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打綠《冬 未了》中的重生
「春」的輕盈、「夏」的躁動、「秋」的憂愁,陪伴一代人游過青春河流的Vivaldi計劃,終也到達了殘酷如成人世界的《冬 未了》。這張希望把樂迷從數字音樂中帶回到去聽實體專輯的新作(如你用mp3來聽它簡直就是一種褻瀆),不惜工本地遠赴柏林、匈牙利進行製作,甚至動用由Bernd Ruf所率領的60人交響樂團GermanPops Orchestra,一起地參與了現場的演出錄影。而專輯有時激烈或近乎瘋狂的音樂情緒,就如一場暴風雪之降臨,並以它的沉痛與褪去斑斕色彩的音樂,對應冬天的蕭索或柏林/歐洲的那段陰暗之歷史。
重投向「古典風」懷抱的蘇打綠,若沒有了阿龔的加入,根本不可能製作出07年的《無與倫比的美麗》,也根本不可能誕生出接下來的Vivaldi計劃。這張再一次凸顯阿龔重要性的《冬 未了》,強調了由他所編寫的弦樂部分,也利用了此澎湃、豐富的編曲,去呈現專輯宏大、複雜的內容。在弦樂已經被用到氾濫成災的華語樂壇,《冬 未了》重新將管弦樂的威力釋放出來,它內裡的《對殺人狂指控》、《痛快的哀艷》等作品,令我聽到是把古典音樂的一些特質結合到流行歌曲中,或者直接按創作古典(風)音樂的思路,來進行歌曲的創作。這樣的結果,使到演奏的弦樂成為一個主動、帶領的角色,而非於很多流行曲中,淪為陪襯或無關痛癢的花瓶擺設。華語音樂儘管也有不少用弦樂/管弦樂碰撞搖滾的嘗試,但《冬 未了》無疑是一個里程碑,它有著蘇打綠(特別是阿龔)對如何用Orchestra來更好地烘托情感的探索思考(如《回車諾比的夢》內Brass Instrument的渲染),也讓這有時會用來壯大聲勢、「加厚」編曲的管弦樂,不變成空洞、蒼白的轟炸聲響。
選擇在德國柏林完成他們Vivaldi計劃最終章的蘇打綠,結合德國或歐洲於20世紀歷史中的沉重意象,反映出個體生命要與命運作永恆對抗的痛苦。在尼采的《查拉圖斯特如是說》裡面,查拉圖斯特即使不斷地編造了許多藉口以逃避孤獨的命運,但最後他依然獨自離去,獨自面對自己所必須存在的從人世到孤獨,又從孤獨到人世之輪迴。而專輯的《痛快的哀艷》,一直至《Must Keep Singing》,可以聽到蘇打綠(主要是青峰),受到尼采這位德國哲學家的影響頗深(《對殺人狂指控》還直接點名了他),包括其「永遠回歸」(die ewige Wiederkhr)之思想、對命運無限輪轉的認為,到尼采提出的要我們藉著苦難和超人意志來反抗既定命運的超人學說,都可以在專輯、或整個Vivaldi計劃的循環意念,以及引用西西弗斯(薛西佛斯)神話,唱到了要活出自己本質與生命力的《未了》內(跟超人學說吻合),體現得到。
至於《對殺人狂指控》和《他舉起右手點名》,是借昨日來喻今天,斷章取義尼采超人學說去神化所有殺戮的希特拉,能隨意判定人生死(《他舉起右手點名》裡面還有希伯來文和梵文的祈禱詞,這時向神求救也無用,因為行刑的,正正就是「人」),然放眼到幾十年後的世界,人類種種惡行仍是沒有停止(9.11、伊斯蘭國、到今天巴黎的連環恐怖襲擊),不同的歧視、不同的莫須有之罪狀,依然安插在一些「小眾」的頭上,那些善忘的看官們(「花生友」),其實一直在做著幫兇,或者是沾滿鮮血的劊子手。而另一有關德國歷史的《墻外的風景》,以柏林圍墻去比喻別人和自己對自己的「認定」,有些愛情雖很難被世俗理解(重點指的就是同性戀,也照應了《他舉起右手點名》內的「原罪」),但我們是可以首先跨越,或推倒內心築起的那堵墻。此歌提及的「信念」,是專輯之一個關鍵詞,從崩塌的《痛快的哀艷》,或者是思念與愛之堅持在大眾心靈廢墟外飄揚的《回車諾比的夢》,還有《Everyone》、《未了》等最後幾首「重建」的意象,其實都涉及到人的「信念」。
