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可唯
第一次见她是在那年长沙,万众瞩目的比赛。我作为随行记者在台下站了四个小时,她在台上唱。
她算是那年的黑马之一,20强的时候不显山不露水,一副陪跑的姿态。赛程过半,她剪了很适合她的刘海,身旁的媒体才开始有人议论她的声音。
大家说:
“这姑娘身材不错,皮肤差了点,声音也欠辨识度。”
那年所有的人都学会说“辨识度”,大概是因为那个总跑调的绵羊音曾姓女孩居然能走到最后,这事儿实在让人不明觉厉。而这位,她的小嗓子在众人里很吃亏,肢体动作也笨笨的,那年十强里能跳的热辣女有好几个,她只能唱,筹码就显得没那么多。她的样子也实在中规中矩,脸型又不是特别上镜的那一种,不算太美,甚至不算太丑。作为一名“选秀歌手”,很不幸地,她的外形没办法往中性上扯,当然也并没有十分地女人味。
没噱头。大家偶尔讲起,都这么说她。在现场听她们唱歌,说实在的,我也实在听不出好坏,不如在电视里效果好。后面观众太嘈杂,旁边的同行又一直在讲话,每到没噱头的她在唱,身旁聊天的声音就会变得格外大。于是她的声音就一再从耳边溜过去。
后来大家又说,她能出来,是沾了那年评委的光。都是职业的音乐人出身,争议选手又有不少,总要保留一个传统型的会唱歌的席位吧,于是她顺理成章地就“捡着了”。
现场繁复的声场里我听见某评委在讲她:
“可唯是所有选手里唯一走进会唱歌的门槛里的那一个。”
嘿,果真是矮子里选高个么。
后来又听这位评委在讲:
“她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问题......”
我知道他说的是哪一类歌手。之前也采访过一些。人人都道他们唱的好,在小圈子里口碑很棒,嗓子和品位都没得挑,人接触起来也舒服,一直都在各种选秀和节目里折腾,但就是红不起来。说到底,就是没有跟现在这个时代相匹配的所谓明星相。作为明星,你得美得摧古拉朽,或是丑得无以复加,如果什么都没有,就干脆把自己转型成“综艺咖”,反正就是得能被人时常想起来,茶余饭后说着。反正像她那种“只是会唱,身材尚佳”的,可不太行。
后来又听说她也是成都的莲花府邸出来的。
“那么还是不要签约了吧,明智点,回去成都唱歌,身价还能翻几番呢。何必在那间公司混呢。”
被看做是“明白人”的同行这么替她出着主意。
比赛结束后我飞到成都去出差,约了人到传说中的“选秀大本营”的莲花府邸坐一下。热络的经理跟我介绍着这里的一切,现在还在台上唱歌的那个谁谁,是几年前已经参加选秀成名的那个谁谁的前男友;角落里的那个谁谁,已经是可唯的粉丝团团长了,以后要过去北京跟她一起工作的......
还说她之前就是酒吧的“台柱子”。我问,那么她唱一场能拿多少钱,经理犹疑了一下:三四百块吧。据说她之前还在这里办了一场答谢会,那衣锦还乡的热度还在——她的照片已经被贴在了这里的灯箱上。
其实那时也还没好好听她唱过歌。我总有点悲观的。只是觉得这一年一届的选秀大战造就的小明星还不够多么,聚光灯只是一时闪耀而已,衣锦还乡总有天会变成锦衣夜行,所谓荣耀到最后还不是尘归尘土归土,人们能记住的,或能转化成经济价值的,不过只有及其少数与幸运的几张脸孔而已。
而我的职业是记者,这些每年都会出一茬的小明星,于大多数的我们而言,也不过是每年都要收割的麦子。趁着某个热度,大家见个面,采了,谈笑了,写了,见报了,拿到稿费了,忘了。
然后过两年谈起,喔,那个谁谁唱的不错,到现在,可惜了。或者是,那个谁谁还活着呢?都两年没有曝光了吧。
真难得有她。过了这么五六年,我还在听她的歌。
后来她和别人不一样——她红起来了,居然是真的靠唱歌这回事红起来的。这样纯粹的歌手,这几年真的好像不太多了。
比赛以后不到半年,滚石签了她,说是段老板很看好她,她的嗓子和气质像是90年代滚石黄金时期那些女歌手的样子。
参加签约发布会以前才想起把她的比赛视频找出来看。听着听着就觉得,喔,怪不得,她应该是有一点旧时情怀的人,选的歌全都很“90年代”,唱腔够细致够丝丝入扣,太过温柔,太过工笔画,那间公司签她是有道理的。说起来,她应该是我曾喜欢的那种类型的嗓子,有故事有情节有画面,又足够清淡。可是,有多少年没有出来过这样的声音了,这样的嗓子和这样的人,真的不会是过时的吗?
