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文「麥浚龍三部曲」竣工,《羅生門》用正能量來揭傷疤再撒鹽
這邊廂林夕致力寫哲理歌為悲情「解套」,那邊廂黃偉文就以原始衝動的戀愛觀搭建悲情,這對於廣東歌來說,可算是一件莫大的喜事。
黃偉文筆下的戀愛主角都不知為何懷揣著一種執念,愛恨得十分轟烈,這種「轟烈」是有點幼稚的,毫無理性的,病態地去愛及咒罵,但當然不會在身體上傷害對方。比如何韻詩的《舊約》一開始無端就認真地劈頭來一句「任何險阻也不阻我約會你」,到副歌已經要說到「捱一顆子彈一波海嘯兩場地震/ 約會約好/ 鐵鞋踏碎都撐下去」這種話,而聽完之後人們通常卻不會說「約個會而已,犯得著嗎」這類的話,因為他成功勾引出大部分聽者的惻隱之心,聽完後總要為詞中主角那股為愛人不惜一切、為難自己的傻勁兒而心酸。
2004年,黃偉文與伍樂城給麥浚龍寫了一首《耿耿於懷》。這首歌聽起來無異於我們常聽到的其他普通情歌,詞和曲都註定了這首歌好唱,而且傳唱度也很高。沒想到今年一月麥浚龍推出了姊妹版《念念不忘》,製作班底也是一樣的;時隔短短半年,到了最近,又推出了《羅生門》(麥浚龍、謝安琪唱)。黃偉文寫的「系列歌」汗牛充棟,所以此次也不足為奇,但這三首歌曲不單在曲和歌詞的字面上有傳承,讓人驚訝的是,三首歌連成了一個故事。三首歌互相作用,如果僅僅聽《羅生門》,你會覺得很正能量很釋懷,但你要是聯繫三首歌來聽,便即刻窺見黃偉文內心多暗黑。
男主跟女主本來一對情侶,女主喜歡看少女漫畫,後來兩人在《耿耿于懷》已分了手,男主想帶「剛剛識到的她」給女主看,聽聽女主意見看這個女人適不適合自己做新女友,但他做的這一切,卻僅僅是製造一個理由去見「最近近乎沒露面」的女主一面。一個剛認識的女人,對於愛女主如此深的男主來說,是絕對不可能馬上愛上的,可見男主思念成災,超級想與女主見面,慌不擇路。
到了《念念不忘》,兩人儘管已經分手,可男主十年來一直愛著女主。第一句說女主「舉止仍像少女」寫法是用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論」處理,字面上讓聽者感覺傳承了《耿耿於懷》的「少女漫畫」,但細思極恐,他們都分手了怎麼還知道女主舉止仍像少女呢?再聽下去——「你跟我每夜仍聚聚」,便更詭異了。最後點出原來只是夢見而已,雖然時間流逝了但是他眼前的畫面壓根紋絲不動,女主的形象永遠定格在分手一刻,於是男主才會感覺「像少女」,多變態!男主以前送過女主哈囉吉蒂(Hello Kitty),但相信現在大家都成熟了,於是猜測女主現在喜歡香水多於哈囉吉蒂了,另外,女主愛看的少女漫畫裡幸福的男女主角也不可能在他們身上實現了。每當思念時,男主就自言自語說服自己其實分手是好事,兩人的戀愛無疾而終,可是彼此心裡都想念對方,或許我們都還在偷偷看對方的臉書呢,其實偶爾彼此打聽對方是否平安就夠了。而且不知哪來的自信,認為大家都想要把愛人留在身邊,而我只需要「耿耿某人」「念念不忘」,就能讓回憶閃閃發光,我的戀愛因為分離而「不老」了,而且「百世流芳」,彼此沒忘記對方,真是勝於留彼此在身邊啊。至此,我一度以為黃偉文要學林夕寫說理釋懷了,寫得還不錯哈。
本月《羅生門》不期而至,直接推翻我的幻想。你以為男主的傷口「分手」和「想念」有多「悲」,可這首歌由女主來揭出了男主一直不知道的隱蔽傷口,然後很理智地說些聽起來很有道理的話來撒鹽,帶來了整個系列最深的「悲」。
