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听。 不对, 是非常的耐听。
记得这张专辑刚刚发行时, 稚嫩的我还对李宗盛这为音乐大师知之寥寥。 专辑发行几年后, 无意间听到了李宗盛的《给自己的歌》这首歌。 反复重播几遍后之后, 我就这样深深地陷入了李宗盛的音乐熏陶里。 从《山丘》, 到《爱的代价》, 到《寂寞难耐》, 到《十二楼》, 到《阴天》, 这样逆时针的去追寻那些年我没能有幸聆听的一首首经典。 无不一首歌让我不拍手叫绝。真不知道之前怎么就没能发现李宗盛这位音乐大师。之后听了大哥被马世芳的访谈后, 我对《原色》这张专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就去网上搜罗了一方, 去重新细细地品味了一下专辑里的每一首歌。不想把这乐评拖得太长, 所以就简单地说一下我个人对《原色》这张专辑的感受吧。
大哥说辛好是他有过50载音乐的积累, 他才能自信的说他可以娴熟驾驭的这张专辑的音乐风格。不然这张专辑里的这些歌很容易搞成那些俗不可耐的lobby band风格。 整张专辑里所有的歌曲几乎都是只有4种乐器去支撑它们。 这让杨宗纬不得不学习如何收敛自己的声线(俗称炫技)。 杨宗纬做得相当不错, 把一首首歌都唱出了质感, 在那么“安静的”的旋律里不显得突兀, 反而有种驾轻就熟的感觉, 嬉戏在李剑青和李宗盛的词曲中间。 初听这张专辑时, 你可能会毫不犹豫地把它随手放在一边, 因为这张专辑不会给你带来像当下流行乐那样当头一击的冲击力。 但是你如果有一天闲暇时, 愿意戴上一副好的耳机, 静静地, 仔细地去聆听这张专辑的每一首歌的词曲。 我保证你会爱上它。 因为它是李宗盛这位音乐世界里的独具匠心的大师细心雕琢出来的艺术品。
大哥说辛好是他有过50载音乐的积累, 他才能自信的说他可以娴熟驾驭的这张专辑的音乐风格。不然这张专辑里的这些歌很容易搞成那些俗不可耐的lobby band风格。 整张专辑里所有的歌曲几乎都是只有4种乐器去支撑它们。 这让杨宗纬不得不学习如何收敛自己的声线(俗称炫技)。 杨宗纬做得相当不错, 把一首首歌都唱出了质感, 在那么“安静的”的旋律里不显得突兀, 反而有种驾轻就熟的感觉, 嬉戏在李剑青和李宗盛的词曲中间。 初听这张专辑时, 你可能会毫不犹豫地把它随手放在一边, 因为这张专辑不会给你带来像当下流行乐那样当头一击的冲击力。 但是你如果有一天闲暇时, 愿意戴上一副好的耳机, 静静地, 仔细地去聆听这张专辑的每一首歌的词曲。 我保证你会爱上它。 因为它是李宗盛这位音乐世界里的独具匠心的大师细心雕琢出来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