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音乐一点时间
豆瓣很奇怪,跟短评相对应不是长评却是乐评,搞得我压力有点大。我只能说这会是一篇长评,但不敢讲是一篇乐评。所有的语句都隐含着一个前提——我觉得,不服可以来辩。
废话毕。
关于词曲编曲
作为一个听音乐最重旋律,看电影在乎剧情的大俗人,大多数时候判断一首歌好不好听就在于旋律抓不抓耳。在我看来,这张专辑在曲方面并不突出,以至于我一开始看daily试听的时候,吸引到我的旋律只有<会车诺比的梦>一首。其实回过头来看,四季四张专辑在词曲编(歹势啊我只知道这三个方面啦)上其实各有侧重,秋很显然就是落点在词,各种诗词典故运用、华丽辞藻堆叠,更是用顶针把全碟歌词练成一首小诗,对词的用心可见一斑。春的重点相比较而言就是在曲了,那时候韦瓦第计划刚开跑,确定要收录的作品都是只有曲子的demo,因为走的是民谣风,编曲没有那么复杂的配器和层次,词作总体上也不是那么讲究(单独拎出来的几首是神作!但总体没有秋那么多的巧思),我觉得蛮有一种“几首曲子挑出来,旋律够好了,其他简单做一做就发了”的感觉。夏的话,好像词曲编没有哪个部分有压倒性的优势,没有哪个部分特别出挑反倒促成了一种和谐,发挥出1+1+1>3的效果,最后也成了歌迷群体中最受赞誉的一张。
而显而易见地,冬着重于有交响乐参与的编曲。编曲的难度之大、配器之多、层次之多、烧钱之多,无出其右者。词曲的表现其实也不差,四季中第一次不是由青峰完成全碟歌词而是保留小威和阿龚作品的原貌,少了些匠气,多了一份自然,曲的方面也是三个人风格泾渭分明,谁的作品现在真是一听就听出来,吴青峰的依旧很吴青峰,只是他一个人就有太多太多的面向。
<痛快的哀艳>放在专辑开头非常的合适,完美诠释了古典乐和流行乐的对话能燃到什么地步,我给本专编曲的第一名~full orchestra霸气开场,摇滚乐器再加入,一开始就气场全开,再沿着歌词层层堆叠层层推高,到了4分37到达高潮,接下来近1分钟的交响乐和摇滚乐的大竞奏,那种互相较劲的感觉太燃了,最后结束时我怀疑提琴的弓弦都要冒烟了,酣畅淋漓。交响乐和摇滚乐既能对话互相助推,也能竞争听来却不像是相互倾轧,和谐,甚至共生,实在太奇妙。歌词写的是命运,先用低沉的上帝口吻告诉你没人能逃开这种宿命,后来又不死心奋力想挣脱,最后再安静而无奈了接受安排,青峰一贯的积极又消极的态度。
<对杀人狂指控>和<他举起右手点名>是同类型的两首,相似的主题,相似的弦乐开头,相似调子略平的主旋律,和相似的诡谲氛围。但两者的差别其实还是挺大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指控>的曲要比<点名>丰富很多,光主歌的四句就至少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到了副歌旋律也变得轻盈和流行起来,此外,<指控>全曲带着蓝调味道,阿龚说自己不擅长,但他的钢琴我听来就很契合啊。
<点名>的词堪称全碟最佳,全部采用对话后来是呓语的方式来表现那种无奈那种恐慌,很生动也很特别。但不知是不是为了着重表现歌词的部分,这首的旋律非常单调,一句主旋律重复了大半首歌,但它并不好听啊,中间强行植入的密集歌词合音的 “听感”也很差,信息太多了,我就算看了歌词也听不清他到底在唱什么,还不如像live那样直接把歌词去掉。平衡真的很重要,有一个部分太突出必定要牺牲掉另外一个部分。所以这是一首很厉害但不好听的歌。编曲上,都是全交响乐团伴奏,但<指控>在弦乐的基础上更突出了铜管和木管的特色,起到很好的点睛及润饰作用,而<点名>基本上都是弦乐重复同一段旋律,算是配合了曲的结构,结尾处加进铜管整个磅礴的气氛也就被拉到了极致。
