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托斯拉维斯基钢协乐评
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西蒙●拉特与柏林爱乐乐团
齐默尔曼,拉特与柏林爱乐的这张鲁托钢协的专辑早已被我们齐粉所期待。这张专辑是他在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过后又一张与拉特的合作专辑。上一张专辑的天作之合的风格也延续到了这张专辑中。
不得不说,这部作品不愧是鲁托老爷爷为齐大大量身定制的钢琴协奏曲,将齐大大的所有优势展现无遗。灵巧的手指,“齐氏”的专属音色,以及齐大大与鲁托均为波兰人的爱国主义,将这部作品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每个作品都有它的背景,故事,连现代作品也不例外。这张作品作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波兰处于一个黑暗的时代。这部作品毫不犹豫的将那些阴暗的东西一一反应出来。
具体的背景看这边:http://www.douban.com/note/510533599/?start=0&post=ok#last
第一乐章,反复出现的不和协的和声使整个作品陷入一个阴暗的背景当中。齐默尔曼的钢琴同音与乐队的不和协相碰撞,给人了一种穷人颤颤巍巍的在哭诉自己的遭遇的感觉,同时也有些令人毛骨悚然。其中乐队不时的强(F)好像是有警察之类的人物出现,令穷人马上禁声,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怎么样。一阵定音鼓的敲击,仿佛是那电影中的拉远镜头,整个波兰处在一种政治恐怖,经济萧条的情况下,令人不禁微微颤抖。突然调皮的单簧管仿佛在描写那些官员与富人们的奢华生活。不断出现的钢琴第一主题旋律仿佛在提醒着听众不要忘记那些穷人们的胆祛。最终,钢琴和乐队融合到了一起,似乎在描述一场革命即将爆发——第一乐章结尾与第二乐章开头的空隙仿佛就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黑暗,令人胆颤心悬。
第二乐章一开头在几个休止符过后,好像一阵旋风似的开始,仿佛是那革命的人潮,呐喊着,向前冲着。然而,一次又一次的打压使得革命的激情越来越弱,人越来越少,一阵渐弱之后,终于,激情再也不复存在。
第三乐章是广板,低沉的音乐仿佛讲述着波兰人民的绝望与痛苦。官府继续剥削、抢夺贫民的血汗钱,贫民越来越穷,官员越来越富,第一乐章的主题又或明或暗的出现。似乎第二乐章的一切都只是一场梦,然而——这个梦却是个噩梦。梦醒后,一切又变成来原样。官府变加本厉的榨压老百姓,老百姓苦不堪言。
第四乐章,似乎一个人出现,带动了大家,重新点燃了激情,奋力抵抗,仿佛在宣誓着:打到官僚主义!人民最大!底下一片响应。仿佛美好的未来就在眼前。然而,这阵热情又能持续多久?整首曲子就在这种热血然而又有些伤感的感觉中以一个强有力的和旋中干脆的结束。
整首曲子是非常的抽象,但是一旦了解了背景,就会感觉到鲁托老爷爷将当时的黑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出来。
本文仅表达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齐默尔曼,拉特与柏林爱乐的这张鲁托钢协的专辑早已被我们齐粉所期待。这张专辑是他在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过后又一张与拉特的合作专辑。上一张专辑的天作之合的风格也延续到了这张专辑中。
不得不说,这部作品不愧是鲁托老爷爷为齐大大量身定制的钢琴协奏曲,将齐大大的所有优势展现无遗。灵巧的手指,“齐氏”的专属音色,以及齐大大与鲁托均为波兰人的爱国主义,将这部作品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每个作品都有它的背景,故事,连现代作品也不例外。这张作品作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波兰处于一个黑暗的时代。这部作品毫不犹豫的将那些阴暗的东西一一反应出来。
具体的背景看这边:http://www.douban.com/note/510533599/?start=0&post=ok#last
第一乐章,反复出现的不和协的和声使整个作品陷入一个阴暗的背景当中。齐默尔曼的钢琴同音与乐队的不和协相碰撞,给人了一种穷人颤颤巍巍的在哭诉自己的遭遇的感觉,同时也有些令人毛骨悚然。其中乐队不时的强(F)好像是有警察之类的人物出现,令穷人马上禁声,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怎么样。一阵定音鼓的敲击,仿佛是那电影中的拉远镜头,整个波兰处在一种政治恐怖,经济萧条的情况下,令人不禁微微颤抖。突然调皮的单簧管仿佛在描写那些官员与富人们的奢华生活。不断出现的钢琴第一主题旋律仿佛在提醒着听众不要忘记那些穷人们的胆祛。最终,钢琴和乐队融合到了一起,似乎在描述一场革命即将爆发——第一乐章结尾与第二乐章开头的空隙仿佛就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黑暗,令人胆颤心悬。
第二乐章一开头在几个休止符过后,好像一阵旋风似的开始,仿佛是那革命的人潮,呐喊着,向前冲着。然而,一次又一次的打压使得革命的激情越来越弱,人越来越少,一阵渐弱之后,终于,激情再也不复存在。
第三乐章是广板,低沉的音乐仿佛讲述着波兰人民的绝望与痛苦。官府继续剥削、抢夺贫民的血汗钱,贫民越来越穷,官员越来越富,第一乐章的主题又或明或暗的出现。似乎第二乐章的一切都只是一场梦,然而——这个梦却是个噩梦。梦醒后,一切又变成来原样。官府变加本厉的榨压老百姓,老百姓苦不堪言。
第四乐章,似乎一个人出现,带动了大家,重新点燃了激情,奋力抵抗,仿佛在宣誓着:打到官僚主义!人民最大!底下一片响应。仿佛美好的未来就在眼前。然而,这阵热情又能持续多久?整首曲子就在这种热血然而又有些伤感的感觉中以一个强有力的和旋中干脆的结束。
整首曲子是非常的抽象,但是一旦了解了背景,就会感觉到鲁托老爷爷将当时的黑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出来。
本文仅表达个人观点,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