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有独的道理
《独男》这首歌不太红,或者说,一点儿都不红。但这真是一首非常好的歌。好听,且为一些孤僻成瘾者呐喊发声。
古巨基在一个访谈中说,这首歌中林夕加入了很多自己生活的场景,写的时候心里酸酸的——可能是太孤单吧,作为朋友的古巨基讲起来一脸心疼与不忍。
但林夕说, 他是很享受孤独的,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没有一分钟是白过的。
不是没有高朋满座谈笑风生的能力,但仍然主动离群索居。和自己成为最亲密无间的朋友,把孤独变成一种享受。
“晚饭得我 望前顾后 餐厅窗边走回头
泡面跟我 是朋友 熟悉得不需要抬头”
这两句是独自一人在城市生活的写照:好像逛遍世上餐厅,把所有能吃的想一遍,也没有一样让胃满意。于是最终选择了泡面。
泡面一直被人们列为不健康的食物,这个黑锅泡面背了很多年。其实,比起那些来路不明的路边摊,泡面经济实惠干净,是良心食品。
我一直是泡面的热爱者,努力品尝着各种泡面。希望自己能长成一个在众目睽睽下,在山珍海味间,仍有勇气因为喜欢而选择吃泡面的人。
“不管我 留嘴边的污垢
不知我 连番激斗没对手 才独斗
杀光种种妖兽 但我也快要成为怪兽”
放弃社交而选择当独男,是因为有沉溺的事情——太爱玩游戏了。爱玩游戏的人很多,尤其是男生,有些人四五十岁了,还在孜孜不倦玩着。游戏之于男生就像淘宝之于女生。互联网的魅力实在太大,让人愿为之舍弃七情六欲。
“我也快要成为怪兽”,宅男宅女往往被人看成怪人、怪胎、怪咖。这是一种习惯造成的偏见。人们宁愿选择无意义的社交,也不愿承认孤独的合理性。
“我没风格 没人注视 花不起钱赶潮流
我没好处 没人约会 躲于蜗居里漫游
逼不得已 才爱上了自由
不知道 如果不说话太久
难道会 记不起怎呼救
遗忘谈情节奏 遗忘如何才可张开笑口”
逛街、约会这些自带优越感的活动,并不适合所有人。满街的商品,看起来很诡异,为何人类生存需要这么多?约会更累,说些言不由衷的话,手脚尴尬得仿佛不是自己的。
这些活动都不喜欢,时间无处可消磨,只能爱上自由。我也经常有这样的感觉,眼睁睁看着自己成为一个日渐沉默的人,却也无能为力。但仔细体悟,又觉得在沉默中栖息,非常美好惬意,省心又省力。
“告诉我 孤独并无罪
谁和谁不好意思 不请我去
谈笑风生应对
我这样没情趣
明明毫无条件 怎么 敢趁墟
前来寻开心心已虚
谁人能搞出这么多派对 情侣都一对对
有我有独特奇趣 应该真心想我去”
独男,貌似干瘪无聊,但如果认真窥探,会发现他别有风趣的一面。独男的内心也有不平,对自己的无法融入感到不知所措。但不平过后,是一种甘愿。这种甘愿在旁观者中或许带着破罐子破摔的随意,但于当事人来说,这是一种权衡之后的选择。没有一种东西适合所有人,社交也是,为何强迫每个人的人都融入社交呢?
