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气侧漏 情怀滞后

并不想说严爵在华语乐坛是一个很奇怪的存在,虽然来到今天已经有不少人对他本人或是他的音乐颇为不耐烦。想说的是,严爵既然能够一直在唱,并且唱片还发行到了第五辑,自然他的音乐就有可取的地方,自然他的存在就是有意义的,所以那些开口、闭口都把“怎么能唱到今天”作为评语的路人们还真是没有必要去为严爵操外婆心,纵然他的音乐有种种的不是,事实证明市场也还是依然买账,而市场还在买账也就证明还没有去到最恶劣的地步,那就真的没有必要拿这些有的没的说事。
该承认论唱功,论声音条件,严爵的确不是最好的,甚至可以说这是他的弱项。严爵的声音显得略飘,又有点单薄,给人的感觉就是弱不禁风,但反过来说,恰恰是这种柔弱的声线让他的声音或是唱腔变得很有辨识度,相信目前华语乐坛中还真是没有哪位男歌手的声音犹如他这般的特色。严爵的声音、唱腔不是优势却不失魅力,用这种弱不禁风的嗓音唱歌,特别是唱慢板情歌的时候,就很能惹人怜爱,瞬间会让人心生一种好想要去爱护、照顾这个小男生的情怀,就好比《一直给》专辑中的《垃圾桶》,严爵声音里传递出的那种委屈、无奈并不是一种悲伤的渲染,反而营造出了一种很独特的氛围,让人不得不爱。再有,严爵多少也知道声音表现力是自己音乐中的弱项,所以他也算聪明,懂得变弊为利。声音既然不能成为亮点,那不如把声音融入音乐之中,变成一种修饰,换句话说,在一首歌曲中严爵的演唱、声音则是演变成了配乐,与真正的配乐已经无所谓主次之分。当然严爵在这方面的表现还没有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特别在近期的专辑中,特别是在《一直给》专辑中的表现并不鲜明,一首《吃角子老虎》在意识形态的打造上有一定的企图心,可惜表现火力不足。这么说起来就反而不如在《过往》中的声音表现来得讨喜,至少他用声音情绪营造的层次感就很鲜明。
因此,真的没有必要一直拿严爵的演唱进行攻击、说事。对于严爵的音乐更应该把关注点放在音乐的形态、特色上。大家总是在说,严爵在发行一辑、二辑的时候还是能给人很多的惊喜甚至是惊艳,他的那一首《李唐娜》至今余音绕耳,不过这竟然也变成了严爵至今无法逾越的高峰,因为在三辑、四辑乃至到《一直给》专辑的时候,严爵音乐中曾经有的张狂、冲击正在逐渐消退,回头来想《一直给》这张专辑的名字起得还真是很贴切,严爵就真的是在一直给,不过是把过去的东西一直给出来,给到几天都没停过。平心而论,《一直给》品质、水准都不赖,相比起起之前几张专辑。但是,偏偏《一直给》专辑受待见的程度却不及从前,问题并不在于严爵的音乐水准下降了,而是他在音乐中所能制造出的新鲜感在减少,从而使得不少人对他这样的“一直给”产生了倦怠的心理,不进则退大概已经被严爵很生动地诠释了出来。
再有,至今没有很清楚地听懂严爵的音乐定位,倘若说之前的“四不像”是一种特色,可为什么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四不像”却没有继续被发扬光大?甚至慢慢退出了其音乐的舞台?《谢谢你的美好》、《不孤独》两张专辑还有《李唐娜》、《爱就是咖喱》这种很张扬,很出风头的作品让人印象深刻,可是从《单细胞》专辑便开始发生了改变,认真一想,过后这几张专辑让人印象深刻的竟然是《单细胞》、《吾在场证明》、《好的情人》、《没有答案》这些很好听的情歌,而这张《一直给》也是如此,《垃圾桶》、《默契》、《一直给》都很养耳,很讨喜,反而《吃角子老虎》、《轻轻》、《没有可能的事》等这些表现多元化的作品的触动性就没有那么强。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严爵的创作的确很得要领,有才气,有灵气,包办一整张专辑的创作也没有任何一丝怠慢,不管是慢板作品,还是多元化的作品,都完全能用好听来形容,这就是他的本事,换言之,即便在《一直给》专辑中找到不任何惊喜,也没有太多理由跳过这些歌曲,毕竟旋律性摆在那里,就这么听着也无伤大雅。
而如果严爵真的想从此变成情歌王子也并不是不可取,反而会觉得这条路子不错,毕竟这与他的气质很匹配。不过若是真要走情歌路线,严爵的这种千篇一律的小男生情怀是不是也应该要逐渐变成熟呢?从第一张专辑开始,严爵的情歌就已经给人以很小男生的情怀,而这一小男生情怀一直跟随着严爵到今天,第五张专辑都来了,结果严爵的音乐内容格局还是那么小,结果音乐情怀还是那么稚嫩,还在唱着“小天使/你天真让我变成粉丝”这种纯纯的歌曲,还在唱着“写给你的情歌丢了垃圾桶”这种有怀春少男情节的作品。如此而言何以成大器?那是旋律再好听,制作再精良也无补于事的无奈。即便严爵可以永远用18岁的情怀表达自己的音乐理念,可是听歌的人却不能一直在18岁的情怀里停滞不前,因此,是不是可以说情怀内容的止步不前才是严爵目前音乐发展中最大的障碍?
