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與傳承
爵士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了很大的變化。在邁爾斯戴維斯的《Kind of Blue》之後,酷派風格在爵士圈裡流行了近二十多年。這其中有許多樂迷們耳熟能詳的名字:John Coltrane、Charles Mingus、Bill Evans 等等,主宰了當時的爵士樂壇,並推出許多經典專輯。在這群耀眼的明星下,有位較謙遜的大師:Jim Hall。
Jim Hall 于1934年12月4號出生在紐約州的水牛城,年輕時就接觸吉他,並與很多爵士大師合作過,包括Chet Baker、Paul Desmond、Bill Evans,Sonny Rollins等等...傳統的爵士吉他更多是件伴奏樂器,對節奏的重視多過於對旋律的控制。然而Jim Hall 改變了這一點,在他最知名的專輯《Concierto》裡,你可以聽到純厚的音色和那獨特的旋律;好似那庭院漫步般遊走在和聲之間,吉他仿佛變成了薩克斯風般當起主角。怪不得在Wikipedia 上,Jim Hall 被譽為爵士吉他的四大支柱,(另外三個分別是Django Reinhardt、Wes Montgomery 以及Charlie Christian)同時他還有“沈默的美國人”之稱。
而發跡于上世紀七零年代的Pat Metheny 則是另一個種風味。Pat Metheny 于1954 年8月12日出生在堪薩斯州的音樂世家。八歲學喇叭、十二歲改學吉他、十五歲時就能跟堪薩斯的爵士樂手們登台表演。在他早期的音樂生涯中,與爵士大廠ECM 合作的唱片最為評論和樂迷津津樂道:1976年的《Bright Size Life》、1977年的《Watercolor》、還有發表于1978年,我個人的最愛的《Pat Metheny Group》。在ECM的那段時間,Pat Metheny 的風格多少帶著點酷派爵士的“冷”勁,同時對音色的追求也以清澈乾淨為主,當你聽到像〈San Lorenzo〉的曲目時,很難不被那冰冷的吉他聲、優美到沒朋友的旋律給震撼到。
這兩位爵士吉他大師的合作好像勢在必然,但一直要等到1999 年才成型。《Jim Hall & Pat Metheny》收錄17首歌,絕大部分都是兩人分別或是一起創作的,並且只有兩把吉他而已。有趣的是,由於Pat Metheny 在八零年代時對世界音樂和電子樂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錄音裡Pat 用了好幾把不同的吉他,來尋找更多可能性:不過老Jim 倒是以不變應萬變的彈着他慣用的老爵士琴,悠然應對著Pat 的各種變化。
JIm Hall 于前年(2013)12月10號逝世于紐約市,享年八十三歲。聽說他在逝世的前幾年,老Jim 一直帶著他忠心的老吉他在世界各地到處巡演,透過即興為我們創造出更多美妙的音樂。而Pat Metheny 有著類似的情況:他去年參加上海爵士音樂節,前陣子還出了張新唱片,並且在世界各地的巡演未曾減緩。
其實音樂就跟人生一樣,既有創新、又有傳承。而我們的世界就在不知不覺間,緩緩的前進。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g3NzgxMDUy.html
Jim Hall 于1934年12月4號出生在紐約州的水牛城,年輕時就接觸吉他,並與很多爵士大師合作過,包括Chet Baker、Paul Desmond、Bill Evans,Sonny Rollins等等...傳統的爵士吉他更多是件伴奏樂器,對節奏的重視多過於對旋律的控制。然而Jim Hall 改變了這一點,在他最知名的專輯《Concierto》裡,你可以聽到純厚的音色和那獨特的旋律;好似那庭院漫步般遊走在和聲之間,吉他仿佛變成了薩克斯風般當起主角。怪不得在Wikipedia 上,Jim Hall 被譽為爵士吉他的四大支柱,(另外三個分別是Django Reinhardt、Wes Montgomery 以及Charlie Christian)同時他還有“沈默的美國人”之稱。
而發跡于上世紀七零年代的Pat Metheny 則是另一個種風味。Pat Metheny 于1954 年8月12日出生在堪薩斯州的音樂世家。八歲學喇叭、十二歲改學吉他、十五歲時就能跟堪薩斯的爵士樂手們登台表演。在他早期的音樂生涯中,與爵士大廠ECM 合作的唱片最為評論和樂迷津津樂道:1976年的《Bright Size Life》、1977年的《Watercolor》、還有發表于1978年,我個人的最愛的《Pat Metheny Group》。在ECM的那段時間,Pat Metheny 的風格多少帶著點酷派爵士的“冷”勁,同時對音色的追求也以清澈乾淨為主,當你聽到像〈San Lorenzo〉的曲目時,很難不被那冰冷的吉他聲、優美到沒朋友的旋律給震撼到。
這兩位爵士吉他大師的合作好像勢在必然,但一直要等到1999 年才成型。《Jim Hall & Pat Metheny》收錄17首歌,絕大部分都是兩人分別或是一起創作的,並且只有兩把吉他而已。有趣的是,由於Pat Metheny 在八零年代時對世界音樂和電子樂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錄音裡Pat 用了好幾把不同的吉他,來尋找更多可能性:不過老Jim 倒是以不變應萬變的彈着他慣用的老爵士琴,悠然應對著Pat 的各種變化。
JIm Hall 于前年(2013)12月10號逝世于紐約市,享年八十三歲。聽說他在逝世的前幾年,老Jim 一直帶著他忠心的老吉他在世界各地到處巡演,透過即興為我們創造出更多美妙的音樂。而Pat Metheny 有著類似的情況:他去年參加上海爵士音樂節,前陣子還出了張新唱片,並且在世界各地的巡演未曾減緩。
其實音樂就跟人生一樣,既有創新、又有傳承。而我們的世界就在不知不覺間,緩緩的前進。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g3NzgxMDU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