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均匀、包容丰富的诚意之作

很特别地,第一遍开始听整张专辑的时候,并非像大多数时候一样是抱着猎奇的、饱满的新鲜感,而更像是遇见一个许久未见的老朋友时候的亲切和感动。这位老朋友有让人惊喜的变化,但归根结底她还是那个她。大概真的是听了太多年的燕姿,太熟悉她唱歌时的每一个细节;比起【一场新鲜的相遇】,我更愿意把这次欣赏新专辑的过程比喻成【一次久别的重逢】。
先说说看第一遍听完十首歌之后的几点感受吧:
1.不得不说,四年磨一剑,慢工出细活确实是真理。整张专辑不乏惊喜,整体感也很强,而且稳扎稳打,不做冒险尝试,基本还是沿袭了燕姿以往的风格,。
2.快歌慢歌分布平均(感觉慢歌偏多一些),冷暖色调的搭配也很匀称:暖色系有《尚好的青春》、《天使的指纹》、《错觉》;冷色系有《渴》、《银泰》、《比较幸福》。
3.音乐的丰富程度和包容度很强,各种曲风都有所涉及,《克卜勒》的轻摇滚,《无限大》的复古电子舞曲,《银泰》、《比较幸福》的都会风,《尚好的青春》的吉他民谣风,《天使的指纹》、《错觉》的抒情小品,还有《围绕》的欧美风。
4.很重要的一点,没有烂大街的情歌!光这一点立刻提升至少两颗星有没有!
个人最爱:《克卜勒》、《雨还是不停地落下》、《围绕》、《渴》。
《克卜勒》
专辑同名歌曲,最贴近主题,当之无愧的首播主打。环球音乐这次整个宣传过程,从企划到文案都非常干净(唯一忍不住吐槽的是专辑封面= =),主旨明确直击重点,不拖泥带水,也不玩遮遮掩掩的噱头,好感度立刻提升。
这首歌的创作者是念天文系的Hush!,所以整首歌从前奏开始就弥漫了一丝丝奇幻的科技感;但因为旋律和歌词的关系,整个色调还是偏暖的。钢琴、木吉他和电吉他逐层叠加的第一段主副歌,三种乐器的音色仿佛都泛着凉凉的金属光泽,真的很有浩瀚银河的即视感。
间奏起瞬间爆发的鼓点和电吉他,瞬间把整首歌都打开了一样,一下子把人击中。第二段主歌加入中提琴音色,鼓点节奏加快,很喜欢这一段的鼓点节奏,稳重又不失激越,很抓人耳朵又不会太躁;副歌起bass进入,电吉他音色增强,整首歌的气氛终于磅礴起来。重复的副歌部分最好听的部分应该是燕姿自己的和声,重叠交错,带来更深的震撼和感动。
很有趣的一件事:这首歌,有人猜是写给当时燕姿肚子里的宝宝,有人猜是唱给歌迷;但最后创作人Hush!却透露,最初写这首歌只是为了纪念自己养的一条死去的鱼。最近常发现其实最庞大的感动,往往源自于生命里最微小的事物;正是这些微小却无比真实的事物,才让这份感动来得特别触动人心。
《渴》
就说Martin Tang的编曲永远不会让人失望!intro超有创意,确定不是应该放Live专辑?!让我想起每一次看Live,临开场前乐队乔乐器的情景:大家各自调试着自己的乐器,各式音色参差交错;人声隐约混杂,清嗓子的、试耳麦的、观众的掌声……那真的是每一次看Live时最美妙也充满期待的时刻,一下子勾起了好多怀念。
木吉他的三连音开场,清澈钢琴音色点缀,副歌里的弦乐铺陈,配上燕姿亲自哼唱的和声,整个行云流水般地流畅。特别喜欢转音部分燕姿的处理方式,“才懂安静的渴”的“的”字,天哪耳朵有种被轻柔爱抚的感觉!
特别喜欢从“时间偷走了些什么”到“会遇见你的”这段的旋律,有种画龙点睛的感觉。结束部分采用减弱的方式收尾,意犹未尽的悠长。
这首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流畅”,连贯性超强。一方面是因为旋律本身起伏不大,另一方面编曲和燕姿的唱腔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整首歌好像潮涨潮落时的波浪,从心头缓缓漫上来,又退下去,和歌词所要传递的气氛很符合。
《无限大》
广场舞大妈的势力范围太可怕惹,最近几个月发片的女歌手怎么都有这么一首复古disco啊啊啊!!从田馥甄的《不醉不会》到杨乃文的《我从来不懂你的幽默》再到燕姿这首《无限大》,三观彻底被刷新了一次——其实这种曲风还蛮好听的!
