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摘下有色眼镜,重新看待这张专辑
2012年,
吴莫愁通过《中国好声音》,一举成名。
2012年,也不过才三年而已,很多事情都模糊了,唯独她当时唱的那首《price tag》还记得很清楚。
JESSIE J刚出道时的第一张专辑《Who you are》,2011年发行,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念高中的小鬼。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怎么与老师斗智斗勇,怎么反抗周围操蛋的环境。
初听到这张专辑时,带着强烈的个人色彩感扑面而来。最奇怪的是,尽管Jessie J和B.O.B合作的《Price tag》大热,但我对这首歌感触却并不深。那张专辑里还有很多歌像《Do It Like A Dude》,《Nobody's Perfect》、《Who's Laughing Now》以及《Who you are》等等制作精良,印象深刻。无论是歌词,还是MV,Jessie J 的个性都十分鲜明。前卫又浮夸的造型,夸张的表演,以及尺度略大的画面。但JESSIE J 又恰巧并不完全靠形式来博公众眼球,不管是带着一点批判当下金钱至上观的《price tag》,还是以自己早年受欺凌的经历为创作母本的《Who's Laughing Now》。在我看来,都是言之有物不空洞的。横空出世的Jessie J一面收获关注,一面又饱受争议。
2012年,吴莫愁带着一首Jessie J一年前的金曲《price tag》,出现在好声音的舞台。当时看她唱歌,我第一个冒出的 想法就是,这就是在模仿Jessie J,她演唱的个人风格以及唱腔,都像极了Jessie J。吴莫愁本身也十分有个人特点。她的出现,带来了一种,至少在国内大部分观众眼里看来,一种全新的视觉表演风格。这自然要被标签为充满个性。个性这个词是个中性词,但对它的解读,却又可以延伸出不同的方向。这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后来吴莫愁总是吸引着完全两极化的评论。那一届的好声音,梁博第一,吴莫愁第二。一个坚持着摇滚选择默默淡出远离争端,一个迎着无数争议在风口浪尖中继续大红大热。我没办法用一套标准的评价体系来评价这两个人,这说得微观一点,无外乎就是两个本来路子就不同的人,继续走各自选择的那个方向,本来也就没什么好比。
从比赛里出来的吴莫愁,她早期的歌并不是她可以拿得出手的,也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分量,大众对她的关注都是话题多过于作品。她赛后的发展,我从未关心过,甚至都不会想起。而喜欢吴莫愁的粉丝们,更多的早已是对她身上的所传达出的那种个性的一种追捧。往往人最缺少,就越会去追逐最缺少的那件东西。在当下的中国,大众被中庸绑架,但每个人又都有强烈的为自己发声的意愿。可以说,吴莫愁的出现,让一部分人发声的意愿转移到她的身上。大众并不需要吴莫愁完全表达出他们想要说出口的具体的东西,只要是有那么一种精神以及敢于开口的那种形而上的态度,就足矣。
如果不是今年夏天,她发布的这张专辑《90》,吴莫愁在我心里,就还是一个不咸不淡的存在,知道你的名字,但对你完全没有一丝实质的感官印象。但《90》这张专辑,听完后完全改变了她在我心中的存在。首先,这张专辑的出发点,和虾米的9位独立音乐人的合作是很好的一个形式。独立音乐即使是在大众传播飞速发展的今天,仍然会被划分在小众范畴之内。可想而知,在群体基数最大的普通群众面前,独立音乐甚至根本不会进入他们的视线范围之内。和吴莫愁合作的这些音乐人,单拎出来来说,有几个是大家知道的?邱比、3ASIC、Fcyco、Chace 、 Tsunano这些都是业内无论是制作水准还是艺术水平上,都挺不错的一批音乐人。但他们的关注度能和吴莫愁比吗?