前面说到<点名>的词曲失衡,而<地平线>则是我认为这张里面的平衡之美。词曲很小威,关于上帝的启示自我的救赎,旋律很抓耳但又不是那种大路货,通俗但不流俗,这就是小威。编曲虽说还是交响乐通透伴奏,但想必进行了一些取舍和删减,使得每个阶段各有不同主次——先用弦乐和电吉他一起开头,接着弦乐立刻下线,留下两把电吉他进行对话,鼓、贝斯和钢琴再依次加入,形成了惯有的苏打绿,第二段主歌开始后弦乐进入,奏出悠扬的旋律,交响器乐数量渐多、音量渐大,最后和摇滚乐以及钢琴进行美妙的大合奏,非常地舒服, 我想这就是好的流行歌编曲。
<我们不懂>是我听得最多的一首,应荣膺最难唱奖及最佳作曲奖,曲子的转key之多啊青峰应该是吃了苦头的。阿龚爱写河流,还得是那种弯弯曲曲的河流,你以为流了这么远了转了那么多弯了该入海了吧,唰一下又给拐到别的地方了;你冒险从瀑布急速冲下来,却发现下面是一个平静的湖泊;最后你终于来到了入海口,奔腾着往前冲时,还被迎面而来的大潮溅了一脸。整首曲的曲折走向,跟<白日出没的月球>有得一拼,但可能是因为转得太快太狠了,其实初听起来没有<白日>那么流畅,会有一种一段一段的感觉。一开始我还觉得是阿龚这种艺术家太爱现了,后来人家说就是运用了古典乐的常用手法,好的我错了我跪下。让我比较意外的是,在这首歌的编曲上阿龚并没有用太多的古典乐,前半段都是摇滚器乐在伴奏,只是力度有所增强,第一次大幅转调前(原谅我这种不专业的说法)加入管乐间奏,磅礴中又带点愉悦,第二次大幅转调再加入弦乐,轻快飞扬。阿龚真的很厉害,很多时候多不一定就好,只要在合适的位置,就算只有一点点也能发挥出巨大的效果。
<博物馆>算是全碟里最简单的一首,词曲编都比较简洁,让连续听了好几首大编制的听众有个喘息的机会。电钢琴弹出音色和着后期音效营造一种虚无缥缈的氛围,铁琴适时出现,每次都听得人心痒痒的,逐渐推高后摇滚乐进入,间奏的那段电吉他旋律能算进我本专最爱编曲片段的top3,合声是点睛之笔,这样说起来编曲也不简单。词虽然短我却很喜欢,不至于古怪得看不懂,刁钻的小心思用得刚刚好,美到极致。可是真的太短了,感觉才刚要进入状态的时候,它就完了,意犹未尽是褒义,可听来感觉戛然而止就不好了。
<回车诺比的梦>和<博物馆>也算同类,抒情慢歌、(相对)简单配器、低沉氛围都相似,但<回车诺比的梦>的格局要比<博物馆>大一些,<车诺比>不关乎情爱,关乎核爆事故给人们的伤害,歌颂信念与坚持,歌词用到了佛教的意象,充满了禅意,光读起来就很美。旋律十分抓耳,我心中标准的“第一眼美女”,旋律该有的递进、反复、休止都刚刚好,曲终是意犹未尽。编曲这次比较特别是单独用到铜管合奏,不同于以往表现出磅礴的气势,这次的铜管是温柔地轻抚,伴着钢琴琴音轻柔地抚慰你。但我一直认为I won’t hurt you这两句的旋律还有其他的可能性,歌声突然断掉接连叹气后续上开头的旋律或许是为了符合形式上的一种循环的概念,但听起来总感觉违和,或许换成两句新的旋律会比较好呢?
<下雨的夜晚>算是这张里最有主打歌气质的,也就是最可能被大众喜欢的芭乐情歌啦。主歌的词曲比较中规中矩,但到了副歌那股吴青峰的气质就出来了,特别是那句“太傻了一点”每次听我都会起鸡皮疙瘩,太苏了。编曲上,阿龚用的是比较常规的方法,让弦乐与歌者同步吟唱,同时加点木管与铁琴调剂,以防无聊。这种方式最忌讳喧宾夺主,管弦乐回避了,但开头的竖琴却显然踩中了,竖琴本身的音色确实是有异国梦幻之感,但在歌者开唱后一连串的琶音听起来却非常地突兀和扰乱,特别是录音室版把竖琴音量调那么大,完全就是喧宾夺主。再吹毛求疵一点讲,这首总体可以打到80分,很好听但没什么突破。
另外一首很有主打歌气质的是<墙外的风景>,貌似也确实有很多人喜欢,但这首是我心中冬专的垫底作品。初听起来简直就是<再遇见>的翻版,曲风和结构都极像。而歌词有种尴尬,就是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是组合起来我就不懂了,每一句的意思我能明白,但整首歌想表达什么对我来说比<哀艳>还难看懂。从编曲来说,我认为这是一首坏的编曲,因为最基本的管弦乐和摇滚乐失衡了。