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给Blur暖场的女侠是谁?

世界上有两种写歌的方式,你有一段特别牛逼的旋律然后扣着脚丫胡拼八揍上歌词,或者是诗兴大发写了一段人类智慧闪耀的金句然后想办法给它配上背景。澳洲女歌手Courtney Barnett身边常备一个小抄本,时不时在上头涂下灵光乍现的妙语,回家加个特技,叮!
好吧,“叮”一下显然不能变出专辑,19岁拿起吉他,从2010年开始经历了两个乐团打工的历练,2012年成立了自己的厂牌Milk!发行了她的一系列EP:I've Got a Friend called Emily Ferris(2012),How to Carve a Carrot into a Rose (2013)和The Double EP: A Sea of Split Peas(2013),Split Peas中曲目 History Eraser被Stereogum提名 APRA Song of the Year。专辑Sometimes I Sit and Think, and Sometimes I Just Sit是其第一张全长录音室专辑 ,发行伊始便获得了各家音乐媒体的认可,更在今年7月加入Blur的美国巡演,为这支英国老牌乐队在麦迪逊广场花园和好莱坞碗这类重要战役开场。
如果你听了专辑的先行单曲Pedestrian at Best,不难发现90年代美国独立摇滚对编曲的影响,Barnett正是听着Nirvana长大的一代。An Illustration of Loneliness中的吉他和Blur的Coffee & TV有丝丝相似,或者嗅到Aqua Profunda!和Dead Fox里乡村摇滚的根基,结尾的Boxing Day Blues里拂去喧嚣化作一曲安魂小夜曲。听众或许在专辑的标签里看见了Folk,想来这个标签大概是对于Barnett词作能力的一种肯定吧——嗯,世界上最神烦的不就是民谣大师们的裹脚布么?
Barnett是个天性内向的人,这也使她对于世界的观察更为谦卑而独到,她的笔下没有夜莺和精灵、遥远的星空和广袤的山河,但是她会事无巨细地描绘平凡的电梯修理工从中发觉生活的诗意、把她看见的街景、行人、物件统统入画解读成现代变奏,或者绘声绘色得把乡小间小路上的死动物制作成生动的公益海报……用灵气来解释Barnett的创作并不是那么合适,
在这些漫不经心甚至有些小淘气的歌词下,却藏着歌者对成名的嫌恶、对生态破坏的忧虑、对每一个普通人现状的观察……从字到词到短句到完整的画面,Barnett的词作方式更像个码农,她确实很努力地在小抄本上奋笔疾书不是么?
凌乱的刘海,看起来不怎么新的服装,台上的Barnett躲在她的吉他后面,一看就是不怎么出门的死宅——不自信、不合群、怪异、内向……等等一些负面的标签很快会随着Barnett扎实的舞台功力抛诸脑后,她厌倦的口气是如此的真实,好像写实主义的电影短片,历历在目。今年Glastonbury时说唱女歌手Kate Tempest 表演了一首歌叫Truth,她停掉了乐队关掉了效果,在整整三分钟的只运用言语的节奏和韵律说完了表演,这三分钟里传达的力量,前所未有的强大。Courtney Barnett的能量远比她的外表要强大很多,更何况她手里还有把吉他,还拦得住么?
无论是饱受赞誉的唱作人,还是独立唱片的当家老板,落在Barnett头上的盛赞,都是她一步一脚印赢下来的。她挑战词作却不炫耀,内容丰富却不花哨,时时闪现严肃的冷幽默,又能嗅到暖人的生活气息,这就不难解释Blur如何一眼相中小妮子为他们的美国巡演增色。
PS,作为Milk!厂牌老板自然是要夹私货的,13年为其女友Jen Cloher发行的专辑In Blood Memory大家也可以顺便听听,好像是Tame Impala和Melody’s Echo Chamber的关系,大家懂的。
好吧,“叮”一下显然不能变出专辑,19岁拿起吉他,从2010年开始经历了两个乐团打工的历练,2012年成立了自己的厂牌Milk!发行了她的一系列EP:I've Got a Friend called Emily Ferris(2012),How to Carve a Carrot into a Rose (2013)和The Double EP: A Sea of Split Peas(2013),Split Peas中曲目 History Eraser被Stereogum提名 APRA Song of the Year。专辑Sometimes I Sit and Think, and Sometimes I Just Sit是其第一张全长录音室专辑 ,发行伊始便获得了各家音乐媒体的认可,更在今年7月加入Blur的美国巡演,为这支英国老牌乐队在麦迪逊广场花园和好莱坞碗这类重要战役开场。
如果你听了专辑的先行单曲Pedestrian at Best,不难发现90年代美国独立摇滚对编曲的影响,Barnett正是听着Nirvana长大的一代。An Illustration of Loneliness中的吉他和Blur的Coffee & TV有丝丝相似,或者嗅到Aqua Profunda!和Dead Fox里乡村摇滚的根基,结尾的Boxing Day Blues里拂去喧嚣化作一曲安魂小夜曲。听众或许在专辑的标签里看见了Folk,想来这个标签大概是对于Barnett词作能力的一种肯定吧——嗯,世界上最神烦的不就是民谣大师们的裹脚布么?
Barnett是个天性内向的人,这也使她对于世界的观察更为谦卑而独到,她的笔下没有夜莺和精灵、遥远的星空和广袤的山河,但是她会事无巨细地描绘平凡的电梯修理工从中发觉生活的诗意、把她看见的街景、行人、物件统统入画解读成现代变奏,或者绘声绘色得把乡小间小路上的死动物制作成生动的公益海报……用灵气来解释Barnett的创作并不是那么合适,
在这些漫不经心甚至有些小淘气的歌词下,却藏着歌者对成名的嫌恶、对生态破坏的忧虑、对每一个普通人现状的观察……从字到词到短句到完整的画面,Barnett的词作方式更像个码农,她确实很努力地在小抄本上奋笔疾书不是么?
凌乱的刘海,看起来不怎么新的服装,台上的Barnett躲在她的吉他后面,一看就是不怎么出门的死宅——不自信、不合群、怪异、内向……等等一些负面的标签很快会随着Barnett扎实的舞台功力抛诸脑后,她厌倦的口气是如此的真实,好像写实主义的电影短片,历历在目。今年Glastonbury时说唱女歌手Kate Tempest 表演了一首歌叫Truth,她停掉了乐队关掉了效果,在整整三分钟的只运用言语的节奏和韵律说完了表演,这三分钟里传达的力量,前所未有的强大。Courtney Barnett的能量远比她的外表要强大很多,更何况她手里还有把吉他,还拦得住么?
无论是饱受赞誉的唱作人,还是独立唱片的当家老板,落在Barnett头上的盛赞,都是她一步一脚印赢下来的。她挑战词作却不炫耀,内容丰富却不花哨,时时闪现严肃的冷幽默,又能嗅到暖人的生活气息,这就不难解释Blur如何一眼相中小妮子为他们的美国巡演增色。
PS,作为Milk!厂牌老板自然是要夹私货的,13年为其女友Jen Cloher发行的专辑In Blood Memory大家也可以顺便听听,好像是Tame Impala和Melody’s Echo Chamber的关系,大家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