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F发家史——东京地下暗黑音乐物语

PSF发家史——东京地下暗黑音乐物语 发表于上海《1626》杂志 作者按:我没见过生悦住英夫,有的资料来自wiki和google,有消息说,他的店半年前关掉了。 提起“过去”这个词,每个人的时间轴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说起“过去”可能是在说十几年前他们的青春,而现在说起“过去”,大多也就是近两三年的事。可见时间这个东西,的确是以加速度在向前飞驰。80后的乐迷可以说听打口带是他们的过去,到了90后,可能印象中的过去也就是CD和MP3了。听音乐的口味和穿衣服一样,可能刚开始大家都想和别人一样穿大牌,没有大牌的会因为自己和别人不同而感到惭愧,时间久了反而会形成一股“后浪潮”,大家拼命地想和别人不一样,听的东西越小众越偏门反而更有成就感。于是“后浪潮”扬尘而去,把大牌们远远甩在身后。日本实验迷噪,Kraut Rock甚至Avant Jazz这样“地地下”乐派的听众群日趋庞大,金属党和朋克们在除了音乐节这样类似娱乐的场合闹一闹,其他时候反而显得消停了。客观地说,除了少部分刚开始就接触到极端前卫的音乐听众(现在网络的发达程度和信息传播速度远远超乎了我们当初的预料),大多数乐迷走的路都差不多。由分门别类的大牌到专听自己那一口的某乐派,最后一直听到无人知晓的东西,所以小众里面大神级的骨灰乐迷确实占大多数,他们是逐级走过来的,“Dark Wave”,“New Wave”,“No Wave”,什么“Wave”在他们面前都已经波澜不惊了。 时下在国内,日本实验迷噪音乐可能拥有相对忠实稳定的听众群,其实不仅仅是在亚洲,整个世界音乐范围里,日本实验迷噪的能量也是不容小觑的。连英国的PHOENIX RECORDS(凤凰唱片)也开始发掘整理七八十年代日本的前卫实验或迷幻团体资料,以再版限量CD的方式让许多被人遗忘的唱片浴火重生。但是昨日重现并不能证明今天的存在,暂且将眼光收回来,关注日本实验迷噪本身的发展。 但凡热衷于日本实验迷噪的乐迷,相信很多人对河端一,灰野敬二,三上宽,南条麻人,吉田达也,阿部薰,高柳昌行……一干人等的名字耳熟能详,甚至可以排出一百零八位天罡地煞来,对各个团体的前史后传也如数家珍,但谁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就是PSF唱片对日本实验迷噪在世界范围内的蝴蝶效应功不可没。如果你是一位日本实验迷噪的听众,你不可能没有一张来自PSF的唱片。而说到“Modern Music”(现代音乐馆),可能有些人就有点迷糊了,似乎听说过?再说到一个人,生悦住英夫,也许有些人就不知道了。 到了东京,到新宿乘铁路再过五站有个站叫“明大前 駅”,下了车站会看到一排低矮狭小的旧式日本街区,感觉像是《寅次郎的故事》里的“葛饰柴又”,一派郊区小镇景象。这就是PSF的发源地——“Modern Music”的大本营。离车站不远有一栋小小的二层楼房,有一块不起眼的白色日文招牌挂在外墙上。顺着贴满演出海报的阶梯上了二楼,就能看到一家貌似废品收购站的小店。海报,CD,录影带和黑胶唱片叠床架屋码得到处都是,这就是“Modern Music”,和大名鼎鼎的PSF唱片掌门人——生悦住英夫本人。在店里你可以找到比较齐全的PSF唱片,还有各种日本地下音乐出版物,在浩如烟海的“垃圾堆”里面搜寻片刻,时不时会有惊喜的发现。在另一侧的柜台,则放着一些国外的先锋音乐唱片和出版物。热衷于此的人一到店里就有一种把这里搜刮一空的欲望,当然你也可以什么都不买,和老板——或者说东京地下暗黑音乐大佬聊聊天。 生悦住英夫身上,便散发着“敏锐”二字最能恰当概括的气息。在最开始,他只是一间普通唱片店的店员,六七十年代的日本,根本没人关注什么前卫摇滚,迷幻摇滚,太空摇滚这些玩意儿,唱片店的进货单上都是欧美各大排行榜Top100以内的东西。