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人 巴赫情
朱晓玫
素心人 巴赫情
文/李乃清
素朴、真切,这是朱晓玫给人的印象,亦如她指尖下的巴赫琴音。
旅居海外30载,朱晓玫终于回国了。11月9日晚,上海交响乐团演艺厅,300人小场子超负荷塞满了500余个座位,她用70分钟时间,将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复现于家乡观众面前。
这是巴赫晚年的作品,以他为爱妻而作的小曲集中的一首萨拉班德舞曲为主题,发展成30段变奏,然后,缓缓地、平静地重新回到主题。这部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恢宏的变奏曲,曾被人誉为“一匹人人均想驾驭的战马”。
听过“哥德堡”所有录音版本后,1990年,41岁的朱晓玫还是决定录一个自己的版本,她东拼西借了5万法郎,出版了第一张唱片,那张唱片在家躺了10年后才被“识货”的欧洲人发现,从此开启她弹奏巴赫的“传奇”。
今年6月,朱晓玫在莱比锡托马斯教堂的巴赫墓前演奏《哥德堡变奏曲》,这位其貌不扬的中国老太太,成了全世界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钢琴演奏家。
朱晓玫说,多年习练巴赫,她弹得越来越自由,也越来越沉溺于多声部对话。“生活中人们谈话环境很嘈杂,但巴赫音乐中多声部却如此和谐。”
朱晓玫的演奏平和自然,声部音色处理非常到位,尤其对低声部的处理极其细腻、锐敏。“泰戈尔说得好:统一性融于多样性。巴赫的复调音乐揭示了一种生活观:要倾听每个人的声音,强者不能垄断话语权。”
“归来”
为安放左右近10排加座,上交演艺厅舞台头一回由长条形缩至正方形,一架黑色“斯坦威”几乎被座椅包围。
开演前40分钟,已有听众静候场内;到灯光渐暗时,这种等待近乎窒息。
演出时间已过了7分钟,舞台一侧大门才缓缓打开。朱晓玫一袭皂色中式绸装,安安静静走向舞台中央,她一脸拘谨,在声振屋瓦的掌声中双手合十。
游子终于归来,上海多等了她7分钟,她等了上海60年。
“我生在上海,母亲抱怨了一辈子想回但没回成,这次算是还了她的愿。”
1949年生于上海,朱晓玫与共和国同龄,家中五姊妹,她排行老三,全家当年的老屋就在复兴公园后门边上,“一栋两三层的小楼”。
她的母亲是位有点小资情怀的民国女性,也是她儿时的钢琴启蒙教师。在她有限的童年记忆中,上海就是个“小巴黎”,“纷繁而高雅”。
由于父亲开的诊所维持不下,朱晓玫幼年就随全家北上投奔亲戚。她在北京学了钢琴,曾是备受看好的未来之星,但因“出身不好”,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那座大礼堂,本该举办人生第一次独奏会的她,却阴差阳错开了次自我批评会。
父亲头上悬着“内定特务”的阴影,封冻了全家人的希望,她被赶到河北,上山下乡。“我那13岁的妹妹当时去了北大荒。那里田埂非常长。出工时,队长把午饭放在一望无际的庄稼地尽头。你要干得不快,就没吃的了。”
荒诞悲哀的日子里,她奇迹般地发现了“平均律”乐谱,冒着风险偷偷抄下,如今回看,“遇到巴赫,何其有幸!”
“生活中,那种高尚的东西,只有在音乐里找到。以前在中国,完全不把你当作一个人,随便把你关起来,巴赫的音乐里,你是一个人,平等的人。”
朱晓玫弹了半辈子“哥德堡”,巴赫陪她走出噩梦般的文革,陪她在塞纳河畔修行,也陪她在自己的祖国扬名立万。从躬身敲下第一个音符,到推向辉煌的顶点(变奏30),整场演奏溢满了浓重的“仪式感”。
变奏30,巴赫把低声部主题与两首欧洲民歌融在一起:17世纪意大利流行民歌《桌上只有萝卜白菜,我要走人了》和德国民歌《离开家已有许久》,两者旋律以对位方式互为缠绕,久远的歌词质朴有味:“一闻到卷心菜,我就想逃。要是母亲煮肉,我就留下来”,“我离开你太久了,你快回来,快回来!”
