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不稳的状态
以下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muqiu7:
三宝,原名那日松。是来自呼尔浩特的音乐鬼才,像比较知名的歌曲相思,暗香,降落,冯小刚的《不见不散》以及云南印象系列都是出自他手。比起国内大部分电影原声音乐人,大概是因为作了不少经典华语歌曲所以传唱度要高很多。三宝老师据个人采访似乎更偏爱音乐剧一些,作品中不少也能隐约体会到蒙古族音乐那种辽远深邃。
三宝是个很随性的人。“小成本电影不要钱我也做”。和之前汉斯季默对比,三宝早期为电影配乐更愿意尊重影片,不会过多的脱离背景,什么位置该放什么样的曲子,收敛如何,恰到好处。但是这样做的话,音乐人自己却不一定喜欢刻意而作出的音乐。当时为杨丽萍的音乐剧作曲的时候他正是看中那种不加修饰原生的声音,并不喜欢过多的技巧和修饰,所以三宝的音乐某种程度上更会显得朴素和简单。纯粹而内敛,听起来却分外动情。这大概也是现在他爱上音乐剧的原因吧。
主题曲《我的父亲母亲》,旋律优美,糅合了爱尔兰元素,音乐由低慢慢陈述,却沉寂,笛声响起,背景里弦乐若隐若现,叠加重复,一波又一波推向更高的高潮,再收回,女声轻轻吟唱,再沉寂,往复,将感情的变化起伏揉碎混合其中,主题乐句反反复复,情感的表现也随之不断加深,听者动容。有朋友后台问我听音乐希望自己心静下来,但是总静不下来,觉得便欣赏不好了。我回答动和静都是一种状态,不刻意追求状态本身,站不稳一样可以很舒服。三宝的音乐正是这样不刻意的音乐。
有很少一部分人或许会疑惑,你听高潮部分和James Horner的For The love fo princess,很相似。实际上这样的例子还有神思者的Aphrodite,京田诚一的子之星,神秘园的夜曲,き乃はち的夜明,甚至上海滩开头的第一句旋律都是一样的,昨天我和师兄聊了一下。实际上也不好定义是否抄袭,国际上是规定八小节相同才算,但是这个动机(动机由具有特性的音调及至少含有一个重音的节奏型构成,是主题或乐曲发展的胚芽,也是音乐主题最具代表性的小单位,具有一定的独立表现意义。)实在太优美,这段旋律后面无论加什么都很好听,所以无数曲子里都用到了这段。到底算不算抄袭以及到底源头在哪里呢,还是大家都默认这个动机可以改后使用?实际上还有很多这样的曲子存在这样的问题,我倒倾向于不算抄袭,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或者知道如何判定也欢迎来和我聊聊。
三宝,原名那日松。是来自呼尔浩特的音乐鬼才,像比较知名的歌曲相思,暗香,降落,冯小刚的《不见不散》以及云南印象系列都是出自他手。比起国内大部分电影原声音乐人,大概是因为作了不少经典华语歌曲所以传唱度要高很多。三宝老师据个人采访似乎更偏爱音乐剧一些,作品中不少也能隐约体会到蒙古族音乐那种辽远深邃。
三宝是个很随性的人。“小成本电影不要钱我也做”。和之前汉斯季默对比,三宝早期为电影配乐更愿意尊重影片,不会过多的脱离背景,什么位置该放什么样的曲子,收敛如何,恰到好处。但是这样做的话,音乐人自己却不一定喜欢刻意而作出的音乐。当时为杨丽萍的音乐剧作曲的时候他正是看中那种不加修饰原生的声音,并不喜欢过多的技巧和修饰,所以三宝的音乐某种程度上更会显得朴素和简单。纯粹而内敛,听起来却分外动情。这大概也是现在他爱上音乐剧的原因吧。
主题曲《我的父亲母亲》,旋律优美,糅合了爱尔兰元素,音乐由低慢慢陈述,却沉寂,笛声响起,背景里弦乐若隐若现,叠加重复,一波又一波推向更高的高潮,再收回,女声轻轻吟唱,再沉寂,往复,将感情的变化起伏揉碎混合其中,主题乐句反反复复,情感的表现也随之不断加深,听者动容。有朋友后台问我听音乐希望自己心静下来,但是总静不下来,觉得便欣赏不好了。我回答动和静都是一种状态,不刻意追求状态本身,站不稳一样可以很舒服。三宝的音乐正是这样不刻意的音乐。
有很少一部分人或许会疑惑,你听高潮部分和James Horner的For The love fo princess,很相似。实际上这样的例子还有神思者的Aphrodite,京田诚一的子之星,神秘园的夜曲,き乃はち的夜明,甚至上海滩开头的第一句旋律都是一样的,昨天我和师兄聊了一下。实际上也不好定义是否抄袭,国际上是规定八小节相同才算,但是这个动机(动机由具有特性的音调及至少含有一个重音的节奏型构成,是主题或乐曲发展的胚芽,也是音乐主题最具代表性的小单位,具有一定的独立表现意义。)实在太优美,这段旋律后面无论加什么都很好听,所以无数曲子里都用到了这段。到底算不算抄袭以及到底源头在哪里呢,还是大家都默认这个动机可以改后使用?实际上还有很多这样的曲子存在这样的问题,我倒倾向于不算抄袭,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或者知道如何判定也欢迎来和我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