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天朝不止一个人在听the cure
前段时间跟一个生长在美帝的abc喝咖啡时无意中聊到了the cure,当得知我也是the cure的脑残粉时,他用不太地道的中文发音惊叹道,我还以为全中国只有我一个人在听the cure呢!全中国到底有多少人在听the cure,说实话我不太清楚,因为除了我自己以外,我确实没见过活的the cure的粉。所以能遇到这位同为the cure粉的abc,哪怕他只是一个abc,我的惊喜程度亦不亚于他。
我听摇滚听得不算早,也不算太晚,喜欢上第一个摇滚歌手的时候大概是十四五岁,当然不能跟从小浸淫在rock大环境里的某些国家相提并论,天朝毕竟没有太多,或者说没有实质上的rock文化。直到现在,虽然号称出来了左一个摇滚乐队,右一个摇滚歌手,跟朋友去K歌的时候,中文歌还是清一色的爱来爱去,爱得那叫一个缠绵悱恻,死去活来,听多几首中文歌我总会有一种错觉,天朝人民是不是除了谈情说爱,啥都不干了。幸亏,我从初中开始便已经远离华语歌了,否则到现在恐怕还无法理解啥叫摇滚。
the cure属于在天朝听过他们名字的人不少,听过他们歌的人却不多的那一类乐队。至少在全国各地的KTV,我都特意翻过歌单,至今没有一家能搜到一个叫the cure的乐队,作为后朋始祖,说实话有点情何以堪。但是在西方,却有无数大牌歌手乐队都直言,自己的音乐曾经深受the cure的影响。
这张《Disintegration》可以说是他们颠峰时期的代表作,其中收录了大家耳熟能详的《Love Song》,《Last Dance》和《Lullaby》等,精彩程度堪比best。如果从他们的出道专辑《three imaginary boys》开始一路听过来,会发现这张作品严格来说处于一个the cure的转型期。
早期的the cure顶着后朋始祖的头衔,做出来的音乐接近意识流,旋律性没有那么强,听的更多的是一种意境,或者说是整个摇滚乐坛从华丽谢幕后沉淀下来的某些东西。对于早期他们的编曲,我身边喜欢金属的朋友认为是简单粗暴,喜欢爵士的朋友认为是锈迹斑斑,而我这个始终都游离在摇滚和流行之间的伪摇滚迷却听出了一种上古时期的情怀。无论是简单粗暴还是锈迹斑斑,这种上古时期的情怀都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
而从这张《Disintegration》之后的《wish》开始,旋律性渐渐增强,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更加流行,更符合大众口味,对于那些对摇滚一知半解,或者干脆把摇滚就理解为吵,噪,闹的人而言,去听听他们比较后期的《WILD MOOD SWINGS》之类的专辑,也许会比较容易接受,也容易颠覆普通人对摇滚的偏见。
唯独这张《Disintegration》,很难界定它是否是一张纯正的后朋,尽管我已经带着崇敬的心情从头到尾聆听了无数次。《Love Song》这首歌,实在是只能用经典两个字来形容,作为一个骨灰级的唱片发烧友,听过的歌手乐队,古今中外,不计其数,可是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我还是被深深震撼了。说实话,用复杂的旋律,宽广的音域,我也能随手写出几首还算过得去的曲子,找人编一编仔细弄一弄,说不定也能上上台面,所以我更加深刻得明白用简单的旋律极窄的音域作出好曲子的高难度,这种对音乐对摇滚的悟性和理解或许对于整个天朝流行乐坛而言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level不同。除了曲子本身,歌词也很朗朗上口,听两遍就能完全背下来那种,但是却没有那种很庸俗的感觉,如果有一天有一个人能让我对他唱出这首歌词,我想那一定是个极其重要的人。编曲自不待言,1989年,也就是25年前,这样的神来之笔,哪怕放在今天的美剧或电影里,还是那么in,你试试看把天朝89年的流行歌拿来放在今天的肥皂剧里,目测能分分钟雷倒一片。
还有大多数the cure粉最大爱的《lullaby》,这首歌如果让我来评论,我个人认为它还是比较典型的后朋曲风,从词到曲到编曲,甚至到MV情节的设定,当然,这也是我听过的最另类的摇篮曲了,spiderman,blissfully dead,gathering gloom……特别是那句点睛之笔的“the spiderman is having you for dinner tonight”和最后一句“and the spiderman is always hungry”总是让我情不自禁去构想那个场景——黑暗,无助,绝望,最后被spiderman完全吞噬。
就连收尾的这首《Homesick》,也是我从未听到过的一种思乡之情,没有浓墨重彩,没有任何具体的场景具体的人物,有的只是一种在无边无际的茫然中的一点自我审视,还有一点点自嘲。
Oh just one more and i'll walk away
All the everything you win turns to nothing today