变奏30最后一个长长的重音后,咏叹调主题静静重现。长途跋涉临近终点,音乐和它的主人一样,回归最初的“故乡”,正如朱晓玫自己所言:“《哥德堡变奏曲》好像是我人生的30个章节,各种经历都能在里面找到”。
“逃离”
演奏结束,朱晓玫意外地拿起了话筒:“很多音乐界前辈都走了,他们没我这样幸运,他们没机会回到舞台上。”
她两次提到上世纪60年代去世的女钢琴家顾圣婴,追忆故人的讲话后,朱晓玫加演了一支巴赫的《慢板》,献给那些未能从浩劫中走出来的前辈们……
“慢板”弹得一点也不平静,中段上行三连音,几乎是敲出一个个问号,叩问不绝。第二天受访时,她告诉本刊记者:“选择这首曲子,因为旋律一出来,心就有哽咽的感觉,让我想起那些老前辈,他们曾经连做人的权利都没有。”
1980年国门初开,朱晓玫一心想着离开,“即便游泳也得出去。”
办签证是漫长的,她曾被拒签多次,从1978年等到1980年,拿到签证那刻,母亲一下就哭了。“离开北京就是生离死别,觉得不可能再回来了。”
在美国的几年,她换了35个住处,当过保姆,做过清洁工,无依无靠,“安全感得从音乐里找”。由于经济窘迫,她曾向波士顿交响乐团首席女长笛手提出请求,以为她家打扫卫生为条件,换得在她家钢琴上练琴的机会。
1985年左右,朱晓玫决定闯入巴黎这个梦,那里有母亲常提起的罗浮宫。“我喜爱巴黎这座城市,它对我无话不谈。但它也是一座冷酷的城市,初来乍到的人们都有被排斥和压抑之感,因为它的大,它的美,它的反差。”
巴赫唯一注释过的《哥德堡变奏曲》曾珍藏在巴黎,这座城市也有恩于朱晓玫。在那里,她遇到了伊朗巴列维国王御医的女儿,她听了朱晓玫弹奏的巴赫,收留她在家中住了五年。“她告诉我,天才是你对工作的需要,我特别喜欢这句话。每天练琴不仅是毅力可以达到的,得变成你人生的需要。”
30年来,朱晓玫每天清晨洗漱后第一件事,就是坐到钢琴前,如晨祷般练习“哥德堡”中的一个章节,30天一轮,周而复始,从未间断。“每天至少5小时,一天不弹就六神无主,跟吸毒似的,练完琴基本就想沉默下来,Silence。”
旅居巴黎多年,朱晓玫在塞纳河畔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隐者生活。独身的她,“逃离”尘嚣,躲在音乐后面,与巴赫为伴。“朋友都说我除了会弹琴,基本就是个废物,不用手机,找不着路,电器一窍不通,每天吃什么也没主意。”
她不看电视也不上网,“但书总要看的”,闲暇时会去离家10分钟路程地卢浮宫看画,“卢浮宫的画一次不能看太多,就像吃东西不能吃太饱,仔细看一幅画就受益很大了。”
有人说她像苦行僧,但她答:“每个人对苦的理解不一样,有人认为开派对之类快乐的事,在我看来是痛苦,那么多人聚一起,谈话也不深入,嘻嘻哈哈的,多苦啊!所以朋友说:如果我们想对你不好,就为你开个surprise party!”
抱朴守拙,不仅是朱晓玫的行事风格,也是她传递音符的态度。“父亲教导我‘不要在这个世上留下痕迹’,在中国,许多老前辈都采取了这种人生态度,但我很惭愧自己没能做到。”
传媒造化,早已将这位隐者“造”成了偶像,这并非她所乐意的,她向本刊记者回忆:“首演当天我见到了曾经一起在农场劳改的老朋友,他们都没票,演出后才找到我。来音乐厅路上,很多人(黄牛)捏着一叠钞票向我推销我的演出票,我当时愤怒得不行:‘你们怎能做这种事呢!?’,为什么中国的文化、音乐都要和经济、赚钱联系在一起?这让我很愤怒!”
