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地写一点感想 简单地谈谈木雅的历史
随便拼凑着写一点东西,和专辑音乐关系不大,只是因名生情,抒发一点点对于古党项族的遥想罢了
这是一张地道的藏族音乐专辑,从曲风到内容,藏族典型高音、碧汪弦子、藏戏佛乐都是,完全是藏文化的沉淀,世界音乐风格中满满是原生态的影子。而当我听到女声的口音时却突然有一种奇特的感觉出现,虽然是藏语,也有那么一丁点很难察觉的木雅语的口音,不免想起了木雅这个神秘的地点。
比较巧合的是前几天在看一本介绍西夏文的书,当年建立西夏古国的党项族早已在战火流离中被周边蒙古、汉族、藏族、维吾尔族同化至今不见踪影,徒留了少许文物给后人无尽猜想,西夏古国也因此极具神秘色彩。
当年党项族的文化已经在历史中完全湮灭,而生物学上党项族比较完整的民族基因就保留在木雅这个地图上没有明确范围的地方。
从史学的角度言,当地木雅藏族人的源流颇具传奇色彩,说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宋元时期由西夏迁居至此,据说木 雅是锡金王室的祖籍地;另一种说法是由世居于此的党项等部族与藏族融合而成。时至今日,当地木雅藏族在语言和节庆习俗 等方面仍保持着独特的风貌。
党项羌原分布在今四川、甘肃、青海三省交壤的地区,吐蕃王朝将其征服后,称之为“弭药”。现在所称的木雅,即弭药的异写。在吐蕃征服党项羌的过程中,部分党项部落不愿臣服吐蕃,于是辗转内迁,最后来到今宁夏境内,并建立起西夏王朝。由于党项羌的故地,不在木雅热岗。因而关于木雅人的来历,便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30年代,国外一些学者先后在四川木雅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认为木雅人是西夏亡国后,南徙而来的西夏党项遗民。这种观点,得到国内一些学者的赞同,但也有学者提出完全不同的看法,至使木雅藏族的来历,至今依然是一个迷团。
木雅人有自己的语言,其语言结构与西夏语十分接近,词汇中的西夏语和羌语支语言同源词较多。木雅语分为东部方言和西部方言,东部方言受汉语影响较多,西部方言则深受藏语的影响。
当然,对于木雅藏族为“西夏遗民”一说,国内也有许多学者持不同意见。一部分学者认为,木雅藏族是由留居康区 的“原始党项”为主体,同时也融入了一部分西夏遗民的成分。长期从事康区人文研究的林俊华就持这一观点,他认为,现在 的木雅人中的确有一支是来自于北方,这一支木雅人可能就是西夏遗民。他们包括西夏的党项人和一些其他西夏民族。据考证 ,这些西夏人在西夏灭亡后,他们由甘南,趋松潘,出阿细、班佐,循金川河谷,经丹巴、乾宁至木雅。
经过完全藏化之后,来到木雅的党项族现在已经被同化为了藏族,只是在木雅人的家庭中还保留有西夏语演变而来的木雅语。虽然木雅人自我认同为藏族的一部分,卫藏地区的藏族还是非常见外称他们为木雅巴,与藏族自称的词语“博巴”不同,似乎仍有当年吐蕃至于西夏的感觉……
再回到这张专辑其实没什么好说的了,非常地道的木雅藏族文化,完全是藏文化,基本感受不到任何党项族的遗风,毕竟西夏文明早已湮灭,然而正是这样的感觉,反而让我更加遥想西夏文化了。
清醒后来之后,我知道这样来看这张专辑极其不合适,因为听起来是原汁原味的藏歌么,扯这么多西夏的猜想干什么呢?
一直非常喜欢在音乐中寻找、臆想历史足迹,或许正是因为现在已经完全没有西夏音乐的遗存,所以容易对这样的沾一点党项边的音乐有其他的感情
这是一张地道的藏族音乐专辑,从曲风到内容,藏族典型高音、碧汪弦子、藏戏佛乐都是,完全是藏文化的沉淀,世界音乐风格中满满是原生态的影子。而当我听到女声的口音时却突然有一种奇特的感觉出现,虽然是藏语,也有那么一丁点很难察觉的木雅语的口音,不免想起了木雅这个神秘的地点。
比较巧合的是前几天在看一本介绍西夏文的书,当年建立西夏古国的党项族早已在战火流离中被周边蒙古、汉族、藏族、维吾尔族同化至今不见踪影,徒留了少许文物给后人无尽猜想,西夏古国也因此极具神秘色彩。
当年党项族的文化已经在历史中完全湮灭,而生物学上党项族比较完整的民族基因就保留在木雅这个地图上没有明确范围的地方。
从史学的角度言,当地木雅藏族人的源流颇具传奇色彩,说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宋元时期由西夏迁居至此,据说木 雅是锡金王室的祖籍地;另一种说法是由世居于此的党项等部族与藏族融合而成。时至今日,当地木雅藏族在语言和节庆习俗 等方面仍保持着独特的风貌。
党项羌原分布在今四川、甘肃、青海三省交壤的地区,吐蕃王朝将其征服后,称之为“弭药”。现在所称的木雅,即弭药的异写。在吐蕃征服党项羌的过程中,部分党项部落不愿臣服吐蕃,于是辗转内迁,最后来到今宁夏境内,并建立起西夏王朝。由于党项羌的故地,不在木雅热岗。因而关于木雅人的来历,便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30年代,国外一些学者先后在四川木雅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认为木雅人是西夏亡国后,南徙而来的西夏党项遗民。这种观点,得到国内一些学者的赞同,但也有学者提出完全不同的看法,至使木雅藏族的来历,至今依然是一个迷团。
木雅人有自己的语言,其语言结构与西夏语十分接近,词汇中的西夏语和羌语支语言同源词较多。木雅语分为东部方言和西部方言,东部方言受汉语影响较多,西部方言则深受藏语的影响。
当然,对于木雅藏族为“西夏遗民”一说,国内也有许多学者持不同意见。一部分学者认为,木雅藏族是由留居康区 的“原始党项”为主体,同时也融入了一部分西夏遗民的成分。长期从事康区人文研究的林俊华就持这一观点,他认为,现在 的木雅人中的确有一支是来自于北方,这一支木雅人可能就是西夏遗民。他们包括西夏的党项人和一些其他西夏民族。据考证 ,这些西夏人在西夏灭亡后,他们由甘南,趋松潘,出阿细、班佐,循金川河谷,经丹巴、乾宁至木雅。
经过完全藏化之后,来到木雅的党项族现在已经被同化为了藏族,只是在木雅人的家庭中还保留有西夏语演变而来的木雅语。虽然木雅人自我认同为藏族的一部分,卫藏地区的藏族还是非常见外称他们为木雅巴,与藏族自称的词语“博巴”不同,似乎仍有当年吐蕃至于西夏的感觉……
再回到这张专辑其实没什么好说的了,非常地道的木雅藏族文化,完全是藏文化,基本感受不到任何党项族的遗风,毕竟西夏文明早已湮灭,然而正是这样的感觉,反而让我更加遥想西夏文化了。
清醒后来之后,我知道这样来看这张专辑极其不合适,因为听起来是原汁原味的藏歌么,扯这么多西夏的猜想干什么呢?
一直非常喜欢在音乐中寻找、臆想历史足迹,或许正是因为现在已经完全没有西夏音乐的遗存,所以容易对这样的沾一点党项边的音乐有其他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