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二第二乐章。
第一次与这首曲子结缘的时候并不知道拉赫玛尼多夫是谁。从名字上判断,是个俄罗斯人吧。那一次我并没有把整首协奏曲听完,第一乐章开头几个音的深沉压抑就让我把他归到了“秋天的音乐”这样的印象标签之下。因此这部协奏曲就被我装进了随身听,和我一同到了莫斯科。
再一次听到它的时候是在莫斯科一个秋雨中的日子。九月底的莫斯科不像国内,秋凉已经渗透在了空气之中。天空中滚滚乌云又不像夏天那般狂暴,耳边传来了第二乐章开头弦乐柔缓的部分,有些阴晴不定。坐在大巴车上看着雨点一滴一滴地撞击在玻璃窗上,紧接着是钢琴几乎从头到尾都没有放弃的三连音,稳定,连贯,清晰,冷静。琴声毫不含糊地激起空气中的涟漪,泛起一点冰冷的感觉。之后飘来了长笛的声音,再之后加入了单簧管。木管无论如何都是温暖的音色,但在钢琴的衬托下显得娇弱无助,长长的旋律线条弥补了钢琴叮叮咚咚的规律的节奏感,让整个旋律温柔起来。两条旋律阴晴不定地忧郁着,正滑向深渊,这时整个弦乐声部的出现像一双温柔的翅膀唾弃情绪,把它层层包裹起来。那是个看不间阳光的阴雨天,这样的弦乐好像秋日暖阳一样让周围显得不再那么阴冷。慢慢地木管不见了,只剩下钢琴和整个乐团。华彩段,情绪变得有些激动,可还是捉摸不透到底是要变得明亮还是更加阴沉。当一切喧嚣退去,钢琴又回到最初稳定的旋律时,弦乐声部代替了木管飘在钢琴的上方,比起木管的柔弱单薄,弦乐就像天边的云彩一样轻盈地漂浮着,似乎秋雨洗净了的黄昏天空,有云霞飘过。简单的三部曲式,再现段的配器变动让整首乐曲没有一步步走向阴沉,尾声的华丽明亮让整首曲子还算自然地从持续的慢板过渡到诙谐的快板。
虽然是一首整个交响乐团加上钢琴出演的协奏曲,但第二乐章并没有因为使用太多乐器显得辉煌壮丽。从始至终听起来只有三个声部——虽然实际上有更多——清晰萧肃的钢琴,缠绵的木管和温柔的弦乐。三个声部想三条缎带一样铺展开来,时宽时窄,交相辉映。听者并不会被某一个声部完全地吸引,不会觉得复杂,也不会觉得精力不足以满足听清楚每一个音符。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拉赫玛尼诺夫的经历,不知道他是在写过第一钢琴协奏曲受挫后经历了三年靡靡不振的时光才写成的这首,更不知道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是史上最伟大的钢琴协奏曲作品之一。同样不知道的还有拉赫玛尼诺夫一贯的作曲风格,俄罗斯式的,忧郁的,技巧华丽的。这首曲子和其他的忧郁并不太像,比如肖邦的钢琴听起来总是像夜里一两点般的冰冷彻骨,或者抑郁如柴可夫斯基的悲怆。第二钢琴协奏曲中的忧郁并不是完完全全的忧郁,虽然是c小调的协奏曲,但到了第二乐章已经转调到了E大调,让人觉得是建立在温暖的基调之上。旋律之中情绪明暗不定,不同的和声交错。看到一篇文章形容这个乐章是阳光下的忧郁碎片,觉得这样的比喻真是再恰当不过。
后来慢慢看到不同的人写下对于这首曲子的感受,惊讶于没有一个人写到秋天——有人说是冬雪初晴时的雪野,有人说它明亮广阔。对于音乐的感受当人是因人而异的,但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某种情绪。想起Hespèrion XXI发起的一个讨论——音乐与情感,二者到底是不是原本就在一起的?音乐本身到底有没有情感?其一次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觉得音乐当然与情感无法分开,但细想想又觉得不是这么回事——否则,为什么面对同样的乐曲会有那么多不同的感受。我不知道作曲是怎样一种感受,是不是像电影里描述的那样,作曲家像写日记写文章一样写出一首首曲子。写作时的人是有情感的,写作成的作品是否能像容器一样原封不动地承载者重情感呢?或许情感之于音乐正如颜色之于我们的眼睛,颜色本身是不存在的,我们只是感受到了不同的波长,把他们变成了我们头脑中的颜色。
