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只不过是一盘大杂烩,不乏完美之作,但是最后我只记得群情激奋的哔哔砰砰和断断续续的咿咿呀呀。
◎听朱哲琴专辑《月出》
初听,觉厉。
但是,听完整张专辑,我感到这些被制作出来的音乐索然无味,那些优美而意味深长的声音、曲调和歌词,在所谓的“开阔的跨民族、跨古-今、跨传承-当代的融合语汇视角”中成为了某种故作高深的似是而非的作品的毫无情感的采样,所以整张专辑下来,我只记得群情激奋的哔哔砰砰和断断续续的咿咿呀呀。
《月出》只不过是一盘大杂烩,她找到了多个民族的音乐中那些毫无违和感的曲调旋律,然后兢兢业业地用现代技术将它们单个肢解(支离破碎),然后按照某种编曲方式——甚至完全相反的方式,将它们合成在一起,在这种新的作品框架中,那些完整如一的少数民族音乐必须牺牲自己,放弃自己而服务于新的理念(无论适合与否)。最终我听到的只是一种充满“工业感”的声音,确实,我的听觉得到了足够的刺激,它是一场听觉盛宴,也仅仅是一场听觉盛宴——夹杂着听众对异域民族的想象与惊奇,除此之外,少数民族音乐的血肉与精髓已经消散于沸沸扬扬的现代或后现代的唱片工业中。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吴虹飞的《萨岁之歌》,起码她还是在原作品的根基之上进行的改编,尊重民族音乐的情感基调,因为她还能应用侗语来歌唱,而且懂得歌词的含义和歌曲的意境,所以那些工业社会的电子、摇滚的技术手段是在为原作工作,而不是像《月出》这般喧宾夺主或者舍本逐末。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成员,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我在乎的是音乐的内在气质,这种气质涵括了音声的浮动、旋律的转婉、歌词的含义以及歌者的文化情感。当然,纯音乐除外。
我并不忽略《月出》对民族音乐作出的努力探索,《月出》的制作团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关注与热爱也是值得肯定的。撇开语言、时空、文化、技术不谈,我想在这些“制作”出来的音乐中,制作者们追求的,也许恰好就是一种超语言、超民族、超时空的听觉效果,通过多种声音元素的嫁接与混合,最后”有机地“集体呈现,这个过程和结果让我们可以重新思考“传统”、“现代”的定义,让我们反思既有的“传统音乐”、“现代音乐”,甚至是“后现代音乐”等概念。这或许是这张专辑最有意思的地方,最值得赞扬的地方。
这个专辑中,不乏完美之作,如《情人》、《山顶》和《风吹草低》等,极力推荐《情人》。最吐的是《金冠银冠》和《来弹琴,来跳舞,来唱歌》,将多民族音乐混杂做到极致。
初听,觉厉。
但是,听完整张专辑,我感到这些被制作出来的音乐索然无味,那些优美而意味深长的声音、曲调和歌词,在所谓的“开阔的跨民族、跨古-今、跨传承-当代的融合语汇视角”中成为了某种故作高深的似是而非的作品的毫无情感的采样,所以整张专辑下来,我只记得群情激奋的哔哔砰砰和断断续续的咿咿呀呀。
《月出》只不过是一盘大杂烩,她找到了多个民族的音乐中那些毫无违和感的曲调旋律,然后兢兢业业地用现代技术将它们单个肢解(支离破碎),然后按照某种编曲方式——甚至完全相反的方式,将它们合成在一起,在这种新的作品框架中,那些完整如一的少数民族音乐必须牺牲自己,放弃自己而服务于新的理念(无论适合与否)。最终我听到的只是一种充满“工业感”的声音,确实,我的听觉得到了足够的刺激,它是一场听觉盛宴,也仅仅是一场听觉盛宴——夹杂着听众对异域民族的想象与惊奇,除此之外,少数民族音乐的血肉与精髓已经消散于沸沸扬扬的现代或后现代的唱片工业中。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吴虹飞的《萨岁之歌》,起码她还是在原作品的根基之上进行的改编,尊重民族音乐的情感基调,因为她还能应用侗语来歌唱,而且懂得歌词的含义和歌曲的意境,所以那些工业社会的电子、摇滚的技术手段是在为原作工作,而不是像《月出》这般喧宾夺主或者舍本逐末。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成员,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我在乎的是音乐的内在气质,这种气质涵括了音声的浮动、旋律的转婉、歌词的含义以及歌者的文化情感。当然,纯音乐除外。
我并不忽略《月出》对民族音乐作出的努力探索,《月出》的制作团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关注与热爱也是值得肯定的。撇开语言、时空、文化、技术不谈,我想在这些“制作”出来的音乐中,制作者们追求的,也许恰好就是一种超语言、超民族、超时空的听觉效果,通过多种声音元素的嫁接与混合,最后”有机地“集体呈现,这个过程和结果让我们可以重新思考“传统”、“现代”的定义,让我们反思既有的“传统音乐”、“现代音乐”,甚至是“后现代音乐”等概念。这或许是这张专辑最有意思的地方,最值得赞扬的地方。
这个专辑中,不乏完美之作,如《情人》、《山顶》和《风吹草低》等,极力推荐《情人》。最吐的是《金冠银冠》和《来弹琴,来跳舞,来唱歌》,将多民族音乐混杂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