这首歌从一开始听起来我真的完全想不到副歌的编曲是这个样子的,前奏和主歌的钢琴solo让我想起当年的《爱从零开始》,也是这样冷静而清冽的钢琴起头。结果副歌一出来!立刻是复古disco的FU啊!节奏和音色颇有些浩室舞曲的味道,让人忍不住听得摇头晃脑~第二段主歌开始有效果器处理之后的bass音色。这个曲风虽然不是燕姿一贯最拿手的,但是听听真的还蛮惊艳。
这首和《围绕》是整张专辑里燕姿的唱腔变化最大的,“好一点 伤一点”那里,哇,这么形容吧,我以为她会使用最擅长的破音来处理这两句,但是她没有……当然这样的处理方式也蛮有新鲜感的。
《尚好的青春》
这首第一遍听时候想说作曲难道是不是陈小霞?因为曲风真的好民谣好温暖啊。听燕姿唱这种曲风的歌会有种莫名的安心和放心。想起上一张专辑的《明天的记忆》,都是旋律和歌词能暖到人心里去的作品。这首应该会是大多数人的泪点……
编曲方面这首比较平淡无奇,但好听也就够了。木吉他和手风琴是最温暖的两种乐器音色;搭配悠扬的弦乐就更加烘托这种温暖。副歌的旋律有些古早味道,抚慰人心的力道很足。燕姿驾驭这种曲风完全驾轻就熟,一字一句,轻重缓急,每一个细节都恰到好处地牢牢扣在心上。
编曲没什么新意,这首歌最大的亮点应该是台语部分吧。燕姿上一次被收录进专辑里的台语,还是14年前《天黑黑》里的“天黑黑 欲落雨”;而我最后一次听她唱台语歌,是2010年的垦丁春浪,她翻唱五月天的《志明与春娇》。如今再听她唱起台语,这些记忆里并不完整的片段又被重新拼接起来,延续了久违的感动和想念。
《天使的指纹》
算是专辑里创作阵容最大牌的一首了,放第二波主打绝对安全有保障(也可能是为了配合MV首播?),一般人听听都会觉得还不错,但好像没什么突破和亮点。我觉得这首紧接在《尚好的青春》后面实在有些可惜,两首风格都是抒情流行,如果是按顺序听的人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啊……
看到Terence Teo就能猜到编曲风格——管弦乐大概是他最偏爱的乐器了吧?之前他给燕姿编的《我的爱》、《遇见》和《同类》,也都是蛮类似的曲风。不得不说这首真的很“孙燕姿”,干净的钢琴和渐进的弦乐重奏开场,从第二段主歌开始进来的鼓和bass,算是最传统的编曲方式了。
这首歌在整张专辑里充当的角色应该和上一张专辑里的《时光小偷》类似,钢琴和弦乐架构起来的抒情小品。但老实说我觉得歌词和旋律都远不及《时光小偷》……可能对于爱情有更深刻体验的人听起来所受的触动会比较多一些。
《银泰》
之前最好奇的一首,看歌名吓到(这是广告代言歌吗哈哈哈),结果呢,果然是整张专辑最惊艳最有味道的一首,无论是旋律还是编曲,较以往的风格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强烈推荐!
