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 Soul女王的作品让我百听不厌
10年前已听过多次,现在重新拿出来再次品尝,味道依旧。如果说是她重新定义了R&B的话,我一点也不觉得惊讶,因为在她的音乐风格中,可以嗅到截然不同的节奏感和感情诠释,我甚至怀疑Alternative R&B这个音乐类型是专门为她而设的呢!
这是她第三张录音室专辑,前面两张大碟不仅为她攒足了广泛的歌迷人气,而且同名处女作专辑更是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当年格莱美多项大奖。顶着光环炮制出来的作品自然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奇怪的是这张被她称作是EP,事实上播放时长完全超越Album的标准了。我想唯一的解释是这一张的概念并非像之前两张那样注重包装和修饰,反而朝着一个轻松自在的表现形式。首先从署名便可看出一丝端倪,这里并非用的全名Erykah Badu,而是E. Badu;其次,专辑从编写到制作,再到演绎都是在一个名为Freakquency的乐团下进行,而Erykah跟其他团员的合作更像是一个实验project,不断碰撞出惊喜的火花,远非商业录音室专辑所能比拟。
Bump it和Back in the day是我最心仪的曲目,前者有大段的呢喃演唱让人有想入非非的空间,后者的Motown意味自然是她风格中不可或缺的标志;I want you一曲的超长前奏更让我一度迷恋不已,这种极其私人的话题跟诠释手法相得益彰,特别是她充满“骚味”的嗓音深得我心;Danger一曲好像是当年的热播作品,她的嗓音和技巧,以及气氛拿捏都展示得淋漓尽致;Think Twice算是向经典爵士歌手Donald Byrd的小致敬,而全女班合唱的Love of my life则洋溢着活力和欢庆的气息。
无论是否EP,这张CD都曾给我带来无限的愉悦,轻易就让我的坏心情立刻转好。
这是她第三张录音室专辑,前面两张大碟不仅为她攒足了广泛的歌迷人气,而且同名处女作专辑更是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当年格莱美多项大奖。顶着光环炮制出来的作品自然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奇怪的是这张被她称作是EP,事实上播放时长完全超越Album的标准了。我想唯一的解释是这一张的概念并非像之前两张那样注重包装和修饰,反而朝着一个轻松自在的表现形式。首先从署名便可看出一丝端倪,这里并非用的全名Erykah Badu,而是E. Badu;其次,专辑从编写到制作,再到演绎都是在一个名为Freakquency的乐团下进行,而Erykah跟其他团员的合作更像是一个实验project,不断碰撞出惊喜的火花,远非商业录音室专辑所能比拟。
Bump it和Back in the day是我最心仪的曲目,前者有大段的呢喃演唱让人有想入非非的空间,后者的Motown意味自然是她风格中不可或缺的标志;I want you一曲的超长前奏更让我一度迷恋不已,这种极其私人的话题跟诠释手法相得益彰,特别是她充满“骚味”的嗓音深得我心;Danger一曲好像是当年的热播作品,她的嗓音和技巧,以及气氛拿捏都展示得淋漓尽致;Think Twice算是向经典爵士歌手Donald Byrd的小致敬,而全女班合唱的Love of my life则洋溢着活力和欢庆的气息。
无论是否EP,这张CD都曾给我带来无限的愉悦,轻易就让我的坏心情立刻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