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你还记得吗?
某日,一位同龄人问我最喜欢的艺术家是谁,“艾敬!“,我不假思索地说出了我心里唯一的答案。没想到她紧锁眉头思量了半天,最后还是冒出了一句:“艾敬是谁?”当我说到“1997”时,她才恍恍惚惚地懵懵懂懂起来。这便是历史所赋予的不能承受的重量吧,意味着时代在演变交替中遗忘,我们在浮躁衍生中成长,这一切都显得不可调和。作为80年代浪尖的我们,亦或是之后“出道”的新生代,都意味着需要抓住这根无形的腾“顺藤摸瓜”……
“顺藤摸瓜”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对于后来人而言。它需要你承载前所未有的重量和积淀下的崎岖蜿蜒。它偏僻或因高度而不可自拔,只可瞻仰不可亵玩。但艾敬的《我的1997》是一个例外。她平视的目光让你无论何时遇见都同样亲切、热烈。记得听《我的1997》时,我还是个毛孩子,整天屁颠屁颠地跑着跳着。但当我听到有个人这样唱着未知而向往的“1997”时,我还是充满了新奇、暖意与激动。或许那时我还不知流行音乐为何物,但这首歌确实感动了我。
这便是我与“1997”的一段前缘。在我心底留下的那种感情无疑是纯真而美好的,它会在时代的更迭中沉淀,再沉淀。直到三年前,才在南京繁荣的D版市场上巧遇到这张期待已久的唱片。于是便有了以下的后续。专辑的封面有着浓浓的时代印记,黄昏中人影交错的大街上,一头长发披肩的艾敬,干净自然的微笑着,让人想到了曾经的山口百惠。而封底同样的街道上,只有一张黄色的椅子坐在那里,那样安详平静,让人有种莫名的冲动,这是历史积淀的凝练在心底的震颤。经典的画面同唱片一样定格了下来。
首先不能不说的还是《我的1997》,经典寓于市井的生活中才显现出它勃勃的生命力。《我的1997》是艾敬风格的初露锋芒。抛开所有流行音乐的条条框框,艾敬用最简洁的语言、最生活化的形式呈现出了一种平凡,用类似日记的方式娓娓道来。津津有味地听着艾敬唱着自己的家庭,唱着她传奇的经历。这种表达方式即使现在看来仍不拘一格。吉他的弹唱,亲切自然扑面而来。而后的戏剧段落更是神来之笔,四两拨千斤。那句“香港香港怎么那么香 听说那是老崔的重要市场”,现在听来还让人忍俊不禁。而在《我的1997》的原作版中它更得到了更本质的呈现。就像艾敬唱到“我没有太多的失望和希望 也没想过一定要当梅艳芳”,于是“1997”便有了更多民间的灵气,那是人内心最最柔软的部分,历史归结到每个人的身上都是如此细碎而真实。而后的“1997 快点到吧”则是当年满大街都能听到的,乐队化的演奏,在一瞬间酣畅淋漓的激情释放开,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骄傲和期盼,那种心情像心里咚咚敲的小鼓。
《我的1997》最初在台湾岛引起强烈凡响,最后终于在大陆的审查后发行,之后又飘洋过海震动了东嬴。有人说它是一首政治歌曲,而艾敬则说是为了“香港的那个他”而作的情歌。当然这些已经不重要了。令人感怀的还有一个个历史拼帖出的的画面,如同在1997香港回归交接的那一瞬间,我的脑海里充斥着这首《我的1997》。她渗透进我身体里的每个细胞,除了激动和热切,还有些许复杂。但不论怎么说,在这首歌中,我们都找到了那种内在的共鸣,那种真正来自于民间的气息把厚重的历史揉成面粉团那样喷香,即使现在回味起来还是那样可口、美好……
《我的1997》不仅是属于时代的,它也同样是中国流行音乐的财富,记载着那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专辑集中了当时中国流行音乐的精英份子,黄晓茂为制作人,王迪编曲,乐手艾迪、张岭、张卫宁、藏天朔、刘效松、三儿、王勇、何勇、陈劲都是最具才华的乐手和音乐人。这些人现在大多功成名就,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元老,但10年前在艾敬的专辑里,却留下了他们英姿勃发、热血沸腾的瞬间。