早在《耿耿於懷》,男主就已經知道自己這是病態愛情(「我想聽你意見/ 這算是病吧」),現在分開十年仍然愛著對方,不禁覺得自己真的是瘋子,儘管如此,他還是忍不住跟女主再次表白——「若果你/ 未覺荒謬/ 被傳聞談論的瘋子挽著手」。麥浚龍短短地唱完這句,便一直由謝安琪唱,直到2分44秒處麥浚龍的聲音才重新出來,這給人一種男主傾聽女主講述後啞口無言的感覺。女主首先感激男主喜歡她十年,這十年女主有想念過男主嗎?「舊同學」說她「耿耿於」男主六百週,注意,這只是旁觀者的觀點而已,真相是怎樣聽下去就能下結論了。然後,女主開啟「說大實話」模式,《羅生門》和《耿耿於懷》《念念不忘》開始隔空對話。整首歌就是女主用一首歌的時間,把男主十年來的「耿耿於懷」和「念念不忘」的思緒全部否定和推翻。
A1:「我愛過哈囉吉蒂嗎/ 似乎沒有」回答「贈你哈囉吉蒂那玩具/ 這天早變作茉莉香水」(《念念不忘》)。男主多年未見女主,猜測她現在成熟了,大概就不再愛哈囉吉蒂,愛香水了。女主說,不是現在不愛,說實話我從來都沒愛過哈囉吉蒂。
C1:「狄更斯是漫畫嗎」回答「你最近還好嗎/尚愛看少女漫畫嗎」(《耿耿於懷》)和「留在你漫畫書裡面/ 當初那美麗神仙伴侶/就像那青春洪水/ 現在已經不可能追」(《念念不忘》)。男主在《耿耿於懷》中曾問女主分手後是否還看少女漫畫,又在《念念不忘》中感慨不可能像女主愛看的漫畫書裡的男女主角一樣幸福在一起了。男主如此了解漫畫劇情,說明他可能為了女主而自己把漫畫看了個遍。實際上,女主根本不懂漫畫,連「狄更斯」是不是漫畫都不知道。
C1:「仍然少女/ 誤會了嗎」回答「十年又過去/ 舉止仍像少女」」(《念念不忘》)。女主以為男主是開玩笑的,十年都過去了,她怎麼還可能還是當年的少女,誰知男主早已經在《念念不忘》中說得很清楚,把她當做「一幅畫」狠狠掛在心上,這幅畫就是分手時女主的形象,因此舉止當然像少女了,因為男主把那瞬間定格成畫了。
A2:「若路上重遇會笑笑問你近况/ 你每晚更新的臉書卻無謂看」回答「縱使相見已是路人茫茫/ 臉書等愛侶入睡卻偷看」」(《念念不忘》)。男主一直以為兩人依然想念彼此,猜測大家應該會背地裡偷看對方的臉書,女主直接說了實話,其實分手後就沒再看你的臉書了,路上相遇也毫不尷尬,沒有「路人茫茫」的感覺,而是「笑笑」問近況。
C2:「望著更好的地方/ 為下段愛戀吸收陽光」回答「真想帶你見見我剛識到的她/ 我想聽你意見/ 這算是病吧」(《耿耿於懷》)和「縱使我最後曾認命/ 邂逅了她/ 但信一天總會再遇吧/ 我想聽你說/ 別喜歡她/你跟我以後抱著回家」(《念念不忘》)。男主煞費苦心找來一個跑龍套女生帶去見女主,想逼女主回心轉意重拾昔日愛情,結果女主一臉正能量地對他說,做人要向前看,祝你下段戀愛愉快。
C1「迷戀蔽眼才給美化/但其實真懂得我嗎」——對這句話我有兩種理解。第一,根據以上的回答,女主認為男主太愛她才會產生「美化」的幻覺,認為她愛看少女漫畫,喜歡哈囉吉蒂,其實男主根本不了解她。第二,女主認為,可能是因為她太愛男主,才讓男主誤會她喜歡上這些都不作聲,但其實她愛屋及烏才喜歡上這些東西的。
