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终于不再气喘吁吁
有人说逼哥你变了,变得不再可怜巴巴地抽着红梅独自端坐着弹一把破木吉他;变得不再时时刻刻把“他妈的”等等挂在歌词里;变得你歌里的充满旧棉裤味的爱情都渐渐不见了。你变得高大威武,身后统衔一支牛逼哄哄的摇滚乐队。你好像不再那么“屌丝”了,你真的成了“中国摇滚最具有诗人气质的人”。而听你歌的我们,好像还是像那些年前一样,只能在你的歌声里真正偶尔“勃起”一次。
我听李志的时候才刚上大学,后来一年后他出了张新专辑《F》。里面有首歌叫《山阴路的夏天》,搁置了几年后在毕业前夕听得我肝肠寸断。后来我偶尔想起南京,若逢下雨,那句“南京的雨不停地下不停地下”就在我耳朵和脑子里打着旋儿得挥之不去。没想到几年后的这张《1701》,他会再唱一首和南京的路有关的歌。
和山阴路一样,我也从来没去过热河路。没见过下关和热河路广场“跌倒奔跑”的人群,也没见过李志歌里唱的“梧桐垃圾灰尘和各式各样的杂货店”。但是那句“走来走去走不出我的盐仓桥”却一下子紧紧揪住我了的心脏。我可以想象李志在写这首歌时候脑子里浮现出来的回忆和细碎的琐事,每天每夜悄悄然沉淀下来,在很多年以后,或者在你离开这些曾经让你烦躁和日复一日千篇一律的眼前“人和景”的时候才一下子集中了起来。大部分的时候李志就是一个以歌词见长的作歌者,《热河》也不例外。但歌词之外让人不适的是他利用编曲来刻意消解了词中的情绪。《热河》前部分的一段bass solo,竟给我听出了一点夏炎《北京之恋》吉他solo的味道,而袁铮和赵永庆这两位铁搭档一如既往地给原本适合安静或嘶哑情绪的歌曲赋予了情感澎湃的双吉他应和。原本李志沙哑的呢喃怎么听都觉得苦涩,但在这种乐器编配下,这些琐碎的回忆好像也变得温柔了起来。原来盐仓桥并不是真的“走不出”,而是真的不想走吧。
这种对立最明显的体现应该是在《不多》这首歌里。刚入耳时凭着旋律认定这首歌应该是一首欢快的儿歌,心想李志曲风的变化未免太大了点。后来越听越觉得伤感,歌词里那句“不久以后的某天/我就这样老了/你不用装作多么得难过”,在欢跳的乐器旋律里流露出来的又何止一点苦涩。李志当然是擅长苦逼的自嘲的,但在以前他选择的方式是直截了当的,不带任何挽留余地地唱出苦闷和无奈。比如《黑色信封》里“这世界不该是我们的/爸爸妈妈也不该有的”,或者《他们》里“睁眼随便过/闭眼将就活”。这种简单粗暴的宣泄逐渐被李志放在一边,转而走向一种更成熟和温情的表达方式。
在某种程度上李志早就过了那个还能以生殖器作为歌唱对象的年龄。但与此同时听他歌的人好像还沉浸在“呼啸而过的青春”和“我们生来就是孤独”的狷狂之中。你不能否认当我们听他拿着把木吉他唱出“一切的一切不过就是JB飞过天空”时的爽快和发泄感。但这感觉就如同打飞机之后虚假的快乐一样迅速被空虚和寂寥取代。你可以调侃地说李志不再唱粗口和三俗是因为结婚之后有了稳定性生活的滋润,但比起那些把曾经高翘上天的青春无奈安抚下来的人,李志至少还延续着他的狷狂和诗意。
这种诗意在《1701》中应该见于《大象》这首歌。我不大相信这首歌的歌词是李志自己写出来的,因为一直以来李志都习惯于把想表达的意思放到台面上来,而不是通过晦涩的词句隐藏起来。“升腾的空气里没有绿草和刚刚学习飞翔的鸟”,每一个词都带着一个屌丝青年从愤世嫉俗到深沉思考的转变。狂狷者善于嬉笑怒骂,而他一改直白的疼痛和悲壮转而去发掘这其中更深邃的内里。此时的李志,已经不再是那个痛苦得纯粹的青年了。
李志一直在试图把音乐的风格做到极致,不满足于单纯民谣的诉苦和摇滚的愤怒。这一点从他越办越大越来越难抢票的跨年演唱会上就能看出来。有人说越来越怀念李志零九年在愚公移山一个人抱着把木吉他唱“你拥有我的不只是JB”的青涩和赤贫,又或者他与虾米等死磕版权问题的执着。变化和追求总是一个人的目标也是无奈之举,但庆幸的是李志歌唱的内容还是紧紧地贴合在我们生活的皮囊上。他不用再那么气喘吁吁地告诉我们生活有多么操蛋和无奈,而是能和他的朋友一起平静地坐着和我们讲述这些年的心想和执念。
