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烟光残照里
坊间众生翘首期盼着她在标新立异、惊才绝艳的性感前卫歌途中继续个性灵动地推陈出新,她已经有条不紊地悄然转身,纵情拥抱清新文艺调调的碧海蓝天。继小清新《宝贝》之后,温软轻柔的《不散,不见》呱呱坠地。
这张专辑弥漫着浓浓的人文情怀。一首一首曲目依次在耳边流淌,再见、爱情、离别、岁月、旅行……让我生出一种用耳朵阅读三毛《随想》的错觉。清清淡淡却又荡气回肠的曲调,精妙妥帖(其实我想说不能赞一辞)的歌词,以千回百转的莫氏唱腔唱出,不说什么遏云绕梁、凤鸣鹤唳,只觉清歌泠泠、感心动耳。最赞的是Karen对情感和语气的精准拿捏,哀而不伤,勾起人满心酸酸软软的情愫之余,又似细啜文火慢炖的汤肴,心甜意洽,舒服熨帖。
整张专辑的主题是“再见”,也是“departures”(离别),整体风格清淡平稳。有人看到专辑封面就开玩笑说这是《宝贝》2.0版,还真名副其实。《宝贝》2.0,衔华佩实。华丽丽的幕后班底从词到曲甚至到MV导演的名单简直能晃瞎人眼。《宝贝》虽好,Karen和张亚东主挑大梁的幕后到底简薄了一些。专辑封面让我神思飞远,相比当年《TO BE做自己》封面上那肆意而明媚的笑颜,曾经清晰飞扬的眉眼模糊在了如烟似雾的光色中,只余影影绰绰的轮廓。时光温婉了鲜明锐利的特立独行风采,Karen优雅知性的一面如今是越发明晰了。
《再见自己》鬼马活泼,《看看》起始平平,至副歌处唱诗班似的和声层层叠叠如海涛荡漾,大气磅礴。这两首歌本身并不出众,但由Karen极富感染力的嗓音驾驭,下意识的夺人心魂,一旦听入了耳,便足以惊艳。Karen独唱版的奥运歌曲《再看一眼》中有一句“再见也许不见/生命里刻着每一天”,《不散,不见》则是对此更深入的诠释。缓缓漫入的钢琴伴奏娓娓如诉,明明是入骨的哀伤,在Karen微涩的嗓音中潺潺蜿蜒的,却是平静的缅怀与怅惘。“你是我世界起点/我是你荆棘冠冕/把爱与亏欠揉成一圈/来不及告别/来不及再见……我要带你去明天/你的空位在我这/在消失之前/记忆背面/存活在我里面/不散/不见……”,言浅意浓,情深意挚,是真挚吟唱的歌,更是灵魂深处涌出的清泉,晶莹澄澈,却触手冰凉,引人泪奔。
《时间里的飞人》词曲都极度出彩,像电影配乐,有几分蒙太奇的味道,非常有利于Karen声音演技的发挥。飞花拂柳似的轻扬,仿佛是用音符织就的一场温柔而细腻的梦境,关于那些被时光掩埋的如烟往事。“有些人没想过会失去/此刻已永远的失去/来不及好好的做个道别/时间只会霸道地给人拒绝/人生它那么急/像孩子在爬楼梯/一转眼的大人的语气/倔强地离开你……”沧海桑田,亘古的岁月匆匆,那么多来不及的遗憾,一切慢慢流逝的无奈,总会消失在时间无垠的荒野里……
《境外》!这张专辑里我最爱的歌!也许是因为暂别演唱会上的live首唱视频中莫后婀娜摇曳的姿态太妖娆——那画面太美,我舍不得不迷醉;也许是因为初初听到“我不看将来/也不问现在/我只要孤单滚开/在赤道山脉/在北极冰海/我玩累之后回来/然后我自由自在”时舌挢不下,几疑是幻听——莫后就是这么任性;又或许是因为这又是一首我第一次听live就深深爱上、并把歌词记了个七七八八的歌——上一次这样美妙的体验都要追溯到N年前了。与之相比,录音室版本听来更加悠然从容,抑扬顿挫的咬字,尾音处有意无意的懒懒转折,蕴藏着Karen独有的无限风情,实在美不胜收,百听不厌!