签约发布会我去了,只记得她在发布会上怯生生的,看各式老板在她身边来了又走,人人赞她有前途,以及在讲大家要给她打造的一些计划。大明星张姓师兄也去了,戴着墨镜的他没话找话地说着要怎样欢迎小师妹的客气话......而她,十指交扣放在长裙前面,有些不自然,仿佛他们讲的那些话全与自己无关,像个来替自家的小姐来领某个奖的小丫鬟,要配合好大家演这场戏。
还好,这个小丫鬟个子高挑,身材比例很好,仪态也不错,虽不见一般新人那副踌躇满志的做派,可到底也还像是个大家出来的闺秀,气场还是有几分的。
发布会结束,大家都在议论她“走了点狗屎运”,不过谁知道,大公司签新人,出了两张专辑就拿来雪藏的也不在少数,做艺人,就是得多少有点赌运的。一开场,她赢了一局,以后呢?
再后来,她的专辑要面世了。人人都说滚石早没了过去的辉煌,可毕竟在讲复兴,大的演唱会在筹备,虽然当时人人唱衰音乐界,可这些举动还是能看出些不一样的希望的。在谈复兴的滚石公司显然在她身上着了不少力道,这张专辑,十个台湾的大牌制作人,每人操刀一首,文案写的非常专业且漂亮,众星捧月的架势。
专辑出来前我到他们公司去听,用了一下午的时间与某个负责人呆在他们公司的一个狭窄的房间,一首一首地听,然后讨论。
也是有很长时间没有一边一字一句地看着歌词,一边听一位歌手唱歌了。工笔画比起写意的作品总欠些个性,但真的沉下去用心看,总能看出些意味的。当时专辑的视觉部分还没有被设计出来,文案和歌词都是在A4打印纸上的,手机没有信号,所有的歌都是标准的台湾式流水线作品,但仔细听来还是不一样。
文案上写的所谓她声音的可塑性,或是赤子之心,云云,我全没有感觉到。只是觉得她吸引我的部分在于她那种“甘愿被摆布”的特质——就是那种“我的命运带领我走到这里了,那我就用尽全力去配合吧,既然我也不知道我的特质在哪里,那么你们说了算,我尽量去唱出你们要求我成为的样子”的特质。
或是如泣如诉,或是天真干脆。但所有的歌都像是在讲别人的故事,有种冷冷的清淡,也许这专辑出来一定会被说成缺个性。可是谁没有点属于自己的东西呢,关键是听的人有没有在用心。我确定我很喜欢这种不太直接地表达出来的个性。
那个刮沙尘暴的下午,我开始喜欢上她的声音。
专辑面世之后就去采访她,那个时候,与每位看起来还不错的新人,总是要走这么一个流程的。把她捉到我供职机构的摄影棚,拍她。
被采访的时候她有点认生,好像还没学会明星该有的样子,总有一副“赶紧把该问的问题都说了吧,然后就可以说人话了“的扭捏劲儿。后来聊熟了,就讲起她“表面御姐,内心萝莉”的个性,很有点为之小小炫耀的意思,十足小女生心气。
说起人人称道的唱功,她似乎也迷迷糊糊的不知所谓,只说自己天生擅模仿,被人摆布、被说没个性没星相,那就让别人说去吧,反正能有现在的成绩,已经是够走运。去台湾录歌这一趟,最开心的就是每天到夜市去吃蚵仔煎。(她很认真地讲,这三个字应该念做ǒu ā jīan喔)
是有多久都没有见过这么一个不像明星的明星了。她在繁华的环境中生成某种自我保护机制,她有自己热络的小世界,唱歌对于她来说就是讲故事和用歌技去表演,偏偏她天赋异秉,有个会唱歌的喉咙,足够让她表演得很好,还不怎么费力似的。
再后来又见过她几次。都是在发布会或是演唱会上。台北的“滚石30”首场,她被安排和陈升一起上场,陈升像是喝了酒,开她几句即兴的玩笑,她接不上来,全场为她紧张三秒钟。好在音乐响起,笔直修长的双腿站定,如老将般的做派又上来了。她总是表演得那样好。