到了副歌,女主以充滿「正能量」的愛情觀,推翻了男主那同樣充滿「正能量」的愛情觀,真是諷刺。男主好不容易說服自己分手比在一起更好,實際上對這份感情已經妥協了,唯一留下一點信仰,那就是靠回憶和想念彌補分手的缺陷。可是,女主偏要說「那動人時光/ 不必常回看」,聽起來確實很有道理,要釋懷嘛,但她這種說法,實際上是讓男主不僅僅要接受不能在一起的事實,而且直接把男主的信仰也剝奪掉,勸其別回首往事。最後一句談到做什麼難、做什麼容易的問題。女主解釋說,「忘記」之所以難,是男主「念念」咎由自取的;又說,別以為你愛我十年多難,其實也是很簡單,對你來說,難不過你現在趕緊放手。第二段副歌同一個位置說「容易眼淚流十年/ 難在擦乾」,眼淚流了十年,這日子怎麼可能過得容易?這裡把男主十年來的思念全盤否定,直接將其虐進「地底泥」。
C2跟C1不對稱,曲風突變,變成了與《念念不忘》C段一模一樣的旋律,不好的回憶再次勾起。
《念念不忘》C1:留在你漫畫書裡/ 當初那美麗神仙伴侶/ 就像那青春洪水/ 現在已經不可能追
《念念不忘》C2:其實你是一幅畫/ 狠狠往那舊人心上掛/ 現實過得不順嗎/ 靜靜望向這畫中曇花
《羅生門》C2:離別了若想心安/ 先不要每夜重翻舊案/ 望著更好的地方/ 為下段愛戀吸收陽光
女主說為了大家心安理得,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每天晚上向後回憶,目光要向前,準備好接受下段戀愛。
第二段副歌唱完,歌曲隨著麥浚龍的歌聲重新加入而出現最高潮,唱出「還在歎息」四個字之後,麥浚龍唱起了類似《念念不忘》的副歌,只是把「那故事倉促結束」改成了「那愛戀」——「那愛戀不到氣絕便已安葬/ 敎两人心裡有道不解的咒沒法釋放」,仿佛十年來自言自語的話都能傾倒出來給女主聽,有種打斷女主繼續說下去的感覺,讓女主知道自己還一直愛她,不想再聽她說實話和她的道理。而「不到氣絕」是表達惋惜之情的,這句詞與《耿耿於懷》的「往事/ 若然為落幕/ 再揭起有害嗎」有異曲同工之妙。男主認為,這份感情是還沒氣絕,還沒死的,是我們不對,我們早早地安葬了這感情而已,所以我們彼此心裡才會耿耿於懷,心裡才有不解的咒(然而女主並沒有對男主耿耿於懷,也沒有不解的咒,只是男主自己有因而覺得雙方都有而已),照這麼說重歸於好還是有希望的。
兩人交互合唱的地方很精彩,有種男主愛火上升,然後女主把它壓抑下去,再上升,再給壓下去的感覺——男主說「唯獨壯烈離座/ 可百世流芳」,女主反駁「難道抱著殘像/ 可百世流芳」;男主說「你未忘/我未忘/ 猶勝伴在旁」,女主反駁「你未忘/ 我未忘/ 情信亦泛黃」,意思是就算彼此不相忘又有何用,阻止不了情信泛黃、時光逝去、感情不再的鐵定現實。
D段「不心安/ 清早与夜來亦望望/ 收不到信號/ 過两秒又再看看/你說過常聯繫對方」——男主的病態愛情愈演愈烈,日夜守望著這段愛情,手機沒響就推到信號不好的理由上,過兩秒又看看有沒有反應,其實哪裡是信號的問題,過多久手機也不會再次響起,「你說過常聯繫對方」應該是分手時女主說的客套話,傻孩子當成了彼此的約定,認真去期待,這正是黃偉文一貫催淚手法——對幼稚得惹人憐的「傻勁兒」的描寫。
接下來又到副歌,男主與女主同時唱不同的詞,仿佛是男主要蓋過女主的話,不想再聽「那動人時光/ 不用常回看」這些勵志的廢話,又開始了自言自語,從「從前號碼/ 等於老地方/ 不敢拆掉再裝」唱到「猶如絕症/ 天天有預感/ 幸福即將再降」,承認自己有病,但樂觀地說這個病有個好處,就是能預感我們終有一天重歸於好,仿佛感受到幸福將於不久之後降臨,而這一切只是男主見證自己十年的努力之後,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而造的假象,可是在愛情的現實裡,單方面付出再多,也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回報。黃偉文的強項,正是塑造許多的悲劇形象都是無視現實,奮不顧身一頭撞進自己所愛的人事物的傻孩子。
