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当凌绝顶
《苏武牧羊》是李娜的绝唱。自它面世以来,近二十载,这个声音一直不敢忘却。
且不说如今肤浅的乐坛,就算在整个华语乐坛史上,即便被搁置高楼,即便被岁月蒙尘,瑰宝终究瑰宝,它的璀璨会随着人们心中的明月而绽放,并氤氲着檀香的气味,沁人心脾。
这组套曲取材自民族精粹。这个真实的传说虽悲怆凄苦,但不会让人有撕裂之痛;虽伤怀但更具情怀,虽凄苦却心有执念。组曲整体风格雄浑苍凉,也不乏浪漫色彩,比较鲜明完整的表现出苏武“留胡十九载”轨迹和状态。李娜用的自己声音塑造的苏武是这里的绝对主角,她的惊人的声音能力超越了性别的束缚,跨越了时空引人遐思,给人意想不到的艺术震撼。
96年一曲《青藏高原》晴空霹雳,让人们再一次认识了李娜的可能性。除却声音的演变能力外,让我也真正感受到原来歌曲也可以给人以洗澡的感觉,它是如此干净、纯粹,让我们的心绪随着歌声飘远,去触摸灵魂。可当人们还在“梦中梦”的世界里高歌“呀拉索”的时候,她又早已“身外身”了。这个用生命去歌唱的倔强女子却执拗的选择和名利逆向,潜心研究民族音乐,迈向另一个身心灵的高峰。
艺术事需要怀着敬畏之心的。李娜说,绝不能把听众当上帝,当成上帝你就会顺着它,不免媚俗。作为一个有担当的艺术工作者必须和你的听众去平等对话,这才是对听众的尊重,也是从艺求艺之路之境的正确态度。“艺术,源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 源于生活,老百姓喜闻乐见,才有共鸣;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又需要专业框架给予美感,给人以欣赏、鉴赏,或加以引导。两者统一协调,才可谓精神粮食之上品。
李娜,又是幸运的。因为在她的创作状态和生理机能正值巅峰期,遇上黄荟挂帅的功力深厚又诚意十足的创作团队为其量身定制,这可是在97年就耗资百万的大制作。与其说量身定制,不如说这是“英雄惜英雄”背景下的精诚之作。他们的合作确实达到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效果。这套组曲,无论是硬包装还是软实力,都力求概念完整统一。配器考究,采用搜集了很多几近失传的古代乐器,加之苦心孤诣的编配,呈现出丰富、细腻的层次感,古风盎然,画面感强。李娜作为此次创作演绎的灵魂人物,她的表现是非常的完美震撼!在这史诗般的宏伟篇章里,她的声音完全就成了一件最妙的乐器,穿梭缭绕在其它各种器乐之间,使技术驾驭和作品内涵的结合相得益彰,其“意”蓬荜。李娜在声音的表现更上层楼,极富戏剧张力的声乐表情、泣血般的华彩吟唱让人叹为观止!时而花间低语般明媚婉转,时而大漠孤烟般直插云霄,时而千军万马般奔腾壮观,时而单刀赴会般豪气云天,起伏跌宕,千回百转,却又是如此的畅快淋漓!
值得一提的是,97年的时候我注意到一篇关于李娜刚录完音后的采访,也正是这段采访让我知道了李娜《青藏高原》后的动向,以及对她精彩表现和对这张唱片充满了期待。大致意思就是她很欣慰,乐感灵感都很到位,录音一气呵成,十分顺利。无怪乎,简单与音乐之外,执着于音乐之内。她是值得骄傲的,而这种自信,也显得可爱。
《苏武牧羊》中的唱腔纵横交错,多彩多姿,但不拘泥于形式。没有可以明确界定的标准,通俗?民族?美声?戏曲?原生态?不、不、不!又好像都有…它,只能是李娜式的。但是,你去听她的《嫂子颂》、《好人一生平安》,或《青藏高原》又是各自不同景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她的作品里都有着明显的民族气质。她根扎于这片多情广袤的大地,汲取于各民族文化的精粹,走进寻常百姓家,我想,这才是李娜歌唱道路上的魂魄吧。看到一个龚琳娜的采访,说听了李娜的这个演唱,大受触动,原来歌曲还可以这样唱。
可以归纳为:在歌唱的世界里,李娜建立了自我的世界,又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当人们都觉得她该笑傲江湖的时候,她却飘然隐世了。蓦然回首,佛前青灯,昌圣法师。她说,她回家了。人间从此无李娜,而关于这个声音,则溶着历史的血液,和着苏武的悲欢离合,却在某个时刻,注定让你我感慨万千。或凝望星河,掩卷思索。