后来的各种发布会,总有人夸她,老板们说她是继承滚石气质的最好人选,她只笑,或说谢谢。就像是一个刚入职场,不太熟练的新人。偶尔也见她跟别人敬个酒或主动搭个话,每次都是小碎步走过去,怯怯讲完该讲的话,像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似的。好在她身边的人总是还不错的人,从各种负责人到媒体,也并没见过谁为难过她。
仍有人说她是走狗屎运,明明就是个不会当艺人的艺人嘛,怎么就渐渐起来了?也慢慢开始有人说她这样平淡的性格,如遇贵人加持,反而会是走得最远的一个。
嗯,我信。做好自己的事,做好自己,管别人是怎样的人?管别人要自己成为怎样的人?
果然她不停地在出专辑,一年一张。商演也在接,综艺节目上的不多——或许公司并没有很多资源给她,又或者她上哪种节目没效果,别人也不愿意请。然后又与陈升合作,几句吟唱唱出了些故国情怀,其实只是简单地唱而已,可大简即优美,由真的高手调教,她的气质显得更高级了些。
别人又说她是典型的红歌不红人,没什么像样的新闻发生在她身上,连绯闻和丑闻都不太有。可惜了。
慢慢地也有些热点事件在她身上发生,不温不火地。她用网络热词作主打歌名,是公司的一着险棋吧。有乐评人在扼腕,但仔细听那歌,明明只是台湾流行歌曲里常有的标准治愈系而已,也可能是巧合吧。去年还搭上了大热的电影,她的声音算是真的进入了大众视野,总算是彻底红了一首歌。大家在哼歌的时候,许多已经忘了她的人终于开始重新讲她的名字。
她的唱法没改,始终有点讲别人故事,冷眼旁观的样子,未进入角色似的。做背景音乐很适合,却缺点惹人落泪的力道。而且又有些过分紧张,像是心里总存着些“我是会唱歌的人,我要把这歌雕琢得尽善尽美一些”的念头。
可这偏偏就是我喜欢她的样子,因为够单纯,够冷淡,反而极有人味。
现在她又出专辑了。静静地,没造势,没新闻,就连发片会也只是在报纸的一个角落。而我早已不做记者,又不算是真正的歌迷,当然不太可能再见到她,也不太关注华语流行音乐,但她的歌总是要听一听的。
专辑叫《温水》,是对自己一直不温不火的某种自嘲么,或是真正地定义了自己?第一首歌出来,觉得这次是有些不同的。唱腔更清冷,可因为冷到了最里面,反而渗出些融融暖意。不知该怎样形容这种感觉,或许人过而立之年的她,多少是经历了些什么,才能把她这种本来就有的气质提炼了出来,变成了只有她自己才有的东西吧。
仔细看文案,这次真的是走得远了些。她在自己写歌了,还来了些电音,她仍在以旁观者的模样唱歌,依然不撕扯自己也不撕扯听众,因为更静,所以更深。听完专辑再回头看专辑的名字,只觉得更有些不同的意味:你们把我讲成温水,那不妨就来试试水温好了。
静水总能深流。至于沸腾或是冰点,也没那么重要吧。
她算是那年的黑马之一,20强的时候不显山不露水,一副陪跑的姿态。赛程过半,她剪了很适合她的刘海,身旁的媒体才开始有人议论她的声音。
大家说:
“这姑娘身材不错,皮肤差了点,声音也欠辨识度。”
那年所有的人都学会说“辨识度”,大概是因为那个总跑调的绵羊音曾姓女孩居然能走到最后,这事儿实在让人不明觉厉。而这位,她的小嗓子在众人里很吃亏,肢体动作也笨笨的,那年十强里能跳的热辣女有好几个,她只能唱,筹码就显得没那么多。她的样子也实在中规中矩,脸型又不是特别上镜的那一种,不算太美,甚至不算太丑。作为一名“选秀歌手”,很不幸地,她的外形没办法往中性上扯,当然也并没有十分地女人味。