蘇打綠總結性的《冬 未了》,有對之前三張「春」、「夏」、「秋」的回顧,好比《對殺人狂指控》令人聽到「夏」的影子;音樂氛圍營造出核事故後景象的《回車諾比的夢》,又相似於《春·日光》內,那脫俗夢幻的《各站停靠》;當然《下雨的夜晚》這樣抒情、能流行出去的歌曲,可以說是愁絲剪不斷理還亂的《秋:故事》之延續;帶戲虐性的(如中間bababa的一段)、諷刺屠殺遊戲的《他舉起右手點名》,其開頭唱到的第一句,你又能夠直接跳躍到《嬉戲之後》的主歌部分。
吳青峰曾經說過,《冬 未了》要帶來跟過往不一樣的蘇打綠,可這張未能完全脫下以前的一些包袱,音樂上的統一、連貫性,亦不及他們的「春」、「夏」兩張。最明顯是《痛快的哀艷》與《對殺人狂指控》之後,落差頗大的《地平線》忽然軟了下來,跟前面對接不上;口水歌《下雨的夜晚》(不是說它不好聽),和專輯的整個基調亦有些分割,不如捨棄會顯得更好。蘇打綠的中文創作,始終是優於他們的英文歌,聽小威作曲作詞的《Everyone》,感覺它頓時失去了蘇打綠音樂之銳氣,像政府的旅遊宣傳作品一樣,華麗但難真正打動到人。專輯《冬 未了》的一個較大問題,我覺得還是不可以做到「徹底」!一堵仍有「計較」的墻未被推倒,令他們在放聲狂喊的同時,又有著怕引起山上雪崩的考慮。
然而瑕不掩瑜,《冬 未了》比「無美麗」更靠向古典音樂的嘗試(「無美麗」中的古典與流行之交融是偏向流行,可《冬 未了》中的「交融」則偏向古典),值得我們去肯定;而其內容、思想上的深刻性,亦是Vivaldi計劃的四張之最。希臘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令尼采領悟到生命的毀滅,也是生命的完成,那《冬 未了》的接近尾聲,「四季」之主題音樂的再次響起,又有重生的意味。酒神狄俄尼索斯的誕生是悲劇,但同時藉著破壞與重建所不斷生成的漩渦,實現了自己的本質、成就了超越個體的壯美。這種哲思蘊藏在蘇打綠的《冬 未了》之內,於酒神的精神(Dionysian)裡,讓人更能直視痛苦,並從痛苦中獲得快慰;而來自舒曼企圖自殺之念頭的《我們不懂》,雖是有關死亡,但音樂並不消極,因為人生的變動,像四季不息的循環,在到達黑暗的冬夜盡頭之後,你也可能會遇到和暖的春日陽光。
首選:我們不懂
重投向「古典風」懷抱的蘇打綠,若沒有了阿龔的加入,根本不可能製作出07年的《無與倫比的美麗》,也根本不可能誕生出接下來的Vivaldi計劃。這張再一次凸顯阿龔重要性的《冬 未了》,強調了由他所編寫的弦樂部分,也利用了此澎湃、豐富的編曲,去呈現專輯宏大、複雜的內容。在弦樂已經被用到氾濫成災的華語樂壇,《冬 未了》重新將管弦樂的威力釋放出來,它內裡的《對殺人狂指控》、《痛快的哀艷》等作品,令我聽到是把古典音樂的一些特質結合到流行歌曲中,或者直接按創作古典(風)音樂的思路,來進行歌曲的創作。這樣的結果,使到演奏的弦樂成為一個主動、帶領的角色,而非於很多流行曲中,淪為陪襯或無關痛癢的花瓶擺設。華語音樂儘管也有不少用弦樂/管弦樂碰撞搖滾的嘗試,但《冬 未了》無疑是一個里程碑,它有著蘇打綠(特別是阿龔)對如何用Orchestra來更好地烘托情感的探索思考(如《回車諾比的夢》內Brass Instrument的渲染),也讓這有時會用來壯大聲勢、「加厚」編曲的管弦樂,不變成空洞、蒼白的轟炸聲響。
選擇在德國柏林完成他們Vivaldi計劃最終章的蘇打綠,結合德國或歐洲於20世紀歷史中的沉重意象,反映出個體生命要與命運作永恆對抗的痛苦。在尼采的《查拉圖斯特如是說》裡面,查拉圖斯特即使不斷地編造了許多藉口以逃避孤獨的命運,但最後他依然獨自離去,獨自面對自己所必須存在的從人世到孤獨,又從孤獨到人世之輪迴。而專輯的《痛快的哀艷》,一直至《Must Keep Singing》,可以聽到蘇打綠(主要是青峰),受到尼采這位德國哲學家的影響頗深(《對殺人狂指控》還直接點名了他),包括其「永遠回歸」(die ewige Wiederkhr)之思想、對命運無限輪轉的認為,到尼采提出的要我們藉著苦難和超人意志來反抗既定命運的超人學說,都可以在專輯、或整個Vivaldi計劃的循環意念,以及引用西西弗斯(薛西佛斯)神話,唱到了要活出自己本質與生命力的《未了》內(跟超人學說吻合),體現得到。
