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绝不该是无害的
50年代中期,Chuck Berry凭一腔冲动创作了歌曲Maybellene,这使他一举成名。这首歌叙述的是一个伤心透底的故事,从这首歌曲的创作开始,一种摇滚乐的基本音调被定义了,在他这,情感的倾诉并非来自字里行间的文字描述,而是隐藏其中被悬置在记忆中的事件,惟它才令人难忘,可触碰真实情感。
作为一种传统,70年代中期,Bruce Springsteen创作的Thunder Road是Maybellene的延续。“老板”用急速的吉他拨弦宣泄自己的悲伤,渐显渐隐的滴滴琴声由于没有和声则显得很无助,是种无法回应的音响。这很像电影《现代启示录》里投下的凝固汽油弹:你离它那么远,但那种味道对你就像是一种“胜利”。
约瑟翰·庞麦郎的歌曲《我的滑板鞋》创作于2008年,在2013年谱完曲后,他的完整面貌终于在2014年后半年,如雨后的春笋般迅速流行。它的歌词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喜欢跳舞的少年对一双梦寐以求的滑板鞋的迷恋。Chuck Berry的作品是《三教父》那种的,他从容不迫,节奏上稳稳当当,相当单一且不断的重复,不断的上演相同的戏,音调基本没多大变化。Springsteen的歌曲则是《铁十字勋章》,它紧凑且充满张力,暴躁的抡弦非常像詹姆斯·柯本的狂笑,没理由给你任何一点喘息,牢牢抓着你的神经。约瑟翰·庞麦郎的作品则是:乌维·鲍尔的《入侵华尔街》,那部电影相当简单,鲍尔抛弃了在《地牢围攻》系列及《吸血莱恩》系列中常用的杂耍蒙太奇和多线套层的叙述结构,在一个差不多是当代美国的透镜的时空里,在穷人们正占领着华尔街之时,鲍尔激烈地用电影中的子弹无比残酷的打碎了竞选人口中的“美国梦”。这很像庞麦郎口中的“时尚”和“摩擦”:当你集中注意在那动作上时,你很可能错过了什么,甚至无法感知自己看到了什么,你确定歌词中的少年真的是穿上了那双梦寐以求的滑板鞋吗?
在庞麦郎的口中,那双红色的滑板鞋共以三种形式出现在歌词中:作者想象中的和作者在歌词里穿上的(以“爪牙”的外形出现),以及作为听者的我们看到的。这三种形式并非是交叉的、复杂的、眼花缭乱的出现的,而是一种平视的、直线的叙述中各有所显隐的、串联起生活与想象的以及与此在的“现实”的边界。创作的冲动体现在歌词“在月光下有时很远有时很近的身影”中,而在歌词外面,庞麦郎则用自己的想法赋予了滑板鞋以特定的形象:它是运动的、追逐的和热情的野兽,是完完全全不服从规诫的。
其中一句歌词是这样的:“在我的想象中,有一双滑板鞋”,这里的“一双”,庞麦郎是做加黑和打斜线处理的:这里的“一”应被唱作yi第四声(张楚的《姐姐》高潮部分的jie也唱第四声),“双”则唱作“suang”。庞麦郎毫不掩饰,这位来自陕西的艺术家,同他的前辈马飞、张楚、王建房一样,汲取了三秦之地的热情与激烈,不同于民族乐派,继而转化为三两个闪光的唱腔。
Robbie Robertson说过:“音乐绝不该是无害的”。贝多芬的交响曲“合唱”使用了席勒的作品《欢乐颂》,我们知道,无论是虚构小说《发条橙》中的Alex还是实在存在的元首希特勒都是它的拥趸,都对这个作品痴迷不已。就其作品本身来看,贝多芬创作的男高音部声调极高,与乐队的演奏互相缠绕,间隔极短,除了少数演出的男高音声部能把它表现的清清楚楚以外,多数都是蒙混过关。而约瑟翰·庞麦郎的《我的滑板鞋》容易让我们陷入这样一种误区,即它是这样的一首歌曲:怀念的、伤感的、小资式恋物的。不,它不是,无论是街道上的“摩擦”还是月光下的”时尚“,它是一种宣告式姿态的,它的热烈完全可以使你混淆掉虚构和现实,它分明更像是Robbie Robertson写的Acadian Driftwood:顶着加拿大的冷风走着,我有什么办法骑,哦,我有什么办法走。