没噱头。大家偶尔讲起,都这么说她。在现场听她们唱歌,说实在的,我也实在听不出好坏,不如在电视里效果好。后面观众太嘈杂,旁边的同行又一直在讲话,每到没噱头的她在唱,身旁聊天的声音就会变得格外大。于是她的声音就一再从耳边溜过去。
后来大家又说,她能出来,是沾了那年评委的光。都是职业的音乐人出身,争议选手又有不少,总要保留一个传统型的会唱歌的席位吧,于是她顺理成章地就“捡着了”。
现场繁复的声场里我听见某评委在讲她:
“可唯是所有选手里唯一走进会唱歌的门槛里的那一个。”
嘿,果真是矮子里选高个么。
后来又听这位评委在讲:
“她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问题......”
我知道他说的是哪一类歌手。之前也采访过一些。人人都道他们唱的好,在小圈子里口碑很棒,嗓子和品位都没得挑,人接触起来也舒服,一直都在各种选秀和节目里折腾,但就是红不起来。说到底,就是没有跟现在这个时代相匹配的所谓明星相。作为明星,你得美得摧古拉朽,或是丑得无以复加,如果什么都没有,就干脆把自己转型成“综艺咖”,反正就是得能被人时常想起来,茶余饭后说着。反正像她那种“只是会唱,身材尚佳”的,可不太行。
后来又听说她也是成都的莲花府邸出来的。
“那么还是不要签约了吧,明智点,回去成都唱歌,身价还能翻几番呢。何必在那间公司混呢。”
被看做是“明白人”的同行这么替她出着主意。
比赛结束后我飞到成都去出差,约了人到传说中的“选秀大本营”的莲花府邸坐一下。热络的经理跟我介绍着这里的一切,现在还在台上唱歌的那个谁谁,是几年前已经参加选秀成名的那个谁谁的前男友;角落里的那个谁谁,已经是可唯的粉丝团团长了,以后要过去北京跟她一起工作的......
还说她之前就是酒吧的“台柱子”。我问,那么她唱一场能拿多少钱,经理犹疑了一下:三四百块吧。据说她之前还在这里办了一场答谢会,那衣锦还乡的热度还在——她的照片已经被贴在了这里的灯箱上。
其实那时也还没好好听她唱过歌。我总有点悲观的。只是觉得这一年一届的选秀大战造就的小明星还不够多么,聚光灯只是一时闪耀而已,衣锦还乡总有天会变成锦衣夜行,所谓荣耀到最后还不是尘归尘土归土,人们能记住的,或能转化成经济价值的,不过只有及其少数与幸运的几张脸孔而已。
而我的职业是记者,这些每年都会出一茬的小明星,于大多数的我们而言,也不过是每年都要收割的麦子。趁着某个热度,大家见个面,采了,谈笑了,写了,见报了,拿到稿费了,忘了。
然后过两年谈起,喔,那个谁谁唱的不错,到现在,可惜了。或者是,那个谁谁还活着呢?都两年没有曝光了吧。
真难得有她。过了这么五六年,我还在听她的歌。
后来她和别人不一样——她红起来了,居然是真的靠唱歌这回事红起来的。这样纯粹的歌手,这几年真的好像不太多了。
比赛以后不到半年,滚石签了她,说是段老板很看好她,她的嗓子和气质像是90年代滚石黄金时期那些女歌手的样子。
参加签约发布会以前才想起把她的比赛视频找出来看。听着听着就觉得,喔,怪不得,她应该是有一点旧时情怀的人,选的歌全都很“90年代”,唱腔够细致够丝丝入扣,太过温柔,太过工笔画,那间公司签她是有道理的。说起来,她应该是我曾喜欢的那种类型的嗓子,有故事有情节有画面,又足够清淡。可是,有多少年没有出来过这样的声音了,这样的嗓子和这样的人,真的不会是过时的吗?
