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魔鬼到天使,我沉沦又蒸腾!
最近,李晓珞的新专辑《丰饶之锅》降世。听后百感交集,遂想写些什么。她2013年的那张《羽兰亭街》至今仍像一场美丽的噩梦般缠着我、不放过我,想来还心有余悸。这《丰饶之锅》又给了我当头一棒。所谓棒喝,就是我现在的感受。
谈音乐前,先扯扯八卦吧。这位花仙子的每一张图片,我几乎都有,像必不可少的一日三餐一样保存在电脑里。有国外的,有国内的,还有些许走光的,基本都是素颜。这样的美,确实让我感慨颇多。既生珞何生各大节目里的这些包装货呢?但转念一想,人吃人食,鸟吃鸟食,管他那么多作甚!她闪亮了我的眼睛,却让我的心矛盾起来。我曾想过她这是要干什么?怎么能够放着自己那惊人的美貌而不顾,去做那些在国内无人应和的音乐,活得那般潇洒、谈笑风生!但总之,通过《羽兰亭街》,我真诚地面对了自己一次,我也知道,这个女孩是不一样的,起码至今为止,我看不透她。也许这就是她与这个世界抗衡的力量,这就是她的方式和活法。
转正题。《丰饶之锅》,首先说说录音吧。太狠了!就这三个字。再者编配,我能够听到些许熟悉的乐器,之后就是茫然了。这些声音的组织,我欣赏、佩服,却不得其解。这是什么组织方式?西方的和声学?不像。因为传统的和声,在这些音乐里确实有,但占的篇幅也太微不足道了。像《圆缺》这首歌,我听到了管弦乐的思维和组织方式,但除此以外,却完全有别于西方音乐,可能这就是她所提出的腔主义。《只有这么唱才靠近永恒》这首,和声缜密,没有过度的情感宣泄,虽然只有一把箱吉他琴伴奏,却实属一首重金属歌曲,娓娓道来,点到为止,尤其悦耳,平凡中显出非凡。它若是一首英语歌,得个格莱美奖,不足为奇。谈笑间就打破了实验的单一性这种说法。还有《奶奶》,非强大的传统和声学功底,写不出这样无痕的歌。《一个字的经历》,绝对可以堪称叙述歌曲之典范!然后说到唱,这不就是大牌儿的声音嘛,就是这个判断!
整张专辑听下来,无法归类,暂且说实验吧,但这样的实验,在我看来不是自私的,求名求利的,也不是不甚了了的,更不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它的激情中隐藏着强大的理性,收放自如。它很轻松,但在轻松的表层之下,却被一根坚实的、严肃的钢绳狠狠地拽着。如果说《羽兰亭街》是魔鬼,那么《丰饶之锅》就是天使。《羽兰亭街》让我沉沦,《丰饶之锅》让我蒸腾!她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实验,也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认真的研究。从《羽兰亭街》到《丰饶之锅》,珞姐(虽然她比我小),让我懂得了包容,和包容后将得到的丰硕果实。她开启了我的想象之门。《丰饶之锅》,问鼎中原!
谈音乐前,先扯扯八卦吧。这位花仙子的每一张图片,我几乎都有,像必不可少的一日三餐一样保存在电脑里。有国外的,有国内的,还有些许走光的,基本都是素颜。这样的美,确实让我感慨颇多。既生珞何生各大节目里的这些包装货呢?但转念一想,人吃人食,鸟吃鸟食,管他那么多作甚!她闪亮了我的眼睛,却让我的心矛盾起来。我曾想过她这是要干什么?怎么能够放着自己那惊人的美貌而不顾,去做那些在国内无人应和的音乐,活得那般潇洒、谈笑风生!但总之,通过《羽兰亭街》,我真诚地面对了自己一次,我也知道,这个女孩是不一样的,起码至今为止,我看不透她。也许这就是她与这个世界抗衡的力量,这就是她的方式和活法。
转正题。《丰饶之锅》,首先说说录音吧。太狠了!就这三个字。再者编配,我能够听到些许熟悉的乐器,之后就是茫然了。这些声音的组织,我欣赏、佩服,却不得其解。这是什么组织方式?西方的和声学?不像。因为传统的和声,在这些音乐里确实有,但占的篇幅也太微不足道了。像《圆缺》这首歌,我听到了管弦乐的思维和组织方式,但除此以外,却完全有别于西方音乐,可能这就是她所提出的腔主义。《只有这么唱才靠近永恒》这首,和声缜密,没有过度的情感宣泄,虽然只有一把箱吉他琴伴奏,却实属一首重金属歌曲,娓娓道来,点到为止,尤其悦耳,平凡中显出非凡。它若是一首英语歌,得个格莱美奖,不足为奇。谈笑间就打破了实验的单一性这种说法。还有《奶奶》,非强大的传统和声学功底,写不出这样无痕的歌。《一个字的经历》,绝对可以堪称叙述歌曲之典范!然后说到唱,这不就是大牌儿的声音嘛,就是这个判断!
整张专辑听下来,无法归类,暂且说实验吧,但这样的实验,在我看来不是自私的,求名求利的,也不是不甚了了的,更不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它的激情中隐藏着强大的理性,收放自如。它很轻松,但在轻松的表层之下,却被一根坚实的、严肃的钢绳狠狠地拽着。如果说《羽兰亭街》是魔鬼,那么《丰饶之锅》就是天使。《羽兰亭街》让我沉沦,《丰饶之锅》让我蒸腾!她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实验,也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认真的研究。从《羽兰亭街》到《丰饶之锅》,珞姐(虽然她比我小),让我懂得了包容,和包容后将得到的丰硕果实。她开启了我的想象之门。《丰饶之锅》,问鼎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