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乐团,东德秘藏
格万豪斯这个名字,对大多数古典乐友来说固然是如雷贯耳,但对主要用古典音乐配合胎教,早教,婚丧嫁娶等人生重大事件的打酱油型乐友来说,或许还有些陌生。莱比锡格万豪斯乐团的历史差不多和所谓 “西方古典音乐”的历史一样长,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市立乐团。乐团在莱比锡布商大厦成立的时候,莫扎特年方二十五,而贝多芬只有十岁。十九世纪,舒伯特的第九号交响曲在此首演,二十世纪,布鲁克纳套曲和萧斯塔科维奇套曲仍然在此首演,历史首演清单可以亮瞎人的氪金狗眼。乐团的第五任首席指挥是当时正在事业巅峰期的高富帅门德尔松,他拒绝了慕尼黑歌剧院,柏林大学的延请,全情投入到格万豪斯乐团和莱比锡市的音乐建设中,在任期间行善积德,促成了舒曼多首交响曲的首演,还将巴赫和舒伯特的作品重新带回人们的视野,为格万豪斯乐团的历史地位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础。
令我感触的是,格万豪斯乐团并不因人兴废,它不仅有门德尔松,两百多年来还历经无数顶尖指挥家淬炼,始终保持在一流水准之上,富特文格勒、布鲁诺、康威茨尼、纽曼、马舒尔……都曾担当过乐团的首席指挥。乐团曾三迁其址,也曾在二战中被盟军的轰炸摧毁,却像日本的金阁寺一样,在废墟和新址之间,保持了某种一致性:这乐团本是十几位布商组建,后来被收归市立,市民音乐,和宫廷音乐自是不同。其对待新兴音乐温和、开放的态度,主要面向中产阶级、市民平民的风格,遭遇二战,冷战,还是一直被继承了下来。能够长期保存下来的稳定传统,一定会有兼容并蓄的气度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旧传统和新潮流达到了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格万豪斯乐团的这一点特质,在第三代格万豪斯音乐厅的建筑风格中也有所体现。
这套引进版录音在格万豪斯乐团辉煌的清单中,特别选取了东德时期四位首席指挥康威茨尼、纽曼、马舒尔、桑德林各自具有代表性的录音,这对资深东德控们固然是久违的惊喜,对初涉乐界的乐友也是一种友好而专业的邀请:东德音乐家们极好地继承了严谨、稳重的德奥传统,又结合了斯拉夫民族饱满的抒情特质,是具有深厚功力和很高辨识度的一个群体。有些东德控甚至认为他们才保存了“正本清源”的德奥传统。若有乐友想从浮光掠影式的泛听中继续深入,这套录音将会是很合适的进阶。康威茨尼演绎的贝交,纽曼演绎的德沃夏克等曲目,都是个性鲜明的经典之作,收在一套之内,显露出严谨的编选逻辑,增加了这一套装的收藏价值。值得一提的是,贝多芬在世之时,九部交响乐就都已在格万豪斯演出过,这对大多是死后扬名的音乐家们来说难能可贵,听一下康威茨尼的贝交,让人不禁遐想当时莱比锡音乐之城的盛况。
我对这套录音的总体印象,是“平衡”。几位东德音乐家在处理大型作品时,热烈也好,保守也罢,均达到了布局上的高度平衡,听来如得耳提面命,眼界顿时长阔高深。而套装中选择的曲目,在“东德”这一大背景下,横跨多种作曲风格,演绎类型,也让人觉得恰如其分,公正平和,似乎放一块在家里就可以镇宅子似的。在附赠的手册中,不仅对乐团,音乐家有所介绍,对乐曲的各章节也有清晰明快的解说——想要进一步了解古典音乐,又害怕烦冗陈腐教科书的乐友,应该能在阅读中得到一些乐趣。放眼如今的唱片产业,各大著名厂牌纷纷清货退场,愿意逆潮流而动,推广优质录音的并不多,制作还能法度谨然的,更是罕见,应善珍惜。
令我感触的是,格万豪斯乐团并不因人兴废,它不仅有门德尔松,两百多年来还历经无数顶尖指挥家淬炼,始终保持在一流水准之上,富特文格勒、布鲁诺、康威茨尼、纽曼、马舒尔……都曾担当过乐团的首席指挥。乐团曾三迁其址,也曾在二战中被盟军的轰炸摧毁,却像日本的金阁寺一样,在废墟和新址之间,保持了某种一致性:这乐团本是十几位布商组建,后来被收归市立,市民音乐,和宫廷音乐自是不同。其对待新兴音乐温和、开放的态度,主要面向中产阶级、市民平民的风格,遭遇二战,冷战,还是一直被继承了下来。能够长期保存下来的稳定传统,一定会有兼容并蓄的气度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旧传统和新潮流达到了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格万豪斯乐团的这一点特质,在第三代格万豪斯音乐厅的建筑风格中也有所体现。
这套引进版录音在格万豪斯乐团辉煌的清单中,特别选取了东德时期四位首席指挥康威茨尼、纽曼、马舒尔、桑德林各自具有代表性的录音,这对资深东德控们固然是久违的惊喜,对初涉乐界的乐友也是一种友好而专业的邀请:东德音乐家们极好地继承了严谨、稳重的德奥传统,又结合了斯拉夫民族饱满的抒情特质,是具有深厚功力和很高辨识度的一个群体。有些东德控甚至认为他们才保存了“正本清源”的德奥传统。若有乐友想从浮光掠影式的泛听中继续深入,这套录音将会是很合适的进阶。康威茨尼演绎的贝交,纽曼演绎的德沃夏克等曲目,都是个性鲜明的经典之作,收在一套之内,显露出严谨的编选逻辑,增加了这一套装的收藏价值。值得一提的是,贝多芬在世之时,九部交响乐就都已在格万豪斯演出过,这对大多是死后扬名的音乐家们来说难能可贵,听一下康威茨尼的贝交,让人不禁遐想当时莱比锡音乐之城的盛况。
我对这套录音的总体印象,是“平衡”。几位东德音乐家在处理大型作品时,热烈也好,保守也罢,均达到了布局上的高度平衡,听来如得耳提面命,眼界顿时长阔高深。而套装中选择的曲目,在“东德”这一大背景下,横跨多种作曲风格,演绎类型,也让人觉得恰如其分,公正平和,似乎放一块在家里就可以镇宅子似的。在附赠的手册中,不仅对乐团,音乐家有所介绍,对乐曲的各章节也有清晰明快的解说——想要进一步了解古典音乐,又害怕烦冗陈腐教科书的乐友,应该能在阅读中得到一些乐趣。放眼如今的唱片产业,各大著名厂牌纷纷清货退场,愿意逆潮流而动,推广优质录音的并不多,制作还能法度谨然的,更是罕见,应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