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长大的莫文蔚
从93年跨进乐坛,21个年头过去了,当年那个穿白T恤牛仔裤几乎不化妆就拍封面照的帅女生莫文蔚,转眼间已进入中国人常说的不惑之年,变成许多人的女神。她会觉得自己不惑吗?不知道,她只是想用音乐告诉你,一路走来,她经历过哪些精彩、哪些遗憾。她可以变换音乐的风格,电子、轻摇滚、R&B、爵士、民谣,但隐藏在这些风格之下的,始终是她对音乐和工作的热爱。
你最喜欢《To Be》的青春活力,我最钟意她和李宗盛的都市情歌;他最爱《一朵金花》的前卫姿态。这都没什么,每个人听音乐其实都是听自己,阅历、听觉记忆、审美取向总会找适应自己的音乐形态。有人说Karen回不去从前了,其实她没打算回去,也从未刻意安排、规划自己的道路,只是跟随内心的感受和需要。
虽然这张专辑不是老莫自己写的(除了《旅行箱》的曲),但是跟近年的几张专辑一样,都试图表达她自己对于音乐、人生的理解。假如没有父亲的突然离世,她不会让李焯雄写出“你是我世界起点 / 我是你荆棘冠冕”这样的词(《不散,不见》),也没有《时间里的飞人》字里行间浓浓的遗憾和对时光飞逝的感叹。就如同《宝贝》里的《完美孤独》和《独一 / 无二》同样来自于单身生活的真切感受。
假如没有记错的话,这恐怕是Karen首次跟年轻一辈音乐人全面合作的专辑,虽然词曲作者不乏伦永亮、林夕、李焯雄、林暐哲这些前辈,但也出现了常石磊、吴青峰、王海涛、李剑青、李荣浩这些名字,制作班底更是以三位年轻人为主(荒井壮一郎、赵兆、韩阳)。部分曲目的编曲处理确实引起争议(《看看》),但也有感人至深的例子(《不散,不见》《时间里的飞人》)。能够放手把专辑交给年轻人,这已经证明老莫并未固步自封。
我不认为这是Karen最好的专辑,但无疑她在音乐上的成熟已经十分显著,她对嗓音的运用和对歌曲的表现能力,冠以“淋漓尽致”恐怕不算过分。她说过,她希望把爵士继续做下去。作为跟她一路成长的歌迷,我很期待。
你最喜欢《To Be》的青春活力,我最钟意她和李宗盛的都市情歌;他最爱《一朵金花》的前卫姿态。这都没什么,每个人听音乐其实都是听自己,阅历、听觉记忆、审美取向总会找适应自己的音乐形态。有人说Karen回不去从前了,其实她没打算回去,也从未刻意安排、规划自己的道路,只是跟随内心的感受和需要。
虽然这张专辑不是老莫自己写的(除了《旅行箱》的曲),但是跟近年的几张专辑一样,都试图表达她自己对于音乐、人生的理解。假如没有父亲的突然离世,她不会让李焯雄写出“你是我世界起点 / 我是你荆棘冠冕”这样的词(《不散,不见》),也没有《时间里的飞人》字里行间浓浓的遗憾和对时光飞逝的感叹。就如同《宝贝》里的《完美孤独》和《独一 / 无二》同样来自于单身生活的真切感受。
假如没有记错的话,这恐怕是Karen首次跟年轻一辈音乐人全面合作的专辑,虽然词曲作者不乏伦永亮、林夕、李焯雄、林暐哲这些前辈,但也出现了常石磊、吴青峰、王海涛、李剑青、李荣浩这些名字,制作班底更是以三位年轻人为主(荒井壮一郎、赵兆、韩阳)。部分曲目的编曲处理确实引起争议(《看看》),但也有感人至深的例子(《不散,不见》《时间里的飞人》)。能够放手把专辑交给年轻人,这已经证明老莫并未固步自封。
我不认为这是Karen最好的专辑,但无疑她在音乐上的成熟已经十分显著,她对嗓音的运用和对歌曲的表现能力,冠以“淋漓尽致”恐怕不算过分。她说过,她希望把爵士继续做下去。作为跟她一路成长的歌迷,我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