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啊终于被你唱完了
开始做第五张专辑时,青峰说他要开启“韦瓦第计划”。
那个时候刚刚读大学的我为了不显得自己很无知,特意去百度了这个听起来很玄妙的词。百度说韦瓦第是18世纪初古协奏曲之父,看他的百科有一种读论文的奇妙感觉。看完大段大段不明所以的百科,那个时候我脑子里只是在想啊,苏打绿还真是厉害呢。
《春 日光》整张专辑慵懒的像它的名字一样,像是春天听着就会放松到想要睡着的大自然的声响。在苏打绿的调子里,春天就是三拍子的,流动在呓语一样的词中有股莫名的失重感,和繁复的编曲融在一起。春天大概就是这样吧,一个简单到万物都在生长的季节,所有你说不清楚的情绪全都无可阻挡的破土而出。
青峰顶着一头粉色的头发,和大家一起在春日的田野里蹦蹦跳跳,就算是现在看到也还是忍不住会想,青峰你还真是豁的出去啊。
《雪融之前》的静谧好像是雪花掉落时不小心碰掉的六瓣晶体,毫无预兆的突然在你的耳边就融化了。《交响梦》整首歌非常的苏打绿,从头到尾是青峰一贯的自我感觉良好又诚意满满的声音,唱着让人觉得十几年书都白读了的歌词。听到《早点回家》想起曾经说着“我想从最原始的情怀出发,写一些不讽刺不酸人,真正描写感动和感恩的温暖歌曲”的他,就算不谈情怀,至少感动和感恩他做到了吧。
赶在在春天快结束的时候发售的这张专辑,仓皇又正式的开启了“韦瓦第计划”。
还记不记得六年前第一次听到这张专辑的你是什么样子,那年说过的想去春浪听live的话,现在是不是还没有实现。
赶在秋天到来之前的《夏 狂热》恰到好处的接档了渐渐凉去的气温,但是打粉们一定没有想过两张超级准时来报道的“春”和“夏”过后是长达两年的天窗。
夏天应该是什么样子?对苏打绿来说,夏天是摇滚。夏天之前的苏打绿在旋律中加入了交响,而听过了蝉鸣阵阵,这时的苏打绿带你来看属于他们的摇滚力量。
曾经用“丰富”来形容苏打绿音乐的人们,找到了一个更加闪耀的词语:璀璨。这几个年轻人在音乐中找到了无数的可能,这张专辑也恰到好处的佐证了苏打绿的一贯做法:演唱会上的安可,就是用来罚钱的。
让最多人有共鸣的《他夏了夏天》,2009年还无法完全理解的歌词现在一句一句叩中靶心,在每一场演唱会上呼声最高的《无眠》不知陪伴多少人从日落到白天。
这张夏天里的专辑仍然被任性的添加了许多故事性的讲述,试图说明的价值观不再一遍遍促膝长谈,直接用每一个音节生硬的敲打在耳边。
三个口白英文诗串联起这个夏天的故事,we won we won,夏天的狂热模样再次被掀起来。
青峰又一次非常豁出去的换成了绿色的头发,写词永远以“听一遍无法理解”为最高标准的主唱也用起了这么外漏的表达方式,你不能因为这张专辑好像有那么一点点离开了原来的苏打绿就拒绝被感动,夏天溜走的尾巴,就这样被没商量的拉了回来。
夏日未老,那就继续陪你歌唱。
秋天有多少故事?多到用了两年才说完。这样也许能强行解释这张专辑与《夏 狂热》之间两年的天窗。每一次都有人说苏打绿已经在上一个季节死掉了,虽然他这次也毫无惊喜的换成秋叶黄的发色,可是仍然不能掩盖青峰写的一手好词的事实。
听得懂《再遇见》的你是什么心情?我想我们都忘了彼此的脸。不管你说《故事》是脂粉味还是古风感,这绵延的故事都还未了。从夏而来的青峰,面对北方的秋天写出了柔肠百转的故事,擅长用美好和善良作为开场白的他们这次也成功的对抗了地球引力,在连华语乐坛也快被鸡汤淹没的当下,听青峰自由自在的唱“人生一场大梦叶落知多少”时,也只是想感慨一下“恰似天地一蜉蝣”吧。
流畅的叙事好像是萧索深秋中哈出的白气里面透出的一点小温暖,顺带把“故事”的主题一一诠释。虽然《我好想你》因为某部电影提前红了一把,可是脱离电影来说,青峰还真是擅长自己脑内出一个缠绵悱恻的故事。
越来越多的人怀念当年第一次站上小巨蛋时傲娇又激动的说“我们是登上小巨蛋的第一支独立乐团”的青涩乐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得他们变得油腔滑调,敷衍潦草。
可是在那个秋天听到了《我们走了一光年》的我能说什么呢?也只能说你们是一支优等生乐队了。
秋过去了两年,终于听到了冬的消息。
之前已经有很多人猜测,冬的名字是什么,“终结”“再见”还是“新生”,不管怎么说,热度高的永远是有结束意味的词语。
今年的“再遇见”演唱会上,《冬 未了》的第一支单曲《everyone》曝光,青峰说一度以为这个计划像是要停摆,好在它圆满的结束了。站在舞台上自豪的宣布《冬 未了》这个冬天即将和大家见面的吴青峰和六年前那个说要唱完四季的青峰一样傲娇,他唱着“everyone can show me where to live,everyone can show me where to be.”背景板上的冬日柏林和交响乐团一样的不苟言笑。六年前春天的日光和陪着他唱了六年的人们也顺便陪着他开了两个天窗。
可是那又怎样呢?
