,现在时候的童年已经没有这样地方了,所以写下此歌,以作怀念!
09月光新娘
男:月很光 夜凄凉 天作被 地当床 想阿妹 思绪扬 盼归期 娶娇娘
女:天刚光 夜很长 想阿哥 睡下床 起床来 月寒凉 念情深 思意长
合:啊… 啊… 啊… 啊 啊… 啊… 啊… 啊
男:漂洋过海到南洋 魂牵梦萦回家乡 莲塘背下笑声朗 接我阿妹拜高堂
女:广寒宫内连纱裳 望穿秋水不见郎 阿哥几时回家堂 何时带我拜爷娘
合:啊… 啊… 啊… 啊 啊… 啊… 啊… 啊
女:天刚光 夜很长 想阿哥 睡下床 起床来 月寒凉 念情深 思意长
合:啊… 啊… 啊… 啊 啊… 啊… 啊… 啊
男:漂洋过海到南洋 魂牵梦萦回家乡 莲塘背下笑声朗 接我阿妹拜高堂
女:广寒宫内连纱裳 望穿秋水不见郎 阿哥几时回家堂 何时带我拜爷娘
合:啊… 啊… 啊… 啊 啊… 啊… 啊… 啊
10 月光新娘(特别版)
歌词同第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