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终于长大
1个月前写的,贴过来~
作为一个深度手机依赖症,早上睁开眼睛,我习惯性地刷一下知乎日报,然后看到一篇文章:“韩寒和朴树联手写的新歌《平凡之路》,火了”。
朴树铺天盖地的时候,大概是我中学的时代。我这个人一向看得开,遇到纠结了,想不通就不想,遇到疼痛了,躲不过就挨着。这用东北话叫“心大”,翻译成普通话或许应该是“没心没肺”。虽然青春期的忧郁也有,但是转身就忘的“达观”,或者干脆就承认了吧,是“没心没肺”,让我始终没有对朴树有什么特别的追捧,当然也包括韩寒呀、郭敬明呀、张悦然呀一类“八零后要是不嚼上几句根本没法在班里混了”的潮流人物。虽然他们的书,我七七八八的都看了一些,但当时我最喜爱的其实是《四世同堂》和《红楼梦》,这种不好意思和同学交流的“土货”。
扯了这么远,不过是想给自己洗洗白,想说明一下,在那么多应该写的文章还没写的时候,急着写了这一篇,并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真的有什么触动我了,让我不得不写。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 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 失望 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朴树沉寂了十一年,他在思考的是自己的位置和音乐的意义。其实自我和艺术究竟是什么,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仔细考虑过。这真的是一种幸福,没事闲着千万别乱想,不然会把自己逼疯。
我干过这种事,在无数个北京令人闻风丧胆的桑拿天、没有空调的宿舍里睡不着的夜晚,想我到底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我之于世界究竟有什么意义,文学究竟是什么,文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记着我和宿舍里的叛逆姑娘一起,大半夜跑到学校拆到一半的工地上。她蹲在残桓上抽着烟,念着诗。我这个没用的、不会抽烟、不能喝酒、也背不下来惠特曼全集的,坐在地上仰望被都市的灯光染成暗红色的天空。
还好我没抑郁,我觉得我之所以从无数个存在主义式的幻灭和怀疑中撑过来了,一方面因为这些问题有很多头脑比我聪明太多的人思考过,我偷了他们的成果;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因为上面所说的“没心没肺”,当自己对自己厌弃到一个极限的时候,我就说,睡觉吧,睡醒了就好了!
其实每个人意识或者无意识地都希望自己是特别的,至少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因为那时候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痛苦是从发现他者存在和自我渺小开始的,那个时期叫青春期。自我和世界的抗争,从不得不承认到坦然接受自己的平凡,就是渡过青春步入成熟的通道。
今天早上,睁开眼,看到了那条消息,点开了那首歌,忽然觉得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知乎网友说,《平凡之路》胜在情怀。是呀,这首歌,卖点远远不止朴树和韩寒两个标杆式人物。回想这两个人一路的坎坷跌宕,曾经辉煌,曾经没落,曾经迷茫,寻不到方向。虽然没有那么大幅度的开阖,但谁又不是经历了类似的轨迹,然后告别肆意妄为的时代。
朴树的歌,我听的其实不多。因为朴树风靡的2003年,我正崇洋媚外地从朋克寻觅到重金属,然后发现自己果然是土掉渣,最爱的风格居然是美国乡村,连音乐类型都带着“村”字。
但是,我仍然听出了一些变化。比如十一年前的朴树,他的歌里都是疑问,而十一年后的朴树,他给出了答案。
虽然这答案似乎有些令人遗憾。那个叛逆的标杆,那个永不妥协的年轻人,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音乐人,居然和那个不疯魔不成活的韩寒一起说出了“平凡才是最终的答案”。
叛逆和不妥协,是具有强烈生命力的。它之于吾等凡人,是希望;而之于那些榜样本身,是绝望。那种刻骨铭心的绝望,非强大内心不能化解,所以朴树抑郁了呀。不是因为脆弱,而是因为对这个世界太爱和太失望,所以有太多的疑问把自己逼入绝境。
但是,人总要经历骆驼举目四望皆是沙漠的苦难,才能到达婴儿般怡然自得的恬静(参见尼采人生三境界),而没有真正经历过苦难的所谓觉悟,终究是假的,一戳就破。疯魔和流浪最终归回了平凡,而这里的平凡并不是从最开始就什么都没有的平庸。
我一厢情愿地相信这首歌是写给八零后的。这个曾经备受诟病的一代,如今已过或是将近而立。他们加着班、养着家,在经济浪潮的碾压下,融入熙熙攘攘的社会。但是,他们曾经执拗地,用叛逆而决绝的姿态宣示过自我,他们心中的少年或是少女从未真正死去。
今天的朴树和韩寒都长大了,看遍了世事变迁,学会了妥协和放弃,但依旧保持着初心。他们说,“徘徊着的 在路上的 你要走吗 via via 易碎的骄傲着 那也曾是我的模样”。作为一个过来人,符合他们的年龄阅历,也符合所有的你我旁观他们的心情。
抽空看了几篇朴树的专访,我想他大概已经能够接受自己,能够坦然面对这个世界上的不美好了。
男孩终将长大成男人。
心甘情愿地走在我自己的普通的不起眼的平凡之路上,我想我依旧爱着这个“肮脏的、混乱的、嘈杂的、虚伪的,但是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世界”。
