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显保守的双丞戏》

《稍显保守的双丞戏》
文/林瑾念@橘岸音乐
虽然知道身处于世可以各抒己见,但有些意见听来还是颇有气愤。诸如时常听到一种论断,即现在的华语流行乐都没有好作品,再把焦点集中一些便会直指歌手。记得一次在K房,朋友点了<带我走>且感情饱满唱罢后回头便是给我一声感叹,内容是她现在都没有好作品。我有些不解气,但仍是风轻云淡的回了一句,“可能因为你没有再听她后续的作品。”
跟很多人一样,从《仰望》开始正视杨丞琳的歌手身份,那是2011年的事。其后是风评也足够好的《想幸福的人》,接着就是转投环球EMI前在索尼的最后一张大碟《天使之翼》。三张作品累计了各种不同的评价,但最欣慰于这些评价都已经从音乐作品本身出发。换个层面也是说《仰望》之后的杨丞琳,大家已经用一种“做好音乐”的标准在评价她所诞生的每张专辑,重新签约唱片公司可视为一个新的分水岭,这张加盟环球EMI的首张大碟《双丞戏》我没有过多的思虑就预购了实体唱片。
唱片公司用[一体两面]四字作为整张专辑的概念,并不新鲜。不过EMI没有刻意如陈奕迅《Rice&Shine》那般直接将两面割成了两张碟,而是将概念里想要呈现的两面分为爱情观里的两种态度,[奋不顾身]与[冷静自闭]。先看曲目名,如果更早之前就已经听过<我想爱>与<下个转弯是你吗>,那么这张专辑的新鲜度给你便只剩8/10,不够全新难免可惜。那些从未再接触杨丞琳音乐的人印象难免还是于更早之前,如今你要再从她的专辑找出诸如<调皮的爱神>、<甜心咒>、<新流感>等这样煞风景的歌名已是不易。取而代之的是看起来文艺味太足的<点水>、<失忆的金鱼>、<挂失的青春>。
<点水>是本张专辑的首波主打,由现在华语女歌手出碟最基本的标配兼好友徐佳莹词曲,这也并不是两人首次合作,早在3年前的《仰望》里,两人协同作词的葛大为便交出过一首良好的<快转>,只奈没有主打。<快转>里杨丞琳配合编曲采用一种较为不同的唱腔已是一种想要唱歌且会唱歌的表现,三年过去再唱<点水>这样有鼓点,有起伏,要撒狗血的作品已是一件太容易的事。这几年杨丞琳在慢板作品的演绎上,一呼一吸都已经磨练的更有自己的语气。相比于徐佳莹副歌写下的浅显句,第一句[脱下自己盖上你]就写得生动许多,而要转副歌前的[七十亿个灵魂都在找同个永恒]也写的十分宏观。首波主打出故事牌效果自然比上张专辑的<天使之翼>来的更有共鸣。而专辑内另一首朋友贡献,即吴青峰的词曲作品<下个转弯是你吗>埋在整张慢板作品过多的《双丞戏》里没有什么太精彩的地方,吴青峰有能力给杨丞琳一些新鲜的东西,抒情作品的再给予难免视听疲劳。
此外的部分,管启源作词的三首作品可以归在一起说,<挂失的青春>与<差一个拥抱>是整张专辑仅有的三首调味剂中的两首,另一首是<我想爱>。先讲<挂失的青春>,由宇珩作曲,常听华语流行乐的人对她不会陌生的。这次的曲子想比不少人会对主副歌的转换感到一丝不适,但我认为整首作品最精彩的地方是徐千秀的编曲。木吉他扫弦打前站,然后加入电吉他来遥相呼应,之后是鼓的部分,虽然没有什么大起大落来吊口味,也不讲究什么太极致的Solo,但这样比较简洁的摇滚编制是我所喜欢的,仔细一些你还可以听到木吉他调转和弦所发出来的声音,且木吉他的声音在整首作品的每一处都有,是一份有始有终的编曲。至于<差一个拥抱>就得把注意力放在阿管的歌词上。我们一定都有突然觉得与世界格格不入的时候,而与人的相处常有攀比的现实面,即便如此也要活出自己的态度,不失落处事,不盲从流行。活着浮华无实不如你我来个真实的拥抱。歌词里还有一句也十分激励,[太多的选择 没有想要的 人生就是这样 有些遗憾 才有点重量]。阿管在专辑中最后出现的一首作品是<其实我们值得幸福>,也是专辑的第三波主打。作曲有彭学斌三个字就算一种保证。所以还是把焦点放到词上。这首作品阿管所要述说的状态也很真实,[我们这一年 忙到少见面 下一次大概是她的婚宴],对于身处娱乐圈工作的人这句描述最为贴切,但放到听者身上也未必不合,多少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甚至恋人分道扬镳后下一次相见就是红白仪式上。[其实]二字用在歌词里对我来说是一种态度,一种信念。阿管没有多做文章,只写了一遍主副歌,然后在最后多写了一句结尾句,[我们都值得被缘分眷顾],听来颇为劝慰,[其实]也是一种相信,相信我们值得幸福。
