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地方越来越好,缺失的部分一直都在缺失
张靓颖这几年执着改变的地方就是尽量让自己的演唱放松、再放松,尤其在个人专辑里面真正需要飙高音的部分一张比一张轻,一张比一张少;更加注重到音乐流畅度与时代感,比如这张专辑竟然能在几首歌里面听出丝丝RIhanna的腔调。不管怎么说,我觉得起码是紧追潮流的动作,这点有市场考虑,更与歌手不断精进的自我提升有关。
所以这张专辑没有什么大改变,只能算是再一次精进一步(相比《改变》。要求歌手每张专辑都改变是相当荒谬的想法)。张靓颖还是在Pop R&B的基础上,加点这,加点那,引进些时髦的,放弃些陈旧(闷)的,所以整张专辑非常悦耳,流畅无钝点,情绪较统一,就是听起来非常美好的感觉,没有太多来自歌手或者歌曲的某种强迫,舒舒服服循环着听下去就是。
不过张靓颖以这样的速度应对市场的变革,我隐约感觉有走到flop的危险。Vocal系虽得人的青睐或是仰慕,但是vocal好的女声随便一个草根选秀或者歌手比赛都能挑出好几个,说实话张靓颖的vocal根本达不到不可取代那种level的话,《第七感》这样虽然悦耳却不抢耳的作品,甚至歌曲上没有一首具备话题度,对于一个以vocal见长立本的女歌手来说,危机不就眼皮底下的事情吗?
所以,那些肤浅而无味的歌词(不是说肤浅不好,但是肤浅的词不一定就必须肤浅地去表达,参考张惠妹的几首舞曲的填词);
是不是可以来得更有玩味,更合30岁当代女性的态度和腔调呢?
那些在别人的歌曲里也似曾相识的曲、编曲;
是不是可以考虑少来一点,多一点属于自己的特色实践呢?
还有那些堆砌的大腕级音乐人的贡献,
我只能说,张靓颖需要的不是12首歌背后有12个牛皮吹的名字,
更应该好好寻个统筹能力很强的制作人也好,总监也罢,或是一个团队,更具才能和胆识...等等的吧。
否则以这种模式继续下去,可能出到《第二十感》,成就也只能到这个水平了。
关键就看张靓颖团队,对音乐还有多少企图心,对自己的定位究竟是安于现状还是会有新的思考。
除了学Beyonce的舞步,更值得学她对音乐的不断探索和超高要求,她的理念和她对自身的经营(我知道很多国内女歌手都在模仿其皮毛,不得其精髓);
除了唱出节奏和旋律,更应该有与之相配的态度表达,
30岁才是出成绩的黄金时间啊。抓住了。
所以这张专辑没有什么大改变,只能算是再一次精进一步(相比《改变》。要求歌手每张专辑都改变是相当荒谬的想法)。张靓颖还是在Pop R&B的基础上,加点这,加点那,引进些时髦的,放弃些陈旧(闷)的,所以整张专辑非常悦耳,流畅无钝点,情绪较统一,就是听起来非常美好的感觉,没有太多来自歌手或者歌曲的某种强迫,舒舒服服循环着听下去就是。
不过张靓颖以这样的速度应对市场的变革,我隐约感觉有走到flop的危险。Vocal系虽得人的青睐或是仰慕,但是vocal好的女声随便一个草根选秀或者歌手比赛都能挑出好几个,说实话张靓颖的vocal根本达不到不可取代那种level的话,《第七感》这样虽然悦耳却不抢耳的作品,甚至歌曲上没有一首具备话题度,对于一个以vocal见长立本的女歌手来说,危机不就眼皮底下的事情吗?
所以,那些肤浅而无味的歌词(不是说肤浅不好,但是肤浅的词不一定就必须肤浅地去表达,参考张惠妹的几首舞曲的填词);
是不是可以来得更有玩味,更合30岁当代女性的态度和腔调呢?
那些在别人的歌曲里也似曾相识的曲、编曲;
是不是可以考虑少来一点,多一点属于自己的特色实践呢?
还有那些堆砌的大腕级音乐人的贡献,
我只能说,张靓颖需要的不是12首歌背后有12个牛皮吹的名字,
更应该好好寻个统筹能力很强的制作人也好,总监也罢,或是一个团队,更具才能和胆识...等等的吧。
否则以这种模式继续下去,可能出到《第二十感》,成就也只能到这个水平了。
关键就看张靓颖团队,对音乐还有多少企图心,对自己的定位究竟是安于现状还是会有新的思考。
除了学Beyonce的舞步,更值得学她对音乐的不断探索和超高要求,她的理念和她对自身的经营(我知道很多国内女歌手都在模仿其皮毛,不得其精髓);
除了唱出节奏和旋律,更应该有与之相配的态度表达,
30岁才是出成绩的黄金时间啊。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