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心得
就不做那些细致入髓的技术性分析了,华语流行音乐环境下的听众对这张唱片不得要领的单纯原因可能就是:旋律不好听。这是非常诚实的反馈,这张唱片在旋律上的流行度并不高,事实上也并未诞生一支热门单曲。单曲性太强的曲目会把唱片的平衡性打破,这也是概念唱片的格局所限。这张唱片的伟大有一部分历史原因,当然这些对于摩登听众没太多现实意义,我在此只讨论它在音乐上的呈现。
首先这是一张概念唱片,意味着所有歌曲都是一个整体框架下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同于华语听众熟悉的“唱片=很多单曲放在一张碟里”模式,概念唱片是对唱片这一音乐载体形式的最有效利用(之一)。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连贯的电影,如果只看其中一个片段是无法直捣黄龙的。我们在音乐网站上聆听这张唱片时曲目之间会有明显的断片,而在一张黑胶唱片上这张唱片是没有空隙的,所有曲目都上下衔接,首尾相应。因此这张唱片带来的听觉体验是延续而连绵的,把它看成是一首一个小时的大歌,你会发现它丰满而协调、张弛有度却从不让你感到疲乏,是真正的艺术品。
The Beatles在这张唱片创作上的主心骨基本上是2+1,三人为这张唱片的palette涂上了迥然的色调,这些迥然之中又贯穿着Beatles之魂。这样的创作团队可以在保证丰富性的同时兼顾和谐。我不怀疑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人都可以拿出完全个人色彩的概念唱片,只是在这张唱片,这三人的特性融合得非常工整,几乎完美地规避了同质化带来的枯燥与创作核心碰撞可能产生的突兀。
前后两首同名曲是唱片概念的定海神针,提醒你是在一个酒吧里欣赏某乐队的专场演出。不太习惯迷幻摇滚的听众会在这两首歌里找到这张唱片中最爽快的摇滚进行。Paul的vocal delivery让人振奋(笔者听到"I don't really want to stop the show"时是有点小鹿乱撞)。
Ringo唱的"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Friends"是一个规矩的开胃菜。基本上也是一般驻唱乐队在开场聊骚之后会选择的开篇方式,工工整整娓娓道来,让台下听众慢慢进入状态。
正菜第一道“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迷幻基调就此打下。chorus如万花筒般绚烂华丽,没嗑药胜似嗑药。
"Getting Better"和"Fixing a Hole"把“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一下子带起的温度稍微回拉,进入常规节奏。当然后者已经开始渐入邪道。
"She's Leaving Home"继承"Fixing a Hole"的迷离光环的同时掺进了点落寞的伤感。这首歌也提供了全碟最优美的弦乐部分。
"Being for the Benefit of Mr. Kite!"回归了开头与台下互动的场景,依旧延续了浓郁的迷幻氛围,同时昭示进入中场。目前为止的半场由“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领衔,整体格调迷幻而惬意,但我们都知道大菜还没上齐。接着走。
Harrison怪力乱神的印度风实验曲目"Within You Without You"直接亮相,至此迷幻氛围酝酿至顶峰。一张主流概念唱片也就容得下一首饱和度这么高的冥想意识流曲目了。
"When I'm Sixty-Four"果然悬崖勒马,上了一首清爽诙谐的小调。
"Lovely Rita"开始回归常规节奏,继承了"Getting Better"和"Fixing a Hole"的轻迷幻格调,又延续了"When I'm Sixty-Four"略上扬的情绪。
"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依然在从"When I'm Sixty-Four"开始的情绪脉络中,鸡飞蛋打的欢乐全垒打。也在容易疲惫的后半部分起到提神作用。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Reprise)"宣告演出结束,与开头同名曲首尾呼应。在下半场的小调循环后是不是有点没尽兴的感觉?等安可呗。
果不其然,"A Day in the Life"在最后来了一下猛的,直切全碟要害。这首歌可以看做是正场演出的缩影,有上半场的忧伤迷离,也有下半场的清脆抖擞,有宏大的交响乐合奏,也有撒野的实验段落。周而复始之后落在一个数十秒的迷幻fade out上。
整张唱片的抑扬起伏非常合理,并且全部套实在一个清晰的框架中。至于具体到每首歌中精彩的细节部分,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心得吧。