虽然阿龚说这首编曲和<下雨的夜晚>是相似的血统——竖琴开场、弦乐平行伴奏、木管增色,但出来的效果差远了,不管是录音室版还是蓝光live版,在古典乐和摇滚听起来都是分离的,在摇滚器乐强势起来的时候交响乐几乎都被盖住了,隐约浮现奏出平行旋律其实听来也是可有可无的,既竞争不过吉他架子鼓们也不能为之增色。反倒是我在广州场演唱会听到的live用全摇滚乐编曲似乎更为合适,当时就觉得这首用摇滚编曲已经够完整够丰满了(像<哀艳>没有交响乐就根本没法听),果然加了交响乐却没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Everyone>在我听来就是典型的“词曲不够,编曲来凑”。小威的产量不高,但质量非常有保证,基本每一首都是我的心头爱,除了,这一首。冬专推出的第一首就是它,我初听到真的有点错愕,啊,曲子好平好难听,英文歌词写得好low好easy ……但阿龚这个鬼才真的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弦乐大气开场,先制造出一种空旷无垠的气氛,木吉他轻轻刷着和弦,保留些许小威当初想对青峰诉说的模样,其他器乐再慢慢渐次加入,一种恢弘磅礴的对所有人诉说的气势流露出来,间奏时铜管和大军鼓奏响,还有一小段铃鼓的运用,又转换为一种嘉年华式的欢乐,BD里现场的好几个演奏家都经不住微笑起来,我想,音乐的力量大抵如此吧。
<未了>是我完全不知道怎么评价的一首。写西西弗斯写得很决绝很有态度,切到英文词又变得抚慰和暖心。钢琴和吉他的对话很妙,两把电吉他各自分工让层次更多,小洋又贡献了我超爱的旋律;弦乐进入让气氛激昂,轻巧拨弦又让冷冽的温度有所回暖。旋律和编曲都不时跳脱出想象,但最后都会回到原轨。有些作品听起来很妙,你却说不出它到底是妙在哪里,这个时候,听,就好了。
<Must Keep Singing>也是“第一眼美女”,旋律一流出我立刻就联想到了《向左走向右走原声带》想到了和魏如萱的那几首歌,后来才知道这首写了很久了,所以大概是和那些作品同一时期的创作吧。一开始看歌名还以为会是很正能量的,没想到非常的消极哀伤,钢琴和弦乐的搭配,明明很多都是上行的旋律,听来却是悲戚的,就连铁琴的轻轻敲打,也会越听越难过。最后,最后一句歌词停在I must be dying,整张冬专整个韦瓦第计划停在了dying上,我整个人都不好了——最后还真的是悲剧结尾了。所幸,黑暗之极,尚有微熹,交响乐团各个器乐组依次奏响四季的主题旋律,再以合奏结束,悠扬,美妙,四季圆满落幕。
关于概念专辑
我看到一些挑刺的短评有时候真的是会气到笑,比如“每一首都要加点弦乐,烦死了”。
很多人在评论时其实都忘了一个最重要的前提——这是一张概念专辑。概念专辑,概念专辑,就是主题先行的,交响乐元素的加入也是早就定下来要展现的方式,重复的旋律、heavy的歌词、大量的弦乐都是为了表现主题而刻意为之,夏专中一字排开的相似曲风,秋专细细打磨到有些匠气的诗词都是一样,而不是你们所谓的创作瓶颈、江郎才尽。(有这个计划就是因为作品太多发不完、四季的曲子6年前就都选好了,你跟我说这叫创作瓶颈???)做概念专辑本身是件听冒险的事,它意味着会有某些元素的大量堆叠,会把某个风格发挥到极致,这很容易引起两极评价,喜欢的人喜欢得不得了,讨厌的人一首也不想听,好恶是个人自由,但用好恶来抨击说什么不用心没新意还是蛮站不住脚的。
苏打绿还没有到说不得的地步,只是批评要有理有据,言之有物,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是要了解背景。希望大家对主题先行、内容框选的概念专辑多点宽容与理解,而不是一上来就以好恶论动机。
关于各司其职
对于《秋:故事》我一直有怨念——为什么要让馨仪和小威唱vocal?!青峰的解释简直幼稚:他们写的歌让他们来唱最合适。我的白眼都快翻到后脑勺了。一个乐团,为什么要发展出主唱、鼓手、吉他手等这些不同的身份,就是为了大家能各司其职。你是主唱就该你唱歌,管它谁写的都应该是你唱的,何况你还是个声线如此特别的主唱,居然搞什么幺蛾子“让贤”,生生让出个大bug来!