整张专辑唯一一首三拍子的歌,真心觉得燕姿是华语女歌手中为数不多的能把三拍子歌曲驾驭得恰如其分的歌手之一。三拍子歌对唱法要求很高,一个不小心处理不好,要么变成怨妇歌,要么沾上婆妈气息。但燕姿完全OK,从早期的《休止符》到上一张的《愚人的国度》再到这首《银泰》,她唱三拍子给人的感觉永远是【优雅】,而这首不仅优雅满分,居然更掺进了R&B和爵士的味道。
主歌部分的低音鼓太熟悉了,完全是上一张《世说心语》的翻版啊。副歌的旋律特别有复古爵士的风味,而从副歌一直延伸到间奏的弦乐重奏更加烘托出这份复古气息。整首歌的节奏快不起来,慵懒的味道呼之欲出;合音部分的男声呢喃,以及吹口哨的声音,整体感特别棒。眼前的画面就是老唱盘咿咿呀呀、穿着洋装的少妇跳着圆舞曲,裙摆飞扬起来画出一个圈儿——整首歌就是一张褪色泛黄的旧照片啊,太曼妙了。
p.s.“北京起了风就有蓝天白云”,这真的不是在黑我大首都吗!!燕姿你这么淘气,北京人民知道吗?(乱入XDDD)
《围绕》
专辑里另一首强推!略带欧美风,相当过瘾。燕姿的每张专辑一定要有一首足够【大气】的歌:《未完成》里的《学会》,《Stefanie》里的《听见》,《完美的一天》里的《流浪地图》,《是时候》里的《追》,而这一张里《围绕》恰好充当这个角色。特别喜欢她驾驭这种编曲的架构大气磅礴的歌,心好像在一马平川的大道上快速起跑滑行,随时可以飞起来一样畅快。
歌曲开门见山,主歌部分的电音搭配电吉他很美式的感觉;然后副歌部分燕姿的欧美式唱腔真的好惊艳啊!“走出一条”和“紧紧拥抱”两句完全御姐风范!
第二遍主歌A段结束后以及副歌开始时即刻爆发的Band Sound,简直不能更好听了!!!欲扬先抑的编曲手法一直是大爱啊!太喜欢这段华丽的电吉他,大气磅礴的鼓点节奏,隐约出没的bass厚重而富有立体感,摇滚的味道呼之欲出。结尾部分还用了一点电吉他的泛音,这首编曲真心赞~
《错觉》
从上一首过渡到这里的时候,好像被狠狠击中了。一瞬间以为回到了当年那首《一样的夏天》 ,很单纯的吉他拨弦,慵懒的唱腔,整颗心都莫名地安静下来。
感觉这首歌的录音方式和其他歌不一样,做得比较明显,有一种她就在你耳边轻轻呢喃着唱给你听的感觉,连唇齿摩擦的气息和换气的声响,都清晰而真实。但我还是感觉整个声音处理方式好像有点问题,高音部分真心有点飘……
《比较幸福》
这首~男神的编曲!看见男神和女神有交集总是好开心!但开始还真的有点不敢相信这居然是韩立康的编曲,感觉他最擅长的是抒情摇滚,没想到Tanya的歌给他编的这么都会这么小资!管乐部分起伏的形状,完全就是在夜色中行车,车窗外的霓虹灯流动起来的波浪,画面感十足。
Tanya的作曲不是我的菜,这首完全靠编曲吸引我了。冷静的钢琴,随性的吉他以及最抓耳的管乐,搭配出浓郁的都会风。
最最喜欢的部分是第二遍副歌开始进入的直至结尾的bass,隐约埋伏在华丽的管乐之下,并不受鼓点束缚的旋律自由上下起伏,随性而舒适的感觉,有种爵士bass的风味。在流行歌曲里蛮少听到这个类型的bass,真的好喜欢。
不过这首Tanya的味道实在是太浓太浓了(和声就是Tanya吧?),以至于听燕姿用她自己的声线唱来,竟然有了一丝丝违和感……
《雨还是不停地落下》
整张专辑唯一一首第一遍听哭的歌。也算是整张我自己最偏爱的一首,对这种节奏感厚重强烈的抒情歌曲其实最没有抵抗力。副歌的旋律真的又温暖又感人,而副歌部分bass的编曲是最传统的也是我很喜欢的方式,搭配着鼓点渐进,一下一下把情绪全部震到人心里面去。最后一个吉他扫弦,加上结尾两句,眼泪怔怔地就掉下来……
喜欢燕姿这么多年,她的很多歌词都和雨有关:《天黑黑》、《坏天气》、《雨天》、《明天晴天》,再到这首《雨还是不停地落下》。从开始到现在,【雨】似乎成了是贯穿她音乐旅程的一个神秘而奇妙的意象,陪着她,也陪着我们走过了这么多年。而仔细听会发现,这首歌的歌词,和她以前的很多歌都存在着微妙的关联。十四年前那个她,大雨里弹着钢琴,仰天一笑的表情,唱着“天黑的时候 我又想起那首歌 突然期待下起安静的雨。”彼时的所有青涩懵懂、迷茫慌乱,十四年后,她终于用一句歌词给了自己一个想要的答案。“天再黑我还是等在雨里面 陪你一起度过下雨的时间。”
这首歌的旋律和节奏,会让我想起《Stefanie》,温暖的感觉会随着她诚恳的声线瞬间袭遍全身。觉得它和《Stefanie》一样,很适合做演唱会的encore曲,大家跟着一起唱和的气氛,想想都觉得忍不住要热泪盈眶……
推荐曲目:《渴》、《银泰》、《围绕》、《雨还是不停地落下》
先说说看第一遍听完十首歌之后的几点感受吧:
1.不得不说,四年磨一剑,慢工出细活确实是真理。整张专辑不乏惊喜,整体感也很强,而且稳扎稳打,不做冒险尝试,基本还是沿袭了燕姿以往的风格,。
2.快歌慢歌分布平均(感觉慢歌偏多一些),冷暖色调的搭配也很匀称:暖色系有《尚好的青春》、《天使的指纹》、《错觉》;冷色系有《渴》、《银泰》、《比较幸福》。
3.音乐的丰富程度和包容度很强,各种曲风都有所涉及,《克卜勒》的轻摇滚,《无限大》的复古电子舞曲,《银泰》、《比较幸福》的都会风,《尚好的青春》的吉他民谣风,《天使的指纹》、《错觉》的抒情小品,还有《围绕》的欧美风。
4.很重要的一点,没有烂大街的情歌!光这一点立刻提升至少两颗星有没有!