Cut: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Getting Better/ She's Leaving Home/ A Day in the Life
首先这是一张概念唱片,意味着所有歌曲都是一个整体框架下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同于华语听众熟悉的“唱片=很多单曲放在一张碟里”模式,概念唱片是对唱片这一音乐载体形式的最有效利用(之一)。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连贯的电影,如果只看其中一个片段是无法直捣黄龙的。我们在音乐网站上聆听这张唱片时曲目之间会有明显的断片,而在一张黑胶唱片上这张唱片是没有空隙的,所有曲目都上下衔接,首尾相应。因此这张唱片带来的听觉体验是延续而连绵的,把它看成是一首一个小时的大歌,你会发现它丰满而协调、张弛有度却从不让你感到疲乏,是真正的艺术品。
The Beatles在这张唱片创作上的主心骨基本上是2+1,三人为这张唱片的palette涂上了迥然的色调,这些迥然之中又贯穿着Beatles之魂。这样的创作团队可以在保证丰富性的同时兼顾和谐。我不怀疑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人都可以拿出完全个人色彩的概念唱片,只是在这张唱片,这三人的特性融合得非常工整,几乎完美地规避了同质化带来的枯燥与创作核心碰撞可能产生的突兀。
前后两首同名曲是唱片概念的定海神针,提醒你是在一个酒吧里欣赏某乐队的专场演出。不太习惯迷幻摇滚的听众会在这两首歌里找到这张唱片中最爽快的摇滚进行。Paul的vocal delivery让人振奋(笔者听到"I don't really want to stop the show"时是有点小鹿乱撞)。
Ringo唱的"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Friends"是一个规矩的开胃菜。基本上也是一般驻唱乐队在开场聊骚之后会选择的开篇方式,工工整整娓娓道来,让台下听众慢慢进入状态。
正菜第一道“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迷幻基调就此打下。chorus如万花筒般绚烂华丽,没嗑药胜似嗑药。
"Getting Better"和"Fixing a Hole"把“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一下子带起的温度稍微回拉,进入常规节奏。当然后者已经开始渐入邪道。
"She's Leaving Home"继承"Fixing a Hole"的迷离光环的同时掺进了点落寞的伤感。这首歌也提供了全碟最优美的弦乐部分。
"Being for the Benefit of Mr. Kite!"回归了开头与台下互动的场景,依旧延续了浓郁的迷幻氛围,同时昭示进入中场。目前为止的半场由“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领衔,整体格调迷幻而惬意,但我们都知道大菜还没上齐。接着走。
Harrison怪力乱神的印度风实验曲目"Within You Without You"直接亮相,至此迷幻氛围酝酿至顶峰。一张主流概念唱片也就容得下一首饱和度这么高的冥想意识流曲目了。
"When I'm Sixty-Four"果然悬崖勒马,上了一首清爽诙谐的小调。
"Lovely Rita"开始回归常规节奏,继承了"Getting Better"和"Fixing a Hole"的轻迷幻格调,又延续了"When I'm Sixty-Four"略上扬的情绪。
"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依然在从"When I'm Sixty-Four"开始的情绪脉络中,鸡飞蛋打的欢乐全垒打。也在容易疲惫的后半部分起到提神作用。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Reprise)"宣告演出结束,与开头同名曲首尾呼应。在下半场的小调循环后是不是有点没尽兴的感觉?等安可呗。
果不其然,"A Day in the Life"在最后来了一下猛的,直切全碟要害。这首歌可以看做是正场演出的缩影,有上半场的忧伤迷离,也有下半场的清脆抖擞,有宏大的交响乐合奏,也有撒野的实验段落。周而复始之后落在一个数十秒的迷幻fade out上。
整张唱片的抑扬起伏非常合理,并且全部套实在一个清晰的框架中。至于具体到每首歌中精彩的细节部分,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心得吧。
Cut: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Getting Better/ She's Leaving Home/ A Day in the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