作为一种传统,70年代中期,Bruce Springsteen创作的Thunder Road是Maybellene的延续。“老板”用急速的吉他拨弦宣泄自己的悲伤,渐显渐隐的滴滴琴声由于没有和声则显得很无助,是种无法回应的音响。这很像电影《现代启示录》里投下的凝固汽油弹:你离它那么远,但那种味道对你就像是一种“胜利”。
约瑟翰·庞麦郎的歌曲《我的滑板鞋》创作于2008年,在2013年谱完曲后,他的完整面貌终于在2014年后半年,如雨后的春笋般迅速流行。它的歌词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喜欢跳舞的少年对一双梦寐以求的滑板鞋的迷恋。Chuck Berry的作品是《三教父》那种的,他从容不迫,节奏上稳稳当当,相当单一且不断的重复,不断的上演相同的戏,音调基本没多大变化。Springsteen的歌曲则是《铁十字勋章》,它紧凑且充满张力,暴躁的抡弦非常像詹姆斯·柯本的狂笑,没理由给你任何一点喘息,牢牢抓着你的神经。约瑟翰·庞麦郎的作品则是:乌维·鲍尔的《入侵华尔街》,那部电影相当简单,鲍尔抛弃了在《地牢围攻》系列及《吸血莱恩》系列中常用的杂耍蒙太奇和多线套层的叙述结构,在一个差不多是当代美国的透镜的时空里,在穷人们正占领着华尔街之时,鲍尔激烈地用电影中的子弹无比残酷的打碎了竞选人口中的“美国梦”。这很像庞麦郎口中的“时尚”和“摩擦”:当你集中注意在那动作上时,你很可能错过了什么,甚至无法感知自己看到了什么,你确定歌词中的少年真的是穿上了那双梦寐以求的滑板鞋吗?
在庞麦郎的口中,那双红色的滑板鞋共以三种形式出现在歌词中:作者想象中的和作者在歌词里穿上的(以“爪牙”的外形出现),以及作为听者的我们看到的。这三种形式并非是交叉的、复杂的、眼花缭乱的出现的,而是一种平视的、直线的叙述中各有所显隐的、串联起生活与想象的以及与此在的“现实”的边界。创作的冲动体现在歌词“在月光下有时很远有时很近的身影”中,而在歌词外面,庞麦郎则用自己的想法赋予了滑板鞋以特定的形象:它是运动的、追逐的和热情的野兽,是完完全全不服从规诫的。
其中一句歌词是这样的:“在我的想象中,有一双滑板鞋”,这里的“一双”,庞麦郎是做加黑和打斜线处理的:这里的“一”应被唱作yi第四声(张楚的《姐姐》高潮部分的jie也唱第四声),“双”则唱作“suang”。庞麦郎毫不掩饰,这位来自陕西的艺术家,同他的前辈马飞、张楚、王建房一样,汲取了三秦之地的热情与激烈,不同于民族乐派,继而转化为三两个闪光的唱腔。
Robbie Robertson说过:“音乐绝不该是无害的”。贝多芬的交响曲“合唱”使用了席勒的作品《欢乐颂》,我们知道,无论是虚构小说《发条橙》中的Alex还是实在存在的元首希特勒都是它的拥趸,都对这个作品痴迷不已。就其作品本身来看,贝多芬创作的男高音部声调极高,与乐队的演奏互相缠绕,间隔极短,除了少数演出的男高音声部能把它表现的清清楚楚以外,多数都是蒙混过关。而约瑟翰·庞麦郎的《我的滑板鞋》容易让我们陷入这样一种误区,即它是这样的一首歌曲:怀念的、伤感的、小资式恋物的。不,它不是,无论是街道上的“摩擦”还是月光下的”时尚“,它是一种宣告式姿态的,它的热烈完全可以使你混淆掉虚构和现实,它分明更像是Robbie Robertson写的Acadian Driftwood:顶着加拿大的冷风走着,我有什么办法骑,哦,我有什么办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