还好,这一次大家都各归原位。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叫“吴青峰的音域有多宽?”,点赞最多的答案中写到“吴青峰是被低估的,而不是被高估的。”我想说,他的唱功也同样一直是被低估的。因为声音特质太过特别,多年来他的唱功一直被掩盖,常常也多是在现场演唱中才比较多地展现出他的功力,一直到了这张专辑才在录音室中也能明显感受到他对唱歌这件事的用功和钻研。对呼吸、口气、轻重的控制日臻熟练,哭腔、断句的运用也更纯熟,还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达,或如<博物馆>甜蜜的埋怨,或如<哀艳>激烈的抗争与无奈,或如<MKS>入骨的悲伤与绝望,他想说的都通过歌声完完整整地传达出来了。有天赋还很努力的人,非常值得敬佩。
阿龚是冬专的灵魂人物这件事完全没有争议,对于阿龚老师这种“徒手”写交响乐谱的科班的牛逼我没有评价,只有奉上我的膝盖而已。但老实说,看到他要完成工作量这么大的交响乐编曲工作,我以为他可能没什么时间和精力去弹钢琴了,前两次听完整专的时候我也的确有过“这次阿龚的钢琴好像没什么发挥空间啊”,而我实在是too naïve,都是因为信息量太大我前面都忙着听其他乐器而忽略钢琴了,多看几次BD (哈哈BD对我这种对编曲还停留在听乐器阶段的人最大的好处就是让编曲可视化)就知道他在很多段落都给自己留有充足的表现空间,独奏伴奏都有堪称完美的表现,连中提琴和电子琴都没有落下,想想他都能在Disc2出一部钢琴协奏曲就该知道阿龚老师不可能丢掉本职的嘛。
家凯这次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多了小洋这个帮手,这次电吉他才能频频在恢弘的交响乐合奏中杀出重围。一般的摇滚乐团其实都是配备两把电吉他,而苏打绿把一把电吉他换成了木吉他,当然是为了曲风更多样的考虑,但不可避免地会牺牲掉一些电吉他对话的美妙,有时候一把电吉他不够用的时候会请外援,这次小洋加入近乎变成常驻让电吉他的演奏丰富了很多。粗略看来,小洋是主音吉他,弹奏能力不用讲,难得编曲也很厉害,好多精彩的段落听得我直拍大腿,家凯这次也终于可以安心当一个耍帅的节奏吉他手。其实以前隐隐听说过业内人批家凯的吉他弹得不好,现在看看也不能怪他啊,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太难,现在有了外援找准了自己的位置,表现自然就好起来了。
相比起来阿福就没那么“幸运”,因为这张他几乎没有表现空间,除了<Everyone>和<我们不懂>的前奏能听到比较明显的木吉他,其他时候都只能刷刷和弦稳定节奏,搞到老板都要先跟阿福讲讲角色定位当安慰。馨仪也好不到哪里去,贝斯本来就是低音不容易被听到,现在器乐那么多就更难捕捉了,不过在能分辨出来的地方会发现馨仪都在兢兢业业地弹奏着,很好,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出来唱vocal了。小威的鼓我不懂评价,就只是觉得,打得好!每一次进入的时间都很合理,每一个鼓点的演绎在我听来也近乎完美。
词曲编曲是一次创作,而乐器(包括人声)演绎则是第二次的创作,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的定位,每个人都努力把分内的事情做到最好,不搞跨界,那集结起来就是一个很巨大的力量,也最终定义了作品在听众心目中的模样。
关于想说的话
不可否认,这张专辑对大部分听众来说是比较难啃的,在如今这样一个时间有限而选择繁多的年代,已经很少有听众愿意完整听完一张专辑了,想来翻来覆去地多听几遍更是一种奢侈。可我还是想不死心地恳求大家,多给音乐一点时间。
人生活在社会和自我共同构筑的情境中,做任何事都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听音乐这件事也是一样。有时候不同时机、不同心境都会影响到听一首歌的感受,或许当下你想要一首舒缓的歌曲来平复心情,那此时的摇滚听来全是愤怒和嘈杂,而当你陷入感情两难挣扎的漩涡时,一首平时听来口水得不得了的情歌刚好契合你心境,抚慰你心灵。所以,多给音乐一点时间,也是多给自己一个机会,一个与一首歌相遇、与一首歌对话的机会。
青峰说过,很多事不要只看到表面上是怎么样的,在有事情发生的时候也不要急着发表自己的想法,因为很多事情随着时间发酵才会看清楚它原本的样子。对音乐来说也是一样,有时候我们会被脑海中已有的想法干扰,先入为主地认为这就是一首商业化的口水歌,或是与心中的期待与想象产生落差,就大加鞭挞这张专辑是与市场妥协的产物,但如果给音乐一点时间,让作品自己开口说话,才有可能看到音乐的原貌。就像春夏刚发行时一片骂声,但几年过后却变成很多乐迷心中的经典,没有当初多给的那一点时间,根本就没有这个可能。
而且,有些作品本身就不是“第一眼美女”,需要看第二眼、第三眼,甚至需要你看过千百眼之后才能发现它的美,但大多数人不会给它这样的机会。而我只想说,错过了一见钟情,还要再错过再见倾心吗?
