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才发现艺术人生精彩的让人震惊
第一次听艺术人生(虽然很怂的名字,但叫着舒服打着方便)
是听叉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只是在几个为人所熟知的名曲里徘徊。
后来第一次接触了阉割版的艺术人生,感到颇为欣喜,又发现一片绿洲。
先声明我是九五后,和叉不在一个年代,所以我听他们的歌都是回忆式。
当我真正接触到三十分钟的艺术人生时,我被震撼了。
但是我一直无法领略到其中的意义。那些独白,那段九分钟的钢琴solo,一次一次重复的旋律,首尾呼应的大调式开合,几个小节节奏的变化,其中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Yoshiki要到美国去两年磨一剑,为什么要带着这样一首歌荣耀回归,给世界歌坛立一个碑。告诉这个世界,摇滚不只是反抗,不只是性冲动和荷尔蒙,摇滚里也可以有悲怆,也可以有命运,也可以看得见贝多芬舒伯特巴赫莫扎特。
直到看到1993年东京巨蛋叉的回归live,这一切的疑问我终于可以明了,
其实一开始对于除了last live的九二年以前的演唱会我是拒绝的,私人原因为了泰哥,在我接触了叉后的第三年我才开始看九三年的live,也就是这场200分钟包含了一成不变的老yo鼓solo,冗长怪味的Heath bass(原谅我对泰哥情太深),以及宅男艳情的hide solo,但在这些纷繁复杂的结束后,仿佛对生命本质的直视而放下了浮躁的狂欢,toshi首次放下了自己高如皇冠的发,他们在用庄严的态度演奏这首歌。
艺术人生的小节分段很明显,想必大家对每个小节不同的风格以及想要营造的气氛都有一致的想法,不多说,悦耳程度是有目共睹的。
然而我想说的是九分钟的钢琴独奏。在现场是两家钢琴合奏的,其中一台由一位女性弹奏。我想这里的寓意已经很明显了,我不知道接下来我理解的东西是不是Yoshiki想要表达的东西,但是我的想法还是有必要说出来的。
人生就像这首歌,这首歌就像人生,不可能永远像前面几个小节一样意气风发,精彩纷呈,人生不可能永远轰轰烈烈,人生也不可能永远成群结队,也不可能永远孑然一身。钢琴的到来,就是人生进入一个平稳的阶段,可能有了一个妻子,有了一个家庭,生活稳定了每天的朝九晚五,晨晨昏昏,就体现在不断重复的钢琴小节上。为什么Yoshiki不选择在这里利用九分钟在谱写一个华丽钢琴曲,一个高难度多和弦多重奏,而且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办的到,完全可以让你在这个九分钟里依旧用动听抓耳的旋律在把你的听觉完全占据,Yoshiki用两年完全可以做到但是他没有这么做。这也就是日本人和德国人和其他国家音乐人的很多区别所在。思考,思想,以及人生,是他们想要传达的东西。
生活会无聊,会平淡,歌也会随之平淡,无机的重复,有机的杂糅,在这里他给了你冥想的空间,他让你的耳朵从忙碌的捕捉旋律的运动中停下来,他在给你弹你自己的生活,你可以听到你自己的茶余饭后,自己的碌碌无为,自己的安静。人生的艺术,有时候就在于这些细小的地方,平凡琐碎但是不失伟大。
然后两个钢琴重奏,但是与其说重奏不如说是另一个旋律突然的冲进打乱了原本平静的人生,人生开始有了困惑,有了危险,有了失去,有了抓狂,有了崩溃,又有了平复。这一段Yoshiki的钢琴已经是找不到章法了,他近乎是疯狂地击打钢琴,开始用手指然后用手掌最后是拳头,就像一个在人生最低谷的人面临着绝望的境地开始在疯狂边缘徘徊的人,原本安静一成不变的小节旋律已经荡然无存,他可能在为自己的不成功而气馁,在为事业的不景气而焦头烂额,或者在为人际关系而绞尽脑汁,或者他的生命中突然有了病痛。
之后,两家钢琴渐渐回复同样的旋律,并且和开始一样,平静稳定下来。并且钢琴在平静中渐渐弱去来迎接隐约中逐渐强大的交响,命运的钟声的交响。
仿佛人的一生走到了尽头,在灵魂尽头一定要庄严谢幕。于是就像出生那样,所有人都来到你的身边,所有的乐器一同奏响,live中全场的灯光亮起,乐手在金黄的剪影里演奏,toshi此时转化为主人公在高台上神圣地演唱,给人的感觉犹如一个教堂一个殿堂,你出生的地方,结合家庭的地方,死去的地方,主旋律的再现,吉他的旋律也不再加更多的华彩,不再去衍生出更多的暴雨般的点弦和速弹,简单而恢弘地去迎接最后一个结束。
而那个结束就是toshi的呐喊,最后的生命的呐喊还是要由自己发出。纵使只有自己一人离去,也要用自己的声音给生命画上圆满的句号。一句清澈响亮的独唱art of life,全场灯灭,瞑目。
