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卡西莫多的礼物
写在开篇,谢谢卡西莫多的礼物,谢谢歌手华晨宇……
2个月前因缘际会听到这张专辑,就决定一定要给他给自己留下一些回忆,想到了这里,读书时期经常玩的地方……
缘起“why nobody fights",那个OT的晚上,完成所有工作后对着电脑发呆,突然听到同事电话响起”why why nobody fight, why noboby fight ……“,当时好似被什么撞了一下的感觉,及后鬼使神差的搵同事问是什么歌,最记得的同事当时眼神发光的一直给我解释,从歌手的出道到专辑的构造,第二天立刻把专辑送到我手上,千叮万嘱我一定要好好好好的听。
距离上一次完整听完一张专辑已经忘了是什么时候的事,可能是没有了读书时的闲情,又或者是自己没法静下心。这张专辑让我认识了一个国内的歌手华晨宇,那一个星期真的疯魔了的循环这张专辑。我个人给这张专辑打80分,但是给这个歌手的潜力值打120分。其实仔细听,这张专辑做得并不够精致上乘,在我看来有些歌曲的制作甚至是有瑕疵的,歌手给我的感觉也有别于其他歌手录音棚的出来的效果。第一次听感觉不同的风格拼凑在一起,除了其中一首歌卡西以外,也没有凸显专辑的概念。但慢慢的,就是这些风格的拼凑,画风的不对,变成了一种有趣的存在,十首歌,十种画风,十种声音,都是出自一个叫华晨宇的歌手。可能会有人诟病这是由于歌手的音色问题,声音辨识度不够,好的音色固然悦耳,让人能更好的记住歌手。而这个歌手在这张专辑里的理念是反其道而行之,透过不同的音色,把声音融进不同的歌曲里,帮这些歌建立或者强化属于自己的气质。我觉得最惊喜的是他很会用自己的声音,既然是一首歌,个人特色固然重要,虽然在演唱技巧上并不完美,甚至有不少的细节还要再推敲,但是个人觉得他是个玩音色的人,每种声音和歌曲的融合度都很高,比如《烟火里的尘埃》,唱法见仁见智,歌曲的个人气质突出,我几乎很难想象其他人演唱的效果。
关于风格,说实在,每首歌的曲都不错,也的确有别于其他流行曲,个别歌有些小众,相信不会很受主流大众的认可,起码如果是我,去唱K,一定不会选这位歌手大部分的歌。Anyway, 反正我很欣赏。个人推荐:why nobody fights,let you go,卡西莫多的礼物,还有私心偏爱的拆弹专家。拆弹这首歌,个人很喜欢歌手处理歌曲的每个细节,声音跟曲、和声、甚至是歌词的咬字处理都非常独特。let you go,卡西莫多的礼物,最好的诠释了这个歌手的音乐造诣以及对声音的把控、对歌曲的理解,气质性感、优雅而大气,有些分裂,但是这个歌手传递出来的感觉不会突兀。
关于理念。会唱歌的歌手很多,但是有想法,并把个人音乐理念融入自己歌里的歌手难得。我们喜欢某个歌手,可能因为技巧、音色、风格、感染力等等原因,我个人的点在于共鸣。一开始听这张专辑是因为why nobody fights,不是说他有多特别,一句歌词,一个旋律,歌手的吟唱,推进,大合唱,我是找到了共鸣,不论是曲还是词,他打动了我。还有一个点是想法,本来对于这首歌大合唱部分个人人声的处理很费解,为什么不把歌手人声凸显出来,起一个牵引的作用,而是做了弱化的处理,后来看了唱片介绍才明白这首歌的意义,歌迷的礼物,置身其中,并肩作战,不分你我?如果真是这样,那这首歌的音乐理念和意义更难能可贵。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这张专辑有多优秀,毕竟每个人的欣赏点不同,更多的是一种纪念和珍惜。听到这张专辑的时期是我事业上最挣扎最迷茫的时候,明明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却感觉自己每天活得像个机器人,时不时在纠结着,几乎每个人都告诉我这是最好的选择,甚至有人指责自己为什么还不满足,连我自己都每天反省为什么,但是就是不甘心。明明过着稳定的生活,就是觉得不快活,因为这并不是我喜欢的。读书时期已经选择放弃的东西,每每想起总是没法释怀。这张专辑真的很多歌词都戳中了我当时的心情,生活是种借口,胁迫人放弃一切拥有,就让我听着天大的道理,不愿意明白……想了很多很多,很久很久,最后还是决定放弃了差不多十年的工作,再重新学起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切重新开始,好累啊,不过起码不用再纠结,可能以后会后悔,可能像其他人说的是错的,但是我想在自己还来得及后悔的时候再试一下,再为自己争取一下。听完这张专辑,我跑到HMV买了一张,虽然同事一直说送给我,但是这是对一个歌手最好的支持,毕竟我还是知道现在的唱片市场有多不景气。这张专辑就是在那段时期一直陪伴着我,谢谢,卡西莫多的礼物,谢谢,华晨宇。不知道你看不看到,希望能为那时的自己留下一些回忆。
最后,引用专辑里的一句介绍“写给一个广场,那里有我们的乌托邦”,我理解的乌托邦,并非遥不可及,我已在慢慢走近这个广场,可能未必能到达,但我在过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乌托邦。致每一个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努力的人,Fighting!