多给音乐一点时间,and it will tell.
废话毕。
关于词曲编曲
作为一个听音乐最重旋律,看电影在乎剧情的大俗人,大多数时候判断一首歌好不好听就在于旋律抓不抓耳。在我看来,这张专辑在曲方面并不突出,以至于我一开始看daily试听的时候,吸引到我的旋律只有<会车诺比的梦>一首。其实回过头来看,四季四张专辑在词曲编(歹势啊我只知道这三个方面啦)上其实各有侧重,秋很显然就是落点在词,各种诗词典故运用、华丽辞藻堆叠,更是用顶针把全碟歌词练成一首小诗,对词的用心可见一斑。春的重点相比较而言就是在曲了,那时候韦瓦第计划刚开跑,确定要收录的作品都是只有曲子的demo,因为走的是民谣风,编曲没有那么复杂的配器和层次,词作总体上也不是那么讲究(单独拎出来的几首是神作!但总体没有秋那么多的巧思),我觉得蛮有一种“几首曲子挑出来,旋律够好了,其他简单做一做就发了”的感觉。夏的话,好像词曲编没有哪个部分有压倒性的优势,没有哪个部分特别出挑反倒促成了一种和谐,发挥出1+1+1>3的效果,最后也成了歌迷群体中最受赞誉的一张。
而显而易见地,冬着重于有交响乐参与的编曲。编曲的难度之大、配器之多、层次之多、烧钱之多,无出其右者。词曲的表现其实也不差,四季中第一次不是由青峰完成全碟歌词而是保留小威和阿龚作品的原貌,少了些匠气,多了一份自然,曲的方面也是三个人风格泾渭分明,谁的作品现在真是一听就听出来,吴青峰的依旧很吴青峰,只是他一个人就有太多太多的面向。
<痛快的哀艳>放在专辑开头非常的合适,完美诠释了古典乐和流行乐的对话能燃到什么地步,我给本专编曲的第一名~full orchestra霸气开场,摇滚乐器再加入,一开始就气场全开,再沿着歌词层层堆叠层层推高,到了4分37到达高潮,接下来近1分钟的交响乐和摇滚乐的大竞奏,那种互相较劲的感觉太燃了,最后结束时我怀疑提琴的弓弦都要冒烟了,酣畅淋漓。交响乐和摇滚乐既能对话互相助推,也能竞争听来却不像是相互倾轧,和谐,甚至共生,实在太奇妙。歌词写的是命运,先用低沉的上帝口吻告诉你没人能逃开这种宿命,后来又不死心奋力想挣脱,最后再安静而无奈了接受安排,青峰一贯的积极又消极的态度。
<对杀人狂指控>和<他举起右手点名>是同类型的两首,相似的主题,相似的弦乐开头,相似调子略平的主旋律,和相似的诡谲氛围。但两者的差别其实还是挺大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指控>的曲要比<点名>丰富很多,光主歌的四句就至少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到了副歌旋律也变得轻盈和流行起来,此外,<指控>全曲带着蓝调味道,阿龚说自己不擅长,但他的钢琴我听来就很契合啊。
<点名>的词堪称全碟最佳,全部采用对话后来是呓语的方式来表现那种无奈那种恐慌,很生动也很特别。但不知是不是为了着重表现歌词的部分,这首的旋律非常单调,一句主旋律重复了大半首歌,但它并不好听啊,中间强行植入的密集歌词合音的 “听感”也很差,信息太多了,我就算看了歌词也听不清他到底在唱什么,还不如像live那样直接把歌词去掉。平衡真的很重要,有一个部分太突出必定要牺牲掉另外一个部分。所以这是一首很厉害但不好听的歌。编曲上,都是全交响乐团伴奏,但<指控>在弦乐的基础上更突出了铜管和木管的特色,起到很好的点睛及润饰作用,而<点名>基本上都是弦乐重复同一段旋律,算是配合了曲的结构,结尾处加进铜管整个磅礴的气氛也就被拉到了极致。
前面说到<点名>的词曲失衡,而<地平线>则是我认为这张里面的平衡之美。词曲很小威,关于上帝的启示自我的救赎,旋律很抓耳但又不是那种大路货,通俗但不流俗,这就是小威。编曲虽说还是交响乐通透伴奏,但想必进行了一些取舍和删减,使得每个阶段各有不同主次——先用弦乐和电吉他一起开头,接着弦乐立刻下线,留下两把电吉他进行对话,鼓、贝斯和钢琴再依次加入,形成了惯有的苏打绿,第二段主歌开始后弦乐进入,奏出悠扬的旋律,交响器乐数量渐多、音量渐大,最后和摇滚乐以及钢琴进行美妙的大合奏,非常地舒服, 我想这就是好的流行歌编曲。