个人最爱:《克卜勒》、《雨还是不停地落下》、《围绕》、《渴》。
《克卜勒》
专辑同名歌曲,最贴近主题,当之无愧的首播主打。环球音乐这次整个宣传过程,从企划到文案都非常干净(唯一忍不住吐槽的是专辑封面= =),主旨明确直击重点,不拖泥带水,也不玩遮遮掩掩的噱头,好感度立刻提升。
这首歌的创作者是念天文系的Hush!,所以整首歌从前奏开始就弥漫了一丝丝奇幻的科技感;但因为旋律和歌词的关系,整个色调还是偏暖的。钢琴、木吉他和电吉他逐层叠加的第一段主副歌,三种乐器的音色仿佛都泛着凉凉的金属光泽,真的很有浩瀚银河的即视感。
间奏起瞬间爆发的鼓点和电吉他,瞬间把整首歌都打开了一样,一下子把人击中。第二段主歌加入中提琴音色,鼓点节奏加快,很喜欢这一段的鼓点节奏,稳重又不失激越,很抓人耳朵又不会太躁;副歌起bass进入,电吉他音色增强,整首歌的气氛终于磅礴起来。重复的副歌部分最好听的部分应该是燕姿自己的和声,重叠交错,带来更深的震撼和感动。
很有趣的一件事:这首歌,有人猜是写给当时燕姿肚子里的宝宝,有人猜是唱给歌迷;但最后创作人Hush!却透露,最初写这首歌只是为了纪念自己养的一条死去的鱼。最近常发现其实最庞大的感动,往往源自于生命里最微小的事物;正是这些微小却无比真实的事物,才让这份感动来得特别触动人心。
《渴》
就说Martin Tang的编曲永远不会让人失望!intro超有创意,确定不是应该放Live专辑?!让我想起每一次看Live,临开场前乐队乔乐器的情景:大家各自调试着自己的乐器,各式音色参差交错;人声隐约混杂,清嗓子的、试耳麦的、观众的掌声……那真的是每一次看Live时最美妙也充满期待的时刻,一下子勾起了好多怀念。
木吉他的三连音开场,清澈钢琴音色点缀,副歌里的弦乐铺陈,配上燕姿亲自哼唱的和声,整个行云流水般地流畅。特别喜欢转音部分燕姿的处理方式,“才懂安静的渴”的“的”字,天哪耳朵有种被轻柔爱抚的感觉!
特别喜欢从“时间偷走了些什么”到“会遇见你的”这段的旋律,有种画龙点睛的感觉。结束部分采用减弱的方式收尾,意犹未尽的悠长。
这首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流畅”,连贯性超强。一方面是因为旋律本身起伏不大,另一方面编曲和燕姿的唱腔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整首歌好像潮涨潮落时的波浪,从心头缓缓漫上来,又退下去,和歌词所要传递的气氛很符合。
《无限大》
广场舞大妈的势力范围太可怕惹,最近几个月发片的女歌手怎么都有这么一首复古disco啊啊啊!!从田馥甄的《不醉不会》到杨乃文的《我从来不懂你的幽默》再到燕姿这首《无限大》,三观彻底被刷新了一次——其实这种曲风还蛮好听的!