第一次听到这张专辑已经是过去7年的事了。没有如今堆砌的新鲜元素、喧嚣的电声乐器的侵扰,也没有新新人类的个性装扮和一首首同“我爱你”一样不值钱的垃圾情歌,《我的1997》是严谨而自然,简单而真诚,纯粹而又不加修饰的。专辑里所有的歌曲都是精挑细选、度身订造,没有后期艾敬的自由驰骋、宽阔视野,但当年的清新纯朴也恰倒好处。
专辑里的除了《我的1997》大多是吉他为主线的民谣作品,清新的吉他弹拨、干练的鼓声,还有贝司声、女声伴唱,你能仔细地听出每一个乐器声响在歌曲中的表演。乐队化作品编排模式使得专辑和同期简陋的MIDI编曲有很大区别,专辑浓重的现场感更显得一丝不苟。当这张10年前的CD在我2003年的HI-FI监听音箱里响起时,它的编曲、录音依然明亮而又爽朗,层次分明却又浑然一体。
《你的军装》同样烙下了时代的烙印。清爽的原音吉他轻巧的拨弄于指间。现在的人是不需要打扮成一副军人的模样了,却依然需要真实的模样。
专辑里《长夜不停的电话》、《爱人你在哪里》和《请你稍稍温柔》是我喜欢的作品。流畅的旋律,率动的鼓点,乐队严谨而又不失即兴的演奏,层层地渲染开……虽是情歌,却全然没有现在爱情的泛滥和体无完肤。《长夜不停的电话》,牵动着敏感的神经,需要的只是一种浪漫的平复,成全寂寞,让它不停的响。《爱人你在哪里》让我格外感动,抹去脸上的泪水和点滴的忧郁,在一遍遍的徘徊中独自远行。现代人崇尚的是爱的大悲大喜、死去活来,但在这些远去的歌中,我又找回到了一种不同于素食情感的状态。
听着这些歌,没有丝毫怀旧的感觉,有的只是微微的风飘过脸颊,淡淡的……就像专辑里《离家的时候》中艾敬干净声线地清唱而起,又像是《那年冬天》里的静态绵长……
10年弹指一挥间,留下《我的1997》依然在那里张望……
艾敬已经不是当年的艾敬,我们也不是当年的我们,但无疑《我的1997》已经随着时代的脉搏载入史册了……
于2003年10月6日17:20
原载于TOM音乐
“顺藤摸瓜”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对于后来人而言。它需要你承载前所未有的重量和积淀下的崎岖蜿蜒。它偏僻或因高度而不可自拔,只可瞻仰不可亵玩。但艾敬的《我的1997》是一个例外。她平视的目光让你无论何时遇见都同样亲切、热烈。记得听《我的1997》时,我还是个毛孩子,整天屁颠屁颠地跑着跳着。但当我听到有个人这样唱着未知而向往的“1997”时,我还是充满了新奇、暖意与激动。或许那时我还不知流行音乐为何物,但这首歌确实感动了我。
这便是我与“1997”的一段前缘。在我心底留下的那种感情无疑是纯真而美好的,它会在时代的更迭中沉淀,再沉淀。直到三年前,才在南京繁荣的D版市场上巧遇到这张期待已久的唱片。于是便有了以下的后续。专辑的封面有着浓浓的时代印记,黄昏中人影交错的大街上,一头长发披肩的艾敬,干净自然的微笑着,让人想到了曾经的山口百惠。而封底同样的街道上,只有一张黄色的椅子坐在那里,那样安详平静,让人有种莫名的冲动,这是历史积淀的凝练在心底的震颤。经典的画面同唱片一样定格了下来。