http://www.luoo.net/essay/513 这样一篇介绍邱比的专访,并且完成度也很高,关注度不及一个大明星的一条八卦。从这个角度想想,又可惜又无奈。
在我看来,吴莫愁这次做出的尝试,是一次非常好的突破。我能感受到她也在摸索自己的风格,以及对于新东西迫切地也想要追求的渴望。她有了这个念头,她就去做了。所以有了现在我们听到的这些歌。这张专辑里歌曲的风格都十分突出并且各异。难能可贵的是,虾米音乐人制作的歌曲,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他们自身的风格,3ASIC的《万夫莫敌》还是浓郁的“Drum n Bass“风格,密集细碎的节拍和强烈的低音撞击交织在一起,听觉体验十分好。而吴莫愁的演绎也并没有将原有的风格抹杀,可以说是达到了很好的一种和谐。最让我惊喜的就是和邱比合作的《人造景》,能非常强烈地体会到,那个制作风格还是邱比式的迷幻电子。但吴莫愁和邱比完全不同的唱腔和表现形式,又使这首歌也带上了吴莫愁自己的色彩。
把整张专辑循环一遍下来,对我来说,觉得有那么点不舒服的地方是,吴莫愁唱歌的咬字有些太黏,也有可能是故意营造那种吞吐不清的唱法。但《河流》这样一首很偏民谣的作品我,吴莫愁仍然在用这种唱法继续演绎,可以理解成这是很强烈的个人风格,但从这首歌来说,太过于坚持自我,有可能是会造成一种出戏和尴尬。
吴莫愁的这次努力,尝试了许多不同的种类,专辑风格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华语乐坛的风格,以至于没有一个一致的基调,更像是一种混乱的美感。
不管怎样,吴莫愁的尝试,至少让我看到了一个抛开了浮华之下,一位在努力的歌手。虽然我不喜欢她被称为90后标志性歌手,她无法代表整个90后,每一个90后也都不喜欢由别人来代表自己。就像是《万夫莫敌》里唱的那样:“我就做我自己 管你怎么看没关系。别再发号施令 不知你们又算老几。我是万夫莫敌 根本不怕流言蜚语。
还有太多奇迹 依然等着我去证明。”
世界的多样性在不断增强,希望我们这一代人,最终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去证明自己。
吴莫愁通过《中国好声音》,一举成名。
2012年,也不过才三年而已,很多事情都模糊了,唯独她当时唱的那首《price tag》还记得很清楚。
JESSIE J刚出道时的第一张专辑《Who you are》,2011年发行,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念高中的小鬼。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怎么与老师斗智斗勇,怎么反抗周围操蛋的环境。
初听到这张专辑时,带着强烈的个人色彩感扑面而来。最奇怪的是,尽管Jessie J和B.O.B合作的《Price tag》大热,但我对这首歌感触却并不深。那张专辑里还有很多歌像《Do It Like A Dude》,《Nobody's Perfect》、《Who's Laughing Now》以及《Who you are》等等制作精良,印象深刻。无论是歌词,还是MV,Jessie J 的个性都十分鲜明。前卫又浮夸的造型,夸张的表演,以及尺度略大的画面。但JESSIE J 又恰巧并不完全靠形式来博公众眼球,不管是带着一点批判当下金钱至上观的《price tag》,还是以自己早年受欺凌的经历为创作母本的《Who's Laughing Now》。在我看来,都是言之有物不空洞的。横空出世的Jessie J一面收获关注,一面又饱受争议。
2012年,吴莫愁带着一首Jessie J一年前的金曲《price tag》,出现在好声音的舞台。当时看她唱歌,我第一个冒出的 想法就是,这就是在模仿Jessie J,她演唱的个人风格以及唱腔,都像极了Jessie J。吴莫愁本身也十分有个人特点。她的出现,带来了一种,至少在国内大部分观众眼里看来,一种全新的视觉表演风格。这自然要被标签为充满个性。个性这个词是个中性词,但对它的解读,却又可以延伸出不同的方向。这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后来吴莫愁总是吸引着完全两极化的评论。那一届的好声音,梁博第一,吴莫愁第二。一个坚持着摇滚选择默默淡出远离争端,一个迎着无数争议在风口浪尖中继续大红大热。我没办法用一套标准的评价体系来评价这两个人,这说得微观一点,无外乎就是两个本来路子就不同的人,继续走各自选择的那个方向,本来也就没什么好比。