这首歌从一开始听起来我真的完全想不到副歌的编曲是这个样子的,前奏和主歌的钢琴solo让我想起当年的《爱从零开始》,也是这样冷静而清冽的钢琴起头。结果副歌一出来!立刻是复古disco的FU啊!节奏和音色颇有些浩室舞曲的味道,让人忍不住听得摇头晃脑~第二段主歌开始有效果器处理之后的bass音色。这个曲风虽然不是燕姿一贯最拿手的,但是听听真的还蛮惊艳。
这首和《围绕》是整张专辑里燕姿的唱腔变化最大的,“好一点 伤一点”那里,哇,这么形容吧,我以为她会使用最擅长的破音来处理这两句,但是她没有……当然这样的处理方式也蛮有新鲜感的。
《尚好的青春》
这首第一遍听时候想说作曲难道是不是陈小霞?因为曲风真的好民谣好温暖啊。听燕姿唱这种曲风的歌会有种莫名的安心和放心。想起上一张专辑的《明天的记忆》,都是旋律和歌词能暖到人心里去的作品。这首应该会是大多数人的泪点……
编曲方面这首比较平淡无奇,但好听也就够了。木吉他和手风琴是最温暖的两种乐器音色;搭配悠扬的弦乐就更加烘托这种温暖。副歌的旋律有些古早味道,抚慰人心的力道很足。燕姿驾驭这种曲风完全驾轻就熟,一字一句,轻重缓急,每一个细节都恰到好处地牢牢扣在心上。
编曲没什么新意,这首歌最大的亮点应该是台语部分吧。燕姿上一次被收录进专辑里的台语,还是14年前《天黑黑》里的“天黑黑 欲落雨”;而我最后一次听她唱台语歌,是2010年的垦丁春浪,她翻唱五月天的《志明与春娇》。如今再听她唱起台语,这些记忆里并不完整的片段又被重新拼接起来,延续了久违的感动和想念。
《天使的指纹》
算是专辑里创作阵容最大牌的一首了,放第二波主打绝对安全有保障(也可能是为了配合MV首播?),一般人听听都会觉得还不错,但好像没什么突破和亮点。我觉得这首紧接在《尚好的青春》后面实在有些可惜,两首风格都是抒情流行,如果是按顺序听的人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啊……
看到Terence Teo就能猜到编曲风格——管弦乐大概是他最偏爱的乐器了吧?之前他给燕姿编的《我的爱》、《遇见》和《同类》,也都是蛮类似的曲风。不得不说这首真的很“孙燕姿”,干净的钢琴和渐进的弦乐重奏开场,从第二段主歌开始进来的鼓和bass,算是最传统的编曲方式了。
这首歌在整张专辑里充当的角色应该和上一张专辑里的《时光小偷》类似,钢琴和弦乐架构起来的抒情小品。但老实说我觉得歌词和旋律都远不及《时光小偷》……可能对于爱情有更深刻体验的人听起来所受的触动会比较多一些。
《银泰》
之前最好奇的一首,看歌名吓到(这是广告代言歌吗哈哈哈),结果呢,果然是整张专辑最惊艳最有味道的一首,无论是旋律还是编曲,较以往的风格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强烈推荐!
整张专辑唯一一首三拍子的歌,真心觉得燕姿是华语女歌手中为数不多的能把三拍子歌曲驾驭得恰如其分的歌手之一。三拍子歌对唱法要求很高,一个不小心处理不好,要么变成怨妇歌,要么沾上婆妈气息。但燕姿完全OK,从早期的《休止符》到上一张的《愚人的国度》再到这首《银泰》,她唱三拍子给人的感觉永远是【优雅】,而这首不仅优雅满分,居然更掺进了R&B和爵士的味道。
主歌部分的低音鼓太熟悉了,完全是上一张《世说心语》的翻版啊。副歌的旋律特别有复古爵士的风味,而从副歌一直延伸到间奏的弦乐重奏更加烘托出这份复古气息。整首歌的节奏快不起来,慵懒的味道呼之欲出;合音部分的男声呢喃,以及吹口哨的声音,整体感特别棒。眼前的画面就是老唱盘咿咿呀呀、穿着洋装的少妇跳着圆舞曲,裙摆飞扬起来画出一个圈儿——整首歌就是一张褪色泛黄的旧照片啊,太曼妙了。
p.s.“北京起了风就有蓝天白云”,这真的不是在黑我大首都吗!!燕姿你这么淘气,北京人民知道吗?(乱入XDDD)
《围绕》
专辑里另一首强推!略带欧美风,相当过瘾。燕姿的每张专辑一定要有一首足够【大气】的歌:《未完成》里的《学会》,《Stefanie》里的《听见》,《完美的一天》里的《流浪地图》,《是时候》里的《追》,而这一张里《围绕》恰好充当这个角色。特别喜欢她驾驭这种编曲的架构大气磅礴的歌,心好像在一马平川的大道上快速起跑滑行,随时可以飞起来一样畅快。
歌曲开门见山,主歌部分的电音搭配电吉他很美式的感觉;然后副歌部分燕姿的欧美式唱腔真的好惊艳啊!“走出一条”和“紧紧拥抱”两句完全御姐风范!