看样子,名声她是“逃离”不了了。如今,朱晓玫已在世界各地弹了两百多场“哥德堡”,最美好的记忆是在阿根廷科隆剧院为2000多名孩子演奏,“孩子们演唱了低声部的主题,这是整个曲子的起源,我常想,未来的人还会喜欢这支曲子吗?孩子们的歌声给了我信心,这首曲子还会传承下去。《哥德堡变奏曲》是协和万邦的普世音乐,我这辈子的愿望就是在世界各地,为所有观众演奏它。”
素心人 巴赫情
文/李乃清
素朴、真切,这是朱晓玫给人的印象,亦如她指尖下的巴赫琴音。
旅居海外30载,朱晓玫终于回国了。11月9日晚,上海交响乐团演艺厅,300人小场子超负荷塞满了500余个座位,她用70分钟时间,将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复现于家乡观众面前。
这是巴赫晚年的作品,以他为爱妻而作的小曲集中的一首萨拉班德舞曲为主题,发展成30段变奏,然后,缓缓地、平静地重新回到主题。这部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恢宏的变奏曲,曾被人誉为“一匹人人均想驾驭的战马”。
听过“哥德堡”所有录音版本后,1990年,41岁的朱晓玫还是决定录一个自己的版本,她东拼西借了5万法郎,出版了第一张唱片,那张唱片在家躺了10年后才被“识货”的欧洲人发现,从此开启她弹奏巴赫的“传奇”。
今年6月,朱晓玫在莱比锡托马斯教堂的巴赫墓前演奏《哥德堡变奏曲》,这位其貌不扬的中国老太太,成了全世界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钢琴演奏家。
朱晓玫说,多年习练巴赫,她弹得越来越自由,也越来越沉溺于多声部对话。“生活中人们谈话环境很嘈杂,但巴赫音乐中多声部却如此和谐。”
朱晓玫的演奏平和自然,声部音色处理非常到位,尤其对低声部的处理极其细腻、锐敏。“泰戈尔说得好:统一性融于多样性。巴赫的复调音乐揭示了一种生活观:要倾听每个人的声音,强者不能垄断话语权。”
“归来”
为安放左右近10排加座,上交演艺厅舞台头一回由长条形缩至正方形,一架黑色“斯坦威”几乎被座椅包围。
开演前40分钟,已有听众静候场内;到灯光渐暗时,这种等待近乎窒息。
演出时间已过了7分钟,舞台一侧大门才缓缓打开。朱晓玫一袭皂色中式绸装,安安静静走向舞台中央,她一脸拘谨,在声振屋瓦的掌声中双手合十。
游子终于归来,上海多等了她7分钟,她等了上海60年。
“我生在上海,母亲抱怨了一辈子想回但没回成,这次算是还了她的愿。”
1949年生于上海,朱晓玫与共和国同龄,家中五姊妹,她排行老三,全家当年的老屋就在复兴公园后门边上,“一栋两三层的小楼”。
她的母亲是位有点小资情怀的民国女性,也是她儿时的钢琴启蒙教师。在她有限的童年记忆中,上海就是个“小巴黎”,“纷繁而高雅”。
由于父亲开的诊所维持不下,朱晓玫幼年就随全家北上投奔亲戚。她在北京学了钢琴,曾是备受看好的未来之星,但因“出身不好”,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那座大礼堂,本该举办人生第一次独奏会的她,却阴差阳错开了次自我批评会。
父亲头上悬着“内定特务”的阴影,封冻了全家人的希望,她被赶到河北,上山下乡。“我那13岁的妹妹当时去了北大荒。那里田埂非常长。出工时,队长把午饭放在一望无际的庄稼地尽头。你要干得不快,就没吃的了。”
荒诞悲哀的日子里,她奇迹般地发现了“平均律”乐谱,冒着风险偷偷抄下,如今回看,“遇到巴赫,何其有幸!”
“生活中,那种高尚的东西,只有在音乐里找到。以前在中国,完全不把你当作一个人,随便把你关起来,巴赫的音乐里,你是一个人,平等的人。”
朱晓玫弹了半辈子“哥德堡”,巴赫陪她走出噩梦般的文革,陪她在塞纳河畔修行,也陪她在自己的祖国扬名立万。从躬身敲下第一个音符,到推向辉煌的顶点(变奏30),整场演奏溢满了浓重的“仪式感”。
变奏30,巴赫把低声部主题与两首欧洲民歌融在一起:17世纪意大利流行民歌《桌上只有萝卜白菜,我要走人了》和德国民歌《离开家已有许久》,两者旋律以对位方式互为缠绕,久远的歌词质朴有味:“一闻到卷心菜,我就想逃。要是母亲煮肉,我就留下来”,“我离开你太久了,你快回来,快回来!”
