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E - Laura Marling - 'Short Movie'
NME - Laura Marling - 'Short Movie'
旅途劳顿的作家漂泊一年,为令人瞩目的第五张专辑增添了美式滋味
专辑信息
发行日:3月23日
厂牌:Virgin EMI
制作人:Laura Marling
长度:49:53
曲目:1. Warrior
2. False Hope
3. I Feel your Love
4. Walk Alone
5. Strange
6. Don’t Let Me Bring you Down
7. Easy
8. Gurdjieff’s Daughter
9. Divine
10. How Can I
11. Howl At The Moon
12. Short Movie
13. Worship Me
最佳曲目:Gurdjieff’s Daughter
8/10
Laura Marling一定希望生活对她而言能像写歌一样充满意义。她只有25岁,至今发行的4张专辑听起来却如同一生的产物,每一张都比上张更现实、更鼓舞。
她的第5张专辑《Short Movie》诞生于有点存在主义的gap year的倦怠。2013年发行《Once I Was an Eagle》后,Marling搬去洛杉矶,在伦敦买房,避开(又重新)写歌,涉猎神秘主义,在纽约州北部参加诗歌课程被拒,甚至短暂从事了带固定薪水的服务工作,尽管没有必要按照这个顺序来。如果《Short Movie》是那样的,它就会成为一部70年代新好莱坞电影,讲述一个年轻早熟又困惑孤独的人努力寻找她在世界上的位置,但Marling天赋的敏锐使任何暧昧的结局都变成了不可能。或许这不是她想在余生做的,但毋庸置疑,这是她现在应该做的。
《Short Movie》是Marling继《Once I Was an Eagle》后的第二次尝试:决定前功尽弃,2013年底,她和制作人Ethan Johns拉开了上述提到青年危机的序幕。她自己制作了这张专辑,效果出人意料的摇滚。卓越的电吉他明显放大了如《Walk Alone》或《Howl At The Moon》脆弱的民谣,使之在精神上更加有美国全景的感觉。《False Hope》开头充斥着安静连续的焦虑,直到突然踩起的鼓点加入,就像飓风桑迪那种令人意想不到的力量,2012年的飓风造成上西区的一座公寓断电。吉他和如同公路电台一般的副歌使《Gurdjieff's Daughter》听起来有点像Dire Straits。不过,歌词背后的故事扎根于奥义。
即使英伦玫瑰开出了美国花朵,《Short Movie》没有完全变卦。警告那些爱上她的好心男孩们是Marling反复出现的主题。她在《Warrior》里重申,叹息着斥责道“I can't be your horse anymore, you're not the warrior I'm looking for”,明确她优先走自己的路,而不是让别人更轻松。《Strange》坦率依旧“Should you fall in love with me, your love becomes my responsibility and I can never do you wrong... do you know how hard that is?”她常常扮可爱来缓和自己的耿直,但《How Can I》中“riding up mountains, turning corners in our lives”热切的交谈却仍有无常的幽灵笼罩着。结尾Marling独自唱着“going back east, where I belong”。
最为重要的是它的不安(对过于安逸或因自满而停滞不前的恐惧)定义了Marling。《Short Movie》不存在总体记事,它像一系列心情、时刻、人和地点的小插图,但有种旅途结束的感觉,其中伴随着结尾处来之不易的智慧。Marling是她自己的主角,和任何人一样有瑕疵,却依然扣人心弦。
原文见NME - 14 March 2015 http://vdisk.weibo.com/s/cO0CeIRdJ5_a4
旅途劳顿的作家漂泊一年,为令人瞩目的第五张专辑增添了美式滋味
专辑信息
发行日:3月23日
厂牌:Virgin EMI
制作人:Laura Marling
长度:49:53
曲目:1. Warrior
2. False Hope
3. I Feel your Love
4. Walk Alone
5. Strange
6. Don’t Let Me Bring you Down
7. Easy
8. Gurdjieff’s Daughter
9. Divine
10. How Can I
11. Howl At The Moon
12. Short Movie
13. Worship Me
最佳曲目:Gurdjieff’s Daughter
8/10
Laura Marling一定希望生活对她而言能像写歌一样充满意义。她只有25岁,至今发行的4张专辑听起来却如同一生的产物,每一张都比上张更现实、更鼓舞。
她的第5张专辑《Short Movie》诞生于有点存在主义的gap year的倦怠。2013年发行《Once I Was an Eagle》后,Marling搬去洛杉矶,在伦敦买房,避开(又重新)写歌,涉猎神秘主义,在纽约州北部参加诗歌课程被拒,甚至短暂从事了带固定薪水的服务工作,尽管没有必要按照这个顺序来。如果《Short Movie》是那样的,它就会成为一部70年代新好莱坞电影,讲述一个年轻早熟又困惑孤独的人努力寻找她在世界上的位置,但Marling天赋的敏锐使任何暧昧的结局都变成了不可能。或许这不是她想在余生做的,但毋庸置疑,这是她现在应该做的。
《Short Movie》是Marling继《Once I Was an Eagle》后的第二次尝试:决定前功尽弃,2013年底,她和制作人Ethan Johns拉开了上述提到青年危机的序幕。她自己制作了这张专辑,效果出人意料的摇滚。卓越的电吉他明显放大了如《Walk Alone》或《Howl At The Moon》脆弱的民谣,使之在精神上更加有美国全景的感觉。《False Hope》开头充斥着安静连续的焦虑,直到突然踩起的鼓点加入,就像飓风桑迪那种令人意想不到的力量,2012年的飓风造成上西区的一座公寓断电。吉他和如同公路电台一般的副歌使《Gurdjieff's Daughter》听起来有点像Dire Straits。不过,歌词背后的故事扎根于奥义。
即使英伦玫瑰开出了美国花朵,《Short Movie》没有完全变卦。警告那些爱上她的好心男孩们是Marling反复出现的主题。她在《Warrior》里重申,叹息着斥责道“I can't be your horse anymore, you're not the warrior I'm looking for”,明确她优先走自己的路,而不是让别人更轻松。《Strange》坦率依旧“Should you fall in love with me, your love becomes my responsibility and I can never do you wrong... do you know how hard that is?”她常常扮可爱来缓和自己的耿直,但《How Can I》中“riding up mountains, turning corners in our lives”热切的交谈却仍有无常的幽灵笼罩着。结尾Marling独自唱着“going back east, where I belong”。
最为重要的是它的不安(对过于安逸或因自满而停滞不前的恐惧)定义了Marling。《Short Movie》不存在总体记事,它像一系列心情、时刻、人和地点的小插图,但有种旅途结束的感觉,其中伴随着结尾处来之不易的智慧。Marling是她自己的主角,和任何人一样有瑕疵,却依然扣人心弦。
原文见NME - 14 March 2015 http://vdisk.weibo.com/s/cO0CeIRdJ5_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