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欲哭无泪欲言又止的痛楚
几年前疯狂听豆瓣电台的时候听到过这张专辑中的某首歌。歌没多少印象,唱片的封面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印象里还有人用它作过头像)——一个长相难说漂亮看起来也不甚可爱的小女孩歪着脑袋以圣徒的姿态斜着看向上方。说不甚可爱是因为小姑娘脸上挂着的硕大泪滴和眼睛里透露出的无辜的悲伤,伤心的孩子很难说的上可爱吧?就像很少有人会喜欢哭鼻子的孩子。
我在想她在看什么?她又为何哭泣呢?是心爱的东西被夺走?还是对生命的悲观绝望?泪水总是伴随着对生活的不满和被误解而来。
唱片的风格是暗潮范畴中的死亡民谣。简单的配乐搭配出色的采样,虽然曲风柔软轻缓,但悲伤的唱腔却能一点一点的腐蚀你内心坚强的部分,使其变的柔软脆弱,如果听到动情之处会使你毫不防备的流泪崩溃。整张专辑触动我泪点的是第7首 - Calling for Vanished Faces II和第8首 - The Frolic这两首歌。前一首的采样是小女孩的低声啜泣,后一首则是小女孩欢快的“啦啦”声。两首歌在连接上虽然有问题,但是我还是把自己沦陷在其中了,任凭无声无息的落泪感伤。我知道我们在欣赏文艺作品时被打动被感染都是因为把作品里面的人物情节感情延伸到了我们自己身上。所以我们动感情从来都是可怜自己的表现;所以我们爱人时爱的只是自己在恋爱里的样子和状态;所以我们到达目的地时的快感远远没有在路途中的感觉强烈。
自始至终我都是一个极度悲观绝望的人,我的悲观来自于感情的细腻,我的绝望源自于悲观的积累。我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感情,一个原因是我是内向的人,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身边缺少倾诉的对象。把自己的心锁在一个锈迹斑斑但固若金汤的密码箱里,然后再扔到一万多米的大洋海沟里。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看的到我,就更别谈什么重视程度了,因为那基本等同于零。
喜欢的音乐就跟喜欢的电影一样怪异、凛冽、冷僻、绝望、狂躁、极端、无解——后摇、新世纪、古典、工业、残死、碾核、抑郁黑、厄运金、哥特、暗潮这些都是我喜欢的肉和骨!从来对普罗大众的流行东西难以接受,对剑走偏锋的冷门玩意钟爱有加。我是绝大部分人心中的异类怪咖,我是极小部分人眼中的同类先锋。
有时候我宁愿把自己蜷缩在一个荒芜人烟的郊外小屋里,在黄昏时让自己听着这样的音乐,沉醉在慢慢降临的黑暗中。反正我的痛楚我不会对任何人讲,因为任何人对我而言都无足轻重。我只是某些东西的知己罢了,而你明显不是。
我在想她在看什么?她又为何哭泣呢?是心爱的东西被夺走?还是对生命的悲观绝望?泪水总是伴随着对生活的不满和被误解而来。
唱片的风格是暗潮范畴中的死亡民谣。简单的配乐搭配出色的采样,虽然曲风柔软轻缓,但悲伤的唱腔却能一点一点的腐蚀你内心坚强的部分,使其变的柔软脆弱,如果听到动情之处会使你毫不防备的流泪崩溃。整张专辑触动我泪点的是第7首 - Calling for Vanished Faces II和第8首 - The Frolic这两首歌。前一首的采样是小女孩的低声啜泣,后一首则是小女孩欢快的“啦啦”声。两首歌在连接上虽然有问题,但是我还是把自己沦陷在其中了,任凭无声无息的落泪感伤。我知道我们在欣赏文艺作品时被打动被感染都是因为把作品里面的人物情节感情延伸到了我们自己身上。所以我们动感情从来都是可怜自己的表现;所以我们爱人时爱的只是自己在恋爱里的样子和状态;所以我们到达目的地时的快感远远没有在路途中的感觉强烈。
自始至终我都是一个极度悲观绝望的人,我的悲观来自于感情的细腻,我的绝望源自于悲观的积累。我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感情,一个原因是我是内向的人,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身边缺少倾诉的对象。把自己的心锁在一个锈迹斑斑但固若金汤的密码箱里,然后再扔到一万多米的大洋海沟里。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看的到我,就更别谈什么重视程度了,因为那基本等同于零。
喜欢的音乐就跟喜欢的电影一样怪异、凛冽、冷僻、绝望、狂躁、极端、无解——后摇、新世纪、古典、工业、残死、碾核、抑郁黑、厄运金、哥特、暗潮这些都是我喜欢的肉和骨!从来对普罗大众的流行东西难以接受,对剑走偏锋的冷门玩意钟爱有加。我是绝大部分人心中的异类怪咖,我是极小部分人眼中的同类先锋。
有时候我宁愿把自己蜷缩在一个荒芜人烟的郊外小屋里,在黄昏时让自己听着这样的音乐,沉醉在慢慢降临的黑暗中。反正我的痛楚我不会对任何人讲,因为任何人对我而言都无足轻重。我只是某些东西的知己罢了,而你明显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