第二遍主歌A段结束后以及副歌开始时即刻爆发的Band Sound,简直不能更好听了!!!欲扬先抑的编曲手法一直是大爱啊!太喜欢这段华丽的电吉他,大气磅礴的鼓点节奏,隐约出没的bass厚重而富有立体感,摇滚的味道呼之欲出。结尾部分还用了一点电吉他的泛音,这首编曲真心赞~
《错觉》
从上一首过渡到这里的时候,好像被狠狠击中了。一瞬间以为回到了当年那首《一样的夏天》 ,很单纯的吉他拨弦,慵懒的唱腔,整颗心都莫名地安静下来。
感觉这首歌的录音方式和其他歌不一样,做得比较明显,有一种她就在你耳边轻轻呢喃着唱给你听的感觉,连唇齿摩擦的气息和换气的声响,都清晰而真实。但我还是感觉整个声音处理方式好像有点问题,高音部分真心有点飘……
《比较幸福》
这首~男神的编曲!看见男神和女神有交集总是好开心!但开始还真的有点不敢相信这居然是韩立康的编曲,感觉他最擅长的是抒情摇滚,没想到Tanya的歌给他编的这么都会这么小资!管乐部分起伏的形状,完全就是在夜色中行车,车窗外的霓虹灯流动起来的波浪,画面感十足。
Tanya的作曲不是我的菜,这首完全靠编曲吸引我了。冷静的钢琴,随性的吉他以及最抓耳的管乐,搭配出浓郁的都会风。
最最喜欢的部分是第二遍副歌开始进入的直至结尾的bass,隐约埋伏在华丽的管乐之下,并不受鼓点束缚的旋律自由上下起伏,随性而舒适的感觉,有种爵士bass的风味。在流行歌曲里蛮少听到这个类型的bass,真的好喜欢。
不过这首Tanya的味道实在是太浓太浓了(和声就是Tanya吧?),以至于听燕姿用她自己的声线唱来,竟然有了一丝丝违和感……
《雨还是不停地落下》
整张专辑唯一一首第一遍听哭的歌。也算是整张我自己最偏爱的一首,对这种节奏感厚重强烈的抒情歌曲其实最没有抵抗力。副歌的旋律真的又温暖又感人,而副歌部分bass的编曲是最传统的也是我很喜欢的方式,搭配着鼓点渐进,一下一下把情绪全部震到人心里面去。最后一个吉他扫弦,加上结尾两句,眼泪怔怔地就掉下来……
喜欢燕姿这么多年,她的很多歌词都和雨有关:《天黑黑》、《坏天气》、《雨天》、《明天晴天》,再到这首《雨还是不停地落下》。从开始到现在,【雨】似乎成了是贯穿她音乐旅程的一个神秘而奇妙的意象,陪着她,也陪着我们走过了这么多年。而仔细听会发现,这首歌的歌词,和她以前的很多歌都存在着微妙的关联。十四年前那个她,大雨里弹着钢琴,仰天一笑的表情,唱着“天黑的时候 我又想起那首歌 突然期待下起安静的雨。”彼时的所有青涩懵懂、迷茫慌乱,十四年后,她终于用一句歌词给了自己一个想要的答案。“天再黑我还是等在雨里面 陪你一起度过下雨的时间。”
这首歌的旋律和节奏,会让我想起《Stefanie》,温暖的感觉会随着她诚恳的声线瞬间袭遍全身。觉得它和《Stefanie》一样,很适合做演唱会的encore曲,大家跟着一起唱和的气氛,想想都觉得忍不住要热泪盈眶……
推荐曲目:《渴》、《银泰》、《围绕》、《雨还是不停地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