<我们不懂>是我听得最多的一首,应荣膺最难唱奖及最佳作曲奖,曲子的转key之多啊青峰应该是吃了苦头的。阿龚爱写河流,还得是那种弯弯曲曲的河流,你以为流了这么远了转了那么多弯了该入海了吧,唰一下又给拐到别的地方了;你冒险从瀑布急速冲下来,却发现下面是一个平静的湖泊;最后你终于来到了入海口,奔腾着往前冲时,还被迎面而来的大潮溅了一脸。整首曲的曲折走向,跟<白日出没的月球>有得一拼,但可能是因为转得太快太狠了,其实初听起来没有<白日>那么流畅,会有一种一段一段的感觉。一开始我还觉得是阿龚这种艺术家太爱现了,后来人家说就是运用了古典乐的常用手法,好的我错了我跪下。让我比较意外的是,在这首歌的编曲上阿龚并没有用太多的古典乐,前半段都是摇滚器乐在伴奏,只是力度有所增强,第一次大幅转调前(原谅我这种不专业的说法)加入管乐间奏,磅礴中又带点愉悦,第二次大幅转调再加入弦乐,轻快飞扬。阿龚真的很厉害,很多时候多不一定就好,只要在合适的位置,就算只有一点点也能发挥出巨大的效果。
<博物馆>算是全碟里最简单的一首,词曲编都比较简洁,让连续听了好几首大编制的听众有个喘息的机会。电钢琴弹出音色和着后期音效营造一种虚无缥缈的氛围,铁琴适时出现,每次都听得人心痒痒的,逐渐推高后摇滚乐进入,间奏的那段电吉他旋律能算进我本专最爱编曲片段的top3,合声是点睛之笔,这样说起来编曲也不简单。词虽然短我却很喜欢,不至于古怪得看不懂,刁钻的小心思用得刚刚好,美到极致。可是真的太短了,感觉才刚要进入状态的时候,它就完了,意犹未尽是褒义,可听来感觉戛然而止就不好了。
<回车诺比的梦>和<博物馆>也算同类,抒情慢歌、(相对)简单配器、低沉氛围都相似,但<回车诺比的梦>的格局要比<博物馆>大一些,<车诺比>不关乎情爱,关乎核爆事故给人们的伤害,歌颂信念与坚持,歌词用到了佛教的意象,充满了禅意,光读起来就很美。旋律十分抓耳,我心中标准的“第一眼美女”,旋律该有的递进、反复、休止都刚刚好,曲终是意犹未尽。编曲这次比较特别是单独用到铜管合奏,不同于以往表现出磅礴的气势,这次的铜管是温柔地轻抚,伴着钢琴琴音轻柔地抚慰你。但我一直认为I won’t hurt you这两句的旋律还有其他的可能性,歌声突然断掉接连叹气后续上开头的旋律或许是为了符合形式上的一种循环的概念,但听起来总感觉违和,或许换成两句新的旋律会比较好呢?
<下雨的夜晚>算是这张里最有主打歌气质的,也就是最可能被大众喜欢的芭乐情歌啦。主歌的词曲比较中规中矩,但到了副歌那股吴青峰的气质就出来了,特别是那句“太傻了一点”每次听我都会起鸡皮疙瘩,太苏了。编曲上,阿龚用的是比较常规的方法,让弦乐与歌者同步吟唱,同时加点木管与铁琴调剂,以防无聊。这种方式最忌讳喧宾夺主,管弦乐回避了,但开头的竖琴却显然踩中了,竖琴本身的音色确实是有异国梦幻之感,但在歌者开唱后一连串的琶音听起来却非常地突兀和扰乱,特别是录音室版把竖琴音量调那么大,完全就是喧宾夺主。再吹毛求疵一点讲,这首总体可以打到80分,很好听但没什么突破。
另外一首很有主打歌气质的是<墙外的风景>,貌似也确实有很多人喜欢,但这首是我心中冬专的垫底作品。初听起来简直就是<再遇见>的翻版,曲风和结构都极像。而歌词有种尴尬,就是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是组合起来我就不懂了,每一句的意思我能明白,但整首歌想表达什么对我来说比<哀艳>还难看懂。从编曲来说,我认为这是一首坏的编曲,因为最基本的管弦乐和摇滚乐失衡了。虽然阿龚说这首编曲和<下雨的夜晚>是相似的血统——竖琴开场、弦乐平行伴奏、木管增色,但出来的效果差远了,不管是录音室版还是蓝光live版,在古典乐和摇滚听起来都是分离的,在摇滚器乐强势起来的时候交响乐几乎都被盖住了,隐约浮现奏出平行旋律其实听来也是可有可无的,既竞争不过吉他架子鼓们也不能为之增色。