這段副歌最後一句,謝安琪唱的「最纏綿那黑影/ 即使每夜遊蕩/ 其實一早已給安葬」頗有詭辯之感。私以為,「最纏綿那黑影」是指戀愛的回憶或者戀愛的魂魄,這個魂魄附上了男主的身上,男主才會每天遊蕩在老地方,而事實上這段感情「其實一早已給安葬」,這裡女主終於肯定男主了,發現男主有一句話說得對——愛戀已安葬。
最後一段,傻孩子繼續犯傻。「情人/ 若你也未忘/ 約定誰過十年暗度陳倉/ 再續夜航」——女主說了那麼多,不知道男主是真不懂還是裝不懂,居然還能說出「若你也未忘」就如何如何的話。把十年的思念和愛慕當成「暗度陳倉」,真是充滿了不怕苦不怕累的堅韌不拔的「正能量」。還要「約定」?當然,男主是個守約的人,不然也不會因為女主一句「常聯繫對方」,每隔兩秒就看那所謂的信號不好的手機。「再續夜航」——男主的本意是想跟女主再續前緣,但女主是絕不會跟他在一起了,不過沒關係,這孩子還有Plan B,續不了前緣的「夜航」,他便會自己一個「再續」上一個十年的「夜航」,單戀下去。
女主對此的回應是「別瘋狂」。然後很有默契談明年一月的計劃(歌曲《念念不忘》發佈日期是2015年1月14日),可諷刺的是,男主打算如約到相戀的「老地方」冰島與女主重遇,而女主只記得另一個「老地方」——兩人分手的地方「福島」,把往事都留在那裡,不再帶走任何回憶。
個人詞評、書評微信公眾號:chun-fung
黃偉文筆下的戀愛主角都不知為何懷揣著一種執念,愛恨得十分轟烈,這種「轟烈」是有點幼稚的,毫無理性的,病態地去愛及咒罵,但當然不會在身體上傷害對方。比如何韻詩的《舊約》一開始無端就認真地劈頭來一句「任何險阻也不阻我約會你」,到副歌已經要說到「捱一顆子彈一波海嘯兩場地震/ 約會約好/ 鐵鞋踏碎都撐下去」這種話,而聽完之後人們通常卻不會說「約個會而已,犯得著嗎」這類的話,因為他成功勾引出大部分聽者的惻隱之心,聽完後總要為詞中主角那股為愛人不惜一切、為難自己的傻勁兒而心酸。
2004年,黃偉文與伍樂城給麥浚龍寫了一首《耿耿於懷》。這首歌聽起來無異於我們常聽到的其他普通情歌,詞和曲都註定了這首歌好唱,而且傳唱度也很高。沒想到今年一月麥浚龍推出了姊妹版《念念不忘》,製作班底也是一樣的;時隔短短半年,到了最近,又推出了《羅生門》(麥浚龍、謝安琪唱)。黃偉文寫的「系列歌」汗牛充棟,所以此次也不足為奇,但這三首歌曲不單在曲和歌詞的字面上有傳承,讓人驚訝的是,三首歌連成了一個故事。三首歌互相作用,如果僅僅聽《羅生門》,你會覺得很正能量很釋懷,但你要是聯繫三首歌來聽,便即刻窺見黃偉文內心多暗黑。
男主跟女主本來一對情侶,女主喜歡看少女漫畫,後來兩人在《耿耿于懷》已分了手,男主想帶「剛剛識到的她」給女主看,聽聽女主意見看這個女人適不適合自己做新女友,但他做的這一切,卻僅僅是製造一個理由去見「最近近乎沒露面」的女主一面。一個剛認識的女人,對於愛女主如此深的男主來說,是絕對不可能馬上愛上的,可見男主思念成災,超級想與女主見面,慌不擇路。
