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m Dum直言
兩支同樣來自洛杉磯的全女性樂隊Dum Dum Girls、Warpaint不約而同地推出新專輯《Too True》以及《Warpaint》;前者不出一年光景旋即推出新作,而後者則是沈澱三年之久,風格雖是南轅北轍、卻各自精彩,皆是近年西岸女性獨立音樂的指標性人物。兩相比較之下,Dum Dum Girls顯然更為深諳流行音樂市場的行銷手段,甫出道便充滿話題性;樂隊創作靈魂Kristen Gundred先是改名為Dee Dee(靈感來自龐克先鋒Ramones的貝斯手Dee Dee Ramone),後又將樂隊取名為Dum Dum Girls(源自Iggy Pop經典名曲〈Dum Dum Boys〉),可以想見Dum Dum Girls的一舉一動皆欲引起世人注目,以性感狂野姿態入鏡MV乃至唱片封面自然不在話下。
上張專輯《Only In Dreams》的自信沈穩表現,一半功勞來自Richard Gottehrer(Blondie、The Go-Go's)與Sune Rose Wagner(The Raveonettes)兩大製作人的協力;新專輯《Too True》依舊由兩人共同監製,將主唱Dee Dee於紐約及好萊塢兩地飯店裡寫下的歌曲雛形帶至洛杉磯當地的EastWest Studios灌錄完成。唱片製作的概念,主唱Dee Dee知趣的提到澳洲音樂狂人Nick Cave於96年書面婉拒MTV頻道提名一事;Dee Dee的言行舉止雖不免給媒體冠上一枚音樂繆思的形象,卻直言表態全憑生活給予的靈感,絕非刻意虛構與塑造。
專輯的引航曲〈Last Boys and Girls Club〉先是交由知名時裝品牌H&M頻道發表,並由旗下團隊SSION的Cody Critcheloe掌鏡,延續之前〈Bedroom Eyes〉以及EP唱片《End of Daze》的冶豔形象;極富80年代合成音樂的律動與夢幻吉他,不免有些Cocteau Twins的影子。另一單曲〈Are You Okay〉則讓人想起自Vivian Girls單飛的La Sera,反觀〈Rimbaud Eyes〉則投以80英倫吉他流行曲調,過去Noise-Pop的轟烈性明顯減低;甚至一曲〈Cult of Love〉還讓我聯想起蘇格蘭Indie Pop樂隊Camera Obscura。《Only In Dreams》若是展示了Dum Dum Girls音樂上自信的一面,《Too True》則反應了她們的創作正值高峰。
上張專輯《Only In Dreams》的自信沈穩表現,一半功勞來自Richard Gottehrer(Blondie、The Go-Go's)與Sune Rose Wagner(The Raveonettes)兩大製作人的協力;新專輯《Too True》依舊由兩人共同監製,將主唱Dee Dee於紐約及好萊塢兩地飯店裡寫下的歌曲雛形帶至洛杉磯當地的EastWest Studios灌錄完成。唱片製作的概念,主唱Dee Dee知趣的提到澳洲音樂狂人Nick Cave於96年書面婉拒MTV頻道提名一事;Dee Dee的言行舉止雖不免給媒體冠上一枚音樂繆思的形象,卻直言表態全憑生活給予的靈感,絕非刻意虛構與塑造。
專輯的引航曲〈Last Boys and Girls Club〉先是交由知名時裝品牌H&M頻道發表,並由旗下團隊SSION的Cody Critcheloe掌鏡,延續之前〈Bedroom Eyes〉以及EP唱片《End of Daze》的冶豔形象;極富80年代合成音樂的律動與夢幻吉他,不免有些Cocteau Twins的影子。另一單曲〈Are You Okay〉則讓人想起自Vivian Girls單飛的La Sera,反觀〈Rimbaud Eyes〉則投以80英倫吉他流行曲調,過去Noise-Pop的轟烈性明顯減低;甚至一曲〈Cult of Love〉還讓我聯想起蘇格蘭Indie Pop樂隊Camera Obscura。《Only In Dreams》若是展示了Dum Dum Girls音樂上自信的一面,《Too True》則反應了她們的創作正值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