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曲线:迷航启程,你准备好了吗?转载自文艺生活周刊
文 / 树上的兔女爵
在秋乏的十月来一发摇滚乐绝对是提神醒脑的明智之举。发光曲线自去年与摩登唱片签约之后,在这个秋天给我们带来了第一张专辑《迷航》(Dedicate to Mind)。光从新专的标题来看,就能预感到这可能会是一场非凡的冲击心灵的航程。但我确实很好奇这支以后摇、电子、实验为基垫的新晋乐队会调制出怎样的音乐来完成这场看似浩大的旅程。
当噪化处理的吉他声、低沉有力的贝斯声与铿锵有力的鼓声交错响起后,开篇曲 ON 就像是一个启动航行的密钥按钮,快速把乘客拉入冲出大气圈的轨道中。简洁却又略噪的编曲为这场星际迷航之旅做了风格上的铺垫,尤其是吉他两声部形成的对位重奏效果,仿佛是一场颇具戏剧感的对话,而不断重复的旋律虽看似单调却因为不同小节内的细微变化,极易让人产生情绪上的升华感。曲末戛然而止却仍余音绕梁。停顿几秒后马上延续到下一首《午夜快车》中——巧妙的衔接方式使得两首曲子之间充满了故事的连贯性。
《午夜快车》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两把吉他相“对话”的过程,一声部用于给出铿锵有力的旋律来,而另一声部负责营造出一种略显飘渺的电子太空感,两者形成了一种紧张对立却又相辅相成的关系。当人声、吉他、贝斯、鼓点以及合成器的声音交杂着同时出现的时候,之前那种二元对立时的紧张感竟然瞬间消失了,而这个桥段也是整首曲子最舒畅的高潮部分,正如歌词中唱的那般:“以狂躁而不倦的爱,去赞美存在的分裂,用黑暗去放逐黑暗。”用爱的力量包容与放逐黑暗气息的音乐出乎意料地带来了情绪上的释放,仿佛带我们见到了快车在银河轨道中漫游时所遇见的第一丝光亮。
当然,类似这种二元对立的关系在这张专辑中到处可循,比如《银河革命计划》中电子与后摇的呼应,比如《醉鸟启示录》里看似极简主义单调的旋律和层层叠叠器乐声部交织在一起的矛盾等等,这种看似冲突的关系却大大增强了专辑整体的叙事表达性的张力。说到《醉鸟启示录》,它在整张专辑中算是比较突出的明朗旋律,前半部分的明朗程度有点类似 Euphoria 的 Butterfly Ttrack,但编曲上要比后者纷繁得多,而后半部分略阴郁的迷幻色彩也是全曲的亮点。
专辑的同名曲《迷航》放在了第三首,仍旧是充满太空感与速度感的编曲,歌词唱道:“航行在黑暗中骄傲的贼,穿过沉默的海、灰烬与潮汐,试图去点燃所有熄灭的星,并原谅黑夜的泥泞。”这些看似具有破坏性和消极感的词句,汇合在一起却产生了一种冲破黎明前黑暗的希望力量,沉重与轻盈并行,黑暗与光明同在,寂静与激昂共存。《鲜花圣母》中的歌词也是我所喜欢的——“机器祈祷,垃圾万岁”这类先锋派的口号在“夜幕荡漾,繁星如钻”的映衬下,虽然沉重但也显得浩瀚,富有生机起来。至于编曲部分,《鲜花圣母》大约是整张专辑中最抒情缓慢的一首了,其人声合唱舒缓得像是在唱一首献给宇宙万物的赞美诗。4 分 57 秒开始的哼唱更带给人一种直达心扉的感动,它与乐器声部一起交织出了神圣的宗教仪式的气势,仿若在那一刻,银河系快车的节奏慢了下来,抑或实际并没有慢,却在一望无际的未知宇宙中显得缓慢而渺小起来,它载着我们看到了长久居住的蔚蓝色地球以及散落在太空各处的形态各异却美丽无比的星球最璀璨的一幕。
专辑的最后,发光曲线以一曲与 ON 相对应的 OFF 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歌曲中仍然有一条自始至终重复的副线,用噪化的吉他声来烘托歌曲的情绪,最终逐渐趋于平静,就此终于结束了这场迷航之旅。
在我看来,就像专辑的英文名 Dedicate to Mind 所揭示的,这是一场发光曲线献给所有年轻却有所迷茫的心的音乐旅程,它让你在音乐的引领下与他们一起思考自我以及人生的命题。途中有迷茫,有沮丧,有愤怒,有失落,但最终的结局,就同《迷航》所告诉我们的:“醉如飞鸟,逝如闪电。”
原文地址:http://zhoukan.cc/2013/11/06/light-curves-trek-to-leave-you-ready-for-this/