到了《念念不忘》,兩人儘管已經分手,可男主十年來一直愛著女主。第一句說女主「舉止仍像少女」寫法是用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論」處理,字面上讓聽者感覺傳承了《耿耿於懷》的「少女漫畫」,但細思極恐,他們都分手了怎麼還知道女主舉止仍像少女呢?再聽下去——「你跟我每夜仍聚聚」,便更詭異了。最後點出原來只是夢見而已,雖然時間流逝了但是他眼前的畫面壓根紋絲不動,女主的形象永遠定格在分手一刻,於是男主才會感覺「像少女」,多變態!男主以前送過女主哈囉吉蒂(Hello Kitty),但相信現在大家都成熟了,於是猜測女主現在喜歡香水多於哈囉吉蒂了,另外,女主愛看的少女漫畫裡幸福的男女主角也不可能在他們身上實現了。每當思念時,男主就自言自語說服自己其實分手是好事,兩人的戀愛無疾而終,可是彼此心裡都想念對方,或許我們都還在偷偷看對方的臉書呢,其實偶爾彼此打聽對方是否平安就夠了。而且不知哪來的自信,認為大家都想要把愛人留在身邊,而我只需要「耿耿某人」「念念不忘」,就能讓回憶閃閃發光,我的戀愛因為分離而「不老」了,而且「百世流芳」,彼此沒忘記對方,真是勝於留彼此在身邊啊。至此,我一度以為黃偉文要學林夕寫說理釋懷了,寫得還不錯哈。
本月《羅生門》不期而至,直接推翻我的幻想。你以為男主的傷口「分手」和「想念」有多「悲」,可這首歌由女主來揭出了男主一直不知道的隱蔽傷口,然後很理智地說些聽起來很有道理的話來撒鹽,帶來了整個系列最深的「悲」。
早在《耿耿於懷》,男主就已經知道自己這是病態愛情(「我想聽你意見/ 這算是病吧」),現在分開十年仍然愛著對方,不禁覺得自己真的是瘋子,儘管如此,他還是忍不住跟女主再次表白——「若果你/ 未覺荒謬/ 被傳聞談論的瘋子挽著手」。麥浚龍短短地唱完這句,便一直由謝安琪唱,直到2分44秒處麥浚龍的聲音才重新出來,這給人一種男主傾聽女主講述後啞口無言的感覺。女主首先感激男主喜歡她十年,這十年女主有想念過男主嗎?「舊同學」說她「耿耿於」男主六百週,注意,這只是旁觀者的觀點而已,真相是怎樣聽下去就能下結論了。然後,女主開啟「說大實話」模式,《羅生門》和《耿耿於懷》《念念不忘》開始隔空對話。整首歌就是女主用一首歌的時間,把男主十年來的「耿耿於懷」和「念念不忘」的思緒全部否定和推翻。
A1:「我愛過哈囉吉蒂嗎/ 似乎沒有」回答「贈你哈囉吉蒂那玩具/ 這天早變作茉莉香水」(《念念不忘》)。男主多年未見女主,猜測她現在成熟了,大概就不再愛哈囉吉蒂,愛香水了。女主說,不是現在不愛,說實話我從來都沒愛過哈囉吉蒂。
C1:「狄更斯是漫畫嗎」回答「你最近還好嗎/尚愛看少女漫畫嗎」(《耿耿於懷》)和「留在你漫畫書裡面/ 當初那美麗神仙伴侶/就像那青春洪水/ 現在已經不可能追」(《念念不忘》)。男主在《耿耿於懷》中曾問女主分手後是否還看少女漫畫,又在《念念不忘》中感慨不可能像女主愛看的漫畫書裡的男女主角一樣幸福在一起了。男主如此了解漫畫劇情,說明他可能為了女主而自己把漫畫看了個遍。實際上,女主根本不懂漫畫,連「狄更斯」是不是漫畫都不知道。
C1:「仍然少女/ 誤會了嗎」回答「十年又過去/ 舉止仍像少女」」(《念念不忘》)。女主以為男主是開玩笑的,十年都過去了,她怎麼還可能還是當年的少女,誰知男主早已經在《念念不忘》中說得很清楚,把她當做「一幅畫」狠狠掛在心上,這幅畫就是分手時女主的形象,因此舉止當然像少女了,因為男主把那瞬間定格成畫了。
