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莫多的礼物个人喜好排名

纯个人喜好,不懂音乐,瞎BB。
第一:WHY NOBODY FIGHTS,卡西莫多的礼物,爱旋律
喜欢学院派写出的旋律,不迎合流行,仅凭旋律就能撑起整首音乐。
WHY NOBODY FIGHTS,哪怕只有一个旋律,也能表达完整的意境。只一句词,而且是世界都听的懂的词。特别喜欢这首歌声音的扩张感。编曲美式后摇,混音很棒,让整首歌有种安静的力量,能听着入睡。演唱会上白袍趟着鲜血的演绎与开场黑袍KNIGHT OF CYDONIA对应,像一场音乐剧,才明白这歌有多正能量:权利的争取,新的价值观的确立,需要有人站出来FIGHT,即使面对非议,即使流血而亡。可以听一下陶喆的乱七八糟,和这歌都是表达对社会现状想法的后摇,具象化和这种抽象的表达,你更喜欢哪一种呢
卡西莫多的礼物,冷清唯美的意境;声音在要爆发时又拉回来,有种无力又抚慰自己的感觉。看了MUSE的UNINTENDED的MV,似乎明白巴洛克式的建筑音乐就是一种静止中流动起伏的美。这首歌流淌着巴洛克式的旋律线条,喜欢“巴黎”两字的发音,和旋律特别契合。编曲也许是演唱会先入为主,也许是喜欢偶像连带喜欢他创作用的乐器的音色,总觉得钢琴更好,吉他有点吵,加入的雷雨声有点多余。
越简单的东西越不容易过时,这两首也许十年后还会喜欢。
第二,LET U GO ,不朽,爱摇滚
摇滚是种真实得让人很激动,又很心痛的东西。
LET U GO,发这歌那天刚好去旅游。在车上插上耳机听,歌一出来,就想到第一个喜欢的摇滚音乐人郑钧,他们都是很干净清澈的英伦味。那一刻又回到听郑钧张楚时的感觉,太多年没这种感觉了。主歌压抑,副歌卡通式的庄严仪式感。混音削弱了观念中应该加强的部分,整体不吵,倒有种慢摇的感觉。很喜欢这首的词,直白有力。可以对比下黑色柳丁,都是表达压抑躁动宣泄的歌,词曲编曲的不同表达。
不朽,现场感很强,很燃的歌。编曲有点散,整体性强一些,ONE TAKE感觉更好点。花花演绎的声音变化很有意思,慵懒戏谑暴躁不屑。越听这歌越像情歌呢,FLIRT A GIRL的感觉,MUSE的SUPERMASSIVE BLACK HOLE的感觉。
第三,拆弹专家,我们都是孤独的
拆弹专家,因为之前偶像的缘故,一直喜欢节奏的东西。这歌多种方式表达节奏,特别欢脱。词不错。花花的节奏感挺好的,以后可多尝试节奏性的东西,毕竟节奏是当下音乐重要的元素。
我们都是孤独的,旋律和花花的演绎都有种微醉的感觉,难怪演唱会要拿个酒瓶。第三人语气讲故事,最后一句我们都是孤独的,像读后感,把歌带到另一个意境。整体不沧桑,不宣泄,有种自怜的孤独。
第四,枕边故事,环游
枕边故事,甜美的民谣,隐约有点爵士的感觉。花花版本的董小姐是把民谣加入节奏,而这歌爵士变民谣是相反的改编。民谣不只是沧桑怀旧,也可以轻快而美好。希望多些人能折腾一下民谣,民谣表现方式丰富些,才能活下来。
环游,旋律很跳跃,融入的东西很多,但编曲流畅性差些,有点杂乱。可以听一下陶喆WALK ON的编曲,都是表达自由行走的感觉。可以听一下卢广仲的一百种生活的词。
第五,微光,烟火里的尘埃
这两首是以大众流行歌为出发点制作的,大众一听不会不习惯。个人而言,过了听流行歌的年龄,一听这两首旋律,和当下流行歌似曾相识,有点抵触。但仍是有水平的流行歌。
微光,纯钢琴编曲,简单大气。个人而言,不太喜欢励志向,有点煽情的歌。更喜欢WHY NOBODY FIGHTS这样引发人思考的表达。
烟火里的尘埃,靠迷幻摇滚编曲,大众会觉得比较新鲜。个人觉得,词曲都有点话唠,也不好唱:词太满,部分改成吟唱或和音比较好;曲有点长,给人总不完的感觉。
以上主要是旋律排名。
词最佳,WHY NOBODY FIGHTS,LET U GO
编曲最佳,烟火里的尘埃
就像喝惯了速溶咖啡,一下子喝纯咖啡会不习惯;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喜欢纯一些的东西。
面向大众,要有微光、烟火里的尘埃这样的流行歌。
而音乐性强的歌,还是要鼓励花花继续创作。现在音乐节,独立音乐人越来越火,也说明大众音乐品味的变化,是未来的趋势。