在秋乏的十月来一发摇滚乐绝对是提神醒脑的明智之举。发光曲线自去年与摩登唱片签约之后,在这个秋天给我们带来了第一张专辑《迷航》(Dedicate to Mind)。光从新专的标题来看,就能预感到这可能会是一场非凡的冲击心灵的航程。但我确实很好奇这支以后摇、电子、实验为基垫的新晋乐队会调制出怎样的音乐来完成这场看似浩大的旅程。
当噪化处理的吉他声、低沉有力的贝斯声与铿锵有力的鼓声交错响起后,开篇曲 ON 就像是一个启动航行的密钥按钮,快速把乘客拉入冲出大气圈的轨道中。简洁却又略噪的编曲为这场星际迷航之旅做了风格上的铺垫,尤其是吉他两声部形成的对位重奏效果,仿佛是一场颇具戏剧感的对话,而不断重复的旋律虽看似单调却因为不同小节内的细微变化,极易让人产生情绪上的升华感。曲末戛然而止却仍余音绕梁。停顿几秒后马上延续到下一首《午夜快车》中——巧妙的衔接方式使得两首曲子之间充满了故事的连贯性。
《午夜快车》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两把吉他相“对话”的过程,一声部用于给出铿锵有力的旋律来,而另一声部负责营造出一种略显飘渺的电子太空感,两者形成了一种紧张对立却又相辅相成的关系。当人声、吉他、贝斯、鼓点以及合成器的声音交杂着同时出现的时候,之前那种二元对立时的紧张感竟然瞬间消失了,而这个桥段也是整首曲子最舒畅的高潮部分,正如歌词中唱的那般:“以狂躁而不倦的爱,去赞美存在的分裂,用黑暗去放逐黑暗。”用爱的力量包容与放逐黑暗气息的音乐出乎意料地带来了情绪上的释放,仿佛带我们见到了快车在银河轨道中漫游时所遇见的第一丝光亮。
当然,类似这种二元对立的关系在这张专辑中到处可循,比如《银河革命计划》中电子与后摇的呼应,比如《醉鸟启示录》里看似极简主义单调的旋律和层层叠叠器乐声部交织在一起的矛盾等等,这种看似冲突的关系却大大增强了专辑整体的叙事表达性的张力。说到《醉鸟启示录》,它在整张专辑中算是比较突出的明朗旋律,前半部分的明朗程度有点类似 Euphoria 的 Butterfly Ttrack,但编曲上要比后者纷繁得多,而后半部分略阴郁的迷幻色彩也是全曲的亮点。
专辑的同名曲《迷航》放在了第三首,仍旧是充满太空感与速度感的编曲,歌词唱道:“航行在黑暗中骄傲的贼,穿过沉默的海、灰烬与潮汐,试图去点燃所有熄灭的星,并原谅黑夜的泥泞。”这些看似具有破坏性和消极感的词句,汇合在一起却产生了一种冲破黎明前黑暗的希望力量,沉重与轻盈并行,黑暗与光明同在,寂静与激昂共存。《鲜花圣母》中的歌词也是我所喜欢的——“机器祈祷,垃圾万岁”这类先锋派的口号在“夜幕荡漾,繁星如钻”的映衬下,虽然沉重但也显得浩瀚,富有生机起来。至于编曲部分,《鲜花圣母》大约是整张专辑中最抒情缓慢的一首了,其人声合唱舒缓得像是在唱一首献给宇宙万物的赞美诗。4 分 57 秒开始的哼唱更带给人一种直达心扉的感动,它与乐器声部一起交织出了神圣的宗教仪式的气势,仿若在那一刻,银河系快车的节奏慢了下来,抑或实际并没有慢,却在一望无际的未知宇宙中显得缓慢而渺小起来,它载着我们看到了长久居住的蔚蓝色地球以及散落在太空各处的形态各异却美丽无比的星球最璀璨的一幕。
专辑的最后,发光曲线以一曲与 ON 相对应的 OFF 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歌曲中仍然有一条自始至终重复的副线,用噪化的吉他声来烘托歌曲的情绪,最终逐渐趋于平静,就此终于结束了这场迷航之旅。
在我看来,就像专辑的英文名 Dedicate to Mind 所揭示的,这是一场发光曲线献给所有年轻却有所迷茫的心的音乐旅程,它让你在音乐的引领下与他们一起思考自我以及人生的命题。途中有迷茫,有沮丧,有愤怒,有失落,但最终的结局,就同《迷航》所告诉我们的:“醉如飞鸟,逝如闪电。”
原文地址:http://zhoukan.cc/2013/11/06/light-curves-trek-to-leave-you-ready-for-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