A2:「若路上重遇會笑笑問你近况/ 你每晚更新的臉書卻無謂看」回答「縱使相見已是路人茫茫/ 臉書等愛侶入睡卻偷看」」(《念念不忘》)。男主一直以為兩人依然想念彼此,猜測大家應該會背地裡偷看對方的臉書,女主直接說了實話,其實分手後就沒再看你的臉書了,路上相遇也毫不尷尬,沒有「路人茫茫」的感覺,而是「笑笑」問近況。
C2:「望著更好的地方/ 為下段愛戀吸收陽光」回答「真想帶你見見我剛識到的她/ 我想聽你意見/ 這算是病吧」(《耿耿於懷》)和「縱使我最後曾認命/ 邂逅了她/ 但信一天總會再遇吧/ 我想聽你說/ 別喜歡她/你跟我以後抱著回家」(《念念不忘》)。男主煞費苦心找來一個跑龍套女生帶去見女主,想逼女主回心轉意重拾昔日愛情,結果女主一臉正能量地對他說,做人要向前看,祝你下段戀愛愉快。
C1「迷戀蔽眼才給美化/但其實真懂得我嗎」——對這句話我有兩種理解。第一,根據以上的回答,女主認為男主太愛她才會產生「美化」的幻覺,認為她愛看少女漫畫,喜歡哈囉吉蒂,其實男主根本不了解她。第二,女主認為,可能是因為她太愛男主,才讓男主誤會她喜歡上這些都不作聲,但其實她愛屋及烏才喜歡上這些東西的。
到了副歌,女主以充滿「正能量」的愛情觀,推翻了男主那同樣充滿「正能量」的愛情觀,真是諷刺。男主好不容易說服自己分手比在一起更好,實際上對這份感情已經妥協了,唯一留下一點信仰,那就是靠回憶和想念彌補分手的缺陷。可是,女主偏要說「那動人時光/ 不必常回看」,聽起來確實很有道理,要釋懷嘛,但她這種說法,實際上是讓男主不僅僅要接受不能在一起的事實,而且直接把男主的信仰也剝奪掉,勸其別回首往事。最後一句談到做什麼難、做什麼容易的問題。女主解釋說,「忘記」之所以難,是男主「念念」咎由自取的;又說,別以為你愛我十年多難,其實也是很簡單,對你來說,難不過你現在趕緊放手。第二段副歌同一個位置說「容易眼淚流十年/ 難在擦乾」,眼淚流了十年,這日子怎麼可能過得容易?這裡把男主十年來的思念全盤否定,直接將其虐進「地底泥」。
C2跟C1不對稱,曲風突變,變成了與《念念不忘》C段一模一樣的旋律,不好的回憶再次勾起。
《念念不忘》C1:留在你漫畫書裡/ 當初那美麗神仙伴侶/ 就像那青春洪水/ 現在已經不可能追
《念念不忘》C2:其實你是一幅畫/ 狠狠往那舊人心上掛/ 現實過得不順嗎/ 靜靜望向這畫中曇花
《羅生門》C2:離別了若想心安/ 先不要每夜重翻舊案/ 望著更好的地方/ 為下段愛戀吸收陽光
女主說為了大家心安理得,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每天晚上向後回憶,目光要向前,準備好接受下段戀愛。
第二段副歌唱完,歌曲隨著麥浚龍的歌聲重新加入而出現最高潮,唱出「還在歎息」四個字之後,麥浚龍唱起了類似《念念不忘》的副歌,只是把「那故事倉促結束」改成了「那愛戀」——「那愛戀不到氣絕便已安葬/ 敎两人心裡有道不解的咒沒法釋放」,仿佛十年來自言自語的話都能傾倒出來給女主聽,有種打斷女主繼續說下去的感覺,讓女主知道自己還一直愛她,不想再聽她說實話和她的道理。而「不到氣絕」是表達惋惜之情的,這句詞與《耿耿於懷》的「往事/ 若然為落幕/ 再揭起有害嗎」有異曲同工之妙。男主認為,這份感情是還沒氣絕,還沒死的,是我們不對,我們早早地安葬了這感情而已,所以我們彼此心裡才會耿耿於懷,心裡才有不解的咒(然而女主並沒有對男主耿耿於懷,也沒有不解的咒,只是男主自己有因而覺得雙方都有而已),照這麼說重歸於好還是有希望的。
