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教人不断送青春
coursera是上关于西方音乐的课很多,从古典到摇滚,从学作曲到纯欣赏,一应俱全。而放在上面的中文课程,只找到香港中文大学的《昆曲之美》。
传统戏剧本来就不是我的菜,因为嫌他们唱得慢(噗)而且老师一上来就是「同学们请记住,昆曲的美是美在xxxx,xxxx」。像「花雅争胜」那么充满八卦和历(野)史小笔记的故事不讲,倒把「xxxx,xxxx」这八字「优点」重复了三遍。
嗯,这一定会出在期末考试题。但姐不考试很多年,是以一个字也没记住。不仅没记住,听到这里几乎要弃课。我很烦这种连「好听」「好看」「好吃」这些基本生理反应都要强行灌输,还美其名曰「知识」的行径。
小时候外婆看越剧,我在边上乱玩,偶尔听见两句,也是听不懂。但是《何文秀》那一出唱到《桑园访妻》就自己粘过去了。后来何文秀扇子一批,我也会跟着哼「第一碗白鲞红炖天堂肉」。
根本不用人往脑袋里灌说「越剧曲调优美」之类的话。况且文艺圈里,很多时候说这里好那里好,多的是皇帝的新衣裳。昆曲美不美,我特么自己会看。看到了之后我自己会总结为毛觉得伊美(或者不美)。射射权威们「xxxx,xxxx」的总结!我理你才怪!
直到岳美缇老师来客串上课,才觉活过来。
手、眼、身、法、步怎么配合,唱法和人物感情如何拿捏,唱词怎样入情入境。老师以亲身的经验来作说明,清清楚楚。
其实前面那几堂课,讲了那么些「教育幼儿园小盆友」的废话,远不如岳老师这一节「师傅领进门」。把「看戏看什么」的关要大体讲到,就可以自己去找曲目来感受一下。
看了觉得好,自然就有觉得好的理由。觉得不好,那也是没缘份。
讨论区里有热心同学提供了视频。我在当中挑《玉簪记》超初是跟《碧玉㬱》弄混淆了,后一出越剧也有,著名的「手心手背都是肉」的唱段就是这里出来的。
其实把这一出看完,也就知道昆曲比之其他剧种要「典雅」。
名门之后,一方才子(就是现在说的「高富帅」了)偶遇一名因避战乱而出家的少女尼姑。于是这样那样,作死作活。最后当然大团圆结局。这个戏路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的「青春偶像剧」了。潘必正自己也吐槽(?)「这是西厢行径」。
但古代的才子与佳人,文化水平显然比什么智商200的世界第N富的公子千金要高……许多。陈妙常那一段「长清短清,哪管人离恨?云心水心,有甚闲愁闷?一度春来,一番花褪,怎生上我眉痕?」简直是把春心和禅机一起唱出来。
另外昆曲在考功力的地方也要比其他剧种更为「安静」。总之是不会出现什么观众吐着老肺叫「好!好啊!」的关节。
岳老师说「琴挑」难就难在开口第一句所铺垫的「方寸」感。我也比了好几个版本的「月明云淡露华浓」,确实若再愁惨些,或更轻快些。于是潘必正的形象就不同了。
潘必正这个人,其实段誉那一款的。演得好了,痴情可爱为「神仙姐姐」赴汤蹈火的书呆子。演得不好,就是登徒浪子轻薄出家人。《琴挑》里,他自我介绍说是因为落第所以寄居在姑母的庵上苦读,准备来年再考。
而这个复读生,却对出家人陈妙常一见倾心。夜里又出来闲步。你说他不关心功名吧,他也是急的,所以才有「羞愧」那一句。可是你说他急吧,似乎又不是急在真心。感叹时光飞度时,总是记挂着佳人多些。
见到陈妙常了就各种调戏。又躲起来偷听她自言自语,又强拉人拜堂,总归不能算是个正人君子,但要是演得他太色欲熏心这戏就歪了。
到了问病这一出,潘必正(假装)病得怏怏倒倒,一面哭天抹泪回姑母的话,一面偷偷摸摸跟陈妙常诉衷心,还要顾及礼数(那几句「姑娘请坐」真是笑死我了)。要有些孩子气来又诚恳,娇贵得来又不拿架,痴心得来不下作。真是忙也忙死了。这一段里夹杂着花脸插科打诨,姑母絮絮叨叨,有趣得来又不凌乱。
而这段衷肠,与后面的离别与重逢,情虽深,演出来的动静实在不能算大的(岳老师曰:读书人动作不能大)——所谓大,就比如表示「我很愤怒」时把头上辫子抡个十七八圈(底下观众「好!好啊!」)表示「我很纠结时」把手上水袖弹出去圈个十七八圈(底下观众「好!好啊!」)
像《玉簪记》这一出,应该是在「已经知道了人物、情节和(大体)唱词」的前提下会看得更有意思。
于是我大概也能猜测一下「花雅争胜」的结局是昆剧险险「亡曲」的原因了:词本身难懂,词间留白的意思更难懂,演出的精彩关节都在「细巧」上没有大动作大情绪大场面。熟读各种名家名曲的文人雅客方才看得有意思。如果就是要看个才子佳人谈恋爱,那真真不如「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所以其流行度,也自然是随着这些受众群的兴衰而起落了。
传统戏剧本来就不是我的菜,因为嫌他们唱得慢(噗)而且老师一上来就是「同学们请记住,昆曲的美是美在xxxx,xxxx」。像「花雅争胜」那么充满八卦和历(野)史小笔记的故事不讲,倒把「xxxx,xxxx」这八字「优点」重复了三遍。
嗯,这一定会出在期末考试题。但姐不考试很多年,是以一个字也没记住。不仅没记住,听到这里几乎要弃课。我很烦这种连「好听」「好看」「好吃」这些基本生理反应都要强行灌输,还美其名曰「知识」的行径。
小时候外婆看越剧,我在边上乱玩,偶尔听见两句,也是听不懂。但是《何文秀》那一出唱到《桑园访妻》就自己粘过去了。后来何文秀扇子一批,我也会跟着哼「第一碗白鲞红炖天堂肉」。
根本不用人往脑袋里灌说「越剧曲调优美」之类的话。况且文艺圈里,很多时候说这里好那里好,多的是皇帝的新衣裳。昆曲美不美,我特么自己会看。看到了之后我自己会总结为毛觉得伊美(或者不美)。射射权威们「xxxx,xxxx」的总结!我理你才怪!
