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翻唱邓丽君者死之八九
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出一张邓丽君的翻唱专辑,早已是意料中事。一方面,其唱片公司龙源音乐扎根于广东,本就是发烧唱片大军中的一员,为小娟做的《如风往事》《细说往事》从包装到立意从来就是针对Hi-Fi市场,不料小娟同时又开辟了文艺青年的市场,而今的翻唱邓丽君就“汽车音乐”来说是长盛不衰的题材;另一方面,从小娟个人的音乐根源出发,不光是画公仔画出墙的《台北到淡水》,她每一个吐字都透露出源自邓丽君那个大时代的基因。我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有哪个唱片公司非要录一张邓丽君主题致敬专辑,除王菲外,小娟和山谷里的居民是我举双手双脚推荐的人选。
可无论是虾米、豆瓣,这张《君不见》都被喷出翔来。众人除了对小娟披着民谣外衣卖车载音乐表示不齿外(显然持这种观点均为不明真相群众),大部分是吐槽小娟的乡土气息和邓丽君十里洋场格格不入。最令人发指的例子莫过于专辑中的那首《你怎么说》,前半部分钢琴、尼龙吉他、弦乐的合奏足够优雅,中段乐队化的处理也让情绪顿起波澜,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首歌依然是360度全无死角,每一处都让人觉得不对味,“把我的爱情还给我”,别说爱情,能坚持60秒已是真汉子无疑。可又不能这样把一竿子打死,这张“山谷里的邓丽君”也有不少出彩之处,如《南海姑娘》,在节奏与音色的处理上恰如其分,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便很好地把槟城风光铺展在歌里。另一首经典的印度尼西亚民歌《船歌》也如此,打击乐、吹奏乐、弹拨乐均合理调度,听得人心头舒坦。可见小娟的“土”并非是绝对的罪无可恕,她能够把邓丽君歌中淳朴纯粹的那一面表现出来,在东南亚民歌的演绎里也颇得精气神。但另一方面,小娟在处理那些婉约、柔美乃至带着妩媚的部分又欠缺了邓丽君与生俱来的那种媚而不俗,比如《山茶花》,小娟只抓住了“山”,在“花”的部分可就差强人意了,可“山”与“花”的结合却是庄奴先生赋予邓丽君最别致的气质,也是邓丽君看似人人可攀、到头来却又发现高不可攀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面对几乎一边倒的群众评价,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或许会觉得郁闷。可在开案之初小娟便应有此觉悟,翻唱邓丽君就是这么一件不作不死的事情。从某个层面来说,对《君不见》的吐槽也意味着小娟在大家心目中的期许和位置。总之,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邓丽君,专辑最后收录了乐队的自创曲《君不见》或也代表他们对邓丽君的理解。“曲终人散君不见,生生世世续前缘”,这一理解或许在我看来有所偏颇了。可我自己的理解在他人眼中难道不也是偏颇的吗?
可无论是虾米、豆瓣,这张《君不见》都被喷出翔来。众人除了对小娟披着民谣外衣卖车载音乐表示不齿外(显然持这种观点均为不明真相群众),大部分是吐槽小娟的乡土气息和邓丽君十里洋场格格不入。最令人发指的例子莫过于专辑中的那首《你怎么说》,前半部分钢琴、尼龙吉他、弦乐的合奏足够优雅,中段乐队化的处理也让情绪顿起波澜,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首歌依然是360度全无死角,每一处都让人觉得不对味,“把我的爱情还给我”,别说爱情,能坚持60秒已是真汉子无疑。可又不能这样把一竿子打死,这张“山谷里的邓丽君”也有不少出彩之处,如《南海姑娘》,在节奏与音色的处理上恰如其分,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便很好地把槟城风光铺展在歌里。另一首经典的印度尼西亚民歌《船歌》也如此,打击乐、吹奏乐、弹拨乐均合理调度,听得人心头舒坦。可见小娟的“土”并非是绝对的罪无可恕,她能够把邓丽君歌中淳朴纯粹的那一面表现出来,在东南亚民歌的演绎里也颇得精气神。但另一方面,小娟在处理那些婉约、柔美乃至带着妩媚的部分又欠缺了邓丽君与生俱来的那种媚而不俗,比如《山茶花》,小娟只抓住了“山”,在“花”的部分可就差强人意了,可“山”与“花”的结合却是庄奴先生赋予邓丽君最别致的气质,也是邓丽君看似人人可攀、到头来却又发现高不可攀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面对几乎一边倒的群众评价,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或许会觉得郁闷。可在开案之初小娟便应有此觉悟,翻唱邓丽君就是这么一件不作不死的事情。从某个层面来说,对《君不见》的吐槽也意味着小娟在大家心目中的期许和位置。总之,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邓丽君,专辑最后收录了乐队的自创曲《君不见》或也代表他们对邓丽君的理解。“曲终人散君不见,生生世世续前缘”,这一理解或许在我看来有所偏颇了。可我自己的理解在他人眼中难道不也是偏颇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