兩人交互合唱的地方很精彩,有種男主愛火上升,然後女主把它壓抑下去,再上升,再給壓下去的感覺——男主說「唯獨壯烈離座/ 可百世流芳」,女主反駁「難道抱著殘像/ 可百世流芳」;男主說「你未忘/我未忘/ 猶勝伴在旁」,女主反駁「你未忘/ 我未忘/ 情信亦泛黃」,意思是就算彼此不相忘又有何用,阻止不了情信泛黃、時光逝去、感情不再的鐵定現實。
D段「不心安/ 清早与夜來亦望望/ 收不到信號/ 過两秒又再看看/你說過常聯繫對方」——男主的病態愛情愈演愈烈,日夜守望著這段愛情,手機沒響就推到信號不好的理由上,過兩秒又看看有沒有反應,其實哪裡是信號的問題,過多久手機也不會再次響起,「你說過常聯繫對方」應該是分手時女主說的客套話,傻孩子當成了彼此的約定,認真去期待,這正是黃偉文一貫催淚手法——對幼稚得惹人憐的「傻勁兒」的描寫。
接下來又到副歌,男主與女主同時唱不同的詞,仿佛是男主要蓋過女主的話,不想再聽「那動人時光/ 不用常回看」這些勵志的廢話,又開始了自言自語,從「從前號碼/ 等於老地方/ 不敢拆掉再裝」唱到「猶如絕症/ 天天有預感/ 幸福即將再降」,承認自己有病,但樂觀地說這個病有個好處,就是能預感我們終有一天重歸於好,仿佛感受到幸福將於不久之後降臨,而這一切只是男主見證自己十年的努力之後,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而造的假象,可是在愛情的現實裡,單方面付出再多,也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回報。黃偉文的強項,正是塑造許多的悲劇形象都是無視現實,奮不顧身一頭撞進自己所愛的人事物的傻孩子。
這段副歌最後一句,謝安琪唱的「最纏綿那黑影/ 即使每夜遊蕩/ 其實一早已給安葬」頗有詭辯之感。私以為,「最纏綿那黑影」是指戀愛的回憶或者戀愛的魂魄,這個魂魄附上了男主的身上,男主才會每天遊蕩在老地方,而事實上這段感情「其實一早已給安葬」,這裡女主終於肯定男主了,發現男主有一句話說得對——愛戀已安葬。
最後一段,傻孩子繼續犯傻。「情人/ 若你也未忘/ 約定誰過十年暗度陳倉/ 再續夜航」——女主說了那麼多,不知道男主是真不懂還是裝不懂,居然還能說出「若你也未忘」就如何如何的話。把十年的思念和愛慕當成「暗度陳倉」,真是充滿了不怕苦不怕累的堅韌不拔的「正能量」。還要「約定」?當然,男主是個守約的人,不然也不會因為女主一句「常聯繫對方」,每隔兩秒就看那所謂的信號不好的手機。「再續夜航」——男主的本意是想跟女主再續前緣,但女主是絕不會跟他在一起了,不過沒關係,這孩子還有Plan B,續不了前緣的「夜航」,他便會自己一個「再續」上一個十年的「夜航」,單戀下去。
女主對此的回應是「別瘋狂」。然後很有默契談明年一月的計劃(歌曲《念念不忘》發佈日期是2015年1月14日),可諷刺的是,男主打算如約到相戀的「老地方」冰島與女主重遇,而女主只記得另一個「老地方」——兩人分手的地方「福島」,把往事都留在那裡,不再帶走任何回憶。
個人詞評、書評微信公眾號:chun-f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