直到岳美缇老师来客串上课,才觉活过来。
手、眼、身、法、步怎么配合,唱法和人物感情如何拿捏,唱词怎样入情入境。老师以亲身的经验来作说明,清清楚楚。
其实前面那几堂课,讲了那么些「教育幼儿园小盆友」的废话,远不如岳老师这一节「师傅领进门」。把「看戏看什么」的关要大体讲到,就可以自己去找曲目来感受一下。
看了觉得好,自然就有觉得好的理由。觉得不好,那也是没缘份。
讨论区里有热心同学提供了视频。我在当中挑《玉簪记》超初是跟《碧玉㬱》弄混淆了,后一出越剧也有,著名的「手心手背都是肉」的唱段就是这里出来的。
其实把这一出看完,也就知道昆曲比之其他剧种要「典雅」。
名门之后,一方才子(就是现在说的「高富帅」了)偶遇一名因避战乱而出家的少女尼姑。于是这样那样,作死作活。最后当然大团圆结局。这个戏路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的「青春偶像剧」了。潘必正自己也吐槽(?)「这是西厢行径」。
但古代的才子与佳人,文化水平显然比什么智商200的世界第N富的公子千金要高……许多。陈妙常那一段「长清短清,哪管人离恨?云心水心,有甚闲愁闷?一度春来,一番花褪,怎生上我眉痕?」简直是把春心和禅机一起唱出来。
另外昆曲在考功力的地方也要比其他剧种更为「安静」。总之是不会出现什么观众吐着老肺叫「好!好啊!」的关节。
岳老师说「琴挑」难就难在开口第一句所铺垫的「方寸」感。我也比了好几个版本的「月明云淡露华浓」,确实若再愁惨些,或更轻快些。于是潘必正的形象就不同了。
潘必正这个人,其实段誉那一款的。演得好了,痴情可爱为「神仙姐姐」赴汤蹈火的书呆子。演得不好,就是登徒浪子轻薄出家人。《琴挑》里,他自我介绍说是因为落第所以寄居在姑母的庵上苦读,准备来年再考。
而这个复读生,却对出家人陈妙常一见倾心。夜里又出来闲步。你说他不关心功名吧,他也是急的,所以才有「羞愧」那一句。可是你说他急吧,似乎又不是急在真心。感叹时光飞度时,总是记挂着佳人多些。
见到陈妙常了就各种调戏。又躲起来偷听她自言自语,又强拉人拜堂,总归不能算是个正人君子,但要是演得他太色欲熏心这戏就歪了。
到了问病这一出,潘必正(假装)病得怏怏倒倒,一面哭天抹泪回姑母的话,一面偷偷摸摸跟陈妙常诉衷心,还要顾及礼数(那几句「姑娘请坐」真是笑死我了)。要有些孩子气来又诚恳,娇贵得来又不拿架,痴心得来不下作。真是忙也忙死了。这一段里夹杂着花脸插科打诨,姑母絮絮叨叨,有趣得来又不凌乱。
而这段衷肠,与后面的离别与重逢,情虽深,演出来的动静实在不能算大的(岳老师曰:读书人动作不能大)——所谓大,就比如表示「我很愤怒」时把头上辫子抡个十七八圈(底下观众「好!好啊!」)表示「我很纠结时」把手上水袖弹出去圈个十七八圈(底下观众「好!好啊!」)
像《玉簪记》这一出,应该是在「已经知道了人物、情节和(大体)唱词」的前提下会看得更有意思。
于是我大概也能猜测一下「花雅争胜」的结局是昆剧险险「亡曲」的原因了:词本身难懂,词间留白的意思更难懂,演出的精彩关节都在「细巧」上没有大动作大情绪大场面。熟读各种名家名曲的文人雅客方才看得有意思。如果就是要看个才子佳人谈恋爱,那真真不如「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所以其流行度,也自然是随着这些受众群的兴衰而起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