So just one more just one more go inspire in me
The desire in me to never go home
——2014年某个无聊的凌晨再次听the cure有感
我听摇滚听得不算早,也不算太晚,喜欢上第一个摇滚歌手的时候大概是十四五岁,当然不能跟从小浸淫在rock大环境里的某些国家相提并论,天朝毕竟没有太多,或者说没有实质上的rock文化。直到现在,虽然号称出来了左一个摇滚乐队,右一个摇滚歌手,跟朋友去K歌的时候,中文歌还是清一色的爱来爱去,爱得那叫一个缠绵悱恻,死去活来,听多几首中文歌我总会有一种错觉,天朝人民是不是除了谈情说爱,啥都不干了。幸亏,我从初中开始便已经远离华语歌了,否则到现在恐怕还无法理解啥叫摇滚。
the cure属于在天朝听过他们名字的人不少,听过他们歌的人却不多的那一类乐队。至少在全国各地的KTV,我都特意翻过歌单,至今没有一家能搜到一个叫the cure的乐队,作为后朋始祖,说实话有点情何以堪。但是在西方,却有无数大牌歌手乐队都直言,自己的音乐曾经深受the cure的影响。
这张《Disintegration》可以说是他们颠峰时期的代表作,其中收录了大家耳熟能详的《Love Song》,《Last Dance》和《Lullaby》等,精彩程度堪比best。如果从他们的出道专辑《three imaginary boys》开始一路听过来,会发现这张作品严格来说处于一个the cure的转型期。
早期的the cure顶着后朋始祖的头衔,做出来的音乐接近意识流,旋律性没有那么强,听的更多的是一种意境,或者说是整个摇滚乐坛从华丽谢幕后沉淀下来的某些东西。对于早期他们的编曲,我身边喜欢金属的朋友认为是简单粗暴,喜欢爵士的朋友认为是锈迹斑斑,而我这个始终都游离在摇滚和流行之间的伪摇滚迷却听出了一种上古时期的情怀。无论是简单粗暴还是锈迹斑斑,这种上古时期的情怀都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
而从这张《Disintegration》之后的《wish》开始,旋律性渐渐增强,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更加流行,更符合大众口味,对于那些对摇滚一知半解,或者干脆把摇滚就理解为吵,噪,闹的人而言,去听听他们比较后期的《WILD MOOD SWINGS》之类的专辑,也许会比较容易接受,也容易颠覆普通人对摇滚的偏见。
唯独这张《Disintegration》,很难界定它是否是一张纯正的后朋,尽管我已经带着崇敬的心情从头到尾聆听了无数次。《Love Song》这首歌,实在是只能用经典两个字来形容,作为一个骨灰级的唱片发烧友,听过的歌手乐队,古今中外,不计其数,可是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我还是被深深震撼了。说实话,用复杂的旋律,宽广的音域,我也能随手写出几首还算过得去的曲子,找人编一编仔细弄一弄,说不定也能上上台面,所以我更加深刻得明白用简单的旋律极窄的音域作出好曲子的高难度,这种对音乐对摇滚的悟性和理解或许对于整个天朝流行乐坛而言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level不同。除了曲子本身,歌词也很朗朗上口,听两遍就能完全背下来那种,但是却没有那种很庸俗的感觉,如果有一天有一个人能让我对他唱出这首歌词,我想那一定是个极其重要的人。编曲自不待言,1989年,也就是25年前,这样的神来之笔,哪怕放在今天的美剧或电影里,还是那么in,你试试看把天朝89年的流行歌拿来放在今天的肥皂剧里,目测能分分钟雷倒一片。
还有大多数the cure粉最大爱的《lullaby》,这首歌如果让我来评论,我个人认为它还是比较典型的后朋曲风,从词到曲到编曲,甚至到MV情节的设定,当然,这也是我听过的最另类的摇篮曲了,spiderman,blissfully dead,gathering gloom……特别是那句点睛之笔的“the spiderman is having you for dinner tonight”和最后一句“and the spiderman is always hungry”总是让我情不自禁去构想那个场景——黑暗,无助,绝望,最后被spiderman完全吞噬。
就连收尾的这首《Homesick》,也是我从未听到过的一种思乡之情,没有浓墨重彩,没有任何具体的场景具体的人物,有的只是一种在无边无际的茫然中的一点自我审视,还有一点点自嘲。
Oh just one more and i'll walk away
All the everything you win turns to nothing today
So just one more just one more go inspire in me
The desire in me to never go home
——2014年某个无聊的凌晨再次听the cure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