时间正好,我还在等着看他这次要怎样换成白色的头发。
那个时候刚刚读大学的我为了不显得自己很无知,特意去百度了这个听起来很玄妙的词。百度说韦瓦第是18世纪初古协奏曲之父,看他的百科有一种读论文的奇妙感觉。看完大段大段不明所以的百科,那个时候我脑子里只是在想啊,苏打绿还真是厉害呢。
《春 日光》整张专辑慵懒的像它的名字一样,像是春天听着就会放松到想要睡着的大自然的声响。在苏打绿的调子里,春天就是三拍子的,流动在呓语一样的词中有股莫名的失重感,和繁复的编曲融在一起。春天大概就是这样吧,一个简单到万物都在生长的季节,所有你说不清楚的情绪全都无可阻挡的破土而出。
青峰顶着一头粉色的头发,和大家一起在春日的田野里蹦蹦跳跳,就算是现在看到也还是忍不住会想,青峰你还真是豁的出去啊。
《雪融之前》的静谧好像是雪花掉落时不小心碰掉的六瓣晶体,毫无预兆的突然在你的耳边就融化了。《交响梦》整首歌非常的苏打绿,从头到尾是青峰一贯的自我感觉良好又诚意满满的声音,唱着让人觉得十几年书都白读了的歌词。听到《早点回家》想起曾经说着“我想从最原始的情怀出发,写一些不讽刺不酸人,真正描写感动和感恩的温暖歌曲”的他,就算不谈情怀,至少感动和感恩他做到了吧。
赶在在春天快结束的时候发售的这张专辑,仓皇又正式的开启了“韦瓦第计划”。
还记不记得六年前第一次听到这张专辑的你是什么样子,那年说过的想去春浪听live的话,现在是不是还没有实现。
赶在秋天到来之前的《夏 狂热》恰到好处的接档了渐渐凉去的气温,但是打粉们一定没有想过两张超级准时来报道的“春”和“夏”过后是长达两年的天窗。
夏天应该是什么样子?对苏打绿来说,夏天是摇滚。夏天之前的苏打绿在旋律中加入了交响,而听过了蝉鸣阵阵,这时的苏打绿带你来看属于他们的摇滚力量。
曾经用“丰富”来形容苏打绿音乐的人们,找到了一个更加闪耀的词语:璀璨。这几个年轻人在音乐中找到了无数的可能,这张专辑也恰到好处的佐证了苏打绿的一贯做法:演唱会上的安可,就是用来罚钱的。
让最多人有共鸣的《他夏了夏天》,2009年还无法完全理解的歌词现在一句一句叩中靶心,在每一场演唱会上呼声最高的《无眠》不知陪伴多少人从日落到白天。
这张夏天里的专辑仍然被任性的添加了许多故事性的讲述,试图说明的价值观不再一遍遍促膝长谈,直接用每一个音节生硬的敲打在耳边。
三个口白英文诗串联起这个夏天的故事,we won we won,夏天的狂热模样再次被掀起来。
青峰又一次非常豁出去的换成了绿色的头发,写词永远以“听一遍无法理解”为最高标准的主唱也用起了这么外漏的表达方式,你不能因为这张专辑好像有那么一点点离开了原来的苏打绿就拒绝被感动,夏天溜走的尾巴,就这样被没商量的拉了回来。
夏日未老,那就继续陪你歌唱。
秋天有多少故事?多到用了两年才说完。这样也许能强行解释这张专辑与《夏 狂热》之间两年的天窗。每一次都有人说苏打绿已经在上一个季节死掉了,虽然他这次也毫无惊喜的换成秋叶黄的发色,可是仍然不能掩盖青峰写的一手好词的事实。
听得懂《再遇见》的你是什么心情?我想我们都忘了彼此的脸。不管你说《故事》是脂粉味还是古风感,这绵延的故事都还未了。从夏而来的青峰,面对北方的秋天写出了柔肠百转的故事,擅长用美好和善良作为开场白的他们这次也成功的对抗了地球引力,在连华语乐坛也快被鸡汤淹没的当下,听青峰自由自在的唱“人生一场大梦叶落知多少”时,也只是想感慨一下“恰似天地一蜉蝣”吧。
流畅的叙事好像是萧索深秋中哈出的白气里面透出的一点小温暖,顺带把“故事”的主题一一诠释。虽然《我好想你》因为某部电影提前红了一把,可是脱离电影来说,青峰还真是擅长自己脑内出一个缠绵悱恻的故事。
越来越多的人怀念当年第一次站上小巨蛋时傲娇又激动的说“我们是登上小巨蛋的第一支独立乐团”的青涩乐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得他们变得油腔滑调,敷衍潦草。
可是在那个秋天听到了《我们走了一光年》的我能说什么呢?也只能说你们是一支优等生乐队了。
秋过去了两年,终于听到了冬的消息。
之前已经有很多人猜测,冬的名字是什么,“终结”“再见”还是“新生”,不管怎么说,热度高的永远是有结束意味的词语。
今年的“再遇见”演唱会上,《冬 未了》的第一支单曲《everyone》曝光,青峰说一度以为这个计划像是要停摆,好在它圆满的结束了。站在舞台上自豪的宣布《冬 未了》这个冬天即将和大家见面的吴青峰和六年前那个说要唱完四季的青峰一样傲娇,他唱着“everyone can show me where to live,everyone can show me where to be.”背景板上的冬日柏林和交响乐团一样的不苟言笑。六年前春天的日光和陪着他唱了六年的人们也顺便陪着他开了两个天窗。
可是那又怎样呢?
时间正好,我还在等着看他这次要怎样换成白色的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