2个月前因缘际会听到这张专辑,就决定一定要给他给自己留下一些回忆,想到了这里,读书时期经常玩的地方……
缘起“why nobody fights",那个OT的晚上,完成所有工作后对着电脑发呆,突然听到同事电话响起”why why nobody fight, why noboby fight ……“,当时好似被什么撞了一下的感觉,及后鬼使神差的搵同事问是什么歌,最记得的同事当时眼神发光的一直给我解释,从歌手的出道到专辑的构造,第二天立刻把专辑送到我手上,千叮万嘱我一定要好好好好的听。
距离上一次完整听完一张专辑已经忘了是什么时候的事,可能是没有了读书时的闲情,又或者是自己没法静下心。这张专辑让我认识了一个国内的歌手华晨宇,那一个星期真的疯魔了的循环这张专辑。我个人给这张专辑打80分,但是给这个歌手的潜力值打120分。其实仔细听,这张专辑做得并不够精致上乘,在我看来有些歌曲的制作甚至是有瑕疵的,歌手给我的感觉也有别于其他歌手录音棚的出来的效果。第一次听感觉不同的风格拼凑在一起,除了其中一首歌卡西以外,也没有凸显专辑的概念。但慢慢的,就是这些风格的拼凑,画风的不对,变成了一种有趣的存在,十首歌,十种画风,十种声音,都是出自一个叫华晨宇的歌手。可能会有人诟病这是由于歌手的音色问题,声音辨识度不够,好的音色固然悦耳,让人能更好的记住歌手。而这个歌手在这张专辑里的理念是反其道而行之,透过不同的音色,把声音融进不同的歌曲里,帮这些歌建立或者强化属于自己的气质。我觉得最惊喜的是他很会用自己的声音,既然是一首歌,个人特色固然重要,虽然在演唱技巧上并不完美,甚至有不少的细节还要再推敲,但是个人觉得他是个玩音色的人,每种声音和歌曲的融合度都很高,比如《烟火里的尘埃》,唱法见仁见智,歌曲的个人气质突出,我几乎很难想象其他人演唱的效果。
关于风格,说实在,每首歌的曲都不错,也的确有别于其他流行曲,个别歌有些小众,相信不会很受主流大众的认可,起码如果是我,去唱K,一定不会选这位歌手大部分的歌。Anyway, 反正我很欣赏。个人推荐:why nobody fights,let you go,卡西莫多的礼物,还有私心偏爱的拆弹专家。拆弹这首歌,个人很喜欢歌手处理歌曲的每个细节,声音跟曲、和声、甚至是歌词的咬字处理都非常独特。let you go,卡西莫多的礼物,最好的诠释了这个歌手的音乐造诣以及对声音的把控、对歌曲的理解,气质性感、优雅而大气,有些分裂,但是这个歌手传递出来的感觉不会突兀。
关于理念。会唱歌的歌手很多,但是有想法,并把个人音乐理念融入自己歌里的歌手难得。我们喜欢某个歌手,可能因为技巧、音色、风格、感染力等等原因,我个人的点在于共鸣。一开始听这张专辑是因为why nobody fights,不是说他有多特别,一句歌词,一个旋律,歌手的吟唱,推进,大合唱,我是找到了共鸣,不论是曲还是词,他打动了我。还有一个点是想法,本来对于这首歌大合唱部分个人人声的处理很费解,为什么不把歌手人声凸显出来,起一个牵引的作用,而是做了弱化的处理,后来看了唱片介绍才明白这首歌的意义,歌迷的礼物,置身其中,并肩作战,不分你我?如果真是这样,那这首歌的音乐理念和意义更难能可贵。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这张专辑有多优秀,毕竟每个人的欣赏点不同,更多的是一种纪念和珍惜。听到这张专辑的时期是我事业上最挣扎最迷茫的时候,明明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却感觉自己每天活得像个机器人,时不时在纠结着,几乎每个人都告诉我这是最好的选择,甚至有人指责自己为什么还不满足,连我自己都每天反省为什么,但是就是不甘心。明明过着稳定的生活,就是觉得不快活,因为这并不是我喜欢的。读书时期已经选择放弃的东西,每每想起总是没法释怀。这张专辑真的很多歌词都戳中了我当时的心情,生活是种借口,胁迫人放弃一切拥有,就让我听着天大的道理,不愿意明白……想了很多很多,很久很久,最后还是决定放弃了差不多十年的工作,再重新学起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切重新开始,好累啊,不过起码不用再纠结,可能以后会后悔,可能像其他人说的是错的,但是我想在自己还来得及后悔的时候再试一下,再为自己争取一下。听完这张专辑,我跑到HMV买了一张,虽然同事一直说送给我,但是这是对一个歌手最好的支持,毕竟我还是知道现在的唱片市场有多不景气。这张专辑就是在那段时期一直陪伴着我,谢谢,卡西莫多的礼物,谢谢,华晨宇。不知道你看不看到,希望能为那时的自己留下一些回忆。
最后,引用专辑里的一句介绍“写给一个广场,那里有我们的乌托邦”,我理解的乌托邦,并非遥不可及,我已在慢慢走近这个广场,可能未必能到达,但我在过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乌托邦。致每一个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努力的人,Figh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