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那時意氣風發的Franz Ferdinand
前言:Franz Ferdinand 將在今年11/26首度來台灣開演唱會,之後到香港clockenflap音樂節擔任第二晚壓軸演出,在此,不如趁機複習一下他們的舊作,也是致我們即將逝去的青春
————————
Coldplay的登場,曾一度令英倫搖滾再現輝煌時刻,但對比之前百家爭鳴的「Britpop」運動無比精彩,後Britpop時代的英國搖滾圈確是相較黯淡了下來。英國很多媒體在此時都急欲推一些有潛力的band,以助他們成為明日的「神級天團」,來製造又一次的繁盛局面,這包括Keane、Franz Ferdinand、和後來被熱捧上天,而迅速「上位」的Arctic Monkeys!
取名自奧地利費迪南大公的Franz Ferdinand,深受著The Cure、Talking Heads的影響,樂迷應該都懷念他們第一張同名專輯帶來的暢快之感,像師承了八十年代Post-Punk的直接魅力,不同於以往Brit-Pop的感傷、迷離傳統。他們的歌曲是有點上一輩過時的老氣味,但奇怪又從aggressive的音樂中綻放年輕無懼的光彩;他們的曲風雖表面簡單,可編排上會有很多的想法,並非一直要走著平坦路。
當中最為人熟知的《Take Me Out》,便體現了Franz Ferdinand的音樂構思,其前段「直路行速」般的演奏,一切忠於慾望,如野性的詮釋法;跟著節奏的換擋,鼓擊結他大搖大擺、我行我素地「橫行」,更俱直面衝撞的侵略性。《The Dark of the Matinée》的Power漸推向滿格,明示人於低潮中走出來,那近臨門前的放緩像鬆了口氣,亦為了醞釀「最後一腳」的反擊力,突出有「妳」協助而重獲對生活的自信。《Come On Home》密集撥弦的結他intro好比暗湧滾滾翻湧,編曲的上行或下滑帶動情緒的起伏,間奏keyboard的醒神之露面,我認為是專輯最俱風采的一筆,再對照歌曲之後的不傷感至死而留回味餘地的ending,都彰顯著Franz Ferdinand那時「彈跳性」極佳的音樂駕馭力。
節奏感強烈的《Michael》,很多人會理解成一首有同性戀傾向的曲子,據此,Franz Ferdinand曾認為這樣模棱兩可的歌詞遐想(其實也很明顯啦),才可變做聽眾自己的東西而非僅藝人所主導控制。他們不把音樂「定死」的做法,還見於《Auf Achse》的曲調內,以冷漠壓抑悲傷的擴大,反更增強悲劇的色彩。研究神學的Alex據說在這歌的最後部分參照耶穌受難的經歷,他將對無回報的愛之堅持,喻為痛苦的折磨,讓被唱到氾濫的失戀題材,瞬間得到升華。結構並不複雜的《Franz Ferdinand》,卻有種從簡約中透露深刻的美學風範,一如封面醒目的字體設計所蘊藏的藝術性,而《Take Me Out》那支令人難以捉摸又會覺得有趣的MV,如果不提也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向著達達運動/超現實主義領軍人Max Ernst的圖像小說致敬呢。
Franz Ferdinand的首張同名專輯,確實大多數曲目都有其精彩的地方,而且結合在一起又是那麼地連貫、流暢、渾然天成、令人痛快,像看了一部故事緊湊的電影,還帶著「意氣風發」的神情!他們將鼓和結他(尤其是結他)的位置推前,讓人重新把焦點放到這些搖滾的基本配備上,而這,正是通往Franz Ferdinand對陳舊但美好年代致敬的期望開始;他們的鋒芒初露、能受到各方贊譽,除了上述專輯的優點之外,還與人們的一種「緬懷」情結有關。因此,Franz Ferdinand的第三張專輯轉型而未獲很多「老」樂迷的認同,我想部分原因是由於類似的能引人感覺到「復興」的特質被除去所造成,而其首張同名專輯的強大,也令到大家都產生了一種「認定」,認定他們天生屬於以結他為主角的樂隊,它為Franz Ferdinand定立了一個高標準,致使樂隊往後的作品都好像在走下坡路,光芒再難出現。或許,那屬於他們的時代,亦都已經慢慢過去……
————————
Coldplay的登場,曾一度令英倫搖滾再現輝煌時刻,但對比之前百家爭鳴的「Britpop」運動無比精彩,後Britpop時代的英國搖滾圈確是相較黯淡了下來。英國很多媒體在此時都急欲推一些有潛力的band,以助他們成為明日的「神級天團」,來製造又一次的繁盛局面,這包括Keane、Franz Ferdinand、和後來被熱捧上天,而迅速「上位」的Arctic Monkeys!
