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五上半年,音乐就是上帝
跨年迷笛结束后,由于Pure Morning,听了Placebo一整张的《Without You I'm Nothing》。每天早上起床,打开网页虾米,播放专辑,一直循环到晚上睡觉,就这样持续了两个月。直到今天,只要专辑内的任意一段在我耳边响起,就能瞬间将我拉回到那个逼仄的空间,那时躺在沙发上抽烟时烟的味道都可以从肺里倒串出来,第一次有这种体验的时候感觉特别奇妙,像时光倒流又像是一段丢失的记忆极速穿进大脑,音乐声一停,又瞬间穿出。
三月,我不愿再持续那种状态,想着找个地方分心,于是去了大理。出门前听了Athletics的《Who You Are Is Not Enough》,还带了他们的《Why Are't I Home》。印象中的后摇音乐大多是平静空旷中有个情绪爆点,Athletics的 I 用了极其重型,足以把耳朵炸裂的吉他声演绎了这个爆点,在前往昆明的火车上,我整个人歇斯底里直至最后在爆点中飙泪。在大理呆了二十多天,有好几次在人民路上肆意游荡,低着头,听专辑《Why Are't I Home》。真真切切地感觉,自己还活着,无限接近上帝所在的地方。同样的,我现在仅用音乐,就能瞬间回到人民路上。
从大理回到深圳,经历了连续四个晚上的酒局,吐了三晚。最后一晚上,独自一人,用尽脑袋里仅剩的意识,努力从躺着的状态到站立站稳,然后向隔壁桌的姑娘借了根烟,我还记得她当时的表情。第二天醒来,耳朵里挂上窦唯《黑梦》,坐了一班两个多小时的公交,在车上观察每个人的神态,以一种众人皆傻逼的孤傲目光,企图钻进他们的意识层,查看所谓的生命的意义。表面上我比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要可怜,有一块精神毒瘤在滋长。《黑梦》让我产生了一种幻觉,我与窦仙儿同为上帝这边。开始厌恶深圳这块地方,好像城市化的发达程度让人仅有也仅剩欲望。之后,我剔除无效社交,和那些不温不火的友情,包袱又轻了些。
三月,我不愿再持续那种状态,想着找个地方分心,于是去了大理。出门前听了Athletics的《Who You Are Is Not Enough》,还带了他们的《Why Are't I Home》。印象中的后摇音乐大多是平静空旷中有个情绪爆点,Athletics的 I 用了极其重型,足以把耳朵炸裂的吉他声演绎了这个爆点,在前往昆明的火车上,我整个人歇斯底里直至最后在爆点中飙泪。在大理呆了二十多天,有好几次在人民路上肆意游荡,低着头,听专辑《Why Are't I Home》。真真切切地感觉,自己还活着,无限接近上帝所在的地方。同样的,我现在仅用音乐,就能瞬间回到人民路上。
从大理回到深圳,经历了连续四个晚上的酒局,吐了三晚。最后一晚上,独自一人,用尽脑袋里仅剩的意识,努力从躺着的状态到站立站稳,然后向隔壁桌的姑娘借了根烟,我还记得她当时的表情。第二天醒来,耳朵里挂上窦唯《黑梦》,坐了一班两个多小时的公交,在车上观察每个人的神态,以一种众人皆傻逼的孤傲目光,企图钻进他们的意识层,查看所谓的生命的意义。表面上我比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要可怜,有一块精神毒瘤在滋长。《黑梦》让我产生了一种幻觉,我与窦仙儿同为上帝这边。开始厌恶深圳这块地方,好像城市化的发达程度让人仅有也仅剩欲望。之后,我剔除无效社交,和那些不温不火的友情,包袱又轻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