神作,就应该是这样的作品。
是听叉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只是在几个为人所熟知的名曲里徘徊。
后来第一次接触了阉割版的艺术人生,感到颇为欣喜,又发现一片绿洲。
先声明我是九五后,和叉不在一个年代,所以我听他们的歌都是回忆式。
当我真正接触到三十分钟的艺术人生时,我被震撼了。
但是我一直无法领略到其中的意义。那些独白,那段九分钟的钢琴solo,一次一次重复的旋律,首尾呼应的大调式开合,几个小节节奏的变化,其中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Yoshiki要到美国去两年磨一剑,为什么要带着这样一首歌荣耀回归,给世界歌坛立一个碑。告诉这个世界,摇滚不只是反抗,不只是性冲动和荷尔蒙,摇滚里也可以有悲怆,也可以有命运,也可以看得见贝多芬舒伯特巴赫莫扎特。
直到看到1993年东京巨蛋叉的回归live,这一切的疑问我终于可以明了,
其实一开始对于除了last live的九二年以前的演唱会我是拒绝的,私人原因为了泰哥,在我接触了叉后的第三年我才开始看九三年的live,也就是这场200分钟包含了一成不变的老yo鼓solo,冗长怪味的Heath bass(原谅我对泰哥情太深),以及宅男艳情的hide solo,但在这些纷繁复杂的结束后,仿佛对生命本质的直视而放下了浮躁的狂欢,toshi首次放下了自己高如皇冠的发,他们在用庄严的态度演奏这首歌。
艺术人生的小节分段很明显,想必大家对每个小节不同的风格以及想要营造的气氛都有一致的想法,不多说,悦耳程度是有目共睹的。
然而我想说的是九分钟的钢琴独奏。在现场是两家钢琴合奏的,其中一台由一位女性弹奏。我想这里的寓意已经很明显了,我不知道接下来我理解的东西是不是Yoshiki想要表达的东西,但是我的想法还是有必要说出来的。
人生就像这首歌,这首歌就像人生,不可能永远像前面几个小节一样意气风发,精彩纷呈,人生不可能永远轰轰烈烈,人生也不可能永远成群结队,也不可能永远孑然一身。钢琴的到来,就是人生进入一个平稳的阶段,可能有了一个妻子,有了一个家庭,生活稳定了每天的朝九晚五,晨晨昏昏,就体现在不断重复的钢琴小节上。为什么Yoshiki不选择在这里利用九分钟在谱写一个华丽钢琴曲,一个高难度多和弦多重奏,而且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办的到,完全可以让你在这个九分钟里依旧用动听抓耳的旋律在把你的听觉完全占据,Yoshiki用两年完全可以做到但是他没有这么做。这也就是日本人和德国人和其他国家音乐人的很多区别所在。思考,思想,以及人生,是他们想要传达的东西。
生活会无聊,会平淡,歌也会随之平淡,无机的重复,有机的杂糅,在这里他给了你冥想的空间,他让你的耳朵从忙碌的捕捉旋律的运动中停下来,他在给你弹你自己的生活,你可以听到你自己的茶余饭后,自己的碌碌无为,自己的安静。人生的艺术,有时候就在于这些细小的地方,平凡琐碎但是不失伟大。
然后两个钢琴重奏,但是与其说重奏不如说是另一个旋律突然的冲进打乱了原本平静的人生,人生开始有了困惑,有了危险,有了失去,有了抓狂,有了崩溃,又有了平复。这一段Yoshiki的钢琴已经是找不到章法了,他近乎是疯狂地击打钢琴,开始用手指然后用手掌最后是拳头,就像一个在人生最低谷的人面临着绝望的境地开始在疯狂边缘徘徊的人,原本安静一成不变的小节旋律已经荡然无存,他可能在为自己的不成功而气馁,在为事业的不景气而焦头烂额,或者在为人际关系而绞尽脑汁,或者他的生命中突然有了病痛。
之后,两家钢琴渐渐回复同样的旋律,并且和开始一样,平静稳定下来。并且钢琴在平静中渐渐弱去来迎接隐约中逐渐强大的交响,命运的钟声的交响。
仿佛人的一生走到了尽头,在灵魂尽头一定要庄严谢幕。于是就像出生那样,所有人都来到你的身边,所有的乐器一同奏响,live中全场的灯光亮起,乐手在金黄的剪影里演奏,toshi此时转化为主人公在高台上神圣地演唱,给人的感觉犹如一个教堂一个殿堂,你出生的地方,结合家庭的地方,死去的地方,主旋律的再现,吉他的旋律也不再加更多的华彩,不再去衍生出更多的暴雨般的点弦和速弹,简单而恢弘地去迎接最后一个结束。
而那个结束就是toshi的呐喊,最后的生命的呐喊还是要由自己发出。纵使只有自己一人离去,也要用自己的声音给生命画上圆满的句号。一句清澈响亮的独唱art of life,全场灯灭,瞑目。
神作,就应该是这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