最希望的是,这辈子能等来花花的无字歌专辑,最纯粹的无添加的音乐。
第一:WHY NOBODY FIGHTS,卡西莫多的礼物,爱旋律
喜欢学院派写出的旋律,不迎合流行,仅凭旋律就能撑起整首音乐。
WHY NOBODY FIGHTS,哪怕只有一个旋律,也能表达完整的意境。只一句词,而且是世界都听的懂的词。特别喜欢这首歌声音的扩张感。编曲美式后摇,混音很棒,让整首歌有种安静的力量,能听着入睡。演唱会上白袍趟着鲜血的演绎与开场黑袍KNIGHT OF CYDONIA对应,像一场音乐剧,才明白这歌有多正能量:权利的争取,新的价值观的确立,需要有人站出来FIGHT,即使面对非议,即使流血而亡。可以听一下陶喆的乱七八糟,和这歌都是表达对社会现状想法的后摇,具象化和这种抽象的表达,你更喜欢哪一种呢
卡西莫多的礼物,冷清唯美的意境;声音在要爆发时又拉回来,有种无力又抚慰自己的感觉。看了MUSE的UNINTENDED的MV,似乎明白巴洛克式的建筑音乐就是一种静止中流动起伏的美。这首歌流淌着巴洛克式的旋律线条,喜欢“巴黎”两字的发音,和旋律特别契合。编曲也许是演唱会先入为主,也许是喜欢偶像连带喜欢他创作用的乐器的音色,总觉得钢琴更好,吉他有点吵,加入的雷雨声有点多余。
越简单的东西越不容易过时,这两首也许十年后还会喜欢。
第二,LET U GO ,不朽,爱摇滚
摇滚是种真实得让人很激动,又很心痛的东西。
LET U GO,发这歌那天刚好去旅游。在车上插上耳机听,歌一出来,就想到第一个喜欢的摇滚音乐人郑钧,他们都是很干净清澈的英伦味。那一刻又回到听郑钧张楚时的感觉,太多年没这种感觉了。主歌压抑,副歌卡通式的庄严仪式感。混音削弱了观念中应该加强的部分,整体不吵,倒有种慢摇的感觉。很喜欢这首的词,直白有力。可以对比下黑色柳丁,都是表达压抑躁动宣泄的歌,词曲编曲的不同表达。
不朽,现场感很强,很燃的歌。编曲有点散,整体性强一些,ONE TAKE感觉更好点。花花演绎的声音变化很有意思,慵懒戏谑暴躁不屑。越听这歌越像情歌呢,FLIRT A GIRL的感觉,MUSE的SUPERMASSIVE BLACK HOLE的感觉。
第三,拆弹专家,我们都是孤独的
拆弹专家,因为之前偶像的缘故,一直喜欢节奏的东西。这歌多种方式表达节奏,特别欢脱。词不错。花花的节奏感挺好的,以后可多尝试节奏性的东西,毕竟节奏是当下音乐重要的元素。
我们都是孤独的,旋律和花花的演绎都有种微醉的感觉,难怪演唱会要拿个酒瓶。第三人语气讲故事,最后一句我们都是孤独的,像读后感,把歌带到另一个意境。整体不沧桑,不宣泄,有种自怜的孤独。
第四,枕边故事,环游
枕边故事,甜美的民谣,隐约有点爵士的感觉。花花版本的董小姐是把民谣加入节奏,而这歌爵士变民谣是相反的改编。民谣不只是沧桑怀旧,也可以轻快而美好。希望多些人能折腾一下民谣,民谣表现方式丰富些,才能活下来。
环游,旋律很跳跃,融入的东西很多,但编曲流畅性差些,有点杂乱。可以听一下陶喆WALK ON的编曲,都是表达自由行走的感觉。可以听一下卢广仲的一百种生活的词。
第五,微光,烟火里的尘埃
这两首是以大众流行歌为出发点制作的,大众一听不会不习惯。个人而言,过了听流行歌的年龄,一听这两首旋律,和当下流行歌似曾相识,有点抵触。但仍是有水平的流行歌。
微光,纯钢琴编曲,简单大气。个人而言,不太喜欢励志向,有点煽情的歌。更喜欢WHY NOBODY FIGHTS这样引发人思考的表达。
烟火里的尘埃,靠迷幻摇滚编曲,大众会觉得比较新鲜。个人觉得,词曲都有点话唠,也不好唱:词太满,部分改成吟唱或和音比较好;曲有点长,给人总不完的感觉。
以上主要是旋律排名。
词最佳,WHY NOBODY FIGHTS,LET U GO
编曲最佳,烟火里的尘埃
就像喝惯了速溶咖啡,一下子喝纯咖啡会不习惯;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喜欢纯一些的东西。
面向大众,要有微光、烟火里的尘埃这样的流行歌。
而音乐性强的歌,还是要鼓励花花继续创作。现在音乐节,独立音乐人越来越火,也说明大众音乐品味的变化,是未来的趋势。
最希望的是,这辈子能等来花花的无字歌专辑,最纯粹的无添加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