“我未好到 被人发现 仿佛隐居躯壳里
我未差到 被人记住 想改花名要问谁
不好玩到 连街都不想去
早知道 如孤僻中毒太深
寻伴侣 我踩惯了地雷
能爬仍爬过去 然而无人能追怎么要追”
如果真有好玩的事,如果真有有趣的人,我愿意俯首低眉地爬过去。但关键,关键是并没有啊。对身边的人感到绝望,与人交往获得的快乐远不如独处。
“我未相信没朋友 伸出双手打到有
你愿跟我做朋友 但摸不到我手”
谁说我未来没有朋友,我可以从游戏中结交。现实中想和我做朋友,见我一面还不容易呢。这两句就是独男的调皮与自得的一面了。
一个都市里独男的日常生活,孤寂、单调,死气沉沉,我们以为是这样的状态。但其实不是。《独男》客观描述了这样一类人,不善也不喜交际,无法从人际关系中获得快乐,于是主动独来独往。
他们看似是异数,实则勇敢——孤独是无论如何都会存在的,我们为什么要掩饰?逃避孤独只会制造更大的孤独,不如和满屋的孤独握握手,友好相处。
随着社会的宽容,人们越来越勇于呈现自己的真实面目。敢于孤独就是一种。《独男》这首歌是一个宅男的写照,但表示的是一群宅人。“独”或者“宅”,干巴的字面背后都有很丰富的内容,就像神话故事中一个壶里也有一个天地一样。总说别人宅,倒不如反思一下自己的社交是否很有意义。
古巨基在一个访谈中说,这首歌中林夕加入了很多自己生活的场景,写的时候心里酸酸的——可能是太孤单吧,作为朋友的古巨基讲起来一脸心疼与不忍。
但林夕说, 他是很享受孤独的,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没有一分钟是白过的。
不是没有高朋满座谈笑风生的能力,但仍然主动离群索居。和自己成为最亲密无间的朋友,把孤独变成一种享受。
“晚饭得我 望前顾后 餐厅窗边走回头
泡面跟我 是朋友 熟悉得不需要抬头”
这两句是独自一人在城市生活的写照:好像逛遍世上餐厅,把所有能吃的想一遍,也没有一样让胃满意。于是最终选择了泡面。
泡面一直被人们列为不健康的食物,这个黑锅泡面背了很多年。其实,比起那些来路不明的路边摊,泡面经济实惠干净,是良心食品。
我一直是泡面的热爱者,努力品尝着各种泡面。希望自己能长成一个在众目睽睽下,在山珍海味间,仍有勇气因为喜欢而选择吃泡面的人。
“不管我 留嘴边的污垢
不知我 连番激斗没对手 才独斗
杀光种种妖兽 但我也快要成为怪兽”
放弃社交而选择当独男,是因为有沉溺的事情——太爱玩游戏了。爱玩游戏的人很多,尤其是男生,有些人四五十岁了,还在孜孜不倦玩着。游戏之于男生就像淘宝之于女生。互联网的魅力实在太大,让人愿为之舍弃七情六欲。
“我也快要成为怪兽”,宅男宅女往往被人看成怪人、怪胎、怪咖。这是一种习惯造成的偏见。人们宁愿选择无意义的社交,也不愿承认孤独的合理性。
“我没风格 没人注视 花不起钱赶潮流
我没好处 没人约会 躲于蜗居里漫游
逼不得已 才爱上了自由
不知道 如果不说话太久
难道会 记不起怎呼救
遗忘谈情节奏 遗忘如何才可张开笑口”
逛街、约会这些自带优越感的活动,并不适合所有人。满街的商品,看起来很诡异,为何人类生存需要这么多?约会更累,说些言不由衷的话,手脚尴尬得仿佛不是自己的。
这些活动都不喜欢,时间无处可消磨,只能爱上自由。我也经常有这样的感觉,眼睁睁看着自己成为一个日渐沉默的人,却也无能为力。但仔细体悟,又觉得在沉默中栖息,非常美好惬意,省心又省力。
“告诉我 孤独并无罪
谁和谁不好意思 不请我去
谈笑风生应对
我这样没情趣
明明毫无条件 怎么 敢趁墟
前来寻开心心已虚
谁人能搞出这么多派对 情侣都一对对
有我有独特奇趣 应该真心想我去”
独男,貌似干瘪无聊,但如果认真窥探,会发现他别有风趣的一面。独男的内心也有不平,对自己的无法融入感到不知所措。但不平过后,是一种甘愿。这种甘愿在旁观者中或许带着破罐子破摔的随意,但于当事人来说,这是一种权衡之后的选择。没有一种东西适合所有人,社交也是,为何强迫每个人的人都融入社交呢?
“我未好到 被人发现 仿佛隐居躯壳里
我未差到 被人记住 想改花名要问谁
不好玩到 连街都不想去
早知道 如孤僻中毒太深
寻伴侣 我踩惯了地雷
能爬仍爬过去 然而无人能追怎么要追”
如果真有好玩的事,如果真有有趣的人,我愿意俯首低眉地爬过去。但关键,关键是并没有啊。对身边的人感到绝望,与人交往获得的快乐远不如独处。
“我未相信没朋友 伸出双手打到有
你愿跟我做朋友 但摸不到我手”
谁说我未来没有朋友,我可以从游戏中结交。现实中想和我做朋友,见我一面还不容易呢。这两句就是独男的调皮与自得的一面了。
一个都市里独男的日常生活,孤寂、单调,死气沉沉,我们以为是这样的状态。但其实不是。《独男》客观描述了这样一类人,不善也不喜交际,无法从人际关系中获得快乐,于是主动独来独往。
他们看似是异数,实则勇敢——孤独是无论如何都会存在的,我们为什么要掩饰?逃避孤独只会制造更大的孤独,不如和满屋的孤独握握手,友好相处。
随着社会的宽容,人们越来越勇于呈现自己的真实面目。敢于孤独就是一种。《独男》这首歌是一个宅男的写照,但表示的是一群宅人。“独”或者“宅”,干巴的字面背后都有很丰富的内容,就像神话故事中一个壶里也有一个天地一样。总说别人宅,倒不如反思一下自己的社交是否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