据说严爵的创作力很丰沛,他能够在短时间内创作出很多的作品,且所创作出的作品都有着极强的品质保证,所以他才能够在音乐上一直给,不停给,各种给!能够一直给,不停给,各种给是一种能力,可是不见得你一直给,我就一直得要,必须要,全部要,要知道这个世代的人都很会选择,也很爱挑剔,因此,一直给的人就不能盲目给,任性给,在给之前不如先看看所给的是不是大家想要的,否则给再多也是徒然。
该承认论唱功,论声音条件,严爵的确不是最好的,甚至可以说这是他的弱项。严爵的声音显得略飘,又有点单薄,给人的感觉就是弱不禁风,但反过来说,恰恰是这种柔弱的声线让他的声音或是唱腔变得很有辨识度,相信目前华语乐坛中还真是没有哪位男歌手的声音犹如他这般的特色。严爵的声音、唱腔不是优势却不失魅力,用这种弱不禁风的嗓音唱歌,特别是唱慢板情歌的时候,就很能惹人怜爱,瞬间会让人心生一种好想要去爱护、照顾这个小男生的情怀,就好比《一直给》专辑中的《垃圾桶》,严爵声音里传递出的那种委屈、无奈并不是一种悲伤的渲染,反而营造出了一种很独特的氛围,让人不得不爱。再有,严爵多少也知道声音表现力是自己音乐中的弱项,所以他也算聪明,懂得变弊为利。声音既然不能成为亮点,那不如把声音融入音乐之中,变成一种修饰,换句话说,在一首歌曲中严爵的演唱、声音则是演变成了配乐,与真正的配乐已经无所谓主次之分。当然严爵在这方面的表现还没有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特别在近期的专辑中,特别是在《一直给》专辑中的表现并不鲜明,一首《吃角子老虎》在意识形态的打造上有一定的企图心,可惜表现火力不足。这么说起来就反而不如在《过往》中的声音表现来得讨喜,至少他用声音情绪营造的层次感就很鲜明。
因此,真的没有必要一直拿严爵的演唱进行攻击、说事。对于严爵的音乐更应该把关注点放在音乐的形态、特色上。大家总是在说,严爵在发行一辑、二辑的时候还是能给人很多的惊喜甚至是惊艳,他的那一首《李唐娜》至今余音绕耳,不过这竟然也变成了严爵至今无法逾越的高峰,因为在三辑、四辑乃至到《一直给》专辑的时候,严爵音乐中曾经有的张狂、冲击正在逐渐消退,回头来想《一直给》这张专辑的名字起得还真是很贴切,严爵就真的是在一直给,不过是把过去的东西一直给出来,给到几天都没停过。平心而论,《一直给》品质、水准都不赖,相比起起之前几张专辑。但是,偏偏《一直给》专辑受待见的程度却不及从前,问题并不在于严爵的音乐水准下降了,而是他在音乐中所能制造出的新鲜感在减少,从而使得不少人对他这样的“一直给”产生了倦怠的心理,不进则退大概已经被严爵很生动地诠释了出来。
再有,至今没有很清楚地听懂严爵的音乐定位,倘若说之前的“四不像”是一种特色,可为什么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四不像”却没有继续被发扬光大?甚至慢慢退出了其音乐的舞台?《谢谢你的美好》、《不孤独》两张专辑还有《李唐娜》、《爱就是咖喱》这种很张扬,很出风头的作品让人印象深刻,可是从《单细胞》专辑便开始发生了改变,认真一想,过后这几张专辑让人印象深刻的竟然是《单细胞》、《吾在场证明》、《好的情人》、《没有答案》这些很好听的情歌,而这张《一直给》也是如此,《垃圾桶》、《默契》、《一直给》都很养耳,很讨喜,反而《吃角子老虎》、《轻轻》、《没有可能的事》等这些表现多元化的作品的触动性就没有那么强。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严爵的创作的确很得要领,有才气,有灵气,包办一整张专辑的创作也没有任何一丝怠慢,不管是慢板作品,还是多元化的作品,都完全能用好听来形容,这就是他的本事,换言之,即便在《一直给》专辑中找到不任何惊喜,也没有太多理由跳过这些歌曲,毕竟旋律性摆在那里,就这么听着也无伤大雅。
而如果严爵真的想从此变成情歌王子也并不是不可取,反而会觉得这条路子不错,毕竟这与他的气质很匹配。不过若是真要走情歌路线,严爵的这种千篇一律的小男生情怀是不是也应该要逐渐变成熟呢?从第一张专辑开始,严爵的情歌就已经给人以很小男生的情怀,而这一小男生情怀一直跟随着严爵到今天,第五张专辑都来了,结果严爵的音乐内容格局还是那么小,结果音乐情怀还是那么稚嫩,还在唱着“小天使/你天真让我变成粉丝”这种纯纯的歌曲,还在唱着“写给你的情歌丢了垃圾桶”这种有怀春少男情节的作品。如此而言何以成大器?那是旋律再好听,制作再精良也无补于事的无奈。即便严爵可以永远用18岁的情怀表达自己的音乐理念,可是听歌的人却不能一直在18岁的情怀里停滞不前,因此,是不是可以说情怀内容的止步不前才是严爵目前音乐发展中最大的障碍?
据说严爵的创作力很丰沛,他能够在短时间内创作出很多的作品,且所创作出的作品都有着极强的品质保证,所以他才能够在音乐上一直给,不停给,各种给!能够一直给,不停给,各种给是一种能力,可是不见得你一直给,我就一直得要,必须要,全部要,要知道这个世代的人都很会选择,也很爱挑剔,因此,一直给的人就不能盲目给,任性给,在给之前不如先看看所给的是不是大家想要的,否则给再多也是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