专辑最后三首作品分别是<喜剧收场><怕><懂得自己>。<怕>交给Wonderful(蒋笃全)填词,而[懂得自己]则交给了姚若龙,前者合作过诸如<冷战><雨爱><仰望>等优质或大热的单曲,后者基本是谁人发碟都一定有的标配,但姚若龙在[挖掘自己]自己的命题上常常有一手。那么把最后的文字留给全碟最为优质的<喜剧收场>。在传播平台还没有那么发达的从前,一张专辑的好歌通常都会扎堆往前挤,但如今你要听一首歌已经是一件太容易的事,只需简单的几下指上操作,所以单曲时代有时候讲究拼噱头,比如一个有吸引力的歌名。这首<喜剧收场>由丁子恒与游政豪联合谱曲,后者打造过全民热单<给我一个理由忘记>。据闻杨丞琳在收到DEMO时候就要求保留本来的这个作词走向,最后联系葛大为重新加工完成。虽然它不是能俘获大众市场的那种上口旋律,但它能让一些有心人耳根一亮。唱片公司把这首作品作为其后举办的新歌音乐剧的开场曲,而杨丞琳在舞台上面向镜子亦演亦唱的表演方式令人难忘。其实Terence Teo的编曲就很有画面感,像是聚光灯只先对焦了一架钢琴,然后演唱人低回的进唱,一遍主副歌后照亮身后的弦乐团,到了过渡句有了鼓的加入则是情绪的迸发。这是一首整张专辑都不容错过的作品。
好像还漏说了一首<失忆的金鱼>,这首作品作为第二主打,无论作品本身还是非歌迷在看了MV表演后都给予了好评。看歌名大体可以明白作词人的意图,把金鱼只有七秒记忆的概念嫁接到歌词中,太有针对性的文艺味写不好容易落个俗套,而金鱼只有七秒记忆其实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最后做个总结,我想《双丞戏》会是一张很好接受且被喜爱的专辑,但对那些本来有所要求的人恐怕还是有些小失望,《双丞戏》的整体Tone调称得上统一,但听来同质性太高。虽然《天使之翼》表现出来的野心让人认为这一步迈的太大,而杨丞琳作为非创作歌手想求年年发一张新作品我认为不是什么难事,也没有被直指江郎才尽的压力,但这些压力实则还是会转换为一句[你好像没有什么改变],让我将它换一种说法吧,比如,你还可以更好。
推荐:点水 挂失的青春 喜剧收场
文/林瑾念@橘岸音乐
虽然知道身处于世可以各抒己见,但有些意见听来还是颇有气愤。诸如时常听到一种论断,即现在的华语流行乐都没有好作品,再把焦点集中一些便会直指歌手。记得一次在K房,朋友点了<带我走>且感情饱满唱罢后回头便是给我一声感叹,内容是她现在都没有好作品。我有些不解气,但仍是风轻云淡的回了一句,“可能因为你没有再听她后续的作品。”
跟很多人一样,从《仰望》开始正视杨丞琳的歌手身份,那是2011年的事。其后是风评也足够好的《想幸福的人》,接着就是转投环球EMI前在索尼的最后一张大碟《天使之翼》。三张作品累计了各种不同的评价,但最欣慰于这些评价都已经从音乐作品本身出发。换个层面也是说《仰望》之后的杨丞琳,大家已经用一种“做好音乐”的标准在评价她所诞生的每张专辑,重新签约唱片公司可视为一个新的分水岭,这张加盟环球EMI的首张大碟《双丞戏》我没有过多的思虑就预购了实体唱片。
唱片公司用[一体两面]四字作为整张专辑的概念,并不新鲜。不过EMI没有刻意如陈奕迅《Rice&Shine》那般直接将两面割成了两张碟,而是将概念里想要呈现的两面分为爱情观里的两种态度,[奋不顾身]与[冷静自闭]。先看曲目名,如果更早之前就已经听过<我想爱>与<下个转弯是你吗>,那么这张专辑的新鲜度给你便只剩8/10,不够全新难免可惜。那些从未再接触杨丞琳音乐的人印象难免还是于更早之前,如今你要再从她的专辑找出诸如<调皮的爱神>、<甜心咒>、<新流感>等这样煞风景的歌名已是不易。取而代之的是看起来文艺味太足的<点水>、<失忆的金鱼>、<挂失的青春>。
<点水>是本张专辑的首波主打,由现在华语女歌手出碟最基本的标配兼好友徐佳莹词曲,这也并不是两人首次合作,早在3年前的《仰望》里,两人协同作词的葛大为便交出过一首良好的<快转>,只奈没有主打。<快转>里杨丞琳配合编曲采用一种较为不同的唱腔已是一种想要唱歌且会唱歌的表现,三年过去再唱<点水>这样有鼓点,有起伏,要撒狗血的作品已是一件太容易的事。这几年杨丞琳在慢板作品的演绎上,一呼一吸都已经磨练的更有自己的语气。相比于徐佳莹副歌写下的浅显句,第一句[脱下自己盖上你]就写得生动许多,而要转副歌前的[七十亿个灵魂都在找同个永恒]也写的十分宏观。首波主打出故事牌效果自然比上张专辑的<天使之翼>来的更有共鸣。而专辑内另一首朋友贡献,即吴青峰的词曲作品<下个转弯是你吗>埋在整张慢板作品过多的《双丞戏》里没有什么太精彩的地方,吴青峰有能力给杨丞琳一些新鲜的东西,抒情作品的再给予难免视听疲劳。