反倒是我在广州场演唱会听到的live用全摇滚乐编曲似乎更为合适,当时就觉得这首用摇滚编曲已经够完整够丰满了(像<哀艳>没有交响乐就根本没法听),果然加了交响乐却没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Everyone>在我听来就是典型的“词曲不够,编曲来凑”。小威的产量不高,但质量非常有保证,基本每一首都是我的心头爱,除了,这一首。冬专推出的第一首就是它,我初听到真的有点错愕,啊,曲子好平好难听,英文歌词写得好low好easy ……但阿龚这个鬼才真的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弦乐大气开场,先制造出一种空旷无垠的气氛,木吉他轻轻刷着和弦,保留些许小威当初想对青峰诉说的模样,其他器乐再慢慢渐次加入,一种恢弘磅礴的对所有人诉说的气势流露出来,间奏时铜管和大军鼓奏响,还有一小段铃鼓的运用,又转换为一种嘉年华式的欢乐,BD里现场的好几个演奏家都经不住微笑起来,我想,音乐的力量大抵如此吧。
<未了>是我完全不知道怎么评价的一首。写西西弗斯写得很决绝很有态度,切到英文词又变得抚慰和暖心。钢琴和吉他的对话很妙,两把电吉他各自分工让层次更多,小洋又贡献了我超爱的旋律;弦乐进入让气氛激昂,轻巧拨弦又让冷冽的温度有所回暖。旋律和编曲都不时跳脱出想象,但最后都会回到原轨。有些作品听起来很妙,你却说不出它到底是妙在哪里,这个时候,听,就好了。
<Must Keep Singing>也是“第一眼美女”,旋律一流出我立刻就联想到了《向左走向右走原声带》想到了和魏如萱的那几首歌,后来才知道这首写了很久了,所以大概是和那些作品同一时期的创作吧。一开始看歌名还以为会是很正能量的,没想到非常的消极哀伤,钢琴和弦乐的搭配,明明很多都是上行的旋律,听来却是悲戚的,就连铁琴的轻轻敲打,也会越听越难过。最后,最后一句歌词停在I must be dying,整张冬专整个韦瓦第计划停在了dying上,我整个人都不好了——最后还真的是悲剧结尾了。所幸,黑暗之极,尚有微熹,交响乐团各个器乐组依次奏响四季的主题旋律,再以合奏结束,悠扬,美妙,四季圆满落幕。
关于概念专辑
我看到一些挑刺的短评有时候真的是会气到笑,比如“每一首都要加点弦乐,烦死了”。
很多人在评论时其实都忘了一个最重要的前提——这是一张概念专辑。概念专辑,概念专辑,就是主题先行的,交响乐元素的加入也是早就定下来要展现的方式,重复的旋律、heavy的歌词、大量的弦乐都是为了表现主题而刻意为之,夏专中一字排开的相似曲风,秋专细细打磨到有些匠气的诗词都是一样,而不是你们所谓的创作瓶颈、江郎才尽。(有这个计划就是因为作品太多发不完、四季的曲子6年前就都选好了,你跟我说这叫创作瓶颈???)做概念专辑本身是件听冒险的事,它意味着会有某些元素的大量堆叠,会把某个风格发挥到极致,这很容易引起两极评价,喜欢的人喜欢得不得了,讨厌的人一首也不想听,好恶是个人自由,但用好恶来抨击说什么不用心没新意还是蛮站不住脚的。
苏打绿还没有到说不得的地步,只是批评要有理有据,言之有物,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是要了解背景。希望大家对主题先行、内容框选的概念专辑多点宽容与理解,而不是一上来就以好恶论动机。
关于各司其职
对于《秋:故事》我一直有怨念——为什么要让馨仪和小威唱vocal?!青峰的解释简直幼稚:他们写的歌让他们来唱最合适。我的白眼都快翻到后脑勺了。一个乐团,为什么要发展出主唱、鼓手、吉他手等这些不同的身份,就是为了大家能各司其职。你是主唱就该你唱歌,管它谁写的都应该是你唱的,何况你还是个声线如此特别的主唱,居然搞什么幺蛾子“让贤”,生生让出个大bug来!