从比赛里出来的吴莫愁,她早期的歌并不是她可以拿得出手的,也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分量,大众对她的关注都是话题多过于作品。她赛后的发展,我从未关心过,甚至都不会想起。而喜欢吴莫愁的粉丝们,更多的早已是对她身上的所传达出的那种个性的一种追捧。往往人最缺少,就越会去追逐最缺少的那件东西。在当下的中国,大众被中庸绑架,但每个人又都有强烈的为自己发声的意愿。可以说,吴莫愁的出现,让一部分人发声的意愿转移到她的身上。大众并不需要吴莫愁完全表达出他们想要说出口的具体的东西,只要是有那么一种精神以及敢于开口的那种形而上的态度,就足矣。
如果不是今年夏天,她发布的这张专辑《90》,吴莫愁在我心里,就还是一个不咸不淡的存在,知道你的名字,但对你完全没有一丝实质的感官印象。但《90》这张专辑,听完后完全改变了她在我心中的存在。首先,这张专辑的出发点,和虾米的9位独立音乐人的合作是很好的一个形式。独立音乐即使是在大众传播飞速发展的今天,仍然会被划分在小众范畴之内。可想而知,在群体基数最大的普通群众面前,独立音乐甚至根本不会进入他们的视线范围之内。和吴莫愁合作的这些音乐人,单拎出来来说,有几个是大家知道的?邱比、3ASIC、Fcyco、Chace 、 Tsunano这些都是业内无论是制作水准还是艺术水平上,都挺不错的一批音乐人。但他们的关注度能和吴莫愁比吗?
http://www.luoo.net/essay/513 这样一篇介绍邱比的专访,并且完成度也很高,关注度不及一个大明星的一条八卦。从这个角度想想,又可惜又无奈。
在我看来,吴莫愁这次做出的尝试,是一次非常好的突破。我能感受到她也在摸索自己的风格,以及对于新东西迫切地也想要追求的渴望。她有了这个念头,她就去做了。所以有了现在我们听到的这些歌。这张专辑里歌曲的风格都十分突出并且各异。难能可贵的是,虾米音乐人制作的歌曲,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他们自身的风格,3ASIC的《万夫莫敌》还是浓郁的“Drum n Bass“风格,密集细碎的节拍和强烈的低音撞击交织在一起,听觉体验十分好。而吴莫愁的演绎也并没有将原有的风格抹杀,可以说是达到了很好的一种和谐。最让我惊喜的就是和邱比合作的《人造景》,能非常强烈地体会到,那个制作风格还是邱比式的迷幻电子。但吴莫愁和邱比完全不同的唱腔和表现形式,又使这首歌也带上了吴莫愁自己的色彩。
把整张专辑循环一遍下来,对我来说,觉得有那么点不舒服的地方是,吴莫愁唱歌的咬字有些太黏,也有可能是故意营造那种吞吐不清的唱法。但《河流》这样一首很偏民谣的作品我,吴莫愁仍然在用这种唱法继续演绎,可以理解成这是很强烈的个人风格,但从这首歌来说,太过于坚持自我,有可能是会造成一种出戏和尴尬。
吴莫愁的这次努力,尝试了许多不同的种类,专辑风格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华语乐坛的风格,以至于没有一个一致的基调,更像是一种混乱的美感。
不管怎样,吴莫愁的尝试,至少让我看到了一个抛开了浮华之下,一位在努力的歌手。虽然我不喜欢她被称为90后标志性歌手,她无法代表整个90后,每一个90后也都不喜欢由别人来代表自己。就像是《万夫莫敌》里唱的那样:“我就做我自己 管你怎么看没关系。别再发号施令 不知你们又算老几。我是万夫莫敌 根本不怕流言蜚语。
还有太多奇迹 依然等着我去证明。”
世界的多样性在不断增强,希望我们这一代人,最终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去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