此外的部分,管启源作词的三首作品可以归在一起说,<挂失的青春>与<差一个拥抱>是整张专辑仅有的三首调味剂中的两首,另一首是<我想爱>。先讲<挂失的青春>,由宇珩作曲,常听华语流行乐的人对她不会陌生的。这次的曲子想比不少人会对主副歌的转换感到一丝不适,但我认为整首作品最精彩的地方是徐千秀的编曲。木吉他扫弦打前站,然后加入电吉他来遥相呼应,之后是鼓的部分,虽然没有什么大起大落来吊口味,也不讲究什么太极致的Solo,但这样比较简洁的摇滚编制是我所喜欢的,仔细一些你还可以听到木吉他调转和弦所发出来的声音,且木吉他的声音在整首作品的每一处都有,是一份有始有终的编曲。至于<差一个拥抱>就得把注意力放在阿管的歌词上。我们一定都有突然觉得与世界格格不入的时候,而与人的相处常有攀比的现实面,即便如此也要活出自己的态度,不失落处事,不盲从流行。活着浮华无实不如你我来个真实的拥抱。歌词里还有一句也十分激励,[太多的选择 没有想要的 人生就是这样 有些遗憾 才有点重量]。阿管在专辑中最后出现的一首作品是<其实我们值得幸福>,也是专辑的第三波主打。作曲有彭学斌三个字就算一种保证。所以还是把焦点放到词上。这首作品阿管所要述说的状态也很真实,[我们这一年 忙到少见面 下一次大概是她的婚宴],对于身处娱乐圈工作的人这句描述最为贴切,但放到听者身上也未必不合,多少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甚至恋人分道扬镳后下一次相见就是红白仪式上。[其实]二字用在歌词里对我来说是一种态度,一种信念。阿管没有多做文章,只写了一遍主副歌,然后在最后多写了一句结尾句,[我们都值得被缘分眷顾],听来颇为劝慰,[其实]也是一种相信,相信我们值得幸福。
专辑最后三首作品分别是<喜剧收场><怕><懂得自己>。<怕>交给Wonderful(蒋笃全)填词,而[懂得自己]则交给了姚若龙,前者合作过诸如<冷战><雨爱><仰望>等优质或大热的单曲,后者基本是谁人发碟都一定有的标配,但姚若龙在[挖掘自己]自己的命题上常常有一手。那么把最后的文字留给全碟最为优质的<喜剧收场>。在传播平台还没有那么发达的从前,一张专辑的好歌通常都会扎堆往前挤,但如今你要听一首歌已经是一件太容易的事,只需简单的几下指上操作,所以单曲时代有时候讲究拼噱头,比如一个有吸引力的歌名。这首<喜剧收场>由丁子恒与游政豪联合谱曲,后者打造过全民热单<给我一个理由忘记>。据闻杨丞琳在收到DEMO时候就要求保留本来的这个作词走向,最后联系葛大为重新加工完成。虽然它不是能俘获大众市场的那种上口旋律,但它能让一些有心人耳根一亮。唱片公司把这首作品作为其后举办的新歌音乐剧的开场曲,而杨丞琳在舞台上面向镜子亦演亦唱的表演方式令人难忘。其实Terence Teo的编曲就很有画面感,像是聚光灯只先对焦了一架钢琴,然后演唱人低回的进唱,一遍主副歌后照亮身后的弦乐团,到了过渡句有了鼓的加入则是情绪的迸发。这是一首整张专辑都不容错过的作品。
好像还漏说了一首<失忆的金鱼>,这首作品作为第二主打,无论作品本身还是非歌迷在看了MV表演后都给予了好评。看歌名大体可以明白作词人的意图,把金鱼只有七秒记忆的概念嫁接到歌词中,太有针对性的文艺味写不好容易落个俗套,而金鱼只有七秒记忆其实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最后做个总结,我想《双丞戏》会是一张很好接受且被喜爱的专辑,但对那些本来有所要求的人恐怕还是有些小失望,《双丞戏》的整体Tone调称得上统一,但听来同质性太高。虽然《天使之翼》表现出来的野心让人认为这一步迈的太大,而杨丞琳作为非创作歌手想求年年发一张新作品我认为不是什么难事,也没有被直指江郎才尽的压力,但这些压力实则还是会转换为一句[你好像没有什么改变],让我将它换一种说法吧,比如,你还可以更好。
推荐:点水 挂失的青春 喜剧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