还好,这一次大家都各归原位。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叫“吴青峰的音域有多宽?”,点赞最多的答案中写到“吴青峰是被低估的,而不是被高估的。”我想说,他的唱功也同样一直是被低估的。因为声音特质太过特别,多年来他的唱功一直被掩盖,常常也多是在现场演唱中才比较多地展现出他的功力,一直到了这张专辑才在录音室中也能明显感受到他对唱歌这件事的用功和钻研。对呼吸、口气、轻重的控制日臻熟练,哭腔、断句的运用也更纯熟,还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达,或如<博物馆>甜蜜的埋怨,或如<哀艳>激烈的抗争与无奈,或如<MKS>入骨的悲伤与绝望,他想说的都通过歌声完完整整地传达出来了。有天赋还很努力的人,非常值得敬佩。
阿龚是冬专的灵魂人物这件事完全没有争议,对于阿龚老师这种“徒手”写交响乐谱的科班的牛逼我没有评价,只有奉上我的膝盖而已。但老实说,看到他要完成工作量这么大的交响乐编曲工作,我以为他可能没什么时间和精力去弹钢琴了,前两次听完整专的时候我也的确有过“这次阿龚的钢琴好像没什么发挥空间啊”,而我实在是too naïve,都是因为信息量太大我前面都忙着听其他乐器而忽略钢琴了,多看几次BD (哈哈BD对我这种对编曲还停留在听乐器阶段的人最大的好处就是让编曲可视化)就知道他在很多段落都给自己留有充足的表现空间,独奏伴奏都有堪称完美的表现,连中提琴和电子琴都没有落下,想想他都能在Disc2出一部钢琴协奏曲就该知道阿龚老师不可能丢掉本职的嘛。
家凯这次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多了小洋这个帮手,这次电吉他才能频频在恢弘的交响乐合奏中杀出重围。一般的摇滚乐团其实都是配备两把电吉他,而苏打绿把一把电吉他换成了木吉他,当然是为了曲风更多样的考虑,但不可避免地会牺牲掉一些电吉他对话的美妙,有时候一把电吉他不够用的时候会请外援,这次小洋加入近乎变成常驻让电吉他的演奏丰富了很多。粗略看来,小洋是主音吉他,弹奏能力不用讲,难得编曲也很厉害,好多精彩的段落听得我直拍大腿,家凯这次也终于可以安心当一个耍帅的节奏吉他手。其实以前隐隐听说过业内人批家凯的吉他弹得不好,现在看看也不能怪他啊,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太难,现在有了外援找准了自己的位置,表现自然就好起来了。
相比起来阿福就没那么“幸运”,因为这张他几乎没有表现空间,除了<Everyone>和<我们不懂>的前奏能听到比较明显的木吉他,其他时候都只能刷刷和弦稳定节奏,搞到老板都要先跟阿福讲讲角色定位当安慰。馨仪也好不到哪里去,贝斯本来就是低音不容易被听到,现在器乐那么多就更难捕捉了,不过在能分辨出来的地方会发现馨仪都在兢兢业业地弹奏着,很好,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出来唱vocal了。小威的鼓我不懂评价,就只是觉得,打得好!每一次进入的时间都很合理,每一个鼓点的演绎在我听来也近乎完美。
词曲编曲是一次创作,而乐器(包括人声)演绎则是第二次的创作,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的定位,每个人都努力把分内的事情做到最好,不搞跨界,那集结起来就是一个很巨大的力量,也最终定义了作品在听众心目中的模样。
关于想说的话
不可否认,这张专辑对大部分听众来说是比较难啃的,在如今这样一个时间有限而选择繁多的年代,已经很少有听众愿意完整听完一张专辑了,想来翻来覆去地多听几遍更是一种奢侈。可我还是想不死心地恳求大家,多给音乐一点时间。
人生活在社会和自我共同构筑的情境中,做任何事都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听音乐这件事也是一样。有时候不同时机、不同心境都会影响到听一首歌的感受,或许当下你想要一首舒缓的歌曲来平复心情,那此时的摇滚听来全是愤怒和嘈杂,而当你陷入感情两难挣扎的漩涡时,一首平时听来口水得不得了的情歌刚好契合你心境,抚慰你心灵。所以,多给音乐一点时间,也是多给自己一个机会,一个与一首歌相遇、与一首歌对话的机会。
青峰说过,很多事不要只看到表面上是怎么样的,在有事情发生的时候也不要急着发表自己的想法,因为很多事情随着时间发酵才会看清楚它原本的样子。对音乐来说也是一样,有时候我们会被脑海中已有的想法干扰,先入为主地认为这就是一首商业化的口水歌,或是与心中的期待与想象产生落差,就大加鞭挞这张专辑是与市场妥协的产物,但如果给音乐一点时间,让作品自己开口说话,才有可能看到音乐的原貌。就像春夏刚发行时一片骂声,但几年过后却变成很多乐迷心中的经典,没有当初多给的那一点时间,根本就没有这个可能。
而且,有些作品本身就不是“第一眼美女”,需要看第二眼、第三眼,甚至需要你看过千百眼之后才能发现它的美,但大多数人不会给它这样的机会。而我只想说,错过了一见钟情,还要再错过再见倾心吗?
多给音乐一点时间,and it will t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