签约发布会我去了,只记得她在发布会上怯生生的,看各式老板在她身边来了又走,人人赞她有前途,以及在讲大家要给她打造的一些计划。大明星张姓师兄也去了,戴着墨镜的他没话找话地说着要怎样欢迎小师妹的客气话......而她,十指交扣放在长裙前面,有些不自然,仿佛他们讲的那些话全与自己无关,像个来替自家的小姐来领某个奖的小丫鬟,要配合好大家演这场戏。
还好,这个小丫鬟个子高挑,身材比例很好,仪态也不错,虽不见一般新人那副踌躇满志的做派,可到底也还像是个大家出来的闺秀,气场还是有几分的。
发布会结束,大家都在议论她“走了点狗屎运”,不过谁知道,大公司签新人,出了两张专辑就拿来雪藏的也不在少数,做艺人,就是得多少有点赌运的。一开场,她赢了一局,以后呢?
再后来,她的专辑要面世了。人人都说滚石早没了过去的辉煌,可毕竟在讲复兴,大的演唱会在筹备,虽然当时人人唱衰音乐界,可这些举动还是能看出些不一样的希望的。在谈复兴的滚石公司显然在她身上着了不少力道,这张专辑,十个台湾的大牌制作人,每人操刀一首,文案写的非常专业且漂亮,众星捧月的架势。
专辑出来前我到他们公司去听,用了一下午的时间与某个负责人呆在他们公司的一个狭窄的房间,一首一首地听,然后讨论。
也是有很长时间没有一边一字一句地看着歌词,一边听一位歌手唱歌了。工笔画比起写意的作品总欠些个性,但真的沉下去用心看,总能看出些意味的。当时专辑的视觉部分还没有被设计出来,文案和歌词都是在A4打印纸上的,手机没有信号,所有的歌都是标准的台湾式流水线作品,但仔细听来还是不一样。
文案上写的所谓她声音的可塑性,或是赤子之心,云云,我全没有感觉到。只是觉得她吸引我的部分在于她那种“甘愿被摆布”的特质——就是那种“我的命运带领我走到这里了,那我就用尽全力去配合吧,既然我也不知道我的特质在哪里,那么你们说了算,我尽量去唱出你们要求我成为的样子”的特质。
或是如泣如诉,或是天真干脆。但所有的歌都像是在讲别人的故事,有种冷冷的清淡,也许这专辑出来一定会被说成缺个性。可是谁没有点属于自己的东西呢,关键是听的人有没有在用心。我确定我很喜欢这种不太直接地表达出来的个性。
那个刮沙尘暴的下午,我开始喜欢上她的声音。
专辑面世之后就去采访她,那个时候,与每位看起来还不错的新人,总是要走这么一个流程的。把她捉到我供职机构的摄影棚,拍她。
被采访的时候她有点认生,好像还没学会明星该有的样子,总有一副“赶紧把该问的问题都说了吧,然后就可以说人话了“的扭捏劲儿。后来聊熟了,就讲起她“表面御姐,内心萝莉”的个性,很有点为之小小炫耀的意思,十足小女生心气。
说起人人称道的唱功,她似乎也迷迷糊糊的不知所谓,只说自己天生擅模仿,被人摆布、被说没个性没星相,那就让别人说去吧,反正能有现在的成绩,已经是够走运。去台湾录歌这一趟,最开心的就是每天到夜市去吃蚵仔煎。(她很认真地讲,这三个字应该念做ǒu ā jīan喔)
是有多久都没有见过这么一个不像明星的明星了。她在繁华的环境中生成某种自我保护机制,她有自己热络的小世界,唱歌对于她来说就是讲故事和用歌技去表演,偏偏她天赋异秉,有个会唱歌的喉咙,足够让她表演得很好,还不怎么费力似的。