我听李志的时候才刚上大学,后来一年后他出了张新专辑《F》。里面有首歌叫《山阴路的夏天》,搁置了几年后在毕业前夕听得我肝肠寸断。后来我偶尔想起南京,若逢下雨,那句“南京的雨不停地下不停地下”就在我耳朵和脑子里打着旋儿得挥之不去。没想到几年后的这张《1701》,他会再唱一首和南京的路有关的歌。
和山阴路一样,我也从来没去过热河路。没见过下关和热河路广场“跌倒奔跑”的人群,也没见过李志歌里唱的“梧桐垃圾灰尘和各式各样的杂货店”。但是那句“走来走去走不出我的盐仓桥”却一下子紧紧揪住我了的心脏。我可以想象李志在写这首歌时候脑子里浮现出来的回忆和细碎的琐事,每天每夜悄悄然沉淀下来,在很多年以后,或者在你离开这些曾经让你烦躁和日复一日千篇一律的眼前“人和景”的时候才一下子集中了起来。大部分的时候李志就是一个以歌词见长的作歌者,《热河》也不例外。但歌词之外让人不适的是他利用编曲来刻意消解了词中的情绪。《热河》前部分的一段bass solo,竟给我听出了一点夏炎《北京之恋》吉他solo的味道,而袁铮和赵永庆这两位铁搭档一如既往地给原本适合安静或嘶哑情绪的歌曲赋予了情感澎湃的双吉他应和。原本李志沙哑的呢喃怎么听都觉得苦涩,但在这种乐器编配下,这些琐碎的回忆好像也变得温柔了起来。原来盐仓桥并不是真的“走不出”,而是真的不想走吧。
这种对立最明显的体现应该是在《不多》这首歌里。刚入耳时凭着旋律认定这首歌应该是一首欢快的儿歌,心想李志曲风的变化未免太大了点。后来越听越觉得伤感,歌词里那句“不久以后的某天/我就这样老了/你不用装作多么得难过”,在欢跳的乐器旋律里流露出来的又何止一点苦涩。李志当然是擅长苦逼的自嘲的,但在以前他选择的方式是直截了当的,不带任何挽留余地地唱出苦闷和无奈。比如《黑色信封》里“这世界不该是我们的/爸爸妈妈也不该有的”,或者《他们》里“睁眼随便过/闭眼将就活”。这种简单粗暴的宣泄逐渐被李志放在一边,转而走向一种更成熟和温情的表达方式。
在某种程度上李志早就过了那个还能以生殖器作为歌唱对象的年龄。但与此同时听他歌的人好像还沉浸在“呼啸而过的青春”和“我们生来就是孤独”的狷狂之中。你不能否认当我们听他拿着把木吉他唱出“一切的一切不过就是JB飞过天空”时的爽快和发泄感。但这感觉就如同打飞机之后虚假的快乐一样迅速被空虚和寂寥取代。你可以调侃地说李志不再唱粗口和三俗是因为结婚之后有了稳定性生活的滋润,但比起那些把曾经高翘上天的青春无奈安抚下来的人,李志至少还延续着他的狷狂和诗意。
这种诗意在《1701》中应该见于《大象》这首歌。我不大相信这首歌的歌词是李志自己写出来的,因为一直以来李志都习惯于把想表达的意思放到台面上来,而不是通过晦涩的词句隐藏起来。“升腾的空气里没有绿草和刚刚学习飞翔的鸟”,每一个词都带着一个屌丝青年从愤世嫉俗到深沉思考的转变。狂狷者善于嬉笑怒骂,而他一改直白的疼痛和悲壮转而去发掘这其中更深邃的内里。此时的李志,已经不再是那个痛苦得纯粹的青年了。
李志一直在试图把音乐的风格做到极致,不满足于单纯民谣的诉苦和摇滚的愤怒。这一点从他越办越大越来越难抢票的跨年演唱会上就能看出来。有人说越来越怀念李志零九年在愚公移山一个人抱着把木吉他唱“你拥有我的不只是JB”的青涩和赤贫,又或者他与虾米等死磕版权问题的执着。变化和追求总是一个人的目标也是无奈之举,但庆幸的是李志歌唱的内容还是紧紧地贴合在我们生活的皮囊上。他不用再那么气喘吁吁地告诉我们生活有多么操蛋和无奈,而是能和他的朋友一起平静地坐着和我们讲述这些年的心想和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