《一切安好》是一首很特别的歌。开始听的时候并不觉得如何喜欢,谁知第二天它自动在我脑海里回旋了一整天,难道真的是好歌会自己展现出强悍的生命力?真好玩!越听越喜欢那咿咿呀呀的婉转。第一千零一次感叹:Karen圆转自如的真假音转换太太太好听了!《哪怕》的鼓点一下一下地敲打在心上,Karen慵懒的声线,迷离得缠绵悱恻,唱得我心一颤一颤地融化得一塌糊涂——不能不心甘情愿地沦陷!《亲爱的》《摇篮曲》给我的感觉和《宝贝》很像——Karen少作腻语,偶尔为之,总是让人分外受用啊!听《老掉牙》时,我想起桐华的小说《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暖暖的怀旧感,有着拾起过往的片羽吉光的感慨。《只带一只行李箱》曲长6分多钟,当看到作曲是莫文蔚时,我不厚道地笑了,哈哈,Karen还是一如既往地“爱自己”啊!不过,我喜欢!虽然早就知道Karen的创作实力已臻圆熟,这首歌也着实是惊喜,俏皮洒脱,舒朗大气中带着自恋,哦不对,自信的态度。“总有一种打扮/我到哪里/也足够我漂亮”这样的句子Karen理直气壮地唱得坦然,听者也会心一笑。“偶然找得到我的桃花源/带不走桃花香”是化用了“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的意境吧。适合在路上听的歌。
这不是我最爱的Karen的专辑,却是我最想听到的Karen的专辑。这也许不是最好的她,但却是最现世安稳的她。
这张专辑弥漫着浓浓的人文情怀。一首一首曲目依次在耳边流淌,再见、爱情、离别、岁月、旅行……让我生出一种用耳朵阅读三毛《随想》的错觉。清清淡淡却又荡气回肠的曲调,精妙妥帖(其实我想说不能赞一辞)的歌词,以千回百转的莫氏唱腔唱出,不说什么遏云绕梁、凤鸣鹤唳,只觉清歌泠泠、感心动耳。最赞的是Karen对情感和语气的精准拿捏,哀而不伤,勾起人满心酸酸软软的情愫之余,又似细啜文火慢炖的汤肴,心甜意洽,舒服熨帖。
整张专辑的主题是“再见”,也是“departures”(离别),整体风格清淡平稳。有人看到专辑封面就开玩笑说这是《宝贝》2.0版,还真名副其实。《宝贝》2.0,衔华佩实。华丽丽的幕后班底从词到曲甚至到MV导演的名单简直能晃瞎人眼。《宝贝》虽好,Karen和张亚东主挑大梁的幕后到底简薄了一些。专辑封面让我神思飞远,相比当年《TO BE做自己》封面上那肆意而明媚的笑颜,曾经清晰飞扬的眉眼模糊在了如烟似雾的光色中,只余影影绰绰的轮廓。时光温婉了鲜明锐利的特立独行风采,Karen优雅知性的一面如今是越发明晰了。
《再见自己》鬼马活泼,《看看》起始平平,至副歌处唱诗班似的和声层层叠叠如海涛荡漾,大气磅礴。这两首歌本身并不出众,但由Karen极富感染力的嗓音驾驭,下意识的夺人心魂,一旦听入了耳,便足以惊艳。Karen独唱版的奥运歌曲《再看一眼》中有一句“再见也许不见/生命里刻着每一天”,《不散,不见》则是对此更深入的诠释。缓缓漫入的钢琴伴奏娓娓如诉,明明是入骨的哀伤,在Karen微涩的嗓音中潺潺蜿蜒的,却是平静的缅怀与怅惘。“你是我世界起点/我是你荆棘冠冕/把爱与亏欠揉成一圈/来不及告别/来不及再见……我要带你去明天/你的空位在我这/在消失之前/记忆背面/存活在我里面/不散/不见……”,言浅意浓,情深意挚,是真挚吟唱的歌,更是灵魂深处涌出的清泉,晶莹澄澈,却触手冰凉,引人泪奔。
《时间里的飞人》词曲都极度出彩,像电影配乐,有几分蒙太奇的味道,非常有利于Karen声音演技的发挥。飞花拂柳似的轻扬,仿佛是用音符织就的一场温柔而细腻的梦境,关于那些被时光掩埋的如烟往事。“有些人没想过会失去/此刻已永远的失去/来不及好好的做个道别/时间只会霸道地给人拒绝/人生它那么急/像孩子在爬楼梯/一转眼的大人的语气/倔强地离开你……”沧海桑田,亘古的岁月匆匆,那么多来不及的遗憾,一切慢慢流逝的无奈,总会消失在时间无垠的荒野里……
《境外》!这张专辑里我最爱的歌!也许是因为暂别演唱会上的live首唱视频中莫后婀娜摇曳的姿态太妖娆——那画面太美,我舍不得不迷醉;也许是因为初初听到“我不看将来/也不问现在/我只要孤单滚开/在赤道山脉/在北极冰海/我玩累之后回来/然后我自由自在”时舌挢不下,几疑是幻听——莫后就是这么任性;又或许是因为这又是一首我第一次听live就深深爱上、并把歌词记了个七七八八的歌——上一次这样美妙的体验都要追溯到N年前了。与之相比,录音室版本听来更加悠然从容,抑扬顿挫的咬字,尾音处有意无意的懒懒转折,蕴藏着Karen独有的无限风情,实在美不胜收,百听不厌!
《一切安好》是一首很特别的歌。开始听的时候并不觉得如何喜欢,谁知第二天它自动在我脑海里回旋了一整天,难道真的是好歌会自己展现出强悍的生命力?真好玩!越听越喜欢那咿咿呀呀的婉转。第一千零一次感叹:Karen圆转自如的真假音转换太太太好听了!《哪怕》的鼓点一下一下地敲打在心上,Karen慵懒的声线,迷离得缠绵悱恻,唱得我心一颤一颤地融化得一塌糊涂——不能不心甘情愿地沦陷!《亲爱的》《摇篮曲》给我的感觉和《宝贝》很像——Karen少作腻语,偶尔为之,总是让人分外受用啊!听《老掉牙》时,我想起桐华的小说《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暖暖的怀旧感,有着拾起过往的片羽吉光的感慨。《只带一只行李箱》曲长6分多钟,当看到作曲是莫文蔚时,我不厚道地笑了,哈哈,Karen还是一如既往地“爱自己”啊!不过,我喜欢!虽然早就知道Karen的创作实力已臻圆熟,这首歌也着实是惊喜,俏皮洒脱,舒朗大气中带着自恋,哦不对,自信的态度。“总有一种打扮/我到哪里/也足够我漂亮”这样的句子Karen理直气壮地唱得坦然,听者也会心一笑。“偶然找得到我的桃花源/带不走桃花香”是化用了“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的意境吧。适合在路上听的歌。
这不是我最爱的Karen的专辑,却是我最想听到的Karen的专辑。这也许不是最好的她,但却是最现世安稳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