至於《對殺人狂指控》和《他舉起右手點名》,是借昨日來喻今天,斷章取義尼采超人學說去神化所有殺戮的希特拉,能隨意判定人生死(《他舉起右手點名》裡面還有希伯來文和梵文的祈禱詞,這時向神求救也無用,因為行刑的,正正就是「人」),然放眼到幾十年後的世界,人類種種惡行仍是沒有停止(9.11、伊斯蘭國、到今天巴黎的連環恐怖襲擊),不同的歧視、不同的莫須有之罪狀,依然安插在一些「小眾」的頭上,那些善忘的看官們(「花生友」),其實一直在做著幫兇,或者是沾滿鮮血的劊子手。而另一有關德國歷史的《墻外的風景》,以柏林圍墻去比喻別人和自己對自己的「認定」,有些愛情雖很難被世俗理解(重點指的就是同性戀,也照應了《他舉起右手點名》內的「原罪」),但我們是可以首先跨越,或推倒內心築起的那堵墻。此歌提及的「信念」,是專輯之一個關鍵詞,從崩塌的《痛快的哀艷》,或者是思念與愛之堅持在大眾心靈廢墟外飄揚的《回車諾比的夢》,還有《Everyone》、《未了》等最後幾首「重建」的意象,其實都涉及到人的「信念」。
蘇打綠總結性的《冬 未了》,有對之前三張「春」、「夏」、「秋」的回顧,好比《對殺人狂指控》令人聽到「夏」的影子;音樂氛圍營造出核事故後景象的《回車諾比的夢》,又相似於《春·日光》內,那脫俗夢幻的《各站停靠》;當然《下雨的夜晚》這樣抒情、能流行出去的歌曲,可以說是愁絲剪不斷理還亂的《秋:故事》之延續;帶戲虐性的(如中間bababa的一段)、諷刺屠殺遊戲的《他舉起右手點名》,其開頭唱到的第一句,你又能夠直接跳躍到《嬉戲之後》的主歌部分。
吳青峰曾經說過,《冬 未了》要帶來跟過往不一樣的蘇打綠,可這張未能完全脫下以前的一些包袱,音樂上的統一、連貫性,亦不及他們的「春」、「夏」兩張。最明顯是《痛快的哀艷》與《對殺人狂指控》之後,落差頗大的《地平線》忽然軟了下來,跟前面對接不上;口水歌《下雨的夜晚》(不是說它不好聽),和專輯的整個基調亦有些分割,不如捨棄會顯得更好。蘇打綠的中文創作,始終是優於他們的英文歌,聽小威作曲作詞的《Everyone》,感覺它頓時失去了蘇打綠音樂之銳氣,像政府的旅遊宣傳作品一樣,華麗但難真正打動到人。專輯《冬 未了》的一個較大問題,我覺得還是不可以做到「徹底」!一堵仍有「計較」的墻未被推倒,令他們在放聲狂喊的同時,又有著怕引起山上雪崩的考慮。
然而瑕不掩瑜,《冬 未了》比「無美麗」更靠向古典音樂的嘗試(「無美麗」中的古典與流行之交融是偏向流行,可《冬 未了》中的「交融」則偏向古典),值得我們去肯定;而其內容、思想上的深刻性,亦是Vivaldi計劃的四張之最。希臘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令尼采領悟到生命的毀滅,也是生命的完成,那《冬 未了》的接近尾聲,「四季」之主題音樂的再次響起,又有重生的意味。酒神狄俄尼索斯的誕生是悲劇,但同時藉著破壞與重建所不斷生成的漩渦,實現了自己的本質、成就了超越個體的壯美。這種哲思蘊藏在蘇打綠的《冬 未了》之內,於酒神的精神(Dionysian)裡,讓人更能直視痛苦,並從痛苦中獲得快慰;而來自舒曼企圖自殺之念頭的《我們不懂》,雖是有關死亡,但音樂並不消極,因為人生的變動,像四季不息的循環,在到達黑暗的冬夜盡頭之後,你也可能會遇到和暖的春日陽光。
首選:我們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