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暴力 精致的恣意
陈绮贞是个奇妙的存在。论到台湾独立音乐,她并不算鼻祖,却在各种因缘际会中,网络传播的爆发期,消费者心态转变的节点,瞬间封神。尔后人们当然会发现,她所受到的追捧,也是应得,无论是真诚的后知后觉,或是早就独具慧眼,甚至仅仅是继续自我催眠附庸风雅,都无法掩盖一个事实,即是她音乐字里行间中的漂亮。
而到现在,独立音乐早已不稀有,要听独立音乐人,也有太多选择。这是一个聪明又直接的模式,即便披着人畜无害的皮囊。陈绮贞也是最聪明的那一个。这四年,她缓慢的发片步调,伴着并未停歇的demo、电音、巡演,维持着独立神秘又从不遥远的形象,一如以往。面对滔滔大潮,不为所动即是懂得的人的选择。这一切,陈绮贞都做得自然而然,毫不拖泥带水,似乎什么都没有做,却又什么都做了。
《雨水一盒》是旧歌,编曲也与《太阳》中如出一辙,适时进入的失真吉他几近让人厌倦,差点觉得四年后的一张又要重蹈上一张收尽旧歌的不诚恳覆辙。好在陈绮贞的唱,不同于原唱稳重的剧场感,倒是有四两拨千斤的坦然。虽然新意不足,但似乎也想不到比这更震撼的编排方法,权当是尴尬又恰当的重复。《流浪者之歌》的MV提色不少,犹如一部微型通天塔。陈绮贞的人文关怀,总是在歌曲之下某个层面缓缓流动。如今的听众,喜欢灌到耳边的干货真理。而陈绮贞却很少说教。她常用大而化之的词句,勾勒出思考的框架,剩余只靠听者自由填充。于是听陈绮贞的时候,是自由自在没有压力的。自由或许在,能够随意理解代入,又或许在,我们从来不懂,不过是自得其乐,但自得其乐也是快乐。
所有人都在要求陈绮贞进步,而如若是表演式的进步,不如不进。《The Verse》是一次随性又认真漂亮的游戏演出,不免更让人期待《时间的歌》。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她的确有新鲜元素的填入,也都算是顺水推舟般的小惊喜,不至于让人跌破眼镜,也足以稍作欢欣。陈老师的旋律创作趋于平淡,但她仍能将歌曲做得漂亮。李雨寰钟成虎陈建骐,都是明智的掌舵人。《Peace and Revolution》世界音乐风格的取材,表面上是呼唤大爱,深处满满的居然尽是调皮和引诱。还有那首《普鲁斯特行动》,似乎听到了早些年雀跃的少女陈绮贞,不过加入了中年人式的舞曲和摇滚,显得密不透风,少了青涩活力,但精致有余。
“时间”的歌,陈绮贞音乐里自有的宿命感,因这样一个主题,被无限扩大。拥抱不到的柏拉图爱情,慢慢漏掉的雨水,叶落飘走的释怀,歌曲播放,时间也似乎化为沙一般的实物,慢慢指缝中溜走。陈绮贞的歌词,意象用词都并不似他中文系的学弟那般晦涩高深,但依然有让人天旋地转的魔力。这次更是平淡,连金句都不频出,更多的是诗歌般的散句,悠然自得,却也与专辑气质相投。说到辛波斯卡的诗歌,成为陈绮贞《沙漏》的灵感时,为什么就变得合情合理。
其实看得出,陈绮贞所做的音乐,都目标明确又聪明利落,但也带着境随心转不明所以的情绪,看起来也像无心为之。其中哪边居多永远也无人知晓,成就了她美丽的矛盾。
玛莎说过,陈绮贞是一个甜美温柔残暴的魔鬼。精准有力。陈绮贞的音乐,温柔却又暴力,从不高高在上,却不禁让人有将她摆在高台的冲动。她那把挑战时间跨度的声音,乍听平平,却也有惊人不见底的表现力,她所唱出的词句随着编曲螺旋般扶摇直上,将人卷入漩涡。她不下猛药,却拿着一支针筒一点一滴推入她的一言一语,悄悄地磨损你吃掉你,终有一天,莫名其妙地发现,已经深深陷入,离不开她。