作为一个深度手机依赖症,早上睁开眼睛,我习惯性地刷一下知乎日报,然后看到一篇文章:“韩寒和朴树联手写的新歌《平凡之路》,火了”。
朴树铺天盖地的时候,大概是我中学的时代。我这个人一向看得开,遇到纠结了,想不通就不想,遇到疼痛了,躲不过就挨着。这用东北话叫“心大”,翻译成普通话或许应该是“没心没肺”。虽然青春期的忧郁也有,但是转身就忘的“达观”,或者干脆就承认了吧,是“没心没肺”,让我始终没有对朴树有什么特别的追捧,当然也包括韩寒呀、郭敬明呀、张悦然呀一类“八零后要是不嚼上几句根本没法在班里混了”的潮流人物。虽然他们的书,我七七八八的都看了一些,但当时我最喜爱的其实是《四世同堂》和《红楼梦》,这种不好意思和同学交流的“土货”。
扯了这么远,不过是想给自己洗洗白,想说明一下,在那么多应该写的文章还没写的时候,急着写了这一篇,并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真的有什么触动我了,让我不得不写。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 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 失望 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朴树沉寂了十一年,他在思考的是自己的位置和音乐的意义。其实自我和艺术究竟是什么,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仔细考虑过。这真的是一种幸福,没事闲着千万别乱想,不然会把自己逼疯。
我干过这种事,在无数个北京令人闻风丧胆的桑拿天、没有空调的宿舍里睡不着的夜晚,想我到底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我之于世界究竟有什么意义,文学究竟是什么,文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记着我和宿舍里的叛逆姑娘一起,大半夜跑到学校拆到一半的工地上。她蹲在残桓上抽着烟,念着诗。我这个没用的、不会抽烟、不能喝酒、也背不下来惠特曼全集的,坐在地上仰望被都市的灯光染成暗红色的天空。
还好我没抑郁,我觉得我之所以从无数个存在主义式的幻灭和怀疑中撑过来了,一方面因为这些问题有很多头脑比我聪明太多的人思考过,我偷了他们的成果;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因为上面所说的“没心没肺”,当自己对自己厌弃到一个极限的时候,我就说,睡觉吧,睡醒了就好了!
其实每个人意识或者无意识地都希望自己是特别的,至少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因为那时候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痛苦是从发现他者存在和自我渺小开始的,那个时期叫青春期。自我和世界的抗争,从不得不承认到坦然接受自己的平凡,就是渡过青春步入成熟的通道。
今天早上,睁开眼,看到了那条消息,点开了那首歌,忽然觉得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知乎网友说,《平凡之路》胜在情怀。是呀,这首歌,卖点远远不止朴树和韩寒两个标杆式人物。回想这两个人一路的坎坷跌宕,曾经辉煌,曾经没落,曾经迷茫,寻不到方向。虽然没有那么大幅度的开阖,但谁又不是经历了类似的轨迹,然后告别肆意妄为的时代。
朴树的歌,我听的其实不多。因为朴树风靡的2003年,我正崇洋媚外地从朋克寻觅到重金属,然后发现自己果然是土掉渣,最爱的风格居然是美国乡村,连音乐类型都带着“村”字。
但是,我仍然听出了一些变化。比如十一年前的朴树,他的歌里都是疑问,而十一年后的朴树,他给出了答案。
虽然这答案似乎有些令人遗憾。那个叛逆的标杆,那个永不妥协的年轻人,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音乐人,居然和那个不疯魔不成活的韩寒一起说出了“平凡才是最终的答案”。
叛逆和不妥协,是具有强烈生命力的。它之于吾等凡人,是希望;而之于那些榜样本身,是绝望。那种刻骨铭心的绝望,非强大内心不能化解,所以朴树抑郁了呀。不是因为脆弱,而是因为对这个世界太爱和太失望,所以有太多的疑问把自己逼入绝境。
但是,人总要经历骆驼举目四望皆是沙漠的苦难,才能到达婴儿般怡然自得的恬静(参见尼采人生三境界),而没有真正经历过苦难的所谓觉悟,终究是假的,一戳就破。疯魔和流浪最终归回了平凡,而这里的平凡并不是从最开始就什么都没有的平庸。
我一厢情愿地相信这首歌是写给八零后的。这个曾经备受诟病的一代,如今已过或是将近而立。他们加着班、养着家,在经济浪潮的碾压下,融入熙熙攘攘的社会。但是,他们曾经执拗地,用叛逆而决绝的姿态宣示过自我,他们心中的少年或是少女从未真正死去。
今天的朴树和韩寒都长大了,看遍了世事变迁,学会了妥协和放弃,但依旧保持着初心。他们说,“徘徊着的 在路上的 你要走吗 via via 易碎的骄傲着 那也曾是我的模样”。作为一个过来人,符合他们的年龄阅历,也符合所有的你我旁观他们的心情。
抽空看了几篇朴树的专访,我想他大概已经能够接受自己,能够坦然面对这个世界上的不美好了。
男孩终将长大成男人。
心甘情愿地走在我自己的普通的不起眼的平凡之路上,我想我依旧爱着这个“肮脏的、混乱的、嘈杂的、虚伪的,但是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