首先不能不说的还是《我的1997》,经典寓于市井的生活中才显现出它勃勃的生命力。《我的1997》是艾敬风格的初露锋芒。抛开所有流行音乐的条条框框,艾敬用最简洁的语言、最生活化的形式呈现出了一种平凡,用类似日记的方式娓娓道来。津津有味地听着艾敬唱着自己的家庭,唱着她传奇的经历。这种表达方式即使现在看来仍不拘一格。吉他的弹唱,亲切自然扑面而来。而后的戏剧段落更是神来之笔,四两拨千斤。那句“香港香港怎么那么香 听说那是老崔的重要市场”,现在听来还让人忍俊不禁。而在《我的1997》的原作版中它更得到了更本质的呈现。就像艾敬唱到“我没有太多的失望和希望 也没想过一定要当梅艳芳”,于是“1997”便有了更多民间的灵气,那是人内心最最柔软的部分,历史归结到每个人的身上都是如此细碎而真实。而后的“1997 快点到吧”则是当年满大街都能听到的,乐队化的演奏,在一瞬间酣畅淋漓的激情释放开,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骄傲和期盼,那种心情像心里咚咚敲的小鼓。
《我的1997》最初在台湾岛引起强烈凡响,最后终于在大陆的审查后发行,之后又飘洋过海震动了东嬴。有人说它是一首政治歌曲,而艾敬则说是为了“香港的那个他”而作的情歌。当然这些已经不重要了。令人感怀的还有一个个历史拼帖出的的画面,如同在1997香港回归交接的那一瞬间,我的脑海里充斥着这首《我的1997》。她渗透进我身体里的每个细胞,除了激动和热切,还有些许复杂。但不论怎么说,在这首歌中,我们都找到了那种内在的共鸣,那种真正来自于民间的气息把厚重的历史揉成面粉团那样喷香,即使现在回味起来还是那样可口、美好……
《我的1997》不仅是属于时代的,它也同样是中国流行音乐的财富,记载着那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专辑集中了当时中国流行音乐的精英份子,黄晓茂为制作人,王迪编曲,乐手艾迪、张岭、张卫宁、藏天朔、刘效松、三儿、王勇、何勇、陈劲都是最具才华的乐手和音乐人。这些人现在大多功成名就,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元老,但10年前在艾敬的专辑里,却留下了他们英姿勃发、热血沸腾的瞬间。
第一次听到这张专辑已经是过去7年的事了。没有如今堆砌的新鲜元素、喧嚣的电声乐器的侵扰,也没有新新人类的个性装扮和一首首同“我爱你”一样不值钱的垃圾情歌,《我的1997》是严谨而自然,简单而真诚,纯粹而又不加修饰的。专辑里所有的歌曲都是精挑细选、度身订造,没有后期艾敬的自由驰骋、宽阔视野,但当年的清新纯朴也恰倒好处。
专辑里的除了《我的1997》大多是吉他为主线的民谣作品,清新的吉他弹拨、干练的鼓声,还有贝司声、女声伴唱,你能仔细地听出每一个乐器声响在歌曲中的表演。乐队化作品编排模式使得专辑和同期简陋的MIDI编曲有很大区别,专辑浓重的现场感更显得一丝不苟。当这张10年前的CD在我2003年的HI-FI监听音箱里响起时,它的编曲、录音依然明亮而又爽朗,层次分明却又浑然一体。
《你的军装》同样烙下了时代的烙印。清爽的原音吉他轻巧的拨弄于指间。现在的人是不需要打扮成一副军人的模样了,却依然需要真实的模样。
专辑里《长夜不停的电话》、《爱人你在哪里》和《请你稍稍温柔》是我喜欢的作品。流畅的旋律,率动的鼓点,乐队严谨而又不失即兴的演奏,层层地渲染开……虽是情歌,却全然没有现在爱情的泛滥和体无完肤。《长夜不停的电话》,牵动着敏感的神经,需要的只是一种浪漫的平复,成全寂寞,让它不停的响。《爱人你在哪里》让我格外感动,抹去脸上的泪水和点滴的忧郁,在一遍遍的徘徊中独自远行。现代人崇尚的是爱的大悲大喜、死去活来,但在这些远去的歌中,我又找回到了一种不同于素食情感的状态。
听着这些歌,没有丝毫怀旧的感觉,有的只是微微的风飘过脸颊,淡淡的……就像专辑里《离家的时候》中艾敬干净声线地清唱而起,又像是《那年冬天》里的静态绵长……
10年弹指一挥间,留下《我的1997》依然在那里张望……
艾敬已经不是当年的艾敬,我们也不是当年的我们,但无疑《我的1997》已经随着时代的脉搏载入史册了……
于2003年10月6日17:20
原载于TOM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