无论过多久,陈绮贞收服人的力量不曾减少。时间如歌,时间也如诗,陈老师将它们服帖地整理捏合,流畅划一,偶有跳跃,一幅精美又任性的图画尽收眼底。
而到现在,独立音乐早已不稀有,要听独立音乐人,也有太多选择。这是一个聪明又直接的模式,即便披着人畜无害的皮囊。陈绮贞也是最聪明的那一个。这四年,她缓慢的发片步调,伴着并未停歇的demo、电音、巡演,维持着独立神秘又从不遥远的形象,一如以往。面对滔滔大潮,不为所动即是懂得的人的选择。这一切,陈绮贞都做得自然而然,毫不拖泥带水,似乎什么都没有做,却又什么都做了。
《雨水一盒》是旧歌,编曲也与《太阳》中如出一辙,适时进入的失真吉他几近让人厌倦,差点觉得四年后的一张又要重蹈上一张收尽旧歌的不诚恳覆辙。好在陈绮贞的唱,不同于原唱稳重的剧场感,倒是有四两拨千斤的坦然。虽然新意不足,但似乎也想不到比这更震撼的编排方法,权当是尴尬又恰当的重复。《流浪者之歌》的MV提色不少,犹如一部微型通天塔。陈绮贞的人文关怀,总是在歌曲之下某个层面缓缓流动。如今的听众,喜欢灌到耳边的干货真理。而陈绮贞却很少说教。她常用大而化之的词句,勾勒出思考的框架,剩余只靠听者自由填充。于是听陈绮贞的时候,是自由自在没有压力的。自由或许在,能够随意理解代入,又或许在,我们从来不懂,不过是自得其乐,但自得其乐也是快乐。
所有人都在要求陈绮贞进步,而如若是表演式的进步,不如不进。《The Verse》是一次随性又认真漂亮的游戏演出,不免更让人期待《时间的歌》。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她的确有新鲜元素的填入,也都算是顺水推舟般的小惊喜,不至于让人跌破眼镜,也足以稍作欢欣。陈老师的旋律创作趋于平淡,但她仍能将歌曲做得漂亮。李雨寰钟成虎陈建骐,都是明智的掌舵人。《Peace and Revolution》世界音乐风格的取材,表面上是呼唤大爱,深处满满的居然尽是调皮和引诱。还有那首《普鲁斯特行动》,似乎听到了早些年雀跃的少女陈绮贞,不过加入了中年人式的舞曲和摇滚,显得密不透风,少了青涩活力,但精致有余。
“时间”的歌,陈绮贞音乐里自有的宿命感,因这样一个主题,被无限扩大。拥抱不到的柏拉图爱情,慢慢漏掉的雨水,叶落飘走的释怀,歌曲播放,时间也似乎化为沙一般的实物,慢慢指缝中溜走。陈绮贞的歌词,意象用词都并不似他中文系的学弟那般晦涩高深,但依然有让人天旋地转的魔力。这次更是平淡,连金句都不频出,更多的是诗歌般的散句,悠然自得,却也与专辑气质相投。说到辛波斯卡的诗歌,成为陈绮贞《沙漏》的灵感时,为什么就变得合情合理。
其实看得出,陈绮贞所做的音乐,都目标明确又聪明利落,但也带着境随心转不明所以的情绪,看起来也像无心为之。其中哪边居多永远也无人知晓,成就了她美丽的矛盾。
玛莎说过,陈绮贞是一个甜美温柔残暴的魔鬼。精准有力。陈绮贞的音乐,温柔却又暴力,从不高高在上,却不禁让人有将她摆在高台的冲动。她那把挑战时间跨度的声音,乍听平平,却也有惊人不见底的表现力,她所唱出的词句随着编曲螺旋般扶摇直上,将人卷入漩涡。她不下猛药,却拿着一支针筒一点一滴推入她的一言一语,悄悄地磨损你吃掉你,终有一天,莫名其妙地发现,已经深深陷入,离不开她。
无论过多久,陈绮贞收服人的力量不曾减少。时间如歌,时间也如诗,陈老师将它们服帖地整理捏合,流畅划一,偶有跳跃,一幅精美又任性的图画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