再后来又见过她几次。都是在发布会或是演唱会上。台北的“滚石30”首场,她被安排和陈升一起上场,陈升像是喝了酒,开她几句即兴的玩笑,她接不上来,全场为她紧张三秒钟。好在音乐响起,笔直修长的双腿站定,如老将般的做派又上来了。她总是表演得那样好。
后来的各种发布会,总有人夸她,老板们说她是继承滚石气质的最好人选,她只笑,或说谢谢。就像是一个刚入职场,不太熟练的新人。偶尔也见她跟别人敬个酒或主动搭个话,每次都是小碎步走过去,怯怯讲完该讲的话,像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似的。好在她身边的人总是还不错的人,从各种负责人到媒体,也并没见过谁为难过她。
仍有人说她是走狗屎运,明明就是个不会当艺人的艺人嘛,怎么就渐渐起来了?也慢慢开始有人说她这样平淡的性格,如遇贵人加持,反而会是走得最远的一个。
嗯,我信。做好自己的事,做好自己,管别人是怎样的人?管别人要自己成为怎样的人?
果然她不停地在出专辑,一年一张。商演也在接,综艺节目上的不多——或许公司并没有很多资源给她,又或者她上哪种节目没效果,别人也不愿意请。然后又与陈升合作,几句吟唱唱出了些故国情怀,其实只是简单地唱而已,可大简即优美,由真的高手调教,她的气质显得更高级了些。
别人又说她是典型的红歌不红人,没什么像样的新闻发生在她身上,连绯闻和丑闻都不太有。可惜了。
慢慢地也有些热点事件在她身上发生,不温不火地。她用网络热词作主打歌名,是公司的一着险棋吧。有乐评人在扼腕,但仔细听那歌,明明只是台湾流行歌曲里常有的标准治愈系而已,也可能是巧合吧。去年还搭上了大热的电影,她的声音算是真的进入了大众视野,总算是彻底红了一首歌。大家在哼歌的时候,许多已经忘了她的人终于开始重新讲她的名字。
她的唱法没改,始终有点讲别人故事,冷眼旁观的样子,未进入角色似的。做背景音乐很适合,却缺点惹人落泪的力道。而且又有些过分紧张,像是心里总存着些“我是会唱歌的人,我要把这歌雕琢得尽善尽美一些”的念头。
可这偏偏就是我喜欢她的样子,因为够单纯,够冷淡,反而极有人味。
现在她又出专辑了。静静地,没造势,没新闻,就连发片会也只是在报纸的一个角落。而我早已不做记者,又不算是真正的歌迷,当然不太可能再见到她,也不太关注华语流行音乐,但她的歌总是要听一听的。
专辑叫《温水》,是对自己一直不温不火的某种自嘲么,或是真正地定义了自己?第一首歌出来,觉得这次是有些不同的。唱腔更清冷,可因为冷到了最里面,反而渗出些融融暖意。不知该怎样形容这种感觉,或许人过而立之年的她,多少是经历了些什么,才能把她这种本来就有的气质提炼了出来,变成了只有她自己才有的东西吧。
仔细看文案,这次真的是走得远了些。她在自己写歌了,还来了些电音,她仍在以旁观者的模样唱歌,依然不撕扯自己也不撕扯听众,因为更静,所以更深。听完专辑再回头看专辑的名字,只觉得更有些不同的意味:你们把我讲成温水,那不妨就来试试水温好了。
静水总能深流。至于沸腾或是冰点,也没那么重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