取名自奧地利費迪南大公的Franz Ferdinand,深受著The Cure、Talking Heads的影響,樂迷應該都懷念他們第一張同名專輯帶來的暢快之感,像師承了八十年代Post-Punk的直接魅力,不同於以往Brit-Pop的感傷、迷離傳統。他們的歌曲是有點上一輩過時的老氣味,但奇怪又從aggressive的音樂中綻放年輕無懼的光彩;他們的曲風雖表面簡單,可編排上會有很多的想法,並非一直要走著平坦路。
當中最為人熟知的《Take Me Out》,便體現了Franz Ferdinand的音樂構思,其前段「直路行速」般的演奏,一切忠於慾望,如野性的詮釋法;跟著節奏的換擋,鼓擊結他大搖大擺、我行我素地「橫行」,更俱直面衝撞的侵略性。《The Dark of the Matinée》的Power漸推向滿格,明示人於低潮中走出來,那近臨門前的放緩像鬆了口氣,亦為了醞釀「最後一腳」的反擊力,突出有「妳」協助而重獲對生活的自信。《Come On Home》密集撥弦的結他intro好比暗湧滾滾翻湧,編曲的上行或下滑帶動情緒的起伏,間奏keyboard的醒神之露面,我認為是專輯最俱風采的一筆,再對照歌曲之後的不傷感至死而留回味餘地的ending,都彰顯著Franz Ferdinand那時「彈跳性」極佳的音樂駕馭力。
節奏感強烈的《Michael》,很多人會理解成一首有同性戀傾向的曲子,據此,Franz Ferdinand曾認為這樣模棱兩可的歌詞遐想(其實也很明顯啦),才可變做聽眾自己的東西而非僅藝人所主導控制。他們不把音樂「定死」的做法,還見於《Auf Achse》的曲調內,以冷漠壓抑悲傷的擴大,反更增強悲劇的色彩。研究神學的Alex據說在這歌的最後部分參照耶穌受難的經歷,他將對無回報的愛之堅持,喻為痛苦的折磨,讓被唱到氾濫的失戀題材,瞬間得到升華。結構並不複雜的《Franz Ferdinand》,卻有種從簡約中透露深刻的美學風範,一如封面醒目的字體設計所蘊藏的藝術性,而《Take Me Out》那支令人難以捉摸又會覺得有趣的MV,如果不提也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向著達達運動/超現實主義領軍人Max Ernst的圖像小說致敬呢。
Franz Ferdinand的首張同名專輯,確實大多數曲目都有其精彩的地方,而且結合在一起又是那麼地連貫、流暢、渾然天成、令人痛快,像看了一部故事緊湊的電影,還帶著「意氣風發」的神情!他們將鼓和結他(尤其是結他)的位置推前,讓人重新把焦點放到這些搖滾的基本配備上,而這,正是通往Franz Ferdinand對陳舊但美好年代致敬的期望開始;他們的鋒芒初露、能受到各方贊譽,除了上述專輯的優點之外,還與人們的一種「緬懷」情結有關。因此,Franz Ferdinand的第三張專輯轉型而未獲很多「老」樂迷的認同,我想部分原因是由於類似的能引人感覺到「復興」的特質被除去所造成,而其首張同名專輯的強大,也令到大家都產生了一種「認定」,認定他們天生屬於以結他為主角的樂隊,它為Franz Ferdinand定立了一個高標準,致使樂隊往後的作品都好像在走下坡路,光芒再難出現。或許,那屬於他們的時代,亦都已經慢慢過去……