他作为一个店员,每天为顾客播放这些东西听到自己都想死,他觉得这样的日子过一百年也没有什么意思。直到1980年9月,生悦住英夫开了自己的唱片店,也就是“Modern Music”, 于是他开始购进一些欧美的先锋音乐和迷幻摇滚唱片,这是他自己的兴之所至,但他也循序渐进地向顾客推荐和播放一些这类唱片,慢慢地有了一些顾客开始喜欢他推荐的唱片,成为唱片店的稳定消费者,也和他成了朋友。过去的老顾客们仍然认同他的音乐品位,“Modern Music”生意不错。同时他也相当关注当时日本的很多地下乐队,他买下了所有当时日本地下独立发行的乐队唱片,试图用过去在唱片连锁店的资源和人脉向一些大型唱片公司推荐这些乐队,但绝大多数被这些大型唱片公司出于商业目的考虑为由拒绝了。这时的美国正处于再版老迷幻摇滚乐队和先锋音乐萌生的双重复苏时代,他开始将重心转移到六十年代中后期美国地下迷幻摇滚乐队,随心所欲地大量购进和推广主要来自美国的迷幻摇滚乐队唱片,后来有的顾客受到他推荐的音乐的影响,索性组建了自己的乐队,比如说南条麻人,他构建了大名鼎鼎的重型速度迷幻乐队“High Rise”的最初形态(当时乐队名就叫"Psychedelic Speed Freaks "简称P. S. F ,主脑还是成田宗弘 )。有一天南条麻人拿着P. S. F 的小样,来给生悦住英夫听。生悦住英夫仔细听完之后,决定制作和发售这张唱片。P. S. F也改名为High Rise,并发行了High Rise的首张专辑《Psychedelic Speed Freaks 》。这套唱片一共只做了300张,却卖了一年多,《High Rise 2》制作了500张,其中有一部分卖到了海外,这在日本地下音乐界相当于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大风暴。这期间生悦住英夫结识了大量的日本地下乐队乐手,直到灰野敬二领导的“不失者”乐队的首张专辑出版,日本地下迷噪音景的雏形渐渐展开了它尚未丰满的黑色羽翼。随着越来越多让生悦住英夫感到欣喜的新乐队出现,他终于决定成立自己的唱片厂牌:“PSF”,而“PSF”的意思则是来源于High Rise1985年的首专《Psychedelic Speed Freaks》的缩写。(特别说明:以成田宗弘为主脑的 Psychedelic Speed Freaks也出过一张6首歌曲的同名EP 《P. S. F 》,近年由美国Black Edition 发行了这张唱片的黑胶版本,名字上很容易和High Rise 的首专相混淆。)
接下来的十几年,就是这个黑色风暴的核心,PSF开始推陈出新,不断出版日本本土地下乐队的专辑,风格也不再拘于迷幻摇滚,日本传统音乐,即兴和自由爵士,甚至噪音乐队迅速得到推广,并像龙卷风一样横扫全球。这是生悦住英夫一开始并未料到的。再后来,"不失者",“光束夜”,“GHOST”,南条麻人+河端一+吉田达也的“MUSICA TRANSONIC”和灰野+三上宽+石塚俊明的Vajra这样的全明星超级团体诞生,灰野敬二首张个人专辑带来的纯黑美学……随着这些乐队的崛起,日本实验迷噪成为世界独树一帜的新风向标,以《Tokyo Flashback 》为名的PSF厂牌大合集横空出世,镇惊了欧美的先锋音乐听众,再再后来……生悦住英夫本人自然而然就成了日本地下音乐的幕后大佬。 纵观生悦住英夫的大佬生涯,“敏锐”和“果敢”成就了他和日本地下音乐传奇经历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Modern Music”一贯保持着它的风格,不显眼,非商业,潜藏在日常和市井社会中,却蕴含着极为前卫的实验性和尖锐的挑战性。秉承着不妥协的独立精神,日本地下音乐简单原始,粗糙有力的个性,使它具备了足以撼动主流文化体系的巨大破坏力,这正是PSF的精神,也是日本地下音乐之所以能够让整个亚洲乃至世界音乐界为之瞩目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