也许,这就是人生。
且不说如今肤浅的乐坛,就算在整个华语乐坛史上,即便被搁置高楼,即便被岁月蒙尘,瑰宝终究瑰宝,它的璀璨会随着人们心中的明月而绽放,并氤氲着檀香的气味,沁人心脾。
这组套曲取材自民族精粹。这个真实的传说虽悲怆凄苦,但不会让人有撕裂之痛;虽伤怀但更具情怀,虽凄苦却心有执念。组曲整体风格雄浑苍凉,也不乏浪漫色彩,比较鲜明完整的表现出苏武“留胡十九载”轨迹和状态。李娜用的自己声音塑造的苏武是这里的绝对主角,她的惊人的声音能力超越了性别的束缚,跨越了时空引人遐思,给人意想不到的艺术震撼。
96年一曲《青藏高原》晴空霹雳,让人们再一次认识了李娜的可能性。除却声音的演变能力外,让我也真正感受到原来歌曲也可以给人以洗澡的感觉,它是如此干净、纯粹,让我们的心绪随着歌声飘远,去触摸灵魂。可当人们还在“梦中梦”的世界里高歌“呀拉索”的时候,她又早已“身外身”了。这个用生命去歌唱的倔强女子却执拗的选择和名利逆向,潜心研究民族音乐,迈向另一个身心灵的高峰。
艺术事需要怀着敬畏之心的。李娜说,绝不能把听众当上帝,当成上帝你就会顺着它,不免媚俗。作为一个有担当的艺术工作者必须和你的听众去平等对话,这才是对听众的尊重,也是从艺求艺之路之境的正确态度。“艺术,源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 源于生活,老百姓喜闻乐见,才有共鸣;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又需要专业框架给予美感,给人以欣赏、鉴赏,或加以引导。两者统一协调,才可谓精神粮食之上品。
李娜,又是幸运的。因为在她的创作状态和生理机能正值巅峰期,遇上黄荟挂帅的功力深厚又诚意十足的创作团队为其量身定制,这可是在97年就耗资百万的大制作。与其说量身定制,不如说这是“英雄惜英雄”背景下的精诚之作。他们的合作确实达到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效果。这套组曲,无论是硬包装还是软实力,都力求概念完整统一。配器考究,采用搜集了很多几近失传的古代乐器,加之苦心孤诣的编配,呈现出丰富、细腻的层次感,古风盎然,画面感强。李娜作为此次创作演绎的灵魂人物,她的表现是非常的完美震撼!在这史诗般的宏伟篇章里,她的声音完全就成了一件最妙的乐器,穿梭缭绕在其它各种器乐之间,使技术驾驭和作品内涵的结合相得益彰,其“意”蓬荜。李娜在声音的表现更上层楼,极富戏剧张力的声乐表情、泣血般的华彩吟唱让人叹为观止!时而花间低语般明媚婉转,时而大漠孤烟般直插云霄,时而千军万马般奔腾壮观,时而单刀赴会般豪气云天,起伏跌宕,千回百转,却又是如此的畅快淋漓!
值得一提的是,97年的时候我注意到一篇关于李娜刚录完音后的采访,也正是这段采访让我知道了李娜《青藏高原》后的动向,以及对她精彩表现和对这张唱片充满了期待。大致意思就是她很欣慰,乐感灵感都很到位,录音一气呵成,十分顺利。无怪乎,简单与音乐之外,执着于音乐之内。她是值得骄傲的,而这种自信,也显得可爱。
《苏武牧羊》中的唱腔纵横交错,多彩多姿,但不拘泥于形式。没有可以明确界定的标准,通俗?民族?美声?戏曲?原生态?不、不、不!又好像都有…它,只能是李娜式的。但是,你去听她的《嫂子颂》、《好人一生平安》,或《青藏高原》又是各自不同景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她的作品里都有着明显的民族气质。她根扎于这片多情广袤的大地,汲取于各民族文化的精粹,走进寻常百姓家,我想,这才是李娜歌唱道路上的魂魄吧。看到一个龚琳娜的采访,说听了李娜的这个演唱,大受触动,原来歌曲还可以这样唱。
可以归纳为:在歌唱的世界里,李娜建立了自我的世界,又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当人们都觉得她该笑傲江湖的时候,她却飘然隐世了。蓦然回首,佛前青灯,昌圣法师。她说,她回家了。人间从此无李娜,而关于这个声音,则溶着历史的血液,和着苏武的悲欢离合,却在某个时刻,注定让你我感慨万千。或凝望星河,掩卷思索。
也许,这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