再一次听到它的时候是在莫斯科一个秋雨中的日子。九月底的莫斯科不像国内,秋凉已经渗透在了空气之中。天空中滚滚乌云又不像夏天那般狂暴,耳边传来了第二乐章开头弦乐柔缓的部分,有些阴晴不定。坐在大巴车上看着雨点一滴一滴地撞击在玻璃窗上,紧接着是钢琴几乎从头到尾都没有放弃的三连音,稳定,连贯,清晰,冷静。琴声毫不含糊地激起空气中的涟漪,泛起一点冰冷的感觉。之后飘来了长笛的声音,再之后加入了单簧管。木管无论如何都是温暖的音色,但在钢琴的衬托下显得娇弱无助,长长的旋律线条弥补了钢琴叮叮咚咚的规律的节奏感,让整个旋律温柔起来。两条旋律阴晴不定地忧郁着,正滑向深渊,这时整个弦乐声部的出现像一双温柔的翅膀唾弃情绪,把它层层包裹起来。那是个看不间阳光的阴雨天,这样的弦乐好像秋日暖阳一样让周围显得不再那么阴冷。慢慢地木管不见了,只剩下钢琴和整个乐团。华彩段,情绪变得有些激动,可还是捉摸不透到底是要变得明亮还是更加阴沉。当一切喧嚣退去,钢琴又回到最初稳定的旋律时,弦乐声部代替了木管飘在钢琴的上方,比起木管的柔弱单薄,弦乐就像天边的云彩一样轻盈地漂浮着,似乎秋雨洗净了的黄昏天空,有云霞飘过。简单的三部曲式,再现段的配器变动让整首乐曲没有一步步走向阴沉,尾声的华丽明亮让整首曲子还算自然地从持续的慢板过渡到诙谐的快板。
虽然是一首整个交响乐团加上钢琴出演的协奏曲,但第二乐章并没有因为使用太多乐器显得辉煌壮丽。从始至终听起来只有三个声部——虽然实际上有更多——清晰萧肃的钢琴,缠绵的木管和温柔的弦乐。三个声部想三条缎带一样铺展开来,时宽时窄,交相辉映。听者并不会被某一个声部完全地吸引,不会觉得复杂,也不会觉得精力不足以满足听清楚每一个音符。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拉赫玛尼诺夫的经历,不知道他是在写过第一钢琴协奏曲受挫后经历了三年靡靡不振的时光才写成的这首,更不知道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是史上最伟大的钢琴协奏曲作品之一。同样不知道的还有拉赫玛尼诺夫一贯的作曲风格,俄罗斯式的,忧郁的,技巧华丽的。这首曲子和其他的忧郁并不太像,比如肖邦的钢琴听起来总是像夜里一两点般的冰冷彻骨,或者抑郁如柴可夫斯基的悲怆。第二钢琴协奏曲中的忧郁并不是完完全全的忧郁,虽然是c小调的协奏曲,但到了第二乐章已经转调到了E大调,让人觉得是建立在温暖的基调之上。旋律之中情绪明暗不定,不同的和声交错。看到一篇文章形容这个乐章是阳光下的忧郁碎片,觉得这样的比喻真是再恰当不过。
后来慢慢看到不同的人写下对于这首曲子的感受,惊讶于没有一个人写到秋天——有人说是冬雪初晴时的雪野,有人说它明亮广阔。对于音乐的感受当人是因人而异的,但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某种情绪。想起Hespèrion XXI发起的一个讨论——音乐与情感,二者到底是不是原本就在一起的?音乐本身到底有没有情感?其一次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觉得音乐当然与情感无法分开,但细想想又觉得不是这么回事——否则,为什么面对同样的乐曲会有那么多不同的感受。我不知道作曲是怎样一种感受,是不是像电影里描述的那样,作曲家像写日记写文章一样写出一首首曲子。写作时的人是有情感的,写作成的作品是否能像容器一样原封不动地承载者重情感呢?或许情感之于音乐正如颜色之于我们的眼睛,颜色本身是不存在的,我们只是感受到了不同的波长,把他们变成了我们头脑中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