变奏30最后一个长长的重音后,咏叹调主题静静重现。长途跋涉临近终点,音乐和它的主人一样,回归最初的“故乡”,正如朱晓玫自己所言:“《哥德堡变奏曲》好像是我人生的30个章节,各种经历都能在里面找到”。
“逃离”
演奏结束,朱晓玫意外地拿起了话筒:“很多音乐界前辈都走了,他们没我这样幸运,他们没机会回到舞台上。”
她两次提到上世纪60年代去世的女钢琴家顾圣婴,追忆故人的讲话后,朱晓玫加演了一支巴赫的《慢板》,献给那些未能从浩劫中走出来的前辈们……
“慢板”弹得一点也不平静,中段上行三连音,几乎是敲出一个个问号,叩问不绝。第二天受访时,她告诉本刊记者:“选择这首曲子,因为旋律一出来,心就有哽咽的感觉,让我想起那些老前辈,他们曾经连做人的权利都没有。”
1980年国门初开,朱晓玫一心想着离开,“即便游泳也得出去。”
办签证是漫长的,她曾被拒签多次,从1978年等到1980年,拿到签证那刻,母亲一下就哭了。“离开北京就是生离死别,觉得不可能再回来了。”
在美国的几年,她换了35个住处,当过保姆,做过清洁工,无依无靠,“安全感得从音乐里找”。由于经济窘迫,她曾向波士顿交响乐团首席女长笛手提出请求,以为她家打扫卫生为条件,换得在她家钢琴上练琴的机会。
1985年左右,朱晓玫决定闯入巴黎这个梦,那里有母亲常提起的罗浮宫。“我喜爱巴黎这座城市,它对我无话不谈。但它也是一座冷酷的城市,初来乍到的人们都有被排斥和压抑之感,因为它的大,它的美,它的反差。”
巴赫唯一注释过的《哥德堡变奏曲》曾珍藏在巴黎,这座城市也有恩于朱晓玫。在那里,她遇到了伊朗巴列维国王御医的女儿,她听了朱晓玫弹奏的巴赫,收留她在家中住了五年。“她告诉我,天才是你对工作的需要,我特别喜欢这句话。每天练琴不仅是毅力可以达到的,得变成你人生的需要。”
30年来,朱晓玫每天清晨洗漱后第一件事,就是坐到钢琴前,如晨祷般练习“哥德堡”中的一个章节,30天一轮,周而复始,从未间断。“每天至少5小时,一天不弹就六神无主,跟吸毒似的,练完琴基本就想沉默下来,Silence。”
旅居巴黎多年,朱晓玫在塞纳河畔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隐者生活。独身的她,“逃离”尘嚣,躲在音乐后面,与巴赫为伴。“朋友都说我除了会弹琴,基本就是个废物,不用手机,找不着路,电器一窍不通,每天吃什么也没主意。”
她不看电视也不上网,“但书总要看的”,闲暇时会去离家10分钟路程地卢浮宫看画,“卢浮宫的画一次不能看太多,就像吃东西不能吃太饱,仔细看一幅画就受益很大了。”
有人说她像苦行僧,但她答:“每个人对苦的理解不一样,有人认为开派对之类快乐的事,在我看来是痛苦,那么多人聚一起,谈话也不深入,嘻嘻哈哈的,多苦啊!所以朋友说:如果我们想对你不好,就为你开个surprise party!”
抱朴守拙,不仅是朱晓玫的行事风格,也是她传递音符的态度。“父亲教导我‘不要在这个世上留下痕迹’,在中国,许多老前辈都采取了这种人生态度,但我很惭愧自己没能做到。”
传媒造化,早已将这位隐者“造”成了偶像,这并非她所乐意的,她向本刊记者回忆:“首演当天我见到了曾经一起在农场劳改的老朋友,他们都没票,演出后才找到我。来音乐厅路上,很多人(黄牛)捏着一叠钞票向我推销我的演出票,我当时愤怒得不行:‘你们怎能做这种事呢!?’,为什么中国的文化、音乐都要和经济、赚钱联系在一起?这让我很愤怒!”
看样子,名声她是“逃离”不了了。如今,朱晓玫已在世界各地弹了两百多场“哥德堡”,最美好的记忆是在阿根廷科隆剧院为2000多名孩子演奏,“孩子们演唱了低声部的主题,这是整个曲子的起源,我常想,未来的人还会喜欢这支曲子吗?孩子们的歌声给了我信心,这首曲子还会传承下去。《哥德堡变奏曲》是协和万邦的普世音乐,我这辈子的愿望就是在世界各地,为所有观众演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