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式暗黑辯證法
從《Otherside》開始,麥浚龍對自己專輯的主導作用漸趨明朗。他將自己對世界、對人生的想法融進專輯之中,無視主流商業市場的束縛,漸漸開拓出自己的一片天。拋開許多歌詞研究學者會著力關注的性別及情慾敘寫問題(對這方面的研究有興趣者可閱讀《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中“周耀輝”章),筆者覺得麥浚龍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對於“矛盾”這一概念的偏好。麥浚龍擅長凸顯對立兩面之間的關係,形成一種極具特色的、富有張力的表現形式,吸引聽者注意。此一特色自《雌雄同體》開始,一路歷經打正旗號由天使、惡魔為主角引發的《Chapel of dawn》、通過文字運用反襯安靜氣氛的《Words of silence》、“天VS地”&“林夕VS周耀輝”&“生VS死”意象並列林立的《天生地夢》、充滿“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般禪意的《無念》,直到目前這張《柔軟的角》,繼續將“柔軟”與“角”這對本應矛盾的詞語拼接到一起,營造出別樣的碰撞美感。此種理念可謂一脈相承,在麥浚龍的專輯作品中一以貫之的出現。
麥浚龍自己對此張專輯的解讀是「今次所探讨嘅嘢,比较着重人性,呢几个字虽然意思极端,但正正切合着人就算几坚强,都会有柔弱一面,或者世界上其实有好多面睇。」亦算是講解了對於矛盾的看法,即教導聽者要學會從正反兩面看待世間萬物。
而在表現手法上,麥浚龍仍舊使用了愛不釋手的暗黑系風格。從麥浚龍的微博足可看出他對於黑色的眷念,而在專輯及歌曲的編排上,此一喜好更是展露無遺。本張EP內每首歌的編曲都為歌曲披上了一層深黑的外衣,濃郁的幾欲令人窒息。麥浚龍的演繹頗有點超然物外的感覺,似站在風暴外部,以事不關己的表情靜靜的唱著歌,凝視著被席捲的人們。
《逆蒼生》暴烈的鼓點及電吉他開場,如平地驚雷般先聲奪人,林夕的詞似有所指卻又令人不明就裡,若將其視作一首政治諷喻作品未嘗不可,但這首歌最叫人觸動的還是那種睥睨天下、未戰先勝的氣勢,由劍走偏鋒的麥浚龍演唱竟然頗有量身打造之妙,林二汶的獻聲不功不過,未能起到進一步推波助瀾的效果,略為遺憾。
《鶴頂紅》由麥浚龍好友、同樣以暗黑風聞名的陳珊妮寫曲,光看歌名便讓人感到不寒而慄,而整首歌的編曲效果更彷彿在拍恐怖片一樣令人汗毛倒豎,麥浚龍的聲音彷彿鬼魂的呢喃般攝人心魄,林夕在歌詞中更直接揭露中人的貪念之難以滿足,配上如此鬼魅的旋律及編排,警示效果更佳。
《畸》《門》《灰》作為專輯的中段,更可說進一步鞏固了“矛盾”的意象,“正常”與“畸形”、“門內與門外”“黑與白的中和”,一系列的敘寫,大有想強調天下大同的野心,告誡世人放下彼此的對立面,“寧願被關起與你微小”。
轉入《Take My Breathe Away》,則在今生得到超脫后進入來世的象徵,“快聽到下世的祝福 越覺驕傲 竟跟你一起老”正是在上述基礎上,兩人同偕共老的結局。只是這樣的結局,真的能夠輕易得到嗎?如果真那麼容易,何必要等到“Take My Breathe Away”呢?這樣黑色的幽默,不細細體會,說不定真會遺漏呢。
結尾曲《鎖骨》是專輯內最早曝光的作品,邀來關淑怡合唱,恰與雙人合唱的《逆蒼生》首尾呼應,再次保證專輯的完整性及一體性。《鎖骨》的神秘性感氣質更是與此張專輯的暗黑感覺相得益彰。“男與女”的矛盾,或許是世間所有矛盾中最重要的一對呢?而一切終可歸結于一個“性”字上,鎖骨恰好可以做“性”的代言詞,黃偉文則以此為中心,交出了一首十分精彩的情慾歌詞。至此,這張專輯得以圓滿的畫下句點。
麥浚龍對於音樂的品味和態度在這張專輯內得以延續,「Act Speak Louder Than Words」是其秉持的理念,而他交出的作品絕不僅僅是言之無物的流水線商品。很多人說港樂已死,只是因為他們的目光所及只有那幾位歌手以及那幾種類型的歌曲。麥浚龍這類歌手的出現,著實能夠衝擊主流市場,同時也是主流市場的有益補充。如果大家不再把目光投射在諸如“荒木經惟拍攝專輯封面”